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81节

  “你们退下吧,让我和你母亲再待一会!”

  众人退下,很快两只仙鹤从天而降,落于淮宫之前,一阵悲舞,鹤鸣戚戚。

  大殿之中,哭声一片。淮宫之中的铜钟敲响,整个金陵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淮公薨了。

  淮文襄公五十一年,淮公骐薨逝于金陵,同一天西子亦心悸而逝,两人合葬于南山。

  慈惠爱民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辟地有德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淮文襄公王骐,治国五十一载,破楚国,迁金陵,兴文教,养民力,称霸天下。

第170章 霸道之术初试

  三家分晋之后,韩国的国土最小,因此韩国就将目光看向与其国接壤的郑国。郑国原本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晋国强了郑国就跟随晋国,楚国强了郑国就跟随楚国。

  可是就在这几十年里,楚国被淮国一战打的几乎灭国,晋国也转眼之间一分为三。两个大国几乎同时衰败下来。

  郑国也想要振奋精神,重振国事,而韩国也想要拓张,双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没过多久韩国便和郑国打了起来。

  另一边魏国可以说是获得晋国大部分领土,可是这些土地几乎全都是四战之地。西面与秦国接壤,东面与齐宋接壤,南面和楚国接壤,北面则是赵国,真正意义上的四战之地。

  秦国一直想要东出函谷关,在晋国被瓜分之后,立刻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因此接下来的几年,秦国都在和魏国死磕。

  秦国的想法没错,只剩下魏国之后,魏国想要抵挡秦国的确有些困难。而齐国在看到老对手晋国分崩离析之后,同样想要从魏国身上捞点好处。

  魏国连年征战,打的国库空虚,损兵折将,因此迫切的想要找到变强的方法。这个时候,变法就进入到了他的视线中。

  淮国变法,国力鼎盛,要说淮国变法的威力,邦周诸多霸主们很有发言权。

  而除了淮国之外,就连楚国也通过变法恢复实力,魏侯当即不再犹豫,开始招纳贤士以图变法。

  魏国已经到了危机关头,并且因为魏国初立,国中贵族并不算多。这让魏侯推行变法遭到的反对也小了很多。

  淮国学宫之中,各个学派在经过长期的辩论之后,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淮国虽然也推行法家,但是所推行的法家却不是最霸道的那种,淮国推行的法家学派认为,不可耗尽民力,应于民生息。

  而在学宫推演之中,就有一些法家子弟将法家驭民之术推演到了极致,将强国之术用到极致,追求耗尽民力,将国力激发到最顶峰。

  这一脉法家士子被王谨称为霸道之术,耕战之术,若用其术,便是小国也能强盛一时,但是其过于霸道刚硬,势不可久,刚过易折,一旦达到巅峰,衰败只在片刻,其兴业勃然,其亡也忽焉。

  但是学习霸道之术的法家学子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只要国家强盛,这些都是值得的。

  法家学派的霸道之术在创造出来之后,一直都被淮国束之高阁。魏侯为了强国,推行变法,因此吸引了大量法家学子和儒家学子前往。

  这一脉法家子弟以李悝为首,李悝来到魏国之后,与魏侯详谈三昼夜,尽数解答魏侯志惑,魏侯大喜,任命李悝为相,主持魏国变法。

  李悝得到魏侯看重,对于魏侯感激涕零,当即召集弟子进行变法。其第一条改革就是废除贵族世袭制度,这条制度一出,顿时引起魏国轩然大波。

  魏国所有的官职都拿出来招纳贤才。贵族们纷纷反对,可是此时的魏侯展现出来了他铁血的一面。四十余家贵族联合上书反对,魏国之中大量贵族高喊杀李悝的口号,似乎天下就要大乱。

  这个时候魏侯显露出他果决的一幕,没有等到事态继续发展下去,魏侯快刀斩乱麻,当天就派兵将这些卿士贵族围了起来,然后下令将这些人的家族彻底绞杀。

  一时间整个魏国国都之中,到处都哭喊声。

  大军出动,魏侯直接将这四十余家卿士贵族尽数诛灭。如此狠厉的手段,瞬间镇住了国中的贵族,然后将国中贵族一扫而空,尽数罢免。取出这些贵族的财富,用来招募贤才。

  魏国为招募天下贤才,几乎是倾尽全力,不仅将这些贵族的财富拿出来,各种官位也仿佛不要钱一般。只要有才,就能在魏国得到重用。

  看到魏侯居然有如此决心,一时间大量人才,向魏国前来。

  李悝推行的变法简单有效,只是过于求成。

  废除了贵族制度之后,紧接著提高国家税赋,准备施行新的税收制度。

  此时邦周之中依旧推行井田制,特别是刚刚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魏国。

  实际上井田制到了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列国之中,只有淮国在就已经将井田制废除。李悝变法自然要将落后的井田制废除,将土地分配给百姓,鼓励百姓垦荒,允许土地买卖,大力推行牛耕。并且重新制定新的税法。

  百姓获得土地之后,对于耕种的热情大增,国库收取的钱粮更多。

  第三则是立法,对国家法令、官员升迁,军功奖励得到了完备的规定。

  第四步则是强军,对于军队进行各种政策倾斜,提高士兵的待遇,奖励作战勇猛,对于士兵进行减免税收的优惠。一系列的改革快速在魏国推进,让魏国的实力飞速提升。

  淮国上下对于魏国很是关注,毕竟魏国此番推行的法家霸道之术到底如何,淮国也很好奇。

  果然魏国在推行变法之后第四年,魏国开始进攻秦国,一战而大败秦国,斩首三万,天下震动,秦国被打的狼狈不堪。

  王璞看著手中汇总来的资料,不禁感叹道:“此强军之法的确厉害,丝毫不逊色我淮国藤甲军,羽林卫!”

  “只是魏国终究不是晋国,地方有限,虽然能够逞一时之强,但是后劲乏力。”众人在传阅了一番之后,很快就找到了魏国的缺点。

  魏国为了鼓励参军,让士兵勇武善战。给出了很多优惠,免除徭役、减免赋税,这些优惠条件即便是退役之后依旧可以享受。

  现在看来是好,可是等过上几十年,士兵退役、或者战死之后,这些税赋优惠依旧享用,于是受到优待的人越来越多,而国家的税收自然越来越少。

  只要一场大败,魏国军队损失惨重,再想要继续几乎是不可能,而同时魏国的财力也会大减。

  若是魏国土地足够大,就如同以前的晋国一般,推行此法,可以让晋国横行天下,只是魏国终究不是晋国,潜力有限,如此压榨,如何能长久?

第171章 理想主义者,墨家

  自从三家分晋,齐诛田氏之后,天下间就愈发纷乱,战火四起。淮国为了巩固金陵之地,一直都在休养生息,对金陵方圆数百里进行开发。

  在淮文襄公执政的中后期,同时迁都金陵之后,铁器发展速度加快,如今淮国已经开始从青铜器换装成铁器了。

  实际上最先更换的并非是武器,而是青铜犁。青铜犁沉重,而且质地软,耕作费力,相比起来铁犁不仅轻便,质地也更加坚硬,方便耕作。铁犁的出现让耕种便捷,同时也让耕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

  以前青铜犁只有那些豪门大户才买得起,普通农户只能是租借,或者使用木犁、骨犁,甚至是石犁。而王骐和范蠡推行青苗贷,这铁犁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等到了铁犁出现之后,铁犁的价格相比青铜犁是大幅度降低。不少百姓都愿意咬咬牙,借青苗贷购买一架铁犁。

  淮国的强盛让百姓得以安居,但是中原大地却是战火纷飞。原本的中原小国在这几十年中快速被大国吞并。中原之地只剩下陈、蔡、卫、郑、宋、鲁等小国。

  甚至就连这几个残留下来的国家也是岌岌可危,说不定哪天就亡国了。这其中过得最好应该就是蔡国了。楚国的衰落,蔡国得到了不少好处,现在的蔡国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强大,当然按照实力来算,他依旧是一个三流国家。

  宋国自从晋楚相争,晋齐相争之后,一直处于四战之地,疆域不住缩小,如今也已经成了一个三流小国。后来学聪明了,向淮国称臣纳贡,总算是稍稍安定下来。

  只是没有了外敌相争,宋国内部又混乱起来,公室争权夺利。只要宋国不去作死,淮国一般是不插手属国内政的。

  列国纷争,战乱不休,这让基层百姓活的愈发艰难。因此经常就有列国百姓逃亡淮国。对于这些逃亡者,除了作奸犯科的奸邪之徒外,淮国会借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去垦荒。

  而这些地层百姓的到来,也让淮国知道了一个只在底层百姓之中发展的学派——墨家。

  王璞在听闻了墨家的主张之后,当即说道:“墨家此道,比之儒家更难也,创此学派者,当世圣贤也。”

  于是王璞派出公室子弟前去寻找墨家学派的首领墨子,只不过墨家组织严密,很多底层的墨者并不知道墨子在何处。

  而在长期和墨者接触的同时,淮国公室之中一些子弟也被墨者的理念所吸引,最终在请示了王璞之后,选择加入墨者。

  一国公室子弟加入墨者,这对墨家学派来说是极大的振奋,让他们更加相信墨家的理念。

  商丘,宋国的都城。

  城北有一处破落的院子,虽然只是茅草泥土,但是这院子却整理的极为乾净,院中的空地上,一群身穿褐色短衣,草鞋的年轻人正在练习搏杀之术。

  而在院子中其他角落,不少人正在地上写写画画涂涂改改,似乎是在计算著什么。

  屋子旁边的大树下,五六个人正在激烈的辩论。整个院子在别人看来都是一群奇奇怪怪的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麻衣,脚踩草鞋,腰配长剑的中年人匆匆走进院子,向那间茅屋走去。

  “钜子,好消息,好消息。”中年人走进屋子,屋子之中极为简陋,除了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就是一些工具和竹简。

  屋子中跪坐著十几人,正在听中间那人讲述著什么。

  最中间的是一个面容坚毅的男子,目光沉稳,炯炯有神,手上长满了老茧,虽然跪坐在那里,却宛若山岳。

  他就是墨翟,墨家钜子。

  “禽滑离,有什么好消息了?”

  “钜子,淮国公室的一位公子加入我们墨家了,并且淮公想要邀请钜子前往淮国学宫讲学。”

  “啊,有淮国公子加入我们墨家,看来我墨家大兴有望!”

  “就连淮国公室都认可我们墨家,我们一定能救助天下百姓。”

  “淮国公室请钜子去讲学,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现在墨者众多,且各有才能,是时候出仕,宣讲我墨家学说了。”

  墨家之人多是底层贫困百姓,或者手工业者,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抱团取暖,后来经过发展壮大之后,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说。

  若说墨家最反对的学说,首推就是儒家。不仅仅是学说之争,同样是立场问题,儒家的立场是士大夫,是统治阶层,是君王,而墨家的立场是百姓,两者天生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墨家看来,儒家很多东西,包括所谓的礼仪完全就是多此一举,繁杂无用。

  而想要将墨家推行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前往学宫辩论,一举成名。若是能被那些国君接受,对于墨家来说就更好了。

  墨者对于淮国也有研究,他们对淮国的很多政策都很推崇,并且也了解过淮国的基层百姓与手工业者生活。

  虽然过的也辛苦,但是比起中原诸国要强太多了。

  墨家也是天下学派之中,组织最严密的,纪律之严苛,几乎可以比拟军队,同时善于制作各种器具,同时对物理、天文、数学都极为精通,加入墨者行列之人,几乎都是理想主义者。

  他们为这个黑暗时代点燃了一抹光亮,为天下百姓争得一条大道。

  这条道路比之儒家更难,但是这些人却是义无反顾。

  “禽滑离,那位淮国公子现在到了哪里?”墨翟问道。

  “已经到了宋国。”

  “派人去将他带来,我和他一起去淮国学宫!”

  听到这句话,房间中的墨者一个个喜形于色。他们蛰伏了这么久,终于要登上天下舞台。

  王博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宋国,因为他认同墨者理念,所以加入了墨者,不再穿华丽的衣服,不再享受音乐,穿草鞋,短襟,腰佩长剑,吃饭也非常简陋朴实,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抱怨,眼神坚毅,将这一条路当做是朝圣之路。

  王博在几名墨者的带领下来到宋国国都商丘,见到了墨翟,并且邀请其前往淮国学宫。

  墨家这个学派太对底层民众的胃口了,近代的大侠很大程度上都是脱胎墨家的任侠之气,这群人就是大道不平有人踩,可惜了。

第172章 儒墨之争

  淮国对于墨家很欢迎,虽然王璞认为墨家理念很多都无法实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墨家的推崇。

  要知道墨家除了这些理念之外,还是动手能力极强的工匠,数学家,天文学家。对于器械的改在之法极为精湛,淮国的匠作监与之相比都不如。

  那些改良的器械很是不错,各种农具、纺车等等都比之前好用很多,据说墨家还创造性的制作了各种守城器械,这些东西几乎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势。

  有如此大才,即便是这些墨家之人当面骂他,王璞都能忍了,而且这墨家学说虽然有些天真,但是很多时候天下就需要这些理想主义者。

  没有这些理想主义者,天下会变得更加糟糕。

首节 上一节 81/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