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5节

  真实历史上,秦始皇推行制同衡等政策一直到秦朝灭亡都没有完成,直到汉朝武帝时期才算大体完成了。

  朝廷鼓励农耕,但是农耕技术也不是谁都会的,一直以来朝廷都是依靠有经验的老农学会之后,再让老农回各地传授推广,或者是派遣农学士子前去各地教授。

  朝廷每年需要消耗大量铁来武装军队,铁质农具的数量自然就不够了。因为冶铁技术的问题,不管是农具还是武器,每年的损耗都很大。

  大乾绝大多数时候使用的还是包铁农具。

  河北迁徙五十万人,其中一部分被迁徙前往闽南和岭南,另一部分则是迁徙去了朝鲜半岛和辽东。

  大乾在偏远区域推行了两种税收制度,一种是对实际控制领土的正常国家税收模式,一种是对势力范围内的附庸领土使用了类似包税制模式。

  实际控制领土是需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置,所以是按照正规标准收税,土地税收是五税一或者十税一。朝廷将所有的丁口税等苛捐杂税都集成起来,计入田税。这样税收方便,底层的官吏也不容易贪污。

  朝廷想要差贪腐也容易,百姓也知道自己需要交多少税,各地官员巧立名目,肆意加税,百姓立刻就知道了,各地的巡查御史、绣衣使能轻易发现。

  不会像真实历时中那样,百姓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交多少税,全凭那些官吏来说。虽然五税一看上去比汉朝的三十税一重了几倍,但是真正比较起来,汉朝百姓要交的税比大乾可高多了。

  汉朝最开始是十五税一,到了汉文帝时期,汉文帝提倡农为本,减轻了赋税和徭役,将田税降低为三十税一,表面上看,三十税一税收已经非常低了,可谓是亘古未有,但是汉朝主要的税收来自于人头税。

  汉朝对未成年的人口每人每年收取23钱,成年人每人每年收取一百二十前,徭役和兵役的折算是每月两千钱。即便是官吏不进行重复税收,不收取其他柴税、桑税等汉朝的税收实际上是十税五或者十税四。

  每一户百姓,每年都要去服劳役,或是上山砍柴,或是为朝廷免费做工,可以说终年都不得休息。而遇到了水旱蝗灾还需要额外交钱。即便是文景之治,听上去百姓生活的很好,实际上只是活的不哪么艰难。

  因此汉朝百姓为了少交税,经常会出现溺毙婴儿,或者卖掉子孙儿女,更有甚者直接卖身,成为世家豪门的奴仆。

  大乾因为推行官员、勋贵同样要缴税,再加上重视商贸,收取商税和铸币税,财政比较宽裕。同时一直以来,历代皇室都在对税收制度进行打补丁,比如铸币税和矿税、盐铁税等,预防朝廷税收过重,百姓无力负担的情况。

  对于没有被朝廷实际控制,但是出于大乾朝廷势力控制范围的,大乾推行另一种税收模式。

  这里的土地、人口没有被朝廷掌控,哪么就按照你们自己的方式来。你们不听我的,不想将土地人口交出来,又想要得到大干的保护,然后继续当伱的洞主、寨主那就需要付出保护费。

  交了保护费,你就可以安安稳稳在这里生活,出了事情朝廷会帮你出头,而没交保护费,那就到时候你被打了,被抢了,被杀了可就是你自认倒霉了。

  当然了大乾也不是不讲理的,乃是保护大家的大善人,你在你的地盘上收取多少税收,那就分给我一半就好了。

  要是觉得太贵,给不起,或者不想给,那就接受大干的统治,丈量土地,编户齐民,这样就能够按照大乾正常税收缴税即可。

  大乾不会搞出什么国内百姓收取重税,而对于羁糜州却不仅不收税,反而每年给你各种好处。要是这样做了,那些蛮夷脑筋抽了才会愿意加入诸夏。

  到时候加入诸夏原本的好处没捞到,反倒是要缴纳一大笔赋税。他们是有多想不开才愿意加入。

  所以,必须要对那些蛮夷有吸引力了,那些蛮夷才会愿意加入其中。同样,这样做也是能够提升大乾百姓的归属感。

  这也是一直以来,大乾向外开拓的另一种力量。

  若是朝廷力量足够,那一块蛮荒之地也开发的差不多了,经过大乾文化的薰陶,这些人就会仰慕大乾文化,主动内附,朝廷对于这些主动内附的人也会给他们封赏爵位,然后搬迁到洛阳或者其他五京来生活,成为荣誉乾人。

  这里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体验,比在蛮荒之地当山大王可强多了。若是那些人不愿意,那就要被大乾‘以理服人’了。

第509章 改土归流 王道归化

  大乾有一套完整的‘以理服人’模版,用来教育各种不服管教的蛮夷。匚O爪 ??大乾兵甲之盛,蛮夷莫不惶恐。

  即便是地处偏远,山势险峻,道路难行,依旧有山越精卒可以翻山越岭,足以将一个部落、洞寨扫平,震慑其他人。

  南方因为有诸多丘陵,树木丛生,多有毒虫瘴气,大乾立国时期,有百越之民生活其中,且多有不服王化,朝廷多有征讨。

  再往后,就有很多山越部落或是归附或是羁糜,被各州郡管辖。实际上,直到现在大乾南方州郡虽然面积远胜北方,但是人口却多有不如。

  朝廷一直在推行东夷、南蛮、北狄、西戎等四方蛮夷融入诸夏,成为诸夏的一部分。

  经过大乾百余年的开发之后,南方很多区域已经不再是蛮荒之地,借助这一次河北、关中大旱,朝廷迁徙灾民前往南方,开始扩充乾人人口数量。

  只有乾人的数量足够多,这样才能让百越融入诸夏,而不是诸夏融入百越。

  朝廷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开始向那些百越山民洞主寨主头人们提出要求。开始以一般强迫,一半赎买的方式,从这些人手中获取土地和人口。

  那些愿意接受的人,就会举家搬迁往洛阳或者其他五京,享受诸夏的繁华,文化,成为荣誉乾人,几代之后就和乾人没有什么区别。不愿意接受的,朝廷就会‘以理服人’。

  这些洞主、寨主、头人们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强逼百姓在其手下为奴,自己依旧作威作福。但是在朝廷面前,这些人的做法无异于螳臂当车。

  比如,这些部落、寨子的百姓会不会突然觉得自己过的很苦,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又从山林中捡到了一些破旧的刀剑铠甲,然后趁著夜色冲入寨子中,将寨主、头人乱刀砍死了。

  又比如一些部落首领以生病为理由,拒不和朝廷官员见面,几次三番反悔已经约定好的事情。最后朝廷知晓其重病,然后特意派人前去寨中,强行将其送到洛阳。皇帝陛下更是命令御医前往给其看病,一定要将其医治好。

  但是很可惜,这位部落首领病情太严重,尽管御医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救治,但是依旧无法挽救其生命,最终,他因为忧思过度,死于家中。

  然后这个部落因为没有首领,其儿子又太小,威望不足,无法治理部落,最终这个部落被朝廷接管,然后编户齐民,改土归流,只用了一个月,其中大半人口被迁往别处,这里成了一处朝廷治下乡村。

  同时,又有其他地方的移民来到这里生活,再加上朝廷开始组织人力修建道路,这里已经成功被大乾所统治。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过好几次,有好几个部落首领洞主因为拉肚子、扭伤、头疼等病情被朝廷派遣御医救治,可惜最终都不幸病亡。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不足,一个小小的拉肚子、扭伤都能要人命。

  看到那些首领、头人因为各种病情亡故,一部分部落首领头人因此担心自己也被病亡,纷纷主动要求前往洛阳居住,享受最好的城市、文化薰陶和医疗服务,并且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宫之中接受教育,努力汉化,改汉名,争先做荣誉汉人。

  当然了朝廷也并没有一直使用这种病亡方式来扩大诸夏的荣光,随著贸易兴盛,诸夏强盛,以前那些蛮夷也接收了大量诸夏的文化,有十几个洞主、部落首领都主动愿意接受大干的邀请。

  愿意放弃自己部落的实际领导权和兵权,前往洛阳过更舒服的日子。长沙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等地众多山越部落很多也同意了。

  似乎是见识过了大干的强盛,兵戈之犀利,自己部落在其面前如同蝼蚁,又或者是被杀鸡儆猴这一番操作给吓到了,心存畏惧,御史愿意接受大干的好意,拿著朝廷给的好处,去过舒适日子。

  真要说起来,在这些丘陵山川树林区域当个寨主,日常所过的生活真就远远比不过中原,更比不过洛阳。

  在这里虽然看上去权利很大,掌握一个部落生杀大权,但是有什么用?一天天的和蚊虫野兽为伴,穿不了绫罗绸缎,吃不到山珍海味,连食盐都短缺。只要真正去洛阳过上几天好日子,基本上没人愿意来这里。

  更何况,一不小心,还要被大乾天兵教做人,何苦呢?何必呢?

  因为这些人的主动归附,王澈很是高兴,于是特意诏令这些部落首领前往洛阳,亲自接见这些人,并且许诺给予他们优厚待遇。给予这些家族孩子可以前往洛阳学宫学习,可以加入军队受训。

  并且王澈亲自给这些家族赐予乾姓,然后改乾名,穿乾服,说乾语,推行乾人风俗。同时赏赐这些家族在洛阳或者其他五京区域一座庄园。

  因为这些山越之君的主动内附,全面投靠,王澈也将他们树立为典型,大加宣传。

  当然了,即便如此,依旧有一些死脑筋不太愿意接受大干的好意,不愿意加入诸夏的大家庭。毕竟权利的滋味有多美妙,只要享受过的人就很难戒掉。

  他们很享受在自己地盘上拥有无上权利,生杀予夺。朝廷对这些人进行了区别对待,地区开发成熟,距离近,道路好,已经不再是蛮荒之地的就按照‘杀鸡儆猴’中的鸡进行处置。

  距离远,区域开发还很原始,道路崎岖,甚至没有道路山越部落,那就依旧按照原来的处置,不过朝廷也会和他们进行交易,让他们从茹毛饮血走入文明,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进行同化。

  朝廷现在没有能力去管这些人,但是只要这样潜移默化持续几十年上百年,将这些原本茹毛饮血、不通教化的生夷,变成熟夷。到了这个时候,条件也已经成熟,再将他们同化到诸夏的大家庭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朝廷通过这一次王化,成功将大量熟夷融入到大乾,同样也将河北关中的难民迁徙到这里,既解决了难民问题,又稳定的地方,同时也让蛮夷归化。

第510章 难民 部曲

  大乾将难民送到南方、乐浪郡等地,除了分配三十亩土地外,还有各种农具。南方因为气候湿热,雨水充沛,很多地方都适宜耕种。

  在这里比北方更适合两年三种制度,只要土地的养分充足,就能够就能连续种植。优越的气候实际上比北方更适合耕种。

  但是,南方的红土地比北方的黄土要贫瘠,南方气候温暖,是一年四季都能耕种,但是土地贫瘠是绕不过去的。

  大琉球群岛能够连续耕种是因为那里的土地肥沃,同时有牛粪、甘蔗渣等堆肥。同时种植大豆、黑豆、绿豆、红豆等植物,为的就是增加土地肥力。

  但是南方很多地方都是红土,肥力本就不及黄土,再连续种植,结果就会造成地力越发贫瘠。现在只能一年一种,同时为了增加肥力,朝廷一直都在鼓励百姓养牛,推广粪肥使用。

  实际上在真实历史当中,一年三熟的水稻出现之后也没有全面推广开来,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肥料。

  没有肥料,即便是一年三熟的水稻,种下去了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人类未来农业爆发式增长就是近代化学肥料的出现。

  皇室的守藏室中,对肥料的办法并不多,其中粪肥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容易推广的肥料。而除了粪肥外,另外能够制作的肥料是鸟粪石还有骨肥。

  鸟粪石是在海外一些岛屿上存在,王澈已经让王赟去搜寻,而骨肥则是海鱼骨头研磨而成的肥料。这里的骨肥,主要指的就是鲸鱼。

  鲸鱼体积庞大,有十几吨甚至几十吨重,在真实历史当中,大量捕鲸活动出现在十七世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鲸鱼油脂。在没有发现石油之前,鲸鱼一直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自从朝廷能够出海远航之后,就已经将鸟粪石和捕鲸安排上了日程表。只不过因为航海技术还不够成熟,并没有实施。

  大量人口迁徙,对于大乾朝廷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朝廷规划了几条路线,然后让沿途官府准备了粥棚和休息地方,一批一批的进行迁徙。

  数十万百姓按照三千或者五千为一批次从河北出发往南或者往东北辽东前进。这些百姓中是有官吏进行官吏,其中每一队人中有一百人的军队负责安全和秩序。

  所有的百姓按照家庭为单位进行分组,大约十户家庭为一什,预计有五十人左右。这十户家庭中选出一人为什长。每五什为一甲,选出一人为甲长。

  这些什长、甲长负责维持他们的秩序,进行互相帮助,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报,同时提防有人趁机作乱,妖言惑众,也是为了防止有人逃跑。

  在整编完成之后,朝廷会让士兵护送这些百姓南下或者北上。所有百姓的行进路线都是沿著运河或者驰道。同时每隔三十里左右,当地的官府就会设立一个休息点。这里会准备食物、水、药品以及休息的地方。

  百姓一天会走三十里左右进行休息,为了防止官员们敷衍,王澈特意安排了绣衣使和巡查御史在每一个站点进行巡查。

  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任务,不顾百姓死活拼命赶路,朝廷每一站都会检查人数。这种长途迁徙肯定会因为各种问题或者意外,造成伤亡,但只要伤亡在合理范围内,朝廷就不会处罚,若是超过了这个数字,所有人不仅无功,还要受罚。

  数十万百姓迁徙工程量浩大,朝廷调集了数万大军沿途守卫。大量百姓从河北出发,然后一路往南,百姓拖家带口行进速度并不快。

  很快朝廷就发现了,第一批百姓赶路速度不一,很多老人孩子无法承受一天三十里的路程。好在朝廷反应很快,直接下令将三十里一站改成了二十里。

  有大乾士卒护卫,沿途也有官员负责接待,虽然这一路行来很是辛苦,但是百姓们的精神也很不错。

  朝廷在南方改土归流,编户齐民之后,实际控制面积扩大了很多。同时也多了很多可以耕种的田地。

  为了震慑那些生夷山越,王澈下令抽调军中有功之臣,在这些地方创建农兵。不过这一次的农兵并不多,只有五百户。

  而且因为这些人的功劳不足,这一次分封的农兵只有百五十亩农田。当然以后立功之后会继续赏赐,四百亩为限。

  朝廷搬迁百姓,虽然大多都会编入农户,但是也有一部分百姓会成为农兵的部曲。农兵的部曲原本大多都是其亲属,毕竟上阵父子兵这已经是传统了。

  但是现在分封的农兵很多早已分家,或者不愿成为其部曲,于是朝廷就让这些人自行招募。

  部曲和奴婢是完全不同的,很多百姓投靠世家大户,基本上就是奴婢,没有人身自由。部曲则不然,部曲介于普通自由民和奴婢之间,可以娶良人为妻,可以有自己的财产,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外,和自由民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部曲的税收也要比自由民低上一些。

  刘猛站在田埂之上,面前站著的就是他的部曲,三户百姓其中一户为山越归化,另外两户则是河北迁徙来的灾民。

  刘猛心中盘算眼前十八名男女,丁男五人,丁女五人,孩童八人。

  五个男丁中,两个年纪都不小了,三个正当壮年,朝廷迁徙保护,便是老者也多少有死伤。不过若是上阵打仗,只能那三个壮年去。

  女人没什么可说的,风吹日晒,常年劳作,皮肤粗糙,和洛阳那些小娘子相比是差远了,但是一个个都是干农活的好手。

  刘猛不久前刚刚成婚,要知道他成了农兵之后,可是有不少人前来要和他结亲呢,城中那些豪门大户也愿意将闺女嫁给他,因此他特意挑选了一个长的漂亮的。至于说不会干农活,刘猛从来没有考虑过。

  那八个小孩普遍年纪不大,最大的一个已经有十二了,再过个几年就是一个壮小伙了。只需要十年,再生几个孩子,他这刘氏一族也就彻底站稳脚跟了。

第511章 豪强

  刘猛走到马匹旁边,从旁边的褡裢中取出来几颗饴糖,然后冲那些孩子招了招手:“过来。

  那几个小孩畏畏缩缩不敢过去,旁边的几个大人有些喏喏的说道:“主家有什么吩咐,叫我等去做便是.”

  看到他们的样子,刘猛有些气恼的说道:“我又不是老虎会吃了你们,怕甚?”

  说著走上前来,将几块饴糖分别塞在几个孩童手中,大咧咧的说道:“也是你们几个臭小子运气好,吴王殿下赏赐我的饴糖,你们也能尝个甜头!”

首节 上一节 235/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