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千古贪官,祖龙夸我是忠臣

大秦:千古贪官,祖龙夸我是忠臣 第123节

这些年来秦国不断征战,关中子弟死伤惨重,为振兴经济才用出此法。泾阳相较于关外,其实已经相当富裕。他们世代征战,一代代积累,爵位可都不差。可要和内史诸县比,泾阳不太行。不说垫底,也差不了太多,所以才会将黑夫调过去。

陈平分析的这些都对,但因为信息差的缘故还是算错了点。秦始皇这么做,也是方便他自己。咸阳至云梦足有千五百里,道路崎岖颠簸,来回得耽搁月余的时间。将其调至泾阳可方便的多,撑死不过百里路。他想去便去,想回就回。

黑夫接过诏书,面西叩首作揖,“下吏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浩荡皇恩。”

不容易啊……

喜无比欣慰的看着黑夫,擦拭着眼泪,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他将黑夫视为己出,这几年来为给黑夫兜底是殚精竭虑。纵然违背秦律欺上瞒下,他也未曾后悔。因为他知道,他做的这一切于国有大利,所以纵百死而无悔!

其实,先前磐曾经劝过他。将黑夫留在安陆县,对整个安陆都有帮助。以黑夫才智,足以帮助喜加官进爵。得此能吏,就这么让他离去,未免太过可惜了些。

只不过,喜断然拒绝。他就是知晓黑夫才能,方全力栽培。秦灭六国后推行新政新策,而黑夫便为【新人】。黑夫是乌鸟,应当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若是将其关在笼中,对黑夫对这天下皆不利。

“安陆县令喜,听诏!”

“喜,听诏。”

“制曰:安陆县令喜慧眼识珠,未令明珠蒙尘。多年如一日,恪尽职守。故进爵一级,为左庶长!”

“喜,拜谢皇恩。”

喜则是相当从容,抬手作揖。他这就是沾了黑夫的光,属于是举荐有功,所以连带着被赐予爵位。民爵想要晋级并不算难,可五大夫往上是无比困难。非有大功,不可进爵。至于侯爵,那更是无比吝啬。以至于让拓土灭国的王翦,都不得不吐槽: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制曰:凡制器造纸有功者,皆可赐爵得赏,由县令断之。”李信顿了顿,继续道:“此事不容有失,县令定要谨慎。”

“喜,必不负上所托!”

喜抬手作揖,接过帛书。

秦始皇对黑夫是真的宠信有加,知道黑夫重视宗亲僚友,便提及这些人的功劳,特地吩咐他进爵赏赐。就说水碓,黑夫其实只是提了嘴而已。还是黑夫宗弟彦想出来的,再由槐做出。真要算,彦的功劳更大。只不过,皇帝还是将这份功劳算在黑夫头上。

黑夫这回破格进位卿爵,而且还是连跳三级,就是因为他所献功劳极多。单拎出来样,那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功。但是,这些全都是黑夫所为。

还给礼出谋划策,再次提出弟子下乡,令洞庭急缺人手的难题迎刃而解。礼对此法赞不绝口,前几日才发私人信函来感谢黑夫。还说洞庭这边都已备好,督促黑夫尽快派人来迁陵,届时便能开工造纸。

李信这时重新看向黑夫,缓缓道:“冠绶官印皆在此,有劳万家核验。若无问题,还请于券落字。”

言罢,他便先抬起墨玉冠为黑夫易冠。高高举起后,再重重的落于黑夫脑袋上。玉冠略显沉重,造型古朴别致,有着细密的花纹。正中心的位置,还纹有鹖鸟以此彰显勇武。

“多谢君侯易冠。”

“理当如此。”

黑夫便上前一一验货。

最前面的便是墨玉圭,长一尺二寸。尖首底平呈扁平状,约有寸许厚,摸起来是沉甸甸的。正面以小篆书:右庶长,背面则书:县令云万家。

玉圭本为礼器,后来周天子为便于统治,命令诸侯定期朝觐,以便禀承周王室的旨意。为彰显他们身份高低,周天子便赐给他们不同规格玉圭,在朝觐时持于手中。

秦朝也有沿用,廷议时朝公大臣皆会配有玉圭。官职爵位不同,玉圭的材质尺寸皆有不同。黑夫爵至右庶长,便是一尺二寸的墨玉圭。正面书爵位,背面书官职和名字。可以说,这就是卿爵者的身份证名片。

除开玉圭外,还有铜制的官印,四四方方的并不大,上书:泾阳令云万家。还有黑色绶带,可系印挂于腰带上。这些都是量身定做,用作彰显身份地位。

“可有问题?”

“没问题。”

“还请落字。”

谒者亲自上前,送上笔墨。黑夫提笔于麻纸写上自己的大名:云万家!这就相当于是快递签字,防止说物品有所损毁。签了字再出问题,那就是黑夫的事,与他们再无关系。

黑夫母亲站的是远远的,望着这幕已是泣不成声。这些年来黑夫的努力,她是看在眼里头。现在黑夫接受调令,便要启程前往泾阳。按规矩,直系亲眷都得跟去。这可不是什么封赏,而是变相的防范。

若咸阳官吏谋反被判夷三族,结果亲眷不在咸阳。等派人去抓,亲眷是早早就跑了,如此岂不是很尴尬?就像当初王翦率军出征,他的宗亲可都在频阳。这不仅只是信任问题,更是种约束。

黑夫母亲抬手擦着眼泪,心中感慨。他们是无姓无氏的黔首,最为卑微。就算有幸得爵,见到那些氏家大族也总感觉是矮人一截。正所谓姓别婚姻,氏别贵贱。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无姓无氏的黔首若想改变自身地位,便要拼尽数代努力往上爬,最终或许方能得个氏。氏出自于姓,主要是用以区分贵贱。有氏者往往都是家学渊源,最起码祖上也都是阔绰过的。至于黑夫这种三代贫农,往上数十代估摸着都是无姓无氏的奴隶,怕是连庶民都算不上。

现在,他们是安陆云氏!

自黑夫这代起,便为云氏宗长!

在母亲看来,这是再多钱都换不来的无上殊荣,试问她焉能不喜?

黑夫看向李信,轻声问询道:“调令已至,陛下可有说让下吏何时上任?”

“这倒没说。”李信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肯定是越快越好。最好是要赶在春耕前,正式上任接手,万万不可耽误农事。否则……”

“下吏明白。”

所以,他的时间不多了。

黑夫不由的叹了口气。

从云梦至泾阳,起码得半个月的时间。他最多再待一旬,就得赶紧启程前往泾阳。否则的话,可能会误了泾阳春耕。去了咸阳后,一切可都比不上云梦。做事肯定得守些规矩,就算捞油水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哪像他在云梦这么潇洒。

正好,趁着后续的时间也得把职务做好移交。云梦终归是他的桑梓家乡,他走后可以让衷接任为啬夫。只要继续按照眼下基调发展,就绝对没问题。有衷接任啬夫,再加上喜后面再多劳心些,便不成问题。

黑夫从穿越的那天起就想的很明白,身处于秦朝这变革的时代,他就不可能明哲保身。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总得找始皇帝要个签名才算不虚此行。

“君侯不如留下来住几日?”

“可。”

李信自然是不会客套的。

就算黑夫不提,他也得先住几日再说。他打了这么多年仗,自然得好好享受。他可都听王翦说了,将云梦都夸成人间仙境了。还说云梦的清楼,一定得去。

清楼?

哦,就是搞学问的地方。正所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所以,得名为清楼,以此彰显志向。

面对一本正经的王翦,李信自然是深信不疑。估摸着黑夫平日里肯定是没少去清楼搞学问,所以他才能有这么多奇思妙想。既是如此,那他必然得看看。

“君侯若不嫌弃,可住下吏宅中。”

“不必了。”

“额?”

“本侯准备住在清楼。”

“???”

“……”

“……”

所有人皆是石化于当地。

寒风吹来,黑夫是彻底凌乱。

李信……这么猴急的吗?

喜默默取出蝴蝶书,提笔记录。

二十九年,伦侯武平侯李信住女闾。

【求求免费的礼物和五星好评啦~】

第122章 大秦修路工程,鲲鹏之志!

“听说,武平侯要去清楼?”

“……”

烛火摇曳。

秦始皇放下蝴蝶书,注视着李信。这些年来,李信变得沧桑了许多。前年他巡游陇西,也曾召见过他。但那时他还没怎么接受风沙洗礼,尚且年轻。

李信无比谦卑的躬身,不敢抬头。他是万万没想到临走时被王翦给坑了,这清楼哪是什么搞学问的地方,分明就是女闾。只是黑夫取得好听,打着卖艺不卖身的旗号。这时候还是老好人蒙毅站出来解释,说清楼的确是个好地方,去过的人都说好。里面有吃有喝有的玩,还可休沐歇息。

“想去也不碍事,甚为有趣。”秦始皇淡淡一笑,“将军常年为秦戍守陇西,劳苦功高。虽远在陇西,却是心系南征。君献血书,以彰决心。此次南征,将军可有何计策?”

“黑夫所献谏书,信路上看过数次。”提及战事,李信瞬间变得无比认真,自上而下透着股说不出的稳重,“其所献谏言,大部分甚无谓。但其提到的百越生产兵团,却与信不谋而合。信以为,此番南征绝不可大意冒进。屠睢所说三年平越,颇有信昔日伐楚不过二十万之感。”

李信作为统帅,也是毫不避讳。

秦始皇饶有兴趣的看着,却很赞赏。人常言败军之将,不足言勇。李信倒挺好,主动拿自己伐楚失利为例,这就说明其已经释然放下。看来这回复用李信,很是可行。

“私以为,南征绝不可急于一时。”李信抬手作揖,认真道:“越人断发文身,与秦俗不同。且越人素来不服秦国,前年便于洞庭叛乱反秦。幸亏郡守及时调兵处置,方未生患。三年平越,屠睢必会大开杀戒,也将激怒越人,若宁死不降又当如何?”

李信顿了顿,继续道:“臣尝闻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越地地形错综复杂,遍布池沼瘴气。若越人宁死不降隐入林野,南征危矣。”

这话一出,王贲也是颔首赞赏。李信沉淀两年,的确是更为稳重。若换做几年前,只怕他会直接说南征不过两年矣。行军打仗有着诸多变数,绝不能大意。越人可不会与秦正面对决,他们只会凭借地理优势偷袭。占到点便宜,便立刻远遁。

“所以呢?”

“臣昔日也曾考虑过,乃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越地。他们随军而行,每攻下一处便可留驻此处。如此便可使秦军后方无忧,一往无前再无顾忌。亡人赘婿,可为秦在后方修路筑城,商贾则能互通有无,协助运输粮草辎重。”

“善!”

这法子确实挺好。

所谓亡人,便是逃亡在外的犯人。至于赘婿商贾,这俩毫无地位可言。要调动他们,只需要一道诏令便可。没有任何缘由,仅因为秦国需要而已。

“此外,还可派遣罪犯刑徒至新城戍守。一来是防范越人偷袭,二来还可继续为工开辟道路。自古南北难通,两地只能沿着南北分流的河道往来。山高岭峻鸟道微通,无法行车,乃天然屏障。若能打通南北,不论运输辎重还是增援,乃至后续治理越地都用的上。”

“此事已经在做。”

秦始皇拂袖轻挥。

去年东巡,他曾浮江而行。眺望越地情况,他便吩咐会稽洞庭长沙三郡负责修路,为的就是打通南北为后续做准备。李信此言不足为奇,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

秦国对修路这事无比看重,所以当秦始皇头次来云梦时路过官路,见道路宽阔平整便笃定黑夫必有才能。这两年来,秦国的道路工程就没停过。先修直道,能从咸阳直接发兵至北地塞外。再修驰道,通往三十六郡,能让他掌控天下。

宫内有甬道,用以通往各个宫殿和骊邑。巴蜀有栈道,夜郎汉阳等地则派常頞修造五尺道,用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去年又定下修四条新路,能打通南北前往越地……

秦始皇也知道,很多六国余孽私底下喷他奋六世之余烈,他自身并无多少本事,纯粹是靠着秦国底子好。他这位置换个人来,做的只会比他更好。

还有人说他是暴君滥用民力,他同样不在乎。他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建立起个超越历代所有邦国的秦国。他要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皆为秦土。他要用一代人的努力,换来秦国的千秋万世。哪怕他的做法会带来质疑与争议,他同样是一往无前。井底之蛙,安知他的鲲鹏之志?

“黑夫所谓百越生产兵团,更甚于信。”李信感慨道:“秦卒闲时耕作,战时为伍。不出三年,便可开垦万顷良田。若都种上稻米,便可令南征粮草压力骤减。并且有利于后续治理,迁来的亡人流民有田可种,省去开垦之苦。还可以地引诱越人,归降于秦国。依黑夫之言,便是打君长分土地!”

关于这事目前还未有定论,朝中同样是争论不休。以冯去疾这派觉得甚好,放慢南征的脚步,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可采取怀柔之策劝降越人。初看他们前期会耗费更多时间,但后续治理就能省力的多。持久战先前也提过,只是因为粮草消耗过大,所以就被排除。黑夫献上生产兵团,便可耕战互辅,以越地之肥沃足以活民。

李斯则是不看好,因为人心叵测。士伍背井离乡至越地,为的是杀敌得爵衣锦归乡,可不是在穷山恶水的越地开荒种田。短时间内不碍事,可时间一久必然会有诸多士伍思乡心切,到那时又当如何?

相反,他倒是觉得李信所言甚好。士伍负责攻城掠地,跟随大军迁徙的亡人、赘婿、商贾……这些都能开垦荒地,自食其力的同时为秦戍守后方。

此事暂时不急,秦始皇准备回去后再行定夺。反正他们南下后,得先打下几块地盘,然后坚壁清野安营扎寨,这时再决定是否要搞这生产兵团。

秦始皇注视着李信,若有所思,看来李信是更倾向于逐步蚕食越地。稳扎稳打的同时采取怀柔之策,尽量招揽越人,方便后续秦国置郡县治理。

只能说,他们所想皆有道理。

首节 上一节 123/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第一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