首页 > 军事历史 > 觉醒,我的时代

觉醒,我的时代 第17节

汤皖坐在椅子上,慢慢的平复心情,也不知道这个论战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只得保持沉默,以静静等待。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坐在汤皖左边正前面的座位上,之前和汤皖目光对视过一位老先生,处着拐杖走上站台正中间,清了清嗓子,大声道:

“各位,请安静。”

大殿里原本熙熙攘攘的声音慢慢变小,直至消失,都看向站台,见此老先生继续道:

“老夫林纾,受辜汤生所托,前来主持。今日之议论,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使用利弊!”

“左边的这位是海外归来的汤皖先生,曾周游列国,习百家之长;右边的这位大家都熟悉,乃北大教授辜汤生先生。”

随着林纾先生介绍完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待过片刻,林纾先生把手往下一压,现场又重归安静!

“那么现在,由辜汤生先生先发言,汤皖先生稍后发言。”说完便走下台去,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现场又响起了一阵啪啪啪的掌声,汤皖也随着鼓起了掌,辜老爷子迎着掌声站起来,昂首阔步走到站台中央,先是脱帽行礼,待现场重回安静后,大声道:

“鄙人辜汤生,想必未有不识唔之人,今日有幸于此,谈文言之精细,谈白话之糙浅。”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文言亦如此。自秦皇扫六,书同文始,达两千余载,沿用至今。录其历史,记其文化,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众人皆知,我辜汤生,生于南洋,学于西洋,习语言达十数多。匆匆几十载而过,纵观世界之大,语言种类之多,如过江之鲫,然则,唯我中华之语言,博大精深,优美迷人,当独占鳌头,位列一等。

于几日前,忽闻一事,白话胜于文言,此乃大谬,荒唐至极,与其辩之,未果,皆因围观者众多,恐生难事,特约于今日,以续之。”

“刚说的话,能听懂吗?”

“能!”

台下齐声道。

“那就好,我还担心你们不懂,还要用白话文再说一遍呢?”

“哈哈哈哈.....”

台下又发出轰隆隆的笑声。

待安静后,辜老爷子抹了一把胡子,笑道:

“我直接说文言文,你们都能听懂,那写在纸上的文言文估计就更不用说了。我刚才说了,华夏所有历史都是用文言文记载的,如果换成用白话文记载,那得多费多少张纸?得多砍掉多少竹子?”

“白话文用作口语可行,但是要是书写,太麻烦,我举个例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用白话文来形容这个情境,不知道多少字才能形容出来。”

“就算最终用白话文能把这个情境原原本本描绘出来,可古文本身的魅力却无法描绘。比如我们的诗词歌赋,他们的美不仅仅是内容美,他的文字韵味更是美的不可芳物。”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言文全国通用,无论是政府机关,书院学校,还是报刊杂志都是使用文言文,几千年来的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我的发言暂时先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啪啪啪啪.......”

台下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汤皖自然也奉上了自己的掌声,不得不说,辜老爷子这一番简短的讲话,已经把文言文的三个优势全部体现出来了,着实功力深厚!

第23章 白话答三

汤皖站起身来,缓步走至站台中央,沉吸一口气,坦然面对众人,弯腰致礼,台下呼啦啦的响起一阵微弱的掌声后,直起腰板,微笑道:

“谢谢!”

待掌声完毕,开口道:

“大家下午好,刚刚听了辜先生的演讲,我感到特别幸运,因为没一分钱没花。你们可能不知道,辜先生的演讲门票2元一张,而且一票难求。”

“我可没有辜先生那么大名气,因此大家可能对我不大熟悉,容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汤皖,就是你们嘴里的那个不自量力的汤皖,在南洋出世,后来我家里出了事,就去了日本,欧美等国讨生活,前一段时间刚回国。”

“刚辜先生前面的文言文演讲,着实让我羡慕至极,无奈本人国学一言难尽,且美玉在前,因此就不献丑了,就用白话文讲吧!”

“说实话今天站在这里,我是非常惶恐的,我一个三无人员,何德何能给在座的各位国学大师,天之骄子演讲。”

“什么是三无人员?”大殿后面人群里的一个学生突然问道。

“三无人员啊,就是没文凭,没学历,没资质简称三无!”

“哈哈哈哈......”

全场轰然大笑,就属钱玄那一片笑的最大声,等安静后,汤皖再次说道:

“所以来之前,我差点打了退堂鼓,谁知我的好朋友钱玄对我说,你今天要是去了,以后你就是我老大,反之以后我是你老大。”

“我当时一听就震惊了,就觉得被天上掉下的幸运大礼包给砸中了。你们想啊,以后无论谁当我面吹牛皮,我就只说一句话,他立马就得熄火!”

“什么话?”底下有学生问道。

“嘿嘿,我就说我小弟是国学大师。”

“哈哈哈哈.....”

这一次爆发的笑声比之前大多了,大家伙开始觉得台上的那个人很亲和,唯有钱玄在拼命的解释:

“我没有,他瞎说的,不信你们问豫才,他在场的!”

钱玄真的急了,万万想不到在如此重要的演讲中,汤皖会拿他开涮,这个时代文人对于名头特别看重,堪比姓名,毕竟钱玄可是一个立志要干翻前朝国学大佬的的人!

.......

汤皖忍着笑,继续说道:

“为了能有一个国学大师当小弟,所以我站在了这里,以后要是钱玄耍赖不认账,你们得给我证明!”

“我们给你作证!”台下齐刷刷的喊道。

汤皖看着场下异口同声的回答,不禁哈哈大笑道:

“好吧,其实根本没有的事,我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嘘.....”

全场嘘声一片。

“不过来之前我确实很紧张,紧张到昨晚失眠了,大半夜躺在床上横竖睡不着,于是我起身翻开历史课本,看了不一会儿就想睡觉,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历史课本上写的全是文言文,我只能连蒙带猜,结果猜着猜着就想睡觉了!”

“哈哈哈哈.....”

这次笑的更洪亮了,即使有一些人喊着“粗鄙”,也很快被淹没在笑声里。

“刚辜先生说到一个事,如果古代历史用白话文记载,会凭白浪费许多纸,会砍掉很多竹子。这的确是个事实,但我仔细一想,用白话文记载,也未必全是坏处。举个例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人民同意,执政者就去执行,即使人民不同意,也要让人民理解执政者的苦衷。”

“第二种是直接翻译为可以驱使人民去做什么,而执政者不必去解释为什么。”

“如果要是白话文记载就不会出现这样争议的事,不会有第二种解释,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古言存在这样的争议解释,尤其是《论语》中的许多句子,到现在都没争出个结果。”

“我想,孔夫子他老人家也不愿意看见这样的场面吧?”

“哈哈哈哈......”

听众或许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演讲,笑的贼起劲。

“辜先生刚才还举了个栗子,是《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是用白话文来写,得要多少个字才能形容这绝色的美景。”

“其实这种说法有利有弊,我也举个栗子吧。我们在《史记》中,能找到记录冠军候霍去病的记录语句加起来不过短短一千多字。我们都知道冠军候,十八岁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斩杀匈奴二千多人;十九岁任骠骑将军,发动河西战役,大胜而归,斩杀匈奴近四万人;二十一岁领五千骑兵,进军漠北,辗转两千余里,斩杀匈奴七万多人。冠军候的一生波澜壮阔,饮马瀚海,封狼居胥,有岂是这短短的一千多字就能概括的!”

“啪啪啪啪......”

掌声此起彼伏,汤皖用手往下压了压,道:

“辜先生刚刚同时还说了,文言文有独特的文字魅力,这点我不否认,毕竟我们的唐诗宋词太美丽了,从押韵,用词,到内容,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像是一件艺术品。但这不是认定白话文没有内涵的理由,毕竟白话文也是能写出蕴含哲理且具有魅力的句子来。”

还没等汤皖说,台下就哗啦啦的响起一句话:

“举个例子!”

汤皖被逗得哈哈大笑道:

“你们是真懂我!“

沉思片刻,便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现场陷入了一片沉思中,大家都在思索这四句话,越想越觉得美妙,越想越觉得富有韵味,等真正想透了,又觉得悲哀!

“这短短的四句话,虽然不押韵,但是不是充满了意境,极具画面感以及浓烈的情感表达?”

“是!”

“所以说,白话文也是可以做到和文言文一样的效果的,只不过是形式不同罢了!”

“啪啪啪啪啪......”

这一次的掌声分外的热烈,经久不衰,特别是支持白话文的这一派,这四句话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终于可以窥见白话文世界的美丽景色。

其实汤皖内心很尴尬啊,实在不想当文抄公,但是碍于自身实力有限,不得已而为之,只能在心里默念:

“对不起,莫怪我,以你的才华既然能写出《断章》,就一定能再写出一首《续章》。”

有的学生大声问道:

“汤皖先生,这也是诗么,叫什么名字?”

汤皖答道:

“我也不知道,暂且认为是一首现代诗,名字就叫《无题》好了。”

“最后我记得辜先生说,文言文书写全国通用,几千年来的习惯无法改变。其实这个根本不算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日常所说的就是白话文,只不过是把所说的话用笔原汁原味的写下来,相比较文言文,反而却是更简单了!”

“你们觉得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有难度么?”

“没有!”台下许多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那不就得了,习惯本来就是用来改变的,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要打破常规,寻找突破!”

“我的演讲也暂时告一段落,谢谢!”

“啪啪啪啪........”

第24章 坐论(一)

汤皖在此起彼伏,经久不衰的掌声中缓缓弯腰鞠躬致礼,然后落座,直到此刻,一颗隐隐不安的心才逐渐归于平静。

林纾先生杵着拐杖又回到站台中央,抬了抬手,现场立马安静下来,大声道:

首节 上一节 17/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