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大秦: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201节

“可明白?”看到阿超似懂非懂的表情,李肇问。

“明白了。”阿超的语气有些弱。

李肇笑了笑,一下子向他灌输那么多划时代的东西,一时难以接受也正常,不过随着电线生产,他会慢慢懂的,便不再多言。

“嗯嗯!”李肇点头,便将一张纸递了过去,这是如何提炼橡胶,如何制造电线外皮的秘籍,刚才他用很简单的话语写了出来。

阿超看着纸上的内容,时而摇头,时而点头,那表情,真有些烧脑。

李肇又笑了笑,也不作多强调,突然,想起一事,便问:

“钢铁研究得如何?”为了建造水电站,他将生产水泥和砖的任务交给了燊公子,而钢铁冶炼交给阿超,他想知道进展如何。

“正在尝试冶炼中,想必过些时日便能制造成功。”

对于冶铁之事,阿超露出信心十足的表情,李肇也不奇怪,冶炼基地建造以来,一直都是阿超在负责,自然对此必定知之甚细,钢铁也是铁,只是冶炼手段和工艺不同罢了,再加之他给的秘籍,冶炼成功也是必然。

“好,你要抓紧时间,务必在最短时间将钢铁和两寸电线研制出来,然后进入量产,水电站的事不能再拖了。”

“少爷放心,不出一个月,必定能量产。”

“很好!”李肇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阿超看之大为鼓舞,这是少爷对他的肯定,于是,干劲十足地走了。

“管家,管家...”阿超走后,李肇大嚷。

“少爷,老奴在!”

管家早已看到少爷,听到嚷叫,便屁颠颠地走了过来。

“燊公子可有回来?”

钢铁和电线的事情有了着落,他便关心起水泥和砖的问题。

“前不久回来,见少爷您不在,他便给老奴说了几句话,便走了,走得很匆忙。”

“哦!说了什么话?”

“他说水泥弄出来了,此刻正在量产,还有砖,正着手烧制。”

嗯!

李肇点头低吟,这个结果是满意的,才短短时间,燊公子有如此成绩,说明他全身心投入了,也难怪他走得匆忙。

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可见老天都在帮他。

水电站的进展非常顺利,就是高富贵的商行还没有消息。

商行交给高富贵后,便没有了音讯,他平时忙,也没空去关注,便问:“高富贵可有音讯?”

管家真不愧为管家,事事皆关心,可见他为长安乡也操碎了心。

“人倒没见到,可这段时间前来订购童子彘、肥料、水稻种子的人倒有不少,还有纸的销量也在直线上升。”

哦!

这也是好消息。

自贼军围城过后,长安乡产业的销售量一度繁荣,但好景不长,就繁荣一段时间,便达到饱和,这是咸阳城及周边饱和的缘故,此刻直线上升,证明高富贵已经逐步打开了销路。

他给高富贵的任务可是打通六国地的销路,看来微有成效了。

这是一个好兆头,一旦销路打开,以长安乡独一无二的产品,必定能畅销六国地,到时将会是别开生面的境地。

所以,长安乡的生产不能停滞,需扩大作坊,增加产量。

似乎看出少爷的心思,管家汇报:“少爷,这段时间你比较忙,顾及不了太多事,老爷和老奴自作主张,各个产业都已扩张,农人也招揽了不少,来年,应该能应付销量的挑战。”

管家说着,脸上堆满了笑,能见到长安乡如此发展,还是在他的手中实现,他的高兴的。

李肇对其竖起大拇指,并不为他的自作主张而生气,反而大为夸奖。

但,管家的高兴之劲没维持多久,便拉下脸来。

李肇不解,便问:“难道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儿?”

管家嗫嚅着嘴巴,似有难言之忍,又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微微点头。

李肇看之心揪了揪,今时今日,他在大秦的威名已开,应该无人敢惹才对,管家为何有这个表情?难道有人令长安乡有不顺心的事儿?

旋即,他的脸冷了下来,问:“谁让咱们不顺心?”

第241章 穷了

管家一怔,自觉周围的空气都冷了下来,便下意识地退了退,心中很犹豫,究竟要不要回答。

“管家,连本少爷的话都不听了吗?快说说看。”

李肇察觉到管家的犹豫,严肃地说。

管家无奈,指了指李肇,李肇愕然,管家的意思分明是他令长安乡不顺心,可是,他并没有让长安乡不顺心,反而做了很多大事。

接着,管家叹口气,开口:“少爷,本来这事老奴也和老爷说了,老爷也觉得不对劲,却不知如何和你说,既然你要听,老奴挨着被责骂,便说了。”

李肇的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你最近花费的家财太多了,就算长安乡不停地赚大钱,可存金却不多,想扩大生产都得掂量掂量。”

呵呵!

李肇苦笑,有些尴尬。

他听明白了,管家是说他败家,自然不顺心的事儿便是他了。

可是,他也不想呀,百货商店的东西贵得要命,这段时间又购买了那么多东西,长安乡能有存金才怪。

“存金还有多少?”这段时间需要购买时,皆是自行到账房提钱,却没有留意账房还有多少金。

原来账房是管家管的,后来李基农不放心,便自己拿来管,可,随着长安乡的收入越来越大,账目也越来越大、杂,他还要操劳其他事宜,便请了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对李肇毕恭毕敬,李肇取多少,他毫不犹豫,所以造就李肇花费无度。

“不足千金!”管家掰着手指算,脸上尽是心痛和无奈。

现在的长安乡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但李肇的无度取用,再加上最近的建设和扩大生产,花费巨大,是金矿都得塌。

虽说千金对于大秦民众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对于长安乡却不同,各项开支皆巨大,这一点真不够看。

先不说其他,就一个水电站便是吸金饕餮。

“赚钱的产业还是不够多呀!”

李肇苦恼地低吟。

水电站近期内就要投入大量钱财,而咸阳及周边的销售已趋饱和,入账也就那些,远远不够最近支出。

高富贵是在开拓市场,但总得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年还是两年,真不好说,所以,眼下还得出现一些更能赚钱的产业。

思前想后,李肇脑壳有些痛。

想赚快钱来维持几大吸金兽的支出,貌似他能想到的并不多。

此刻正值初秋,很快便是寒冬,咸阳的冬天是冷的,再观大秦御寒之物,皆是昂贵得很,对于达官贵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难捱的日子。

贵人御寒之物有裘皮大衣,普通百姓买不起,只能穿麻衣,麻衣又怎能很好地御寒呢?

所以,一旦遇到寒冬,冻死之人不少。

对于现代人来说,冬天御寒之物不胜枚举,用得比较多的是棉衣,棉衣是用棉花来做,可大秦现时还没有棉花,自然无法造出棉衣或者棉被。

李肇有个想法,种植棉花。

棉花产量大,如大量种植,足可解决御寒难题,可其中需要的时间就长了。

棉花的花期大概是二到三月,也就是说,种植棉花,只需三个月便可收成,但有个弊端便是只要七到八月才能收成。

确切地说,棉花种植适宜在春季,在夏季到初秋之间收成。

但目前已是初秋,来不及了。

“就不知系统的棉花是否会无视这种弊端,无论何时都能收成。”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便被放弃了。

先不说现在时间紧迫,就算再延长些时日,也是于事无补,试验系统棉花需要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过去,起码也需二到三个月,就算成功了,也要大量种植,又要等成熟,来来回回至少要到半年之后。

这不是好方法。

于是,他又想到晒盐。

对于盐,现时的大秦全都掌握在朝廷手里,民间是不允许售卖的,不过嬴政给了李肇从商特权,如果和嬴政说,应该可以得到部分售卖权。

现时大秦的盐大多是粗盐,这粗盐吃之苦涩,所含杂质太多,甚至有些非海水盐矿晒出的盐含有重金属,吃多了会中毒。

这是个好想头,如果他能将售卖权拿下,便可利用现代的技术制盐,那必是赚大钱快钱的好办法。

不过想想便摇头,要真是如此,他所产出的盐必定大受欢迎,不出时日便能淘汰官盐,嬴政怎能看到此种情况发生?

似乎也行不通,除非将整个大秦的盐业包揽下来,呵呵!这也是胡扯,政哥不可能同意的。

李肇想到头都炸了。

“衣食住行,衣食住行.......”

人要生存,无非是衣食住行,近期来看,衣食皆行不通,住更行不通,现时的大秦不似现代,随随便便几套房便能让人变土豪,那就剩下‘行’了。

“行?马车?”

现时的大秦人出行,普遍来说,无非三种,骑马、坐马车、步行。

马和马车太贵,并非一般人可以购得,自然被普通百姓摒弃,那普通百姓出行只有步行。

步行太考究脚力了,而且行程也远不了,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出行的局限性,如果......

突然,李肇眼前一亮,他想到了......自行车.......

第242章 制造自行车

这个想法有些荒谬,但李肇还是禁不住去想。

中国出现自行车其实是在19世纪,是由洋商行传入,这算不得中国制造,中国最早制造的自行车是20世纪30年代,最初出现的牌子是‘铁锚’。

其实最早自行车是法国人制造的,并没有用到金属材料,全套皆是用木料,还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全靠脚力,当然,这样的自行车只能用来负重,反而不如畜车。

后来德国人制造了带有方向舵的自行车,不过还是鸡肋,再后来苏格兰人将木质自行车改成铁质的,还在车轮上安装了实心橡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有驱动装置和方向舵,不过实用性也不是很高。

后来一名铁匠进行改进,在前列的车轴上安装曲柄,用连杆将曲柄和脚蹬链接,这样之后人的双脚才真正离开地面,这便是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首节 上一节 201/4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