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第14节

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天的话让刘备心中顿时一惊。

“元德,你是说,袁绍日后会统一河北?”

“啊?”张天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忙打趣道:“呵呵,皇叔,我说痴语呢,你别放在心上。”

刘备半信半疑,默默将此事记在了心中,毕竟这小子到目前为止,说的每一句话都应验了。

“既然元德不愿多说,那大哥便不多问了,你小子,总不会加害于我。”

张天有些尴尬的挠了挠脑袋。

“大哥,放心吧,我张元德虽无大才,但有信心助大哥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关、张和眼前这吊儿郎当的臭小子是无条件信任的,即使三个人看起来十分不靠谱。

“唉,有时候真羡慕那些世家大族,只要振臂高呼,各路豪杰名士纷纷慕名来投,而我刘玄德无德无能,想要开创一番事业又谈何容易。”

想到自己的处境,刘备不禁叹了口气。

这点张天倒不是十分在意,天地广阔,东汉末年英雄辈出,既然挖不来世家大族,那就招揽那些没背景的人才。

“大哥勿忧,元德自有妙计。”

“真的?”刘备有些质疑的询问道。

没等张天说话,张飞便扯着嗓门大喊道:“大哥,四弟刚刚还和我们吹牛逼,说他是仙人转世,能夜观天象,懂识人之术呢。”

“元德?此话当真?”

这种时候张天倒也没有开玩笑的心思,他知道,自己想要安安稳稳当个富家翁,赚点银子娶个媳妇,养养鸡种种地,过个安生的日子,必然先得让刘备有个安身立命的地盘。

唉,自己这劳碌的命哦!

上一世在公司被老板压榨,这一世在乱世更不能省心。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虽说世家大族人才济济,但市井之中也不乏才德兼备之人,我倒是知道一些人,只要大哥肯重用,都足以保一方安宁。”

他的话让刘备双眼放光,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小子一直在藏拙,否则也说不出这样的话。

见张天低头沉思,刘备等人也没有说话叨扰。

张天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熟知历史走向与未来形势,也大概了解东汉末年各个武将谋士的性格与能力。

像荀家八龙、陈家三君这种名门世家后人,自己想都别想。

他们是不会将宝压在刘备身上的。

至少目前的刘备实在没有什么能让他们看得起的地方,仅凭一个皇叔的名头,还不至于让这些唯利是图的家族下血本。

“大哥,这世间有名有姓之人我确实都有所了解,对于他们的招揽我也有了初步的计划,但目前还不是时候,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向大哥说明。”

张天的这番表现,让刘备惊讶的同时,也感到十分庆幸。

关、张二人虽勇武过人,但自己目前最缺的还是能够出谋划策的军师,他知道凭借自己现在的处境,想让那些眼比天高的文人真心实意的投靠自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元德真乃吾之子房!”刘备发自内心的夸赞道。

吾之子房……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那个……大哥,和你商量个事,以后能不能别叫我子房……”

张天虽然知道刘备是在夸他,但对于作为二十一世纪接受过高等教育,学过生物的张天来说,被别人把自己称作他的子房,确实有些难以接受。

“好好好,既然元德不喜欢,那大哥不说便是!”

“对了,大哥。”张天突然想到,此时面前不正好有个人才还没挖来吗,于是赶忙说道:“现在就有一位少年英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要大哥脸皮厚点,一定能把他挖来。”

“哦?此人姓谁名谁,身在何处?”

张天咧着嘴笑了笑:“此人名曰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忠肝义胆,文武双全,有万夫不当之勇,如今的他尚且年少,实力已经不在二哥、三哥之下!”

“常山真定……有点远啊……”

刘备虽然十分心动,但现实却不得不让他开始思考,且不说此时兵荒马乱,能否达到常山,即使到了,茫茫人海又怎么寻找。

“我不是说了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行了,四弟,你就别卖关子了,你看把大哥急的。”张飞忍不住插嘴道。

“哇靠!以后我装比的时候你能不能别插嘴!”

“我就喜欢插嘴怎么了,不让老子捅人,老子插嘴还不行了?非得把老子憋死你小子才满意?”

“行行行,让你插,让你插还不行嘛!”

眼见关键时刻被张飞横插一杠,刘备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翼德闭嘴!”

听到刘备毫不留情的训斥自己,张飞瞬间蔫了,满脸哀怨的看向张天。

大哥不爱我了……大哥被四弟抢走了……

看张飞蔫了吧唧的样子,刘备也有些于心不忍:“行了行了,此次前去虎牢,让你任先锋,让你去捅人,别搁那装受气小媳妇了。”安慰完张飞,刘备看向张天继续说道:“元德你继续。”

“此人当前正在公孙将军手下任职,以大哥与公孙将军的关系,若能放下颜面去求上一求,想必不会有太大问题。”

“伯圭啊……”

刘备心中有些挣扎,公孙瓒对自己有情有义有恩,现在自己还要去挖他墙角,会不会有些不厚道。

张天看出刘备心中顾虑,随即开解道:“大哥放心,赵云此时在公孙将军帐下也未得重用,只不过是一百夫长,且公孙将军并不知其才能,借与不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在权衡利弊之后,刘备咬着牙点了点头。

“我虽以仁义立足,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必伯圭不会怪罪于我。”

刘备四十五度角抬头仰望天空,自言自语道。

张天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我大哥,装比功力与二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第17章 哇靠!原来你真是个神棍?

看到周围各路诸侯纷纷拔寨整顿兵马,刘备知道不能再在这里闲聊了。

“目前大战在即,且将此事放下,待攻下虎牢关后再做商议也不迟。”

张天忍不住叹了口气:“只怕此仗不好打啊。”

“元德有何看法?”

“我一直和二哥、三哥说,董卓义子吕布武勇过人,天下第一,这不是危言耸听,还有李儒和贾诩两位目前排得上世间前十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更何况他手中精锐部队无数,联军想要啃掉这块硬骨头,实属不易。”

刘备沉默许久,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多优秀的人才会甘愿聚集在大逆不道的董卓门下。

“但大哥也不用担心,联军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元德但说无妨!”

“只不过联军千辛万苦打下的,也不过是被一把大火烧过的废墟罢了。”

“什么?!董卓怎会如此丧心病狂,那可是国都啊!他怎么敢火烧洛阳!”

“不仅如此,他董仲颖还敢挖掘皇陵,更是胁迫天子及朝中大臣迁都长安。”

“竖子安敢!我等身为大汉子民,总不能看着董卓在洛阳城内肆意妄为,不好打,也得打!”

从刘备的咬牙切齿中,张天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便宜大哥是真心实意想要扶汉,至少目前来看不是装的。

等刘备平静下来之后,他十分庆幸自己能与这一关二张结拜为兄弟,二弟三弟忠肝义胆、勇冠三军,四弟虽然平时不靠谱,但懂大势、善谋略、攻心计、识人才,实在是世间罕有的顶级谋士啊!

他忍不住问道:“元德,这些事,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料敌如神,运筹帷幄,识人善用,这些刘备都可以理解,但怪就怪在这小子每次预判都太准确了,几乎每个细节他都能猜到,这就让刘备觉得玄乎了。

“大哥,我说我是仙人转世你们不信,那我说我会五行八卦、观星占卜,你们总应该相信了吧?”

张天的话让张飞顿时激动起来。

“哇靠!四弟,原来你是个神棍?”

“滚蛋!小爷我这叫仙人转世!”

“能不能帮三哥我算算姻缘,什么时候能娶个美娇娘,也好给你生个大侄子啊!”

“……”

虽然刘备没有和张天一块长大,但从张飞的只言片语中都能猜出,这小子以前就是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盲流,从小到大就没读过书,也就调戏调戏小姑娘还行。

难道这臭小子真的会算命?

刘备将信将疑,但好像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洛阳城,皇宫。

“什么?联军这么快就攻过来了?”刚刚收到消息的董卓愤怒的摔掉手中的酒杯:“华雄这个废物!”

“义父勿忧,儿臣恳请出战!”

吕布知道华雄几日前竟被人两刀砍死,早就来了兴趣,于是再次请命。

可以说,吕布就是一名武痴,能和高手过招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乐趣了。

奈何,无敌的他是多么寂寞!

“奉先莫急,先听听文优的看法。”

董卓这次不敢再像之前一样大意,汜水关破,虎牢关便是洛阳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必须慎重。

李儒并没有因为董卓的重视而面露喜色,相反,他的脸上反而隐约间透露出些许失落。

想那董卓曾经号称西凉第一勇士,行侠仗义,志向远大,镇压黄巾起义,平定凉州之乱,无愧于当世之豪杰。

可是自从进了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雄厚的军事实力让董卓的地位无人可撼动,长期纸醉金迷的生活让董卓失去了雄心壮志,只想安于现状、尽情享乐。

说实话,李儒是有些失望的。

出生于关西寒门的李儒自幼研读兵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心中雄伟的抱负。

自跟随董卓以来,李儒煞费心血出谋划策,多年的辅佐才一步一步将曾经被世家大族看不起的关西莽汉推到了如今权势滔天、万人之上的地位。

可是相国啊!你怎能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成就就止步于此呢?

昏庸!暴虐!优柔寡断!

这还是我曾经引以为傲,想要尽心辅佐的董仲颖吗?

首节 上一节 14/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洞房花烛夜,我替父从军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