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57节

  电影想要繁荣,除了获得政府的支持外,还需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能够吸引民众去电影院观看电影。

  而华夏的电影市场之大,是其他国家加在一起都比不上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征战华夏市场作为目标。

  只要能够成功,他们就会获得远超国内的暴利。

  毕竟千万级的市场怎么可能和亿万级市场相提并论。要知道现在华夏全年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亿华元。大中国文化圈,超过二十亿人口的市场,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

  于是大量外国电影公司开始寻找华夏观众的喜好,想要通过这一点来赚钱。

  可是电影这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一场赌博。每年拍摄数千部影片,但是能够赚钱的却不到两成。

  很多电影公司发现,喜剧是最容易赚钱的。但是各个国家的喜剧想要让其他人也明白就不容易了。

  其次就是战争剧和奇幻剧了,但是战争剧投资巨大,一不小心就要亏本,更重要的是,战争剧不能胡扯,不能将胜利变成失败。因此想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高票房很难。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一些关于和华夏有关的战争,在大中华圈和一些国家获得了不错的票房。

  就比如他们拍摄的中国作为入侵者,击败其他国家,占领土地,掠夺战利品等的电影,有时候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这其中一部分是当年被击败的国家,同仇敌忾,看到战争失败后的悲痛,想要借助电影来宣传,揭露华夏入侵者,欺压他们的嘴脸。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这些电影在大中华区竟然也能获得不错的票房。

  这就让人意外了。

  特别是今年英国人联合法国人一起投资拍摄的《血海狂涛》,电影讲述的是第二次印度洋之战,当时参战的双方为华夏第三舰队,以及英法联合舰队。

  这一场战争也是铁甲舰时代来临之后,参战舰艇数量最多,总吨位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第二次世家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战争以华夏全面胜利结束,英法联合舰队损失了七成主力战舰,彻底失去了和华夏争夺马六甲海峡到非洲沿岸的实力。

  大洋洲、东南亚,成为了华夏的领地,天竺也成为了华夏的势力范围,华夏在中东、天竺创建了众多的军事基地。

  这场战争的失败也成了英国和法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英国女王失去了王冠之上最为璀璨的明珠,而法国人失去了婆罗洲。同时就连中东也成了华夏的势力范围。

  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合拍摄的电影自然不会将华夏拍的多好。他们自然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拍摄电影,因此在这部电影中,华夏的形象并不怎么好。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部电影在大中华圈却爆了。

  这一部影片上映之后,立刻在华夏掀起了一场观影狂潮,所有人都没想到,这样一部电影居然在连续在华夏夺得了两个月的票房冠军。

  在四月五月份这一段时间里,蝉联票房周冠军九个星期。

  最后更是获得了当年华夏电影票房第三的成绩,若不是后面华夏电影局看到这部电影太火了,强行上了两部电影在第九周狙击,这一部电影很有可能会再蝉联一两周的冠军。

  甚至能够成为当年票房最高的电影,要知道,排在他前面的两部电影只不过分别比他高了一千万和三千万。

  这样一部电影居然取得如此高的票房,而且电影中,华夏的形象还是反派。全世界的电影人,包括媒体记者都惊呆了。

  纷纷想要搞清楚这部电影大卖的原因,记者们采访了大量观众,最后得到的结论却是令人啼笑皆非。

  电影中,中方的咄咄逼人,视西方列强如土鸡瓦犬的姿态,让华夏观众感到新奇,有一种从小觉得敌人很强大,我们要努力,结果却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大BOSS。

  那种垂死病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的感觉。

  那种成为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却丝毫奈何不得,只能委曲求全的大BOSS的感觉。

  要知道,在华夏的历史课本中还有各种影视剧中,华夏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彬彬有礼,都是爱好和平,总是和善,总是合作共赢的,都是在遭受了各种不公之后,被逼无奈之下,这才出兵的。

  因此国人都有一种错觉。

  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他们才明白自己的强大。

第561章 百年

  王朝兴衰,自有其理,非人力可改。

  大乾江山同样如此,孝威皇帝王拙继位以来,无法再推行变法,但是他也用自己的方式让大乾江山继续强盛。

  孝威皇帝南征北战,对内压制勋贵豪强,对外打击匈奴和鲜卑。给实力蒸蒸日上的鲜卑迎头痛击。

  大乾强悍的武力再一次压服四方,整个王朝蒸蒸日上,宛若烈日。

  大乾灵武五十一年,孝威皇帝王拙崩逝,谥号孝威。

  孝威皇帝安定了四方,但是并没有开拓新的领地,只是暂时压制了矛盾,在他崩逝之后,大乾国势便不可避免的滑落。

  孝威皇帝之后,太子王章继位,是为景帝。

  景帝五十四岁继位,此时经过连年征战,天下已经有些疲弊,景帝开始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世家豪门、勋贵们也趁机在快速发展。

  景帝在位十八年,在这段时期,因为朝廷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再加上勋贵豪强不敢肆意妄为,百姓的生活还算不错。

  接下来,太子王祯继位,是为懿帝,懿帝延续了其父亲休养生息的政策,懿帝时期,书院兴盛,文化昌盛。因此出现很多贤良著书立传,想要以文传世,流芳百世。

  但是这些名仕大贤并不关注百姓,不关心民间疾苦,而是相互以锦绣文章歌功颂德,好不惬意。

  大乾帝国虽然走向衰落,但是依旧不是周围任何人可以窥视的。大乾军队依旧强大。

  以军功封爵的大乾南征北战,表面上依旧昌盛,但是底层根基已经开始渐渐败坏了。

  孝懿帝在位十五年,然后崩于上阳宫中。

  太子王炜继位,是为肃帝。此时的大乾土地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皇室清楚底层百姓的情况,却没有办法改变。

  一亿三千万的人口压的这个古老的帝国喘不过气来,即便是朝廷不断迁徙人口,在这个生产力有限的时代,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豪强贵族、勋贵世家们占据了大量土地,大量流民开始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孝肃皇帝只能一面严刑峻法,一面则再次支持开拓贵族,并且这一次的支持力度更大了。

  除此之外,孝肃皇帝还大力支持向海外移民,自从开拓扶桑群岛百年以来,朝廷向海外移民已经超过百万。

  为的就是要减轻国内的人地矛盾。但是现在看来,移民速度还是有些慢了,毕竟绝大多数百姓都是故土难离。

  想要让他们前往前途未知的海外,他们宁愿成为豪强世家大户的仆役。

  甚至面对朝廷征召百姓开拓海外,这些百姓为了躲避纷纷逃亡山中,或者成为奴仆。

  天下的情况也被打量年轻士子看在眼中,这些刚刚步入仕途的士子们,在成为官员之后,迫切的想要改变现在的情况。

  于是,改革的呼声再一次响起,并且这一次的呼声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高。

  但是孝肃皇帝并不敢改革,他现在很清楚大干的情况,改革一旦失败,大乾就有重大变故,若是不改革,这大乾还能再维持下去。

  孝肃皇帝清楚,自己没有完成改革的实力,所以即便想要改革,也敢轻动。不过虽然不敢改革,但是清查吏治这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孝肃皇帝在位二十一年,然后崩逝。他一生都在严格要求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打压勋贵、豪强、官宦世家。二十余年来,天下各地土地兼并被压制下去,但是依旧无法解决国家的矛盾。

  王炜崩后,太子王勋继位。王勋虽然想要有一番作为,可惜天不假年,仅仅继位三载就崩逝。不过王勋也不算英年早逝,谁让他的几个祖宗一个比一个能活,都是六十多岁崩逝,

  他的父亲更是七十四岁才崩,结果等到他继位的时候,已经是五十五岁了。他的儿子运气好了一些,三十九岁继位。

  因为王勋在位时间不长,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朝臣们给其上谥号只能从其自身品德上来找,于是就以谨行节度;躬俭中礼等,上了一个节的谥号。

  王炎继位,此时大乾立国已经三百余年。即便是皇室不断努力,大乾也已经开始日薄西山了。

  看到这种情况,王炎最终痛下决心,准备变法。他三十九岁继位,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精力充沛,他觉得自己可以改变大干的颓势。

  而皇室同样不愿眼睁睁看著大乾衰落,同样想要努力一把。

  皇帝想要改革,而那些热血士子们同样如此,伴随著时间推移,大乾学宫中儒家的比重越来越高。

  经过了三百年的发展,儒家终于成为了学宫中最大的一派,道家越来越少,墨家勉强支持,法家也开始沉积。

  毕竟法家刑律太过繁琐,这些年来学宫中一直都在谋求变法来拯救大乾。法家的变法解决不了大干的问题,反倒是儒家不断宣扬,儒家的大同社会才是改革的良方。

  无数热血士子加入儒家,想要依靠儒家学说来变法,想要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

  想要实现大同社会很困难,儒家的士子们纷纷言以高洁的德行来约束,若是有大德高士前来推行变法,就能够做到公正无私。

  再以律法进行约束,就能推行。但是皇室清楚变法非常重要,必须慎重,所以一直再进行讨论。

  此时天下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甚至有激进的士子上书言:“天下疲弊,百姓困苦,穷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阡陌相连,广厦万间,此时若不改制,大乾江山如何维系,诸夏荣光如何延续!”

  “天下衰微,天命就要终结,不改则亡。”

  天下士子纷纷上述谏言,虽然这些士人看不到天命,但是他们能看出来现在的天下出了大问题,若是不尽兴改变,天下就要亡了。就连勋贵、官宦世家也不想大乾灭亡。改制似乎是朝廷上下的意愿。

  皇室看到朝野如此,再加上无数热血士子,最终决定想要试一试。

  今天就一章了,理一下思路。

第562章 帝国日暮 乾宁变法

  既然决定变法,那么主持变法之人怎么选择就提升了日程。-漫舞舞漫-

  王炎继位两年后,大干干宁二年,正式有了动作。

  朝廷中连续推选了数个有能力的大臣开始尝试变法,而且朝廷为了防止变法出现问题,特意选择了一郡之地来进行实验,只有在这个郡中经过实验后,再根据效果再决定是否推广全国。

  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是出了问题,也只是一郡的问题,扩展不到全国,同时也容易进行纠正。

  但是在哪个郡推行又是一个问题,不过最终还是皇室亲自拍板决定,最终在庐江郡作为试点。

  庐江郡在九江郡以南,会稽郡以西。当年淮国时期这里曾是巢国的地盘。在被淮国吞并之后,置郡县。

  大乾现在地域广阔,开国时期创建三十六郡,但是后来不断开拓,同时将南方原本简略划分的州郡进行重新划分。

  因为以前南方州郡人口少,地域面积大,在经过不断移民、以及人口繁衍之后,南方人口虽然依旧比不上北方和中原,但是比开国初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用以前的行政模式已经不合适了。

  于是在大乾中宗孝惠皇帝王宜时期就已经将南方大郡拆分,比如苍梧郡就拆分成了江夏、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等等。

  现在大乾包括海外、西域、辽东已经有一百二十五个郡县。

  选择庐江郡的原因是这里交通便利,距离南京金陵很近,一旦出了问题,朝廷可以在第一时间派大军赶去,同时,这里是淮国故地,皇室在这里的实力很强。

  在这里勋贵、豪强、官宦世家的力量远弱于中原和北方,推行改革的时候力度也要小很多。

  在朝廷决定之后,很快就开始派遣大量儒家子弟来到庐江郡,开始推行改革,与此同时,全国上下的目光也汇聚在这里,想要知晓改革的情况。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行,朝廷抽调了大量改革派士子,同时还让皇室子弟前来。

  如此大张旗鼓,就是想要将政策一点不差的推行下去,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底下的那些奸滑老吏搞什么小动作。

  变法最重要的就是吏治,皇室很清楚这点,于是就对派遣大量皇室子弟前来。同时还有大量变法派的热血士子,一同来推动。

  毕竟皇室成员才多少人?变法需要的人太多了。

  以前朝廷的管理方式一个郡中的官员加起来不过百人,现在朝廷派遣来的皇家子弟以及改革派的官员,差不多已经有三百多人了,管理一个郡县是绰绰有余。

  甚至就连下面的乡镇也被朝廷管理,可以说庐江郡完全被朝廷掌控。

首节 上一节 257/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