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第390节

自从黄巾之乱以后,冀州隐隐有成为天下第一大州的势态!

冀州虽然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上远远比不过益州,可是冀州全都是汉人,每一块土地都异常肥沃!

如果不是产量非常丰富,韩馥又怎么供应的了十余万讨董联军?

如果真正计算人口密度,那益州远不是冀州可比!

冀州南面有黄河作为屏障,西面经壶关可直入并州,北面接壤幽州,往东可直入青州!是真正的战略要地!

自古河北多出猛士,占有冀州励精图治,必定可以陆续平定并州,幽州,从而尽占河北之地!

如果再配合上袁绍四世三公袁家子弟的身份,袁绍平定河北要比刘璋单独平定益州的难度还要小!

如果不是冀州被袁氏渗透的极为严重,刘璋都想选择冀州作为初始大本营!

可惜有袁绍在,刘璋想要坐稳冀州,恐怕难度比之平定益州也不会小上多少。

“哎!袁本初虽然有诸多不足之处,却也算得上是乱世雄主,恐怕过不了多久,河北大地会尽归其手!”

刘璋眼馋袁绍也没有用,他只希望袁绍平定河北的时候,自己能够彻底解决南中几郡的问题。

没想到刘璋随口一说,再次引来了贾诩的惊愕。

“主公真乃神人也!不久前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于界桥,未曾想到令异族闻风丧胆的公孙瓒竟会大败!公孙瓒最为依仗的白马义从也在此役全军覆没!”

“不久之后公孙瓒卷土重来,不过在龙凑再次被袁绍击败,现在公孙瓒已经退回了幽州。”

刘璋心中是有些同情公孙瓒的,只能说是生不逢时。

如果没有适逢乱世,公孙瓒一定能大有作为,至少在征讨异族上,鲜有败绩!

公孙瓒典型的就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对付异族有一手,对付汉人,却被耍的团团转。

公孙瓒的性格也绝对了他的结局,他凭借自身勇力,根本不懂得体恤百姓,别人对他的恩德从来记不住,但是有一点得罪他,他就一定要报复。

对于公孙瓒这种人,根本不可能得到世族的支持,当幽州世族彻底倒下袁绍的时候,也就是公孙瓒的败亡时刻。

其实公孙瓒和袁绍是特别相似的两个人,他们都是大族出身,不过他们的母亲地位都十分低下。

公孙瓒的崛起也同袁绍如出一辙,都是因为自身高大,长相比较有威仪从而得到赏识。

唯一不同的是,赏识袁绍的袁绍是身为三公之一的袁隗。

而赏识公孙瓒的,仅仅是涿郡太守而已。

接下来贾诩又诉说了一些天下琐事,不过未能再引起刘璋的兴趣。

“文和,我们的粮草还有多少,能否支撑进军益州其余各郡?”

了解了天下大事以后,刘璋将话题拉回到了益州战事之上。

袁绍,曹操都已经占据了一州之地。这给平定巴郡的刘璋泼了一盆冷水,也激起了他想要尽快平定益州的步伐。

“主公,贾龙,任岐,赵韪三人在各郡大肆搜刮敛财,三郡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我们从三郡得到的粮食,只能勉强救济各郡百姓,完全没有余粮支持大军征伐。”

“广汉郡和汉中郡的粮草也已经告罄,现在只能勉强维持军队供给,还请主公三思!”

刘璋顿时微眯起来,原以为得到百万石粮食,怎么也会富裕一些,听贾诩这意思,一粒粮食也没有了!

“文和,如果想要征讨益州南部各郡,需要多久才能将粮草准备妥当?”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刘璋,反而陷入了沉思。

实际上贾诩不介意刘璋如此快速的发起战争,益州剩下的越嶲、牂牁、益州、永昌四郡,越嶲、牂牁两郡还好一些,汉人的比例会稍微多,到了益州郡与永昌郡,简直就是蛮族的天堂!

永昌郡更是有着将近两百万人口,这里面大多数都南蛮人,而且大部分还生活在山里。

这四郡想要彻底平定,难度要比广汉郡,蜀郡,巴郡和犍为郡要难得多。

蛮族之人只要不想和你打,大可以逃遁山中,等你的兵马走后再出来为祸。

如果是这样,南中四郡就需要驻守大量兵力,这对于刘璋集团的牵扯会非常大。

按照贾诩的想法来看,眼下休养生息才是最关键的,只要稳定发展益州五郡,可以快速恢复实力。

到了那时,即便南中四郡是泥潭,刘璋集团也可以从容应对。

不过看着刘璋满怀期盼的眼神,贾诩终究没有提出数年的计划。

“主公,至少等到明年六七月份!”

刘璋暗自松了口气,还好贾诩没说等个几年!随后刘璋将头转向了一众武将。

“各位将军经过轮番大战,麾下部曲都有折损,这半年的时间就用来补齐麾下建制。兵员就从我们俘获的一众士兵中挑选。”

“这段时间你等不可懈怠,要加紧练兵!”

所有武将面容严肃的看向刘璋,随后一齐拱手应命。

“遵命!”

这群武将大部分都是久经沙场了,也不需要刘璋过多叮嘱。

“张松,杨洪,张裔,王累听命。”

听到刘璋的呼喊后,四人一齐走出队伍。

“主公!”

刘璋微微颔首,有了这些人才,处理政务的确会压力骤降,也可以让贾诩不必那么劳累。

“你们四人协助文和,立刻将蜀郡,巴郡,犍为郡的人口核实。顺便要摸清每县县令是否有能力治理一县之地。”

“文和,咱们的政策你是清楚的。一定要严加排查。对于祸害百姓,毫无作为的贪官污吏,绝对不能纵之任之!”

贾诩也严肃的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要面临治理益州各郡的难题。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的道理贾诩非常明白,既然刘璋如此信任自己,贾诩也绝对不会让刘璋失望。

“主公放心,一切都交给在下便是!”

第503章 基业不稳

年关就这样平静且枯燥的度过了,自从190年出征以来,刘璋再也没有回过汉中。

如今已经是193年,不知不觉间,刘璋已经出仕十年了。

十年前,刘璋还为如何寻求一个武职而绞尽脑汁。十年后的今天,刘璋初步完成了他的雒阳对。

对于刘璋来说,眼下征战益州虽然重要,却也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没有子嗣!

如果刘璋有了嫡长子,他麾下的一众文武将会更加的有凝聚力。

现在蜀郡彻底平静,州牧府也已经迁到了成都,刘璋没有理由再将家眷扔在汉中不管。

汉中不仅有刘璋的家眷,还有黄忠,太史慈,贾诩,荀攸等人的家眷。

这些人干系重大,决不能有一丝闪失!思来想去,刘璋还是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太史慈。

度过年关之后,刘璋立刻让太史慈亲率三千武锋营前往汉中,将所有文武的家眷全都接来成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太史慈这一趟金牛道的来回可着实不易,等到再次返回成都时,天气已经温暖起来,成都城外也到了春暖花开之际。

成都城外,刘璋带领贾诩等人正在城门处迎接。

刘璋并没有弄出极大的阵仗来迎接这些家眷,仅仅叫上了家眷在其中的一众文武前来。

随着马车缓缓映入眼中,刘璋内心也开始激动起来。

刘璋已经两年多没有看到自己的两位妻子了!

之前忙于征战,不断在各地奔波感觉还不太明显,现在整日呆在成都,内心的寂寞被不断放大,思念之意喷涌而出。

“主公,末将前来复命!”

太史慈快马上前,来告诉刘璋,这次任务圆满完成,没有一丝疏漏。

“子义辛苦了,让武锋营回营,你也去陪陪老夫人吧!”

太史慈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刘璋知道大部分应该都消耗在了回城的路途上。

“遵命!”

太史慈异常激动,这些年对于他这个孝子来说,的确是亏欠母亲太多了。

整年忙于征战,连回家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太史慈的母亲深明大义,不仅毫无怨言,还经常提点太史慈把心思放在大业之上。

刘璋目光扫过两旁的贾诩,黄忠等人,众人也都是眼含激动之色,只是碍于刘璋在场,只能按捺住焦急的心情。

“各位不必拘谨,还是带领各自的家眷回府吧!”

“多谢主公!”

众人连忙拱手行礼,随后整个城门变得热闹起来,连贾诩都加入了寻找家眷的队伍。

刘璋的家眷一直由护卫单独保护,很快便被带到了刘璋面前。

不过很快便惊掉了刘璋的下巴,一共有着十多辆马车!

首先是一个老者从里面走了下来,是刘璋的岳丈,当代文学大家蔡邕。

刘璋赶紧上前,亲自将蔡邕扶下马车。

“岳丈,多年不见,一向可好?”

蔡邕眼中五味杂陈,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他与刘璋最后一次相见,还是在雒阳城外抢夺蔡琰,当时刘璋刚刚平定黄巾之乱,升任后将军之位。

“季玉,时隔多年,真是物是人非啊。。。”

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让蔡邕这种文坛大家都略显迷茫!

想要效忠的皇帝刘宏死了,好不容易重回朝堂,又被董卓强行送至汉中。

随着董卓身死,王允当政,再后来王允身死,李傕郭汜二人霍乱朝堂,蔡邕才知道刘璋在无形中又救了他一命。

最让蔡邕感叹的是,当初眼中那个锋芒毕露,少年得志的将军,经过这些年的奋斗,崛起之势更加不可阻挡!

尤其是刘璋源自内心散发的那种自信,绝对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首节 上一节 390/19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