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301节

  眼见著李世民掌控大唐,接下来就要收拾自己后,罗艺决定先发制人。此时罗艺驻守北疆,暗中派人前去联络突厥。

  然后与突厥人约定,一同南下,攻灭李唐,一直被堵在北疆的突厥人大喜过望,立刻就同意了。

  八月十九日,突厥大军南下。

第650章 渭水之上

  “什么突厥入侵?泾州府的人呢?”当突厥入寇的消息传来,李世民脸色骤变。

  “陛下,泾州府是罗艺守卫的!”旁边中书令王玄景提醒道。

  当听到是罗艺之后,李世民的脸色更加阴沉。

  “朕特意派人前去安抚罗艺,告知其待遇不变,甚至还给了他升官一级,以及诸多赏赐,他居然敢放突厥入寇!”李世民沉声道。

  “陛下,还请尽快下令阻挡突厥,若是突厥长驱直入,恐怕会直入关中!”王玄景道。

  李世民立刻想到了什么,没有犹豫,直接下令道:“诏令尉迟敬德,王玄烈率领玄甲军即刻北上。”

  “诏令各州郡立刻严防死守,谨防突厥。”

  就在李世民下令之后,六千玄甲军立刻北上,与此同时,长安也开始戒严。

  只是突厥南下太过突然,因为罗艺根本没有派人示警,后面的那些关隘根本不知道突厥大军前来。

  突厥可汗率领大军二十万,一路长驱直入。骑兵奔跑速度本来就快,那些关隘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突厥攻克。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突厥大军就连续攻克大量关隘,来到高陵,长安尽在眼前。

  尉迟敬德率军北上与泾阳和突厥大战,虽然击败了几支突厥骑兵,但是面对超过二十万突厥骑兵,尉迟敬德也只能暂避锋芒。

  突厥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沿途关隘几乎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不过短短十天功夫,突厥大军就出现渭水河畔。

  看到突厥大军来到渭水,长安城中百姓、门阀士族、官员慌作一团,很多人更是趁乱逃亡山中,想要躲避突厥兵锋。

  此时长安城中,兵力空虚,加起来不足三万,如何是突厥二十万大军的对手。

  看到这种情况,不少官员都上书劝说李世民迁都洛阳,以避突厥兵锋。王玄景得知,于大殿之上大声斥责道:“陛下,敢言迁都者当斩!长安乃是帝都,大唐民户、财富十占其五,陛下初登大宝,若要迁都大唐社稷不稳也!”

  看著怒气勃发,杀气腾腾的王玄景,朝堂上原本想要迁都的官员不敢与其对视,纷纷闭口不言。

  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当即命人在城墙之上多布旗幡,于是又下令召集军队,想要用疑兵之计。

  大唐社稷在这一刻几乎到了生死关头。

  “陛下,突厥大军来袭,不可示敌以弱,当先破其一部,以壮声威!”王玄景拉住李世民道。

  “臣愿率军出战,以破突厥!”

  “王卿不可,你不是将军,如何领兵?还是留在城中安定人心吧!”李世民笑著拒绝道。

  王玄景摇头道:“陛下不知,臣自幼弓马娴熟,阿烈的武艺也是我传授的,突厥虽有二十万大举,但我看来,不过尔尔,还请陛下让臣领兵,臣必凯旋而归!”

  看到王玄景坚持要出战,李世民也只得同意,然后让其率领剩下的玄甲军出战。

  玄甲军在和羽林卫重组之后,已经有六千人,之前尉迟敬德和王玄烈率领三千北上,现在还剩下三千。

  王玄景换上盔甲,骑上战马,率领三千玄甲军冲出城门直入渭水河畔。

  此时突厥大军正在渭水另一侧聚集,王玄景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上前邀战。

  突厥可汗看到大唐只派遣了三千骑兵就敢来邀战,心中大怒,直接命令先锋五千骑兵渡河进攻。

  王玄景并没有趁机进攻,而是等到其前锋全部渡过河之后,这才大喊道:“儿郎们,昊天文王正在天上注视著我们,此战必胜,随我杀!”

  当即在亲卫的护卫下,一马当先冲了上去,周围的士卒看到主将如此勇猛,立刻紧跟骑上。

  王玄景一马当先,手中马槊不断挥舞,每一下都有一人被挑落马下,那些胡人在他面前根本没有一合之敌。

  刚刚渡河的突厥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大唐玄甲骑兵冲了上来,突厥人本就是轻骑兵,少有铁甲,更喜欢用弓箭射箭,而河边地形本就狭窄,根本不适合他们的游走战术。

  如今被全副武装的玄甲军冲入其中,如何是其对手?三千玄甲军在王玄景的率领下,势如破竹,突厥人如同割草一般,一排排倒下。

  剩下的突厥人看到唐军如此勇猛,心中惧怕,纷纷四散而逃,失去了阵型后,突厥人可谓是兵败如山倒,大量突厥人被追的直接冲入河中,然后被滔滔河水淹没。

  五千突厥大军,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大败溃逃,死伤惨重,落水无数。

  河对岸的突厥可汗看到先锋五千人居然败的如此惨,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眼中更是闪过一丝畏惧。

  王玄景一直冲到河边,然后整个人瞬间立在马背,手腕翻转,一副比骑弓大了一倍的弓箭被拉成满月。

  下一秒,箭矢划破空气,宛若流星赶月一般,冲向河对岸而去。

  “可汗小心!”站在阵前的突厥可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身旁的护卫扑倒,那箭矢瞬间从突厥可汗战马上飞掠而过,然后一声闷响,射中了其身后的大纛的绳索之上。

  只见高高飘扬的狼旗突然松了下来,大旗直接从天上飘落,站在河对岸的突厥大军顿时哗然。

  为这一箭惊到了。

  要知道渭河此时足有二十丈宽,他们距离河边还有不小的距离,这一箭的距离已经是超过了百步。

  看到这一箭之威,突厥可汗再不敢站在渭河边上,连忙在周围护卫的保护下,退到了安全位置。

  而王玄景的这一箭射落了突厥大纛,更是让突厥大军士气受挫。突厥可汗原本心中想要大军南下攻破长安的想法,顿时消失了大半。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长安城外,大量唐军士卒蜂拥而至,远远望去,其军威赫赫,突厥可汗的心思又沉下去了几分。

  面对这种情况,突厥可汗想要大军进攻,却又担心失败,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决。

  另一边,在一箭射出之后,王玄景也没有再进攻,没有射杀突厥可汗,让他心中有些遗憾。

第651章 贞观长歌

  “陛下,此番虽然暂时胜了一场,但是长安兵力空虚,还是要和谈。”王玄景策马来到李世民身旁说道,他也担心李世民和这些突厥人硬刚。

  突厥二十万大军前来,即便最后唐朝赢了,也要损失惨重。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突厥趁机南下,心中很是愤怒,但是更为愤怒的是沿途的关隘故意放纵突厥。

  虽然他已经登基为帝了,依旧有不少人心中不服。这些人看到突厥进攻,就故意放纵,要不然突厥大军也不至于短短十天就兵临长安。

  在一战击败突厥先锋,力挫突厥大军之后,原本狂妄的突厥可汗再没有了骄横之色。

  对于唐军越发忌惮,特别是王玄景那惊人一箭。

  有打才有和,若是不能打,突厥为什么要跟你和谈,把你杀了,那些东西不全都是他们的了?

  正是看到了唐军兵锋,突厥可汗并不愿意和唐军交战,这样双方才能坐在谈判桌上。

  即便是如此,唐王朝依旧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大量布匹、财帛被送于突厥人,要求突厥人放还劫掠的人口。

  双方于渭水之畔,杀白马以盟约,随后突厥大军撤退。

  原本突厥人并不想放还人口,但是在看到唐军援军不断到来,心中害怕,于是只得放还人口,带著财帛离开。

  皇宫后殿。

  “砰!”

  李世民一拳砸在桌案之上,恨声说道:“颉利,今日之辱,朕必报之!”

  “陛下,只要我们与百姓休养生息,劝课农桑,整备兵甲,严防关隘,等草原内乱,再大军出动,必能一战而胜!”王玄景说道。

  “今日遭此大辱,铭心刻骨!国家正值危难关头,还望诸君一起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臣等遵命!”周围众臣齐声道。

  太极宫,这座宫殿因为建造的匆忙,选址并不好,有些潮湿阴暗。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这巍峨的宫殿之上,一股蓬勃的朝气跃然而出。

  虽然南方还没有平定,但是这里已经是天下的中心了。

  一队队宫人悄无声息的进入其中,后面的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李世民来到正殿当中,因为突厥南侵,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三次正式大朝会。

  群臣齐齐下拜道:“千秋万岁,大唐万年,陛下万安。”

  李世民回拜:“众卿安!”

  群臣三拜,天子回拜一次,大乾流传下来的规矩并没有改变,至于说什么三跪九叩,根本不可能的。

  接下来就是处理朝廷大事,群臣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一些要紧的大事需要皇帝和众臣商议后做决定。通常情况下,这种大朝会上处置的大事并不多。

  但是今天却不同,突厥虽然撤退了,但是这一次突厥南下,北方有大量将领官员需要问罪。而李世民也需要将这里掌握在手中。

  李世民罢免了大量官员和将领,然后重新任命官员,原本北方很多官员都是太子一系,这一次更换之后,太子李建成的残余势力基本上被扫平八九成了。

  在处理好了官员任免之后,朝廷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还有统一江南。

  自杨广以来,天下战乱数十年,死伤无数,人口已经从当年巅峰的一千五百万户的人口,跌落到现在五六百万户。

  人口整整少了一大半。

  各地因为战乱,农田大量荒芜,水利设施也需要修整。朝廷需要派出大量官员组织恢复生产。

  至于说江南,李世民并不准备动用大军。

  王氏在支持李唐之后,淮安王氏就开始联络江南,配合李唐尝试让江南归附。

  因为大量人口死伤,各地都有了大片农田,可以尝试推行新的田制。

  王玄景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商议之后,在隋朝田制基础上,推行了均田制。隋朝的均田制因为人口过多,农田不够,很多时候百姓手上并没有多少田地,那些‘田地’都在户籍上记录罢了。

  但是李唐现在却有这个推行条件。能够切实将土地落实到百姓身上。

  不过即便如此,唐朝均田授予的田亩数量要比隋朝少一些。这是为了防止几十年后人口增多,土地不够用,至于说以后人口更多了怎么办,那就交给后人处置吧。

  毕竟再完美的制度,推行个几十年上百年后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唐朝推行均田制度,兵制则是使用了府兵制。这种最早源自淮国时期的制度被一代代发扬光大。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非常完善了。

  府兵制能够节省大量军费,平时务农,种田,战事携带武器盔甲出兵,再配合朝廷精锐,足以应对敌人。

  不管是劝课农桑还是整军都需要钱财,李世民对朝廷的钱财匮乏有些伤脑筋,于是向王玄景问道:“卿可有办法解决朝廷钱粮匮乏的问题?”

  “陛下,天下之钱粮会不断累积,粮食或许会不断消耗,但是钱却是在不断增加的,只不过这些钱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豪门大户手中,然后这些豪门大户将钱藏入地窖之中,这才让市面上看起来很萧条,朝廷也缺钱用。”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开源节流两个办法。”

  “卿可是已经有了良策?”李世民问道。

  “自刘宋以来,各地多有崇信佛道,而佛道寺庙又多用金银铜等金属造像,并且这些佛道又多占据大量耕地和人口,却又不交税,长此以往,这些佛道必然越发富足,百姓越发贫困。”

  “这不利于天下稳定,陛下可以下诏,一城只能有佛道寺庙各一座,以削减寺庙数量,其中的和尚、道人则是遣散回家,让其耕种。并且将寺庙道观纳入朝廷管辖,僧人道士需要通过朝廷考核之后,方能发放度牒。以防止滥竽充数之辈。”

首节 上一节 301/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