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213节

当看到闯塌天没事,他们多希望对方也能放过自己。

朱慈烺叫过威武营两个游击将军,在他们耳边低语一阵子,随后对周遇吉挥挥手:

“他们答应改过自新回家种田,都是一群苦难流民,给他们一次机会,放人!”

“喏!”

周遇吉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命令威武营放人。

皇太子在护国军和威武营入团神一般存在,对他的决定没有任何人会质疑。

流寇们没有想到自己真的被释放,激动之下刚想磕头致谢,却听到刘国能大声怒道:

“快跑,不然他们会反悔……”

刘国能话音未落,掉头就往山上跑,他麾下那帮流寇立即四散奔逃,很快消失在山里……

就地用过饭后,队伍继续上路,用餐期间朱慈烺没有说话,崇祯几次想问问发生何事,但都忍住没有问。

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崇祯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心中疑问:

“皇儿,为何要放走那些流寇,以后再抓他们谈何容易!”

朱慈烺对皇帝老子拱拱手道:

“父皇,他们都是吃不饱饭的流民,几乎每个人家中有亲人饿死,还有一些人饿的挖石头吃,导致胃腹下垂而亡,他们答应皇儿不在作恶……”

大明剿匪消耗巨额财力和人力,如果崇祯没有亲眼看到河南饿殍遍野,他绝对不同意朱慈烺放走流寇。

可如今崇祯和那个从未出过紫金城的皇帝已经有所不同。

听到有百姓吃石头而亡,崇祯默默低下头不在言语。

在威武营保护着皇帝和太子离开一个时辰左右。

朱慈烺放走的两百多流寇再次出现在威武营用餐的地方。

他们那手中兵器已经变成锄头和铁锨等农具。

流寇们先找到一块有土的地方挖深坑,随后把战死的同伴尸体掩埋在一起。

如果崇祯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他肯定会很惊讶。

因为在人群中有两个威武营将士的身影……

……

四川石柱宣抚司,伏波将军府中厅。

一身戎装的秦良玉端坐在一张紫檀木椅上。

她手中还拿着一个龙头拐杖,为大明戎马一生的她已经63岁。

这些年白杆兵在和各方势力战斗中损失很大,目前只有三千多人。

最近几年朝廷似乎已经把白杆兵遗忘,始终在拖欠白杆兵军饷。

这让白杆兵也是饥寒交加,很多白杆兵都颇有怨言,战斗力也不如从前。

如果不是秦良玉散尽家财供养他们,昔日威名赫赫战斗力爆表的白杆兵,如今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姑母,兄弟们又缺粮了,可朝廷始终不发钱粮!这样对我们不公平!”

坐在一旁的秦佐明愤愤不平说道,见姑母不说话,他不禁又埋怨几句:

“哪一次激战,我们不是身先士卒,父亲叔叔都战死。

父亲战死时,更是身中十八箭,胳膊都没了……

可狗屁监军三言两语便夺了他们功绩,甚至以贪功冒进夺了他们功名。

他们征战半生,仅仅得到个参将的名头,最后还被剥夺……”

秦佐明话音未落,秦良玉猛一拍桌子怒斥道:

“住口,休要放肆!”

第295章 忠贞侯

秦良玉一拍桌子打断侄子秦佐明的诉苦:

“咱们马家何以立足石柱、何以受百姓敬仰?

不是因为朝廷的钱粮,也不是因为升官发财!

一千多年前,伏波将军为抵御外辱,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东征西讨征战一生,才为尔等挣得这份荣耀!

尔父死于浑河战役,如今已二十余载,那是为了抗击北蛮犯我疆土。

若他泉下得知竟有你这般的子嗣,岂不令他心痛!

如今流寇群起,建奴时常入关肆虐,朝廷已经自顾不暇。

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小节,尔等不懂?”

面对姑母的怒斥,秦佐明,秦翼明等都低头不语。

秦良玉口气放缓继续教育侄子:

“孩子,你们的叔父、父亲皆为大明血染疆场,他们是大明英雄。

即使朝廷略有不公允,但是非成败,后人会予以评说。

伏波将军一脉从未有辱没于门风之辈,我们也不会!

马家和秦家、为石柱也为了大明,纵是乱箭穿心也亦无憾!

尔等身为七尺男儿,当如何做,还需老身多言吗?以后休要在说大逆不道之言!”

秦佐明被姑母说的无地自容,急忙道歉:

“姑母,侄儿错了,请姑母不要生气!”

秦良玉点点头:

“下去好好安抚跟随我们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只要我们有口吃的绝不会让他们挨饿。

明天老身看看府上是否还有值钱物品,到时变卖一些给他们度日!”

“喏”

秦佐明秦翼明等拱手领命,他们想说府上哪还有值钱物件,早被您卖光了。

可是想想姑母刚才的话,在看看满头白发的姑母,他们最终忍住没有做声。

这时一个传令兵快步走进大厅单漆跪地道:

“夫人,城下有人求见!”

秦良玉目光看向传令兵问道:

“多少人马?”

传令兵立即说道:

“回禀夫人,一行五人!”

秦良玉点点头:

“放他们进城,前厅相见!”

“喏”

传令兵急忙退出中厅。

看着传令兵离开的背影,秦翼明拱手说道:

“姑母,肯定又是献贼派来的人,直接砍了就是!”

张献忠在四川和白杆兵打过两仗,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在义子李定国的建议下,张献忠改变了策略,多次派人来伏波将军府说和,但都被秦良玉拒绝。

所以听到有人求见,秦翼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献贼特使。

“未必,老身感觉这次不是献贼之人,没有老身命令,任何人不许轻举妄动,一起看看去!”

秦良玉说罢,秦翼明立即上前去扶姑母,却被秦良玉微笑拒绝:

“无妨,姑母还能走动!”

伏波将军府前厅,秦良玉端坐帅案,秦氏兄弟左右站立!

胡宝进入大厅举目看向大明栋梁巾帼英雄秦良玉。

只见秦良玉虽然满头白发,但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一双凤目注视着他不怒自威。

朱慈烺这次命人召集许多明末抗清英雄,但并未让秦良玉入京。

并非朱慈烺不看重秦良玉,而是不想让上了年纪的大明巾帼英雄遭受旅途劳顿。

胡宝临行前,朱慈烺特意嘱咐他要尊重秦良玉,不能有丝毫无礼。

胡宝年幼,以前从不出宫也接触不到什么人,他并未听说过秦良玉。

从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那里了解到秦良玉的事迹后。

胡宝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皇太子如此看中这位巾帼英雄。

一五人行经过多少奔波,终于赶到石柱伏波将军府。

不等秦良玉开口询问,胡宝拱手说道:

“夫人,咱家乃是皇太子身边近侍太监胡宝,请夫人接旨!”

正常情况下,宫里传旨太监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像胡宝这样礼貌极少。

听到来人竟然是皇太子派来的传旨太监,秦良玉大吃一惊。

她急忙起身,带着两个侄子秦翼明和秦佐明就要下跪接旨。

皇太子杀贪官和痛击建奴的事情,秦良玉都是有所耳闻的。

对大明能出一个如此神武太子,秦良玉也是深感欣慰。

“臣,伏波将军夫人,秦良玉接旨。”

首节 上一节 213/6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下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