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第24节

小小年纪的李靖,如同一个老夫子一样说了起来:“草原广袤,地广人稀,更是少有高城坚墙,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几百人的骑兵队只要了解此区域的地形,速度极快,往常都是我军速度慢,若只是小股骑兵,对方因为是游牧民族,随军都带着妇女儿童,还有粮食,反倒是他们慢了,我军只打一个照面,打完就跑,对方反应过来追击,相信也很难追上,而且大部队在后,投鼠忌器不敢穷追,连翻滋扰,既可以打击敌人,又可以探究地方位置。”

杨广怔怔的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殿下,总结的真是到位,我都没想到还能用这面简练的语言来总结,没想到殿下对于兵法有这么深的研究。”

面对李靖的赞叹,杨广满脸的骇然,果然其实打游击战是深藏在华夏民族血脉里面的力量。

从霍去病开始我们就该知道,我们擅长游击战。

富则火力覆盖,穷则战术穿插,但是如果富了先火力覆盖再战术穿插呢?

兵贵神速,特别是在古代这样无法超视距打击的年代,速度就是以弱胜强的关键性因素。

李靖的想法已经初见端倪了,但是其本身实际经验还不够,杨广便问:“李靖,这次北抗突厥有想法去前线吗?”

“我?我可以吗?”李靖又惊又喜,他想去,但是知道自己现在这年纪不太可能,他并没有上场作战的能力。

“我觉得你的兵法很有想法,但是缺少实际应用,所以你如果够胆子的话,我打算让伱上前线去看看,正面见识一下突厥人。”

李靖当即应声:“我去。”

“好。”

第二天杨广就领着李靖到了长孙晟的府上。

长孙晟出迎:“晋王殿下,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长孙都尉不日出征,未曾告知前来叨扰,还望莫要见怪。”

“殿下真是太客气了,里面请。”

长孙晟迎阳光入府,见跟在他身后的李靖,并不认识,但是杨广还没介绍他就没发问。

入座之后,杨广说:“长孙都尉,你的事务也繁忙,我就不多寒暄了,这位是我的小兄弟,名为李靖,韩擒虎将军的外甥。”

“原来是韩将军的外甥,怪不得总觉得眼熟,外甥像舅,是有韩将军的威猛之相。”

“长孙都尉,李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熟读兵法,我希望此次出征您能带上他,就算是做个抗粮的小卒也行。”

长孙晟面露为难:“殿下,这位小兄弟,年纪太小了,不好骑马,我此行深入突厥,随时可能得快马前进,怕是难以带上,韩擒虎将军镇守南方,不如让小兄弟去南方,韩将军之经验也远胜于我。”

“非让都尉带他深入突厥,而是顺道带他去幽州城,我会亲自去信幽州城的阴寿将军看顾他,让他好好看看我军与突厥之战。”

“如此的话,当然可以。”长孙晟马上就应了下来,却也非常好奇为什么杨广执意让李靖上战场去看看。

此时一个小娃娃跑了进来,肉肉的包子脸,长得甚是可爱。

“爹爹~”

小娃娃跑到了长孙晟的面前,抱住了长孙晟的腿。

“殿下,让您见笑了,这是犬子长孙行布,行布去给晋王殿下行礼。”

杨广看着年仅六岁的长孙行布,这可不是将来李世民的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他还没出生呢。

虽然不是长孙无忌,但是长孙行布也是个烈性之人,这样的人,现在还只是一个肉包子脸的小娃娃。

“长孙行布,见过晋王殿下。”

小小的长孙行布就来到杨广的面前学着大人的样子行礼,杨广会心一笑说:“长孙都尉,行布可爱的很啊,长孙都尉可给他寻到了师长?”

长孙晟无奈摇摇头:“这小子性子顽劣的很,老师都气走了两个了。”

“这样吧,长孙都尉如果不嫌弃,您出征的时候就让行布到晋王府来,父皇给我安排了文武先生,之前一并教了李靖,现在也一并教行布,到时候我还可以为你看顾一番。”

“那自然是最好了,微臣谢过殿下。”

“将军为国出征,应当的,李靖今日就留在都尉府上了,有空的时候李靖你和都尉聊聊你的想法,我就先行告辞了。”

“恭送殿下。”

……

将李靖送给了长孙晟,也是为了让李靖和长孙晟好好的聊聊游击战的事情,长孙晟虽然在殿前没有提到游击战,但是其分化突厥的想法将来或许就得依靠游击战。

杨广自己则在思考着游击战的另外两样东西。

小米加步枪。

小米是单兵口粮,如果要长出塞外,因为不带大量的粮草辎重以便轻装上阵,单兵口粮必不可少,现阶段的口粮类型不具备说让骑兵在塞外长时间作战,还得想办法改良。

步枪意味着有效的远距离攻击武器,若没有远距离攻击武器,就不存在袭扰马上奔逃的战术,拼刺刀肯定不行。

这年代的远距离武器就是弓和弩,弓对于士兵的个人能力较高,真能百步穿杨者少之又少,齐射才是弓弩最大的威力点,而且马上功夫,中原士兵不及游牧民族,所以要真正发挥有威胁有杀伤的游击战,需要改进远程兵器。

杨广想到了火器。

想到火器就想到了孙思邈。

作为火药的发明者,这件事情自然是他来做最好。

当即赶回家中,找到了孙思邈问:“先生,听闻您寻常炼丹。”

“炼。”

“会不会炸?”

就在杨广话音刚落,一间屋子内传来了爆炸声,一阵黑烟滚滚而出。

孙思邈恭敬的说:“殿下可是会看相算卦?”

“不会。”

“那殿下的乌鸦嘴可是真准。”

第39章 火药

随着杨广的言出法随,孙思邈今日炼的丹药炸了。

杨广招呼下人前来准备灭火,孙思邈却拦下了所有人:“老夫有准备,火着不起来,浓烟味道大,待到浓烟散去之后再进入打扫一下就好了。”

“孙先生经验充足,准备充分。”

孙思邈无奈的叹了口气:“炼丹总是有些风险。”

“丹药金石之术,先生是擅长的,但是不知道这爆破之术,先生可有研究?”

“这东西研究它干嘛?”

“先生错了,研究清楚了才能避开,要爆炸总是因为一些东西混在一起才爆炸的吧,不会说平白无故就炸了,弄清楚什么和什么混在一起会爆炸,下次不混了不就好了。”

孙思邈惊喜的看着杨广:“殿下所言极是,妙哉,妙哉。”

杨广陪着孙思邈在浓烟散去后进入了一片狼藉的房间,闻到了浓浓的硫磺味道,和爆炸后的刺鼻的气味。

炸开的药鼎边上用石块堆砌了防护层,孙思邈的爆炸经验果然丰富。

打扫的时候,杨广明知故问:“孙先生,这刺鼻的味道是什么。”

“是硫磺,还有硝石,每次这两样东西碰到一起就有概率爆炸。”

杨广便建议说:“孙先生,要不我们试试看,将硫磺,硝石,单独放在一起,再加点木炭引燃,看看会不会爆炸,如果会,那就是这三种东西在作怪,以后不用了就行了。”

“哪能说不用就不用了,硫磺等毒性强的金石药物,必须用猛火降服才能入药。”

孙思邈受限于这时代的主流观点,也一直都在想办法从古籍中寻找丹药之法。

“先生,这些丹药,您自己吃吗?”

“不吃。”

“为何?”

“瞧着不像好药。”

“那您还炼制?”

“我相信一定能炼制出真正的宝药来,人生老病死之奥妙就藏在丹药之中,你看硫磺硝石混合会爆炸,那加入其它东西呢,会不会有其他的效果?”

孙思邈一米九几的壮汉,却有着无比严谨的科研精神,就是走错路了,多少皇帝死在丹药上,华夏的丹药之术和西方的炼金术是一样的,害人不浅,但是对于科学的贡献不少,而且这两条路上那是无数的科学家前赴后继,继往开来。

杨广聊了两句就走了,得让孙思邈研究一段时间,自己一下子就鼓捣出来了也不好,不够自然。

趁着正午吃了点饭就前往了大兴城。

昨天的一番意外,但是今日大兴城已经还是动工了,五万民夫已经陆续开始在大兴城的地址上忙碌了起来。

宇文恺分了两万人去建造皇宫和皇城,剩余的人就是在挖地,按照规划,将排污管道所需要的的地方先挖出来。

管理这么多民夫需要不少的人手,第一天,各个地方都还不够熟练,所以宇文恺忙的焦头烂额。

“宇文恺,管道所需管材如何了?”

“殿下,几个中心的大渠构建复杂现在先破土,要在地下构建砖墙宛如宫殿,其余的管道小型管道已经命陶厂烧制。”

杨广点点头,因为这年代所能制成的材料承受能力有限,所以管道不能埋的太深,大约地面半米左右的样子,为了考虑其流通性,对于高地走向非常的考究,宇文恺将这些都设计了进去。

“砖,是不是不够?”

宇文恺点点头:“是的,需要海量之砖块,目前微臣算了数量,供给不足。”

“这件事情,我来办,将制造砖石的工匠交给我一部分。”

“是,殿下。”

建造的事情其实无需杨广过分的关心,历史上宇文恺九个月就建成了大兴城主体,现在加了地下管道,但是时间也拖到了一年半,他应该可以做到,自己要做的只是如同木材,砖块这些刚需材料让他不要担心,做好自己的后勤工作,还有大兴城房屋销售赚钱的工作。

杨广又命人去将李渊叫来。

李渊来到大兴城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杨广这是要做什么。

杨广拉过李渊的手,如同情深义重的老友说:“表兄,你看这地方,浩浩荡荡上万人在劳作,将来会建起一座前古未有之大城池作为大隋的皇都,你畅享一下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李渊站在监工的高塔上看着那广阔的面积赞叹:“天工之举,天工之举啊。”

“表兄,我现在负责督建大兴城,信得过的人不多,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表兄,伱可一定得来帮我啊。”

“我……我……能力有限,也不懂得如何造城,如何帮的上殿下,怕耽误了殿下,还是不了。”

“表兄,老夫人与母后是亲姐妹,这也是母后的意思,就不用拒绝了,表兄也不用担心,由简入繁,我会先让表兄管着砖厂的事情,督管砖块制造的事情就好了,只是表兄别觉得埋没了才能就好。”

李渊心念一动,似乎觉得不错,便说:“那我也就不推辞了,多谢殿下。”

杨广非常熟稔的拍拍李渊的肩膀:“表兄,你我之间以后就别这么客气了,弄的生分了,走,我带你去看看。”

首节 上一节 24/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不知夫人可愿和我共枕席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