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第87节

树大好乘凉不假,可树大招风,树枝也多了。

曹大总统内三个派系,就相当于三国格局,谁也奈何不了谁。

吴秀才想武力统一各省,除了杨恺、张大帅两个人暗地里破坏,还有他们体系之内的矛盾重重。

如果从东侧大别山方向绕路,便可从皖州省直插豫南腹地。

可惜,皖州未必同意吴秀才的兵入境,也未必同意给他后勤补给。

这就使得他必须突破桐柏山,必须突破早就设立好的防守阵地。

进攻方可是吃亏的,

需要足够的火力,足够的火炮去摧毁工事。

恰好这一点是军阀部队缺乏的。

吴秀才手中还算有火炮的,一个炮兵团在手,对着阵地轰炸了几轮。

可依旧没有拿下,赵惆部队将其拒在豫南省边境,未能寸进半步。

拼命状态的军阀,跟平时闲散的军阀不一样。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状态下,赵惆拿出了十二分的小心。

更是把家底都要掏出来跟吴秀才拼命。

前线团长返回来汇报,

吴秀才一脸严肃的盯着地图,明明突破桐柏山就能长驱直入,掌控豫南,但这一步始终卖不出去。

见自己的团长一脸灰尘的过来,他寒着脸色。

“如何?已经拿下了阵地?”

“师长,兄弟们损伤较重,难以突破。”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小小的桐柏山就能拦住我的第三师?不可能,调集炮兵团,给我重点轰炸。哪怕炸平了山峰,也在所不惜。”

团长脸色尴尬,

那也得有炮弹啊,

带过来的炮弹打光了,兄弟们手上没炮弹,总不能拿鸡蛋打吧。

吴秀才陷入了沉思,

炮弹打光了?看書菈

几百发炮弹打过去,赵惆的部队竟然接了下来。

不可思议,

他只预备了几百发炮弹,认为这些炮弹足够他平定豫南省局势。

不得不说,吴秀才有时候太自负了,自诩名声大。有时候却刚愎自用,思想顽固。

他若是决定的事情,别说九匹马,就是十辆火车也拉不回来。

曹三傻子深知他的性格,可又需要用到他的能力。

带兵打仗是把好手,性格上的缺陷难以变通。

众多督军对他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

为什么这么说,

跟他很难合作,他自己的想法太多,完全不考虑盟友的情况。可你又动不了他,名声太大,能力也强。

只好像敬畏鬼神一般敬畏他,把他高高供起来,敬而远之。

不搭理你,也承认你牛逼,但是你别来找我,也别来我的地盘。

譬如皖州督军、苏京省督军都是这个态度。

别人作战都要考虑全面,炮弹子弹准备充分,炮弹一响黄金万两,打的就是消耗战。

他老人家可倒好,只准备几百发炮弹,打空了怎办?完全没考虑过这点。

只按照他的想法行事,

他认为赵惆军触之即溃,那是他认为的情况。

第三师在桐柏山踌躇不前,没有火炮的情况下,更不可能打下赵惆军阵地了。

豫南省这边,

杨恺转向赵惆,

“前线枪炮声停了?让各部汇报情况,紧盯着吴军动向。”

王敬国回复各军损失情况,赵惆的心坎在滴血啊。

每损失一个兵,那都是他的心头肉。

“吴秀才的火炮为何突然停了?找人打探一下消息。”

杨恺很关注前线防守情况,他可不想失去赵惆这个新收的小弟。

前线部队暂时搁浅,

互相打探消息,

得知吴秀才手上炮弹不足,等着鄂北运输炮弹。

那这边抓紧换防,修筑工事,重新稳定阵线。

光这么打不行,还得给赵惆配备几门山炮,具备一定的反击能力。

第104章 吴秀才:我总不能灰溜溜的退回去吧

炮弹没了,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般情况。

杨恺差点笑出声来。

该说吴军是自负呢,还是说脑子瓦特了,连这最基本的打仗常识都没考虑清楚?

尽管可以从后方迅速的运输来成批炮弹,可关键的战机丢失了。

可以给赵惆部队喘口气的机会。

拉伤员去救治,更换新的部队坚守阵地。

还有机会修缮工事,继续扩建工事。

摆在大家眼前是两条路,继续打下去,拼一个你死我活。

灰溜溜的退走,豫南省归入杨恺的麾下,摆脱大总统控制。

第二种结果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情况。

豫南省的地理位置太重要,是京汉铁路的命脉所在。随时可以将南北隔断,将这条铁路大动脉卡死。

就算炸掉铁路,也绝不能让它落入杨恺手中。

事情到了这时候,吴秀才不得不找大总统要兵了,不拿下豫南省,一切皆休。

大总统内部顿时一片质疑跟斥责,本来局势挺好,随着大总统权力握在手中,全都怪你吴秀才乱折腾。

大战结束之后,除了张大帅宣布独立外,其他省份都在名义的管控之下。

先是在武城一战大败而归,引得杨恺宣布自治。

现在又来一次,在豫南省寸步不前,准备把豫南省也逼得自治么?

保守派建议停战,大家先捞钱,稳定地方是第一要务。

对于派兵入豫南省的要求,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庸俗,一群庸俗之人。

吴秀才拿到各省电报后大骂这群人的目光短视,

他为什么铁了心要拿下豫南省,全在于它的关键地位,尤其是花城,更是重中之重。

花城地居中州,从军事而言,北有大河,西有函谷之坚固,东有虎牢之险峻,南有龙门项抵,四面要塞,可守可攻。

另外京汉、陇海两条铁路贯穿南北,可使兵力速至地方。

仅凭这一点,花城就必须握在自己手中。

想要一统中原,就必须以花城为根基,练兵作战都是上上之选。

可惜这些人完全看不到花城的重要性。

难道只以为他跟杨恺有仇,仅仅以为他偏逢小利益么?

别人就问一句话,这到底是大总统的天下,还是你吴秀才的天下。有曹大哥在前,轮到你指手画脚么?

曹大哥说干嘛,兄弟们拥护大哥即可,不要有太多个人想法。

再加上吴秀才的名声摆在那,名声很高,往往喜欢策动舆论,这就引得曹大总统也不太满意。

所说他非常信任老吴,信任归信任,你不能总在我面前指手画脚,这算哪门子事情?

就拿这次去督军活动,

事前没商量,事后不汇报。

到底要干嘛?

一场战斗,把内部的矛盾全都激发了上来。

几个省督军全都表达了对吴秀才的不满,以后到底是听曹大哥的话,还是听你吴秀才的命令。

你一句话,兄弟们就必须出兵援助不成?

大家都是一省督军,在地方上说一不二,手下五六万人马的大人物。

不是你吴秀才的小跟班,听你号令。

派系就这么大,你要上天在你自己的地盘上去,别人不惯着你。

一场内部的消息共享在尴尬中结束,

首节 上一节 87/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