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113节

“朱先生,你说陛下有没有微服私访的爱好,有没有可能,来土桥村,税收结束,乡亲们会不会念着我的好……”

死胖子!又原形毕露了!

朱棣听着蒋胖子的絮絮叨叨,唇角狠狠抽搐。

蒋胖子希望老头子有微服私访的爱好,还要巧合之下,刚好途径土桥村。

同时希望,乡亲们念他的好。

巧合的被老头子听到。

老头子听闻后,顿时龙颜大悦!

提拔他当大官!

“朱先生,伱说有没有这种可能?”蒋进忠絮叨完,转头询问。

朱棣按捺着心中想捶死胖子的冲动。

老头子得多贱啊!

把这么个货,提拔到高位,放在身边!

反正,换他是老头子,他非得一脚把这货,有多远踢多远!

这货有种特殊本事,能把你气死,也能把你笑死!

“蒋大人,即便现在陛下就在土桥村,你认为,现在你能接得住这份龙颜大悦吗?”

朱棣反问。

不等蒋进忠回答,自顾自说道:“皇帝即便现在看到你正在做的事,也不会一下子提拔你。”

“会暗中派人调查你,观察你。”

“蒋大人认为,以你在江宁为官两年的政绩,能让陛下青睐吗?”

“巧合,其实就是机会,可机会真的来了,我认为蒋大人现在还接不住。”

“而且,土桥村一个村儿,巧合发生的概率也很低。”

“如果是蒋大人管辖范围内,整个江宁县,都感受到蒋大人爱民如子。”

“陛下出宫微服私访,巧合发生的几率就增加。”

“同时……”

“同时,我也能接住这份机遇!”蒋进忠接过话茬,激动道:“朱先生,我明白了。”

“当我踏踏实实,让整个江宁县百姓受惠,百姓称赞我,陛下真出宫微服私访,听到百姓夸赞我的机会就大。”

“因为整个江宁县的面积大于土桥村,人的嘴巴多于土桥村!”

“同时,陛下发现后,再调查我,就会发现,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如同老黄牛一样,为百姓实实在在做了很多事!”

“如此,龙颜大悦,必然提拔我!”

“陛下,您要是真微服私访,也晚点来吧!但一定要来江宁!”

……

朱棣忍着一脚把蒋进忠踹飞的冲动,笑着开口:“蒋大人……”

蒋胖子是真不拿他当外人了。

这种心里话,都在他面前说。

蒋进忠回神,笑道:“朱先生请说。”

朱棣瞥了眼这货,无奈道:“蒋大人刚才提到官衙直收,人吃马嚼,火耗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解决办法?”

蒋进忠一张圆圆的肉饼脸,顿时挤在一起。

“朱先生,不瞒你说,就为了让陛下龙颜大悦,我也在这个问题上,着实用了一番功夫,毕竟,谁能解决这个历史性难题,谁就能得到陛下青睐。”

又来了!

满脑子都是让老头子龙颜大悦。

朱棣额头浮现黑线,但凡现在他有个官身,都要踢这货几脚!

“蒋大人!”

嘿嘿……

蒋进忠终于意识到了,讪笑,“朱先生,我不拿你当外人,你虽然不愿给我当幕僚师爷,但在我心中,你已经是我的幕僚师爷了!”

“而且是地位很高的那种,跟信任的心腹幕僚师爷,我没必要掩饰,现在的我就是最真实的。”

打死此刻的蒋进忠也想不到,这些经历,让他往后余生,一边懊悔上当受骗了,一边又自鸣得意,自豪吹嘘了一辈子。

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自传,留给子孙当做传世用。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92章 蒋大人,孩子们能有什么坏心思?

“咱们大明现行的包税制,先生肯定也清楚。”

“每到收取田税期间,把地方上田地多,影响力大的乡绅叫到县衙,大家坐在一起喝喝茶,聊一聊。”

“分配好每个乡绅的包税范围后,乡绅先用家族粮食,把朝廷的田税一次性交齐。”

蒋进忠看朱棣若有所思,继续说道:“咱们当官的省时省力,最主要,绝不会耽搁朝廷制定的田税收缴期限。”

“对于为官者来说,朝廷的任务很重要!”

“按时、或提前完成朝廷任务,不但代表仕途安全,更代表政绩。”

朱棣点点头。

乡绅有足够多的粮食,几十家联手,就能一次性把田税在短短几天内交齐。

官府就不需要和百姓去扯皮。

要知道,不是年年都风调雨顺。

官府直收模式,遇到年景不好的年份,催缴扯皮会十分麻烦。

包税制,就没这些麻烦事。

包税制相当于,乡绅从官府手中,打包购买了债权。

当官的完成了收税任务。

还把扯皮麻烦的债权打包卖了出去。

“蒋大人,往年乡绅替百姓垫付田税的粮食,有没有陈粮?”朱棣询问。

蒋进忠脸上有些尴尬,讪笑,“有是有,有三四年前的陈粮,也有一两年前的,当然也会有新粮食。”

“掺杂在一起。”

“当然,即便是陈粮,我在江宁县任期两年内,所有陈粮都必须是可食用的!”

“果然!”朱棣摇了摇头。

乡绅用陈粮购买官府手中的‘债权’,已经是用低价拿债权了。

要知道,三四年前的陈粮和新粮,在市面上的价差不小!

乡绅用低价购买了债权,转头就去向百姓催缴新粮,本来通过这么一倒腾,就把家中多年积压的陈粮,倒腾成了当年新粮

而在催收债权的过程中,乡绅还进行了溢价!

朝廷定每亩五斗,乡绅催缴最低是每亩六斗,甚至更高!

就连筛选出,不够饱满的粮食,都不给百姓留下,会通通带走!

这哪里是什么苦差事。

分明就是最赚钱的生意!

官府的田税债权,也是最优质的债权!

这类债权,古往今来,都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手的!

收敛思绪,朱棣转头,“蒋大人,催缴田税这个生意,很多人喜欢做吧。”

“不不不!”蒋进忠连忙摇头,“朱先生这回可猜错了,每年乡绅们都是很不愿意,得官府请到县衙,喝茶、吃饭,好一顿安抚,才能定下来的!”

呸!

如果有乡绅在面前,朱棣会直接喷对方一脸口水。

“蒋大人被骗了!”蒋胖子显然被乡绅表现出的不积极骗了。

这么优质的债权,这么赚钱的买卖,这些人会不愿意?

蒋进忠狐疑看着朱棣。

朱棣询问:“今年的包税分配了吗?”

蒋进忠摇头,“还没,我不是想通过试点,确定收税过程中,人吃马嚼到底会产生多大火耗,然后给乡绅定最高额度嘛,所以包税任务还没有分配。”

闻言,朱棣瞧着蒋进忠,这胖子其实真算是一个好官了。

“今年不妨换个方式。”他笑着说道:“你通知江宁所有大小地主,凡是拥有一百五十亩土地者,都可以参与包税竞拍。”

“竞拍?”蒋进忠不解看着朱棣。

“竞拍就是竞争出价,选最优者,把以往十几个村儿,成片的大债权,统统拆分成以村为单位的小债权。”

“这样,小地主就有能力参与竞拍。”

小地主就是蚂蚁,士绅地主就是大象,引入一群蚂蚁去对付大象。

同时,小地主有得赚,把财富流向小地主,总比全都流向士绅大地主好。

“一个拥有一百五十亩地的小地主,拍不动十几个村儿的片区,竞拍一个村儿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到底谁能竞拍成功,就要看他们的承诺了。”

“官府把田税债权,交给向百姓收缴额度最低的。”

田税债权,分明就是一个诱人的优质债权。

首节 上一节 113/1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宋梦华,迎娶赵盼儿曝光英雄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