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第199节

高熲见情况不对就上前说:“启禀陛下,近日来大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各地所奏之事多无紧急,微臣看后觉得从未有如此顺遂之时,实乃天下苍生之福,不如请陛下早些散了今日朝会,让微臣等人偷偷懒,休息一日。”

朝堂当差,懂得揣摩圣意,就算是成功了大半。

高熲的话显然让杨坚满意,正打算下令,却有那不识趣的站了出来。

清河郡公杨素,从臣子中出列,大步迈向了大殿正中:“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杨素自然也知道此时站出来,会招来皇帝的厌恶,但是此事毕竟有人来做,这个倒霉的事情总得有人来担着。

既然压宝在了杨广身上,那一次他就梭哈。

高熲给了杨素一个眼神,示意他别说话,但是杨素全当没看见,当即开口说。

“陛下,昨日微臣接到前线邸报,幽州附近似乎出现了一个佛教组织名为【一叶檀佛国】,收拢教众数量庞大,当地官员觉得这个佛教组织不似好人,经由询问之前朔州与突厥一战之时就有这个组织的分部在关内与山匪沆瀣一气,还请陛下重视此事,派出幽州军队剿匪。”

杨素自然不可能直接说太子的事情,昨日他们讨论征伐南陈的事情,十分凑巧的,十分顺带的就讨论到了幽州及东北方面的情报,汇总了一下近来三月的情报后发现了一些可能需要幽州用兵的事项,其中【一叶檀佛国】这个发迹于涿郡组织,最近在幽州有壮大的迹象。

顺水推舟,理所当然的谈了起来。

杨素说完之后,另外一位官员适时适当的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陛下,微臣觉得此事不妥,幽州军正在与高句丽交战,虽然现在是和谈之时,但是更不能懈怠,不过小小的教会而已,不足挂齿,不必过于担心,幽州军应全力面对高句丽保证万无一失才对。”

杨素马上说:“此言差矣,幽州军兵强马壮,高句丽不过案上鱼腩,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而这些教会蛊惑人心,容易引发动乱,这类邪门歪教,闹事生非也不是一两次,往往每次到走后一群信徒都非常狂热,只能杀伐许多人才能平息,现在有了迹象就应该出兵平息才行,不能坐视其扩张,只需不到一万精兵应就可以平息。”

“说的轻巧,这种组织,最是难以找寻,深入民间,要抓起根源没个一年半载怕是难,大战当前抽调如此多的军队,最终可能还是无用功,微臣敢问这个若是因此耽误了与高句丽的战事,让前线战果有失,郡公您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杨素怒而指着那人说:“你!!你妖言惑众,我说要剿灭妖教,你如此大的反应,是不是你与那妖人有勾结?”

“哼,郡公莫要血口喷人,我反倒觉得是郡公在涿郡资产不菲,恐是用军队护着私产吧。”

“高句丽战局有失,你能负责吗?”

“妖教做大,你能负责吗?”

朝堂辩驳一下子最终演变成了争吵。

皇帝一脸的沉闷,听着他们的争吵,虽然没说太子的事情,但是几句话就扯一下高句丽的战局,皇帝就想到了私自回京,丢下大军不管的太子爷。

越吵越心烦。

高颎自然知道太子回京的事情,但是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这群人反复提起高句丽战场就是在不断的在提醒太子回京的事情。

见争吵越发激烈,高颎站出来制止了两人。

“两位!两位!朝堂是商议事情的地方,不是互相责骂之处,还请暂歇。”

杨素愤愤不平的甩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祸国乱政之小儿。”

争吵平息,高颎再次打圆场:“陛下,涿郡妖教之事,还容微臣派人先探查一番,有个定论再说。”

杨坚此时没有什么商议朝政的心思,怎么处理太子的事情让他头痛的很,偏偏还不能和自己最信任的高颎谈这件事情,因为他的女儿也是太子的良训,只是不受宠,从皇后开始查这件事情开始,就先安排高良训回娘家暂住,避开了风波。

高良训又是一个淡漠的性子,不管事情,所以高颎从她身上也得不到什么情报,

只能从皇帝那愁苦的表情里面猜出来,事情定是极其不好的。

早朝开始之时,就有一骑快马从南门快速的驶入,骑在马上的士兵,裹着报丧的白布,一路奔袭向了皇宫大门。

到了宫门口,边关邸报伴随着太监们一道道的传递,送向了正在争吵的朝堂之上。

当高颎让争吵暂歇,还不待多说什么话,邸报就送到了大殿内。

因为事情紧急,无人敢耽搁,直接就上达天听。

汇报的太监,颤颤巍巍,声音都有些颤抖的说:“陛下……陛下,边关急报,卫王殿下……卫王殿下……殿下,薨了。”

289.第287章 少年将军

一声闷雷在金殿之上炸响,高颎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后方来报的使者,群臣诧异却闭口不言。

皇帝难以把持住自己的表情,瞪圆了双目站起身来,身边的太监上前扶住皇帝。

高大强壮的皇帝一甩手将太监甩倒在地上,太监马上爬起来在后头候着。

杨坚走下高台,每一步似乎都无比的沉重,整个大殿出奇的安静,皇帝的脚步声如同利刀斩铁,让人心里发寒。

走到了报信的人面前,声音低沉的说:“你说……什么!”

报信的士兵微微抬头,看着低沉着脸的皇帝,一下子就冒出了冷汗,那种无比强大的压迫感让他难以直视,声音更加颤抖了起来。

“启禀陛下,边关急报,卫王殿下……殿下,薨了。”

他仍旧将自己带回来的消息汇报了出来。

人都喜欢报喜不报丧,报喜多是有赏赐的,报丧为人所不喜。

众人都听得清楚,卫王死了,那二十多岁的卫王真的死了。

这种消息但凡有一点点可能卫王还没死,失踪,被俘,重病,就绝对不可能报上来,报上来就是绝对没有可能活过来了,不像是电视剧里面那种还可能起死回生。

“他是怎么死的?”

“卫王殿下,五日之前突然在府上倒地,身体在短短半日之内便如油尽灯枯,大夫们用了许多的药,却也无法救回卫王殿下,当日夜里便药石无医,去世了。”

不是被刺杀,不是被毒杀,不是打仗,不是争斗,就是莫名其妙的就去世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卫王常年征战,身体底子好过普通人多少倍,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的去世,是不是有人下毒?”

“陛下,大夫们说没有任何中毒的征兆,根据卫王殿下的婢女所言,卫王殿下突然倒地,头也磕到了地上,整个人就像是魂瞬间没了似的,一下子就瘫软了。”

皇帝似乎依旧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怎么可能,人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就死了,人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就没了,他才二十多岁,他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害他,给朕查,给朕查。”

毫无疑问,不用皇帝下令,边军也在查卫王之死的事情。

但是卫王已死已经成为了现实,皇帝哀叹一声:“朕的少年将军啊!!!”

群臣齐声:“陛下,节哀。”

所有人都知道杨爽在杨坚心目中的地位,杨爽本身就是杨坚和独孤皇后代为养大的,虽是兄弟,但是和父子差不多。

杨爽文武双全,为人赤诚,人常言杨爽与杨坚就像是霍去病和汉武帝。

杨爽如此有本事的人,偏偏还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能容人,会用人,跟杨勇一起,尽心竭力的劝慰杨勇,杨勇表现最好的时候,就是有杨爽在身边的时候,杨勇对于自己这位卫王叔的话多是听的进去。

跟杨广在一起的时候,也能做到很好的相处,不争功,不贪功,打仗有本事,治军有才能,就算是到了朝堂之上也没有武将那粗狂的杀伐之气,做事有礼,张弛有度,就算是善于挑人毛病的言官们也很少能从他的身上挑出什么刺来。

天难其满,得其满者,天不予寿。

如此完美的少年将军,二十几岁建功立业,二十几岁丰功伟绩,但是二十几岁生命却戛然而止。

怎不叫人叹息呢?

杨坚痛喊一声后,回过神来对着高颎说:“高颎,即刻出发前往幽州,稳定边军,退缩防线,谨防高句丽。”

现在幽州军几日之内,主帅无故回京,领兵卫王无故身死,可想而知应当是乱成一锅粥了,现在必须派人前去稳定住军心,皇帝只能将这份重担交在了高颎的手上。

临危受命,高颎也无犹豫,直接起身:“微臣领命。”

无一点停留,只是派人去知会家人,在大兴城带上一队护卫兵马就直奔幽州城方向而去,越早到越好。

皇帝摆摆手说:“走吧,都走吧,朕乏了。”

如此情况下诸位大臣只能纷纷退朝而去,走出了宫门便议论许多,关于卫王之死,关于太子私自回京。

卫王的突然死亡将太子回京的事情罪加一等,若是高句丽战局有失,那就更加的罪加一等。

本来大家都觉得高句丽的战场上我军是不可能出问题的,不管是人数,兵力,后勤补给,还是领兵之人,我军怎么可能输呢?

谁也料想不到现在的情况。

杨素直奔晋王府,入府就先将卫王身死的消息告知了杨广,并且说:“晋王殿下,现在陛下最器重的卫王身死,太子殿下恐怕是要罪上加罪了。”

对于站在太子的对立面的晋王府,这事应当算是推波助澜的好事,但是杨广却铁青着脸。

杨素接着说:“就此事,一旦边军有任何的损失,都一定会有人参上太子殿下一本,朝臣们对于太子殿下的不负责任,想必也已经怒不可遏了……”

杨广低沉的声音打断了杨素的话:“接下来,晋王府,还有郡公你手下的臣子们,任何人不得就应卫王之死而产生的高句丽战场损失上奏,不得以此事攻击太子一方。”

杨素诧异的看着杨广:“殿下,这……”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不可能放过这么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巨大的针对政敌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自己安排肯定是安排不出来的,天上掉了还真不要?

作为幕僚,杨素的想法没错,是站在现在整个晋王府还有他们这群晋王身后的人的角度去考虑的。

杨广却叹了口气说:“但是,那也是我的卫王叔啊。”

“人人都是卫王叔是太子一党,自小两人就是一起长大的,卫王叔为太子做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但是卫王叔与我在朔州战突厥,但凡卫王叔有任何私心,我便不可能过的如意,按照他带兵的能力和军中的地位,我不过就只能是一个傀儡罢了,甚至会被针对。”

“但是卫王叔呢?他尽心竭力的教导我,帮助我,并且愿意用我的计策,将最大的功劳也让给了我,他明明可以做很多,但是他只做了对国家,对百姓好的那一部分,他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党争,他的视线中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政治。”

杨爽如同历史上一样,英年早逝,而且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就走了。

杨广得顾着杨爽的身后之名,人没了,现在拿高句丽的事情攻击杨勇,必然也就得一次次的牵带这卫王杨爽。

他不想,他不愿意,日后人们提起杨爽的时候,总是以这场闹剧一样的高句丽之战来讨论。

他们应该记载这位少年将军的丰功伟绩,而不是成为一场闹剧。

所以这件事情上不论杨素等人怎么劝说,杨广绝对不会拿此事来攻击杨勇。

所有华夏男儿的心中总有一个少年将军的梦,刘彻梦里的自己是霍去病,杨坚梦里的自己是杨爽。

杨广也有这样的一个梦。

诗酒江湖夜雨漂泊,庙堂指点千里江山,挥斥方遒勇冠三军,运筹帷幄匡扶天下。

也许最终事与愿违,但是不论最终走到了什么地方,当我出发的时候,我想象中的自己永远令我神往。

为什么说男人至死都是少年,因为那梦中的少年光芒万丈,怎么忍得在少年的身上泼脏水呢?

杨素感叹错失了这么大的一个机会,杨广则是在忧愁自己失去了卫王叔。

抱着和杨素差不多想法的人不少,所以今日到了晋王府的人有好几位,本来出主意的杨素,变成了劝人的角色。

李渊听杨素说完杨广的决定之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唐国公为何发笑?”

“殿下如此大义,我不该笑吗?”

李渊对着身后的随从说:“去府上将我珍藏的佳酿拿来,今日殿下苦闷,我且与殿下喝上几杯。”

杨素不解的问:“唐国公,你怎么如此开心?咱们这可是错失了一个大好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了。”

李渊开解杨素:“郡公,我等跟着晋王殿下又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看中殿下为人能力,虽然眼下错过了一个大好的机会,但是错过此机会并非殿下难以判断或为人昏庸,知道这点就足够了,殿下如此为人不是更值得我们追随才是吗?”

首节 上一节 199/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不知夫人可愿和我共枕席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