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302节

唯一解决的途径,也只有海运。

“其四,漕运耗费了朝廷大量的财政支出。”

“有明一代,所有水利工程,都以保障漕运为目的。”

“北方其他地区,别说是兴修水利,就是防洪工程,都拿不出银子。”

“这就导致农田产量下降,洪灾频发,最终引发大规模民乱。”

云逍细数漕运的弊端和危害。

王承恩和范景文满头大汗,心惊肉跳。

早就知道漕运有大问题,却从来没有人看的这么透彻。

如此看来,漕运不改,大明即使不亡,也必将是举步维艰。

云逍看着运河上穿梭的漕船,一阵摇头叹息。

放弃元朝时期的海运,改为漕运,就是永乐大帝朱棣的一大败笔。

可谓是贻害无穷!

大明历朝,从来都不乏能人志士。

他们也很清楚,漕运是压在大明财政的一座大山。

因此曾经有不少人极力推动改漕运为海运。

隆庆年间,由于黄河连年泛滥,运河堵塞,漕运艰难。

这是漕运改海最佳的机会。

张居正、高拱乘机强力推动,将漕粮海运。

可也真是他娘的神奇了。

海运一开始,原来烂到极致的河运,情况突然就好转了。

其中的蹊跷,也只有那些贪官污吏们知道。

于是百官对海运群起而攻之。

连张居正都顶不住压力,不得不将海运搁置。

这一搁置,就到了崇祯十二年。

时任中书舍人的沈廷扬上奏,请重试海运。

当时因为运河受到流寇袭扰,漕运时刻受到威胁。

崇祯皇帝不得不同意沈廷扬的奏请。

只可惜,此时的大明已经快要断气。

海运刚开不多久,宁锦大败。

大明损失了最后一支能战的兵马,很快就亡国了。

这时候开海运,自然是毫无意义。

王承恩说道:“如此说来,也只能改漕运为海运了。”

范景文忧心忡忡地说道:“海运风险极大,万一影响到漕粮运输,更是会动摇国本。”

“风险?胡说八道!”

“所谓的海运风险,弘治年间的邱浚、嘉靖年的王宗沐,早就逐条反驳。”

“他们也反复计算过,海运的损失比例,远远小于漕运。”

“没有办成海运,是当时的朝廷内斗的结果,而不是海运本身不行。”

云逍一声嗤笑。

范景文苦笑。

云真人说话,就是这么直白露骨。

多少讲究一点语言艺术噻?

“海运,不仅效率高,而且速度快,运输量大。”

“海运,同样可以兼顾河北山东江苏等地。”

“并且海运一开,可以绕开漕运的既得利益集团。”

“从而实现朝廷与沿海地区、江南地区,以及海外贸易方的多赢局面。”

云逍此时心中已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促成漕运改海。

范景文问道:“将漕运一刀切,势必会引起大乱,云真人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并非是直接将漕运一刀切。”

“海运需要造大量的海船,培养大批的水手。因此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并且日后的大运河,同样可以与海运并存,拉动大明的运输能力。”

云逍侃侃而道。

范景文思索许久,最终还是提出质疑:“若是改为海运,上百万漕丁如何安置?”

“福建水师在澎湖湾大捷,大明沿海一带再无大股海盗为患。”

“再加上海外贸易势在必行,正是缺少海运的人手。”

“漕丁终生在水上讨生活,只需稍加培训,就可以从事海运。”

“其余的部分,日后可以移民小琉球。”

小琉球迟早是要收回来的,多则十年,少则三五年。

此时的小琉球还没有完全开发,正是需要大量的移民,有多少能安置多少。

王承恩暗自将云逍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在心里面。

稍后稍加整理,写成奏疏,上奏给万岁爷,肯定又是大功一件。

顿了顿,云逍笑了笑,“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并且一劳永逸的办法。”

范景文急声问道:“什么办法?”

王承恩好奇地看着云逍。

“等平定辽东,消灭建奴,横扫蒙古,北方大定之后,迁都南京。”

“如此一来,漕运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了,江南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云逍神色淡然地抛出一记惊雷。

王承恩和范景文目瞪口呆。

愣了片刻,二人齐声说道:“万万不可!”

第261章 南北之议

看到二人的神色,云逍淡然一笑。

关于京师南迁的问题,现在本不想多说。

可转念一想,借助王承恩的嘴巴,先在崇祯那里吹吹风,有个思想准备。

另外,给范景文这种榆木脑袋忠臣开开窍,也是相当必要的。

反正现在无事,就当做是闲聊了。

云逍问道:“成祖靖难成功后,为什么要自南京迁都北方?”

“防御北元残余势力!”

王承恩和范景文异口同声地说道。

“天子守国门……呵!”

云逍笑了笑,摇头说道:“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你们未免把永乐大帝,想的太简单了!”

王承恩奇道:“难道还有别的缘由?”

别说是他这太监,就连范景文这饱读诗书、熟知历史的文官,也都是迷惑了。

除了防范北元残余势力袭扰北方,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成祖当年迁都北京,守御国门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并且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以都城,镇压整个北方,如若不然,就会南北分裂,大明因此一分为二。”

云逍接着一番解释。

自从石敬瑭这位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开始,燕云之地就开始脱离大汉一族的统治。

而河北和山西之地,从靖康之耻起,同样也不再为汉人所有。

这可是长达数百年的漫长时间,北方的汉人早就被胡化了。

胡化的不仅有血脉,还有文化和生活习惯,与南方形同是两个民族。

当时如果不迁都北京,北方就会离心离德,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对北方的控制。

派军队镇守?

朱棣就是靠北地燕军起家的。

又怎么可能放心派出一支军队,远离京城镇守北方?

再说了,人心又岂是军队能够镇压下去的?

朝廷一旦失去对北方的控制,到时候只要北元残部骚扰边塞,就会导致整个北方,重新落入异族之手。

镇压北方,才是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

“如果当时都城继续在南京,以后北方有异族入侵,南方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会舍弃北方。”

“岳飞为什么会被朝廷所杀?”

“杀他的真凶不是秦桧,也不是皇帝,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那些不愿意损害自身利益去北伐的江南士绅集团啊!”

首节 上一节 302/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