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200节

所以,他需要在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退回到防御线之前,吃掉对方的一部分。这样的话,他在进攻边境线的时候,才会更加轻松。

于是,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从第八集团军内,抽调一个步兵师,前去剿灭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而他将带着主力,绕过第十六步兵师的防御线,急需追击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

平原地区是古往今来,最不适合防御的地形。

这主要是因为地势太平,需要防御的战场宽度太大。

就比如现在,整个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摆开,也才形成了一条不到两公里的防御线。

这样一条防御线,在面对拥有三十万兵力的第八集团军可谓是连一点浪花都掀不起来。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留下的那个步兵师就可以纠缠住他们,让他们没有办法去阻拦其他的汉斯帝国军队。

于是,第八集团军成功绕过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的防线,继续朝着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追去。

契索夫看着敌军主力绕过自己的防御线,他是又气又急。如果真的让他们绕过去了,那么他留下来的意义就没有了。

但是他还不能主动出击,毕竟他的正面还有一个汉斯帝国的步兵师,正对着自己虎视眈眈。只要自己敢动,他们随时可以扑上来。

于是,契索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带着他的第八集团军,继续追击。

同时,这也不是说,契索夫这边不阻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对面的那个汉斯帝国的步兵师,已经对它们展开炮火准备,随时都有可能会对他们展开攻击。

契索夫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先不说他们的火炮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全部丢失了。即便是他们的火炮还有,那也比不过汉斯帝国的火炮数量。

足足忍受了差不过一个小时的火炮攻击之后,对面的那个步兵师才停下火炮,然后对面的阵地上,就传来进攻的口哨声。

契索夫只能强打起精神,让高加速第十六步兵师的兄弟们准备防御。

整个进攻持续了三个小时就结束了。在缺少援兵,缺少后勤补给,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之下契索夫只挡住了汉斯帝国三个小时,就被全部歼灭。

契索夫胸前中弹战死沙场。

而另外一边,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带着他的第八集团军,在边境线前十公里的位置,以左右钳形攻势,成功围住了罗刹帝国的第二集团军。

然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下达命令,集中第八集团军所有火炮,对包围之中的罗刹帝国第二集团军展开攻击。

甚至,由于第八集团军的右翼有一条通往福根罗的铁路,而福根罗又可以直接通往柯尼斯堡。在柯尼斯堡还有一门列车炮。

埃里希直接从柯尼斯堡将一门列车炮给调了过来。

当巨大的列车炮开火的时候,其实这场对于罗刹帝国第二集团军的包围战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要说吧,列车炮对于人员的杀伤其实并不大,这玩意主要是用来对付要塞的。

但是列车炮这种东西,对于士气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在包围网之中,士兵面对这种武器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拼尽全力,接近对方,然后再想办法,摧毁它。

要不就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可现在,整个第二集团军都在汉斯帝国第八集团军的包围之中,他们想要突破包围网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更别说去摧毁对方的列车炮了。

而罗刹帝国第一集团军,在得知第二集团军被包围之后,他们也想要救援,但是却被打了回来。

整场战役,从19号深夜,20号凌晨时分,第二集团军被汉斯帝国第八集团包围在坦能堡附近开始算,到9月2号,整个第二集团军投降,一共只用了12天的时间。

在这12天的时间内,罗刹帝国第一集团军组织了多次救援行动,都被第八集团军给打了回去。

最终,见事不可为,继续呆在这里,别说救援第二集团军了,恐怕连第一集团也会被汉斯帝国包围,无奈之下,罗刹帝国总参谋部只能电令第一集团军放弃救援,退回防御线。

最终,汉斯帝国在东线战场,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歼灭了罗刹帝国第二集团军,罗刹帝国这边,则是伤亡13万人,被俘14万人。

几乎是一战之下,就把罗刹帝国在前线的部队打残。

而这个时候,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觉得,自己的第八集团军,应该趁着罗刹帝国元气大伤之际,攻入罗刹帝国境内,迫使罗刹帝国退出战争。

但是汉斯帝国参谋部经过商讨,却否定了他的建议。

理由是,相比较东线,西线更需要鲁登道夫的第八集团军,所以,让鲁登道夫攻入罗刹帝国,从根本上就是不可取的。

另外,按照汉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约定,东线战场主要是交给他们两个帝国处理,因为他们和罗刹帝国之间,拥有太多的领土纠纷。

所以综合考虑,帝国没有必要为了东线投入过多的兵力。

如果不是因为罗刹帝国突然进攻柯尼斯堡,帝国参谋部甚至都不想动用鲁登道夫。

对于帝国来说,西线战场,永远高于东线战场,所以,帝国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约定,将东线交给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去处理。

帝国需要将全部的力量集中到西线去。要在西线打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进而瓦解西线的高卢帝国。

得到帝国参谋部的回复后,鲁登道夫在自己的指挥室内大骂小毛奇的无能和短见。

他觉得,行军作战,怎么能只照搬计划,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现在明明帝国在东线占优,那么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直接拿下罗刹帝国,迫使罗刹帝国退出战争呢。

第322章 快速变化的战局

很明显,现在罗刹帝国在一开战,就直接丢掉了一个集团军,差不多28万人。这样一来,整个东线战场都是汉斯帝国占据优势。

帝国完全可以,修改之前的计划,优先解决东面的罗刹帝国。将罗刹帝国彻底击败之后,然后再调转枪口,去西线跟高卢和约翰帝国一决雌雄。

这样的话,帝国就可以避免双线作战的尴尬处境。

但是汉斯帝国的小毛奇却固执的认为,应该按照原来的计划,将东线交给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进而将主力部队调往西线。

鲁登道夫给小毛奇发去了急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但是小毛奇依旧拒绝,并且要求鲁登道夫尽快集结队伍,赶往西线,参与对高卢的作战计划。

最后鲁登道夫只能无奈的登上前往西线的列车,将整个东线交给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此时,汉斯帝国在整个东线,只留下了11个师。

对于小毛奇的命令,鲁登道夫没有办法拒绝,哪怕他知道,小毛奇的策略并不是当前帝国的最优选择,但是作为军人,他还是觉得应该以服从为天职。

既然小毛奇要求他赶往西线,他也只能照办。

再说西线这边。

之前也说了,林逸派出薛德虞前往巴黎,给了高卢帝国高层一个错误的情报,让高卢帝国误以为汉斯帝国将会把进攻重心放在色当,洛林一带。

所以,霞飞将军提出第十七号作战计划,那就是在色当洛林地区,布置重兵,防备汉斯帝国的进攻。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高炉帝国只在比利时边境上布置了五个师。(这一点比原本历史上要好。)

在洛林,色当地区,霞飞则是集中了55个师的规模,准备在这里凭借地理优势,先打一场胜仗。

于是,霞飞将军在计划说中要求,在前线的部队,在阿尔萨诺附近放开一道口子,让汉斯帝国进攻,然后两翼合围,将突入到境内的汉斯帝国军队消灭掉。

而后在顺着这条道,直接攻入汉斯帝国境内。

巧合的是,阿尔萨诺算是高卢帝国的右翼,而汉斯帝国的右翼又在比利时附近。这也算得上是两军指挥官的惺惺相惜了。

右翼计划对右翼计划。(来自码字君的吐槽)

当然了,高卢帝国的这一安排,也不是毫无作用。

小毛奇看着高卢帝国在阿尔萨诺附近集结重兵,他也有一些担心自己这边的防线问题,于是,他下令从比利时边境附近,抽调了18个师,调往了左翼。

这就导致原本用来进攻比利时的68个师,实际上只有50个师的规模。其中就包含了鲁登道夫的第八集团军。

1910年9月5日,鲁登道夫抵达西线前线后的第三天,西线总指挥保罗·冯·兴登堡元帅,下达命令,开始执行小毛奇修改过的施利芬计划。

9月5日清晨,汉斯军队越过边境线,开始朝着比利时进攻。

比利时没有想过汉斯帝国会公然的不宣而战,只能被迫防御,他们舍弃了一部分领土,退守到了列日要塞,做着拼死反抗。

不过准备不足的比利时还是被汉斯帝国攻破防线,逼近首都布鲁塞尔。在汉斯帝国占领布鲁塞尔之前,比利时宣布投降。

但是他们也成功防守住了7天的时间。而正是这七天的时间,彻底改变了战局。

比利时的国王阿贝尔一世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防御汉斯帝国的进攻,于是,他在知道汉斯帝国进攻之后,第一时间就向高卢帝国传递了消息,宣称汉斯帝国对他们不宣而战。

然后阿贝尔一世赶在汉斯帝国攻入布鲁塞尔之前,流亡约翰帝国,并且宣布比利时投降。

高卢帝国得到阿贝尔一世的警示,这才发现他们上了汉斯帝国的当。

如果让汉斯帝国占领比利时,那么汉斯帝国的兵峰距离巴黎只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而且这一路没有任何的防御点,只要汉斯帝国拿下比利时,靠近边境,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巴黎城下。

但是万幸,比利时给他们争取到了七天时间,在这七天的时间,霞飞将军紧急调动兵马,调整防线。

首先他从后方抽到大量的援军支援比利时,准备在马恩河阻击汉斯帝国的军队。由霞飞将军亲自指挥。

同时,约翰帝国知道汉斯帝国已经越过烈日要塞,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一开始,约翰帝国的确有想借着汉斯帝国和高卢帝国之间的战斗,削弱双方实力的想法。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旦汉斯帝国完全占领比利时,并从比利时向高路进攻,很有可能会直接把高卢帝国给击败。

于是,约翰帝国也紧急向马恩河调兵,并由约瑟夫·霞飞将军统一指挥。

此时,高卢帝国也是同样知道,此时的前线需要一个完善的指挥体系,于是他们没有计较之前霞飞的错误判断,反而是直接任命约瑟夫·霞飞为陆军元帅,让他统一指挥前线作战部队。

得到任命的约瑟夫霞飞,一连下了几道命令。

其中要求约翰帝国和高卢帝国的援军,必须要在7号之前抵达马恩河,在10号之前构建完好的防线。

然后给右翼集团军下达命令,让他们主动出击,在阿尔萨诺附近拖住汉斯帝国的军队。

约瑟夫·霞飞之所以把防线等在马恩河,主要是这里是唯一比较好防守的地区。

他没有傻到让自己这边的军队进入到比利时跟汉斯帝国血拼。他现在的任务是拦住汉斯帝国,让他们没有办法突入到高卢帝国内部,然后在寻求机会,一举击溃汉斯帝国。

至于是给他们传信的比利时,就让他发挥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吧,尽可能久的拖住汉斯帝国,给自己这边争取时间,构建防线。

而汉斯帝国这边,说实话,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比利时竟然拖住他们七天的时间,让他们就这样错过了攻入高卢帝国的最好时机。

当得知高卢帝国已经向比利时这边增兵,在马恩河构建防线之后,兴登堡只能按下不管比利时,直接攻入高卢的想法。

既然对方已经在构建防线了,自己想要趁着对方毫无准备的攻入高卢的计划已经破产,剩下的就只能依靠双方的实力,正面的打上一场了。

于是,战争的进程,就在双方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展开。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正式打响。

第323章 历时七天的战役

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时候,约翰帝国,高卢帝国和汉斯帝国,在这里集中了差不多两百万的军队。

这是人类近现代历史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基本上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这里,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结果。

如果约翰帝国和高卢帝国在这里战败,那么意味着战争很可能就要结束了。

毕竟这里距离高卢帝国的首都巴黎只有两百多公里,一旦汉斯帝国突破这里,高卢帝国还想要阻挡汉斯帝国就成为了不可能。

同样的,如果汉斯帝国战败,那么也就宣告施利芬计划的失败,汉斯帝国或者说整个同盟国都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双方的指挥官,协约国这边是约瑟夫霞飞元帅,汉斯帝国这边则是兴登堡元帅。

这算的是双方第一次摆开阵势的第一次大战。

首节 上一节 200/2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