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第135节

请求军火支援,理由很简单,我要是没了,那你就要直接面对北伐军的锋芒了。

考虑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杨恺显然被这个理由说服了。

想着奶吴秀才一口,让他参与的三万余人坚守武昌,自己动用铁路线,给他配备一批弹药。

同时愿意接纳鄂军中的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溃败兵卒进行整编接收。

如果有船舰经验的最好,毕竟杨恺目前正在筹备内河舰队,需要懂水战的士兵。

总不能让北方的一群糙老爷们玩水,赶旱鸭子上架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吴秀才说的确实有道理。

他活着,还能顶一顶北伐军的锋芒,他要是下野了,两湖地区易手,那北伐军会直接对上杨恺。

不同于五省联军,北伐军中不乏年轻的军校生,这伙人战斗力不错,是挺让人头疼的。

那还是你吴秀才先顶一顶,我给你提供援助,汉口迅速的推平两座古旧建筑,搭建了临时的飞机场。

杨恺调动轰炸机中队,腾转挪移到汉口,如今光轰炸机已有300多架,编成八个轰炸机中队,分别在北平、金陵、沪城、汉口、秦西府、龙城、武城、津南地区驻扎。

以轰炸机的飞行半径,完全可以把周边的部署兵力覆盖。

而战争飞艇提升至100艘,这玩意儿的侦查效果比战斗机强多了,而且能够提供持久的动力。

战斗机也就一两个小时的续航,争一争制空权就行了。

关键国内的军阀部队也没有制空权,根本不涉及高强度空战,轰炸机跟齐柏林飞艇就足够了。

必要情况下,杨恺的空军要飞过大江,帮助吴秀才坚守武昌地区。

吴秀才可以败,但不能现在就败了,多多少少也得坚持半年,给杨恺半年发育的时间,下几艘内河炮艇。

国内的造船厂也是具备内河炮艇的制造手段的,关键是缺钱,缺少成型的海军训练舰。

没有人来操控,给你一支舰队能干嘛,看着干瞪眼罢了。

吴秀才兵力败退,两场大败也让唐有智迎来了人生之最巅峰。

什么百战将军?

什么国之栋梁?

还不是我手下败将?

在他领导之下,三军兵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举拿下湘南一省,以及鄂北大半个省地盘。

瞬间在各省扬名,他唐有智的春天来了。

看到了没,啥叫能力,这就是绝对天赋,绝强的指挥能力。

你常凯申有啥本事当北伐军总司令,换我来当当好了。

别人也觉得他牛,能把吴秀才大败,连续大败两次,歼敌数千,缴获无数。

这样的战果让北伐军信心激增,极大的鼓舞了三路北伐部队。

蒋光头不太满意了,此时此刻那是把肠子都悔青了,为什么要把一路军的指挥权给唐有智,这不是花钱给别人买嫩模,爽是别人的,冤大头是他。

不行,接下来进攻武昌这一步不能让唐有智来了,他得亲自操刀。

这一路军的主力是唐有智第八军、第四军以及第七军,都在两湖战斗中打出了名声。

凯申同学的第一军必须得露露脸,唯有第一军是他直接掌握的部队,必须打一打武昌,给他这个北伐军总司令争一口气。

他电令三军,你们已经打了两场胜仗,打的非常好,想必军队疲惫,战士们也要休整休整。

接下来进攻武昌就让我第一军来打,你们也好好见识一下,什么叫王牌,什么叫微操。

第一军部队调配到武昌一线,

而吴秀才这边已经拿到了一批军火援助,给兄弟们补充了弹药跟炮弹。

火炮数量不够了,又舔着脸让杨恺支持了20门迫击炮,三个基数的炮弹,用于加固防御阵线。

杨恺还给他们配备了一批汤姆逊冲锋枪,随时可以调动轰炸机中队进行空中支持。

有了军械支撑,有了弹药补充,甚至更换了一批春田步枪。

吴秀才坚守武昌的信心十足,只要守住这座重要城池,牵制住北伐军的一部主力,相信东南战场会容易一些。

他五省联盟的主要兵力在另外三省,笑面虎孙宝芳也不是吃素的。

接手了赣州兵力之后,迅速整编到一起,集结了十万兵马,在赣州拉开攻势,跟北伐军硬碰硬的打了几场。

双方打的激烈,孙宝芳舍不得部队损失,战略性的向后方撤退,选择险要的地势坚守。

整体的情况就是这般,以坚守谋求转机,五省联军的主力还在,还有翻盘的希望。

吴秀才一扫阴霾,给武昌的守军打气,战斗打响后,杨恺的轰炸机中队率先来了一次攻心战术。

呼啸的轰炸机中队扬长而过,对着第一军方向投下炸弹,机载机枪更是按到死,密集的弹雨从空中划过。

第一军的进攻毫无征兆的败了,被打的稀里哗啦。

唐有智在后方心惊胆战,望着被轰炸机犁过的地方,被子弹冲出一条沟。

重机枪的威力恐怖如斯!

凯申同学懵逼了,为啥他一上,就有轰炸机出面?

是杨恺出手了?

不行,必须强烈的谴责,我北伐军乃是正义之师,联络杨恺要深明大义,要为民族负责,为众多的劳苦大众负责。

希望他摆正立场,不要干涉武昌的战事。

检查战场损失,心都在滴血啊,他直接掌控的第一军第二师损失惨重。

唐有智一看第一军拉了胯,立马跳出来指责,

看吧,看吧,我就说了老蒋的水平不行。高下立判啊兄弟们,我带着队伍的时候,一路平推到了武昌。

快推基地了,常凯申也能玩成这副模样。

不行别让他带领北伐军了,让我唐有智来,我带着大家搞革命。

他这边找到了苏俄方面的代表,强烈建议苏俄方面把指挥权转给他,以自己的第八军为基础,构建强大的北伐部队。

气的校长等不到晚上了,大白天拿出日记本,

写下:杨恺误我!

第163章 连战连败,蒋光头的面子都丢光了

气归气,说归说,武昌是真的没打下来。

第一军有损失后,校长心里连续滴血,丢了面子是小事,出来混的,哪个是脸皮薄的?

面子这玩意,你要是没脸,根本不用担心。

先把第一军扯了下来,让唐有智的第八军顶上去,与吴秀才在武昌城外对峙。

这一连串的胜利,唐有智确实兴高采烈。

他所带领的第八军扩编到6万人,又有一批苏俄的军械到手边,更换到部队当中,提升了他个人实力,隐隐成了一股新生势力。

这年头,有枪有人,说话也硬气了。

你凯申靠边站吧,以后别来两湖地区丢人,这边刚刚改了名字,现在姓唐。

人逢喜事精神爽,唐有智这是爽歪歪了。

气的蒋老师差点吐口血出来。

可谁让他吃了败仗呢,事实摆在眼前,胜于雄辩。

行行行,你厉害,我走。

蒋老师将第一军、第七军调往赣州,至于武昌剩下的这点兵力,就让唐有智尽情的出风头吧。

听说赣州那边打的也不错,一路推进的迅速,笑面虎孙宝芳则退守至洪昌。

一看这孙宝芳实力不咋地啊,典型的软柿子,让我凯申来捏一捏。

在两湖丢了面子,

怎么也得从这边找补回来吧。

蒋老师故技重施,让赣州的部队休整一下,我带着第一军、第七军上,一定拿下洪昌。

之前就说过了,两湖地区的第一军、第四军、第七军、第八军属于北伐中的精锐部队,牵扯赣州、闽州方向的,不过是第二军、第三军、第六军杂牌部队。

发现杂牌军就能压着孙宝芳打,那精锐部队过来,肯定是势如破竹啊。

第一军、第七军调配到赣州地区后,

蒋老师迫不及待的发动进攻,势必拿下洪昌。

之前孙宝芳那都是战略性撤退,主力还在,以地形的优势,消磨北伐军的锐气。

这是战略上的撤退,并非完全的实力不够。

但洪昌乃是赣州的首府,城墙坚固,周边地形也利于防守,孙宝芳断然没有再退的可能了。.

决定在此组织反包围,歼灭来犯之敌。

事情就真这么巧,

赣州部队准备执行反包围的时候,蒋老师带着第一军、第七军过来。

先让第七军上去磨一磨洪昌的守军后,这才带着第一军过来,准备拿下赣州首府,一扫战败的耻辱。

不管怎么想,这次都是万无一失了。

先让杂牌军顶了一段时间,又让第七军攻了一波,随后蒋老师微操第一军进行大举进攻。

时机已到,

孙宝芳调动后方部队大胆的从两侧包围过来,以洪昌为防御战线,执行包围反攻全歼战术。

看着源源不断的士兵从左右两侧冲出来,第一军的进攻部队彻底处在了包围圈中。

一场惨烈的歼灭战,打崩了蒋老师一雪前耻的企图。

第一军迎来了第二场惨败。

首节 上一节 135/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