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第11节

前方的蒋瓛就被吓得六神无主,面色惨白!

吃了熊心豹子胆!

一定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此时。

蒋瓛的内心中发出一阵阵咆哮。

他在锦衣卫多年,见惯了不少王公大臣,但从来没有今天,有一个人能像眼前这少年这么胆大包天!

那最后一句话……

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皇上!

骂其无法无天,带着私情去制造冤案,谋杀功臣!

当今皇上,可不是什么能容忍臣子指着鼻子骂的唐太宗、宋仁宗!

大明,也不需要魏征和包拯!

陛下是什么性格?如若刚才那番话传到陛下的耳朵里,此子怕是死上十次都不够!

蒋瓛甚至觉得,自己都可能受到波及。

而这时。

不仅仅是他有这种想法。

甚至在四周,围拢的一众百官也听到了。

众人只觉得遍体生寒,突兀涌现出一种“后悔”的感觉。

怎么就好奇心害死猫,自己跑来这里,又干什么?

听到了此撩痛骂陛下的话,这陛下玩意问起来,自己等人又该如何回答?

毫无疑问!

凭借洪武皇帝的“耳目”,这番话,肯定是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的。

抬棺鸣冤!

不是抬棺找死啊……

几位尚书左看右看,均是有些恼火。

而很快!

蒋瓛也反应过来。

自己必须尽快将此事上报,但陛下交给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当即。

他阴冷无比的看向苏怀,就像是看着一个死人。

“你有勇气敲响登闻鼓,陛下本有饶恕你的意思。”

“可你不知死活!”

“今日陛下给你最后一个机会。”

“苏家和蓝玉的密信,到底写了什么?你尽快从实招来!”

说着。

蒋瓛冲着旁边使了一个眼色。

顿时,那原本已经被吓得呆傻在地上的小太监,连忙反应过来。

将笔墨纸砚放在苏怀身前。

苏怀低头,看向这笔墨纸砚。

蒋瓛则冷冷说道:“写!”

“陛下真能看到?”

苏怀第一时间并没有动手,而是看向蒋瓛。

他在酝酿!

在融合海瑞模板之后。

他的整个思绪,已经性格、包括行为处事,都在无形的向他靠拢。

而在苏怀的记忆里。

要说海瑞留给历史,最为浓重一笔。

当属《治安疏》!

在后世的评价上,这份海瑞写给嘉靖的奏疏,被称为:天下第一疏!

苏怀当然看过。

其中除了百姓口口相传的“骂皇帝”之外

有很多,更是希望嘉靖从自身、从国家考虑,为大明百姓、为大明天下谋求一份真正的福祉!

其用心可谓良苦。

要不然。

如何能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疏的名号?

而今天。

苏怀看着下方的笔墨纸砚。

不知为何。

他心中有股冲动,而且,随着越发清楚,洪武皇帝朱元璋对《蓝玉案》的真正用意,以及自己一家将要卷入这个旋涡后。

这个冲动就越发的明显,越发的剧烈!

他再一次想到,大明很有可能,就因为这个蓝玉案……

才导致了朱允炆上位之后,靖难之役的发生!

在此时,苏怀的心里。

他只是一个百姓。

他不想去卷入这什么皇家的纷争、削藩之中。

他只是代入海瑞,想着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好不容易从元末战乱之中恢复过来,又再次卷入战乱的大明百姓!

战时百姓不如狗!

百姓何辜?

“写!陛下让你写,自然要看。”

此时,蒋瓛打断苏怀的思绪,将他从沉思中惊醒。

得到回应。

苏怀顿时放心。

而刚才的情绪上涌,导致此时的苏怀,仿佛真的融入“海瑞”角色模板之中。

他当即盘坐而下。

拿起毛笔。

他虽然出生在军户之家,但从小就读了私塾。

父亲除了不让自己考科举之外,基本上能学的也都学了。

字也写得不差。

这一刻!

苏怀心中情绪和历史中的海瑞,似乎无限接近。

在拿着毛笔润墨之后。

心中关于要写的“名字”已经定了下来。

《鸣冤书》!

既然要符合人物特性,苏怀所写的,也并非只是鸣冤,还有进谏!

当即,第一句话就已经落下。

“因蓝玉案案发,苏家无端卷入案中,为求一家清白,以正明律,使天下无冤,民苏怀进谏鸣冤!”

“陛下、乃是天下万物臣民之主,因其为君主,天下万物之事,莫不求陛下做主。故,陛下之一言一行,关乎社稷天下,黎民百姓!”

“大明自元末建立,从南宋亡国百年后,陛下再度收复汉土、驱除外贼,降服内乱,收复从唐末之后近乎有五百年没有纳入汉土的河西走廊、燕云十六州!”

“陛下再塑汉魂,以日月朗照天下之势,让大明之光辉万古永存!”

“陛下再造大明之功,于后世史书评价,定可直追汉武秦皇,当为千古一帝。”

写完这些。

蒋瓛其实一直在暗自打量。

看到这满是“赞扬”的话,他的眼神中刚才的怒火也不由得消弭了一点儿。

暗道这小子虽然年轻气盛,但还是有眼色的。

起码写出来的这些,皇爷看到一定会笑的合不拢嘴。

毕竟。

百姓所夸奖的含义……

和臣子的恭维!

在陛下的眼里,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但接下来,蒋瓛忽然脸色一变。

因为苏怀提笔蘸墨,已经另提一行。

首节 上一节 1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