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159节

  大多数时候,都是红莲在讲,苏玄在聆听。

  这样一种情况,一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苏玄彻底传授完嬴政修炼之法后,他和红莲说了一声之后,就兀自回到了阴阳家之中。

  咸阳虽然也蛮好的,但若是修行的话,还是阴阳家那边的环境更好。

  阴阳家精通堪舆之术,被他们选作总部的骊山地下,蕴藏着一处地脉,在那里修炼的话,事半而功倍,这也是阴阳家弟子的实力,普遍比寻常江湖门派之人更强的原因,固然有修炼之法的缘故,但环境,也会影响修炼的效率。

  在咸阳这段时间,随着给嬴政讲道,在讲道过程之中,苏玄自己也有了些新的体悟,他继续花费一段时间将这些体悟消化一番。

  回到阴阳家之后,苏玄再度开始了闭关。

  当然这次闭关的时间并不算长,不过十天半个月左右,他就出关了。

  在出关之后,倒是刚好赶上了另外一件事。

  在又是一年未动刀兵之后,秦国这辆战车,终于是再度开动了。

  以王贲为将,起兵……伐魏!

  魏国作为三晋之一,在秦国先后覆灭了韩国、赵国之后,其实很早就可以对魏国动手了,但先前因为燕丹谋划刺秦一事,嬴政发现可以借助那件事激发士气,以复仇为名攻打燕国,所以临时改变了方略,将魏国暂时给放下了,转而起兵攻打燕国。

  又因为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人,简单点讲,就是愣头青比较多,在燕赵两国覆灭之后,这两国之地并不似当初覆灭的韩国那般平静,时有动乱发生,在灭亡燕国之后,秦国时常需要平息燕赵之地的动乱,这使得攻伐魏国的脚步又慢了不少。

  一直到如今,秦国休养生息了很长一段时间,燕赵两地的动乱也是平定了下来后,嬴政方才下定决心对魏国动手。

  其实攻魏的脚步再迟缓一点也无所谓,但架不住嬴政是个急性子,早些时候无论是灭韩、灭赵、灭燕,都顺利无比,魏国因为河西之地和秦国接壤,多年下来,时常受到秦国的攻伐,国力甚至都不如赵国,秦国既然有能力将魏国覆灭,当然是宜早不宜迟。

  至于灭亡魏国之后,下一个攻打谁,嬴政还没有下定决心。

  按照他个人的倾向,他更想将楚国留在最后。

  (aiee)这是因为他知道昌平君在暗中谋划的诸多事情,昌平君既然如此在意如此,甚至不惜鼓动燕丹刺杀于他,也要保留楚国,那么他不介意遂了昌平君的愿,将楚国留在最后,他倒想看看,在山洞六国已灭其五之后,仅剩的楚国在孤立无援之后,还能够撑多长时间。

  但从大局考虑,最好是将齐国留在最后,虽然秦国拥有着对山东六国而言堪称压倒性的实力,但每灭一国之后,秦国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修整,不仅仅是士卒疲惫,更是为了将已经覆灭的国家领土更好的兼并,楚国虽然朝政混乱,但国境广袤,实力雄厚,将楚国留在最后,反倒是会给他休养生息的机会。

  倒是齐国,向来和秦国交好,当初在嬴政加冠亲政之后,齐王建更是亲自来到秦国,以示交好之意,可以说,齐国是山东六国之中,对秦国最没有威胁的国家,将齐国留在最后的话,反倒是更好。

  当然,眼下谈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魏国还没有覆灭。

  嬴政以为秦国大军灭魏乃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情,魏国在信陵君死后,已经没有什么名将了,国力更是不如赵国,当初秦国灭赵都没有遭遇什么困难,更不要说现在韩赵国土尽皆归秦国所有,整个魏国大半边境已经被秦国给包围进去了。

  起初,如嬴政所料,王贲所率领的大军在魏国境内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地,魏国的城池先后被秦国所占领,然而,直到王贲大军攻至魏国都城大梁城下之后,以为可以彻底覆灭魏国后,终于遭遇到了麻烦。

  魏国大梁城所处之地乃是一片平原,这里没有任何的天险可守,因为没有天险的缘故,历代魏王担心大梁城被攻陷,就不断的加固此城,这导致此城墙高城厚,说是当今天下第一坚城也不为过。

  秦国即便有公输家相助,有着公输家为其所制造的种种攻城器械,面对大梁城,依旧是一筹莫展,在攻打至大梁附近后,王贲一连组织了数次进攻,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始终未能够登上大梁城头,而在去年的时候,魏国也是一个丰收年,这意味着大梁城之中粮草充足。

  若秦国不能攻破大梁,就这样耗着,大梁城之中的人坚持个一年半载也完全不是问题。

  章台宫之中,短暂闭关又出关的苏玄来到宫中检查嬴政的修行进度,听嬴政提起了这件事。

  “倒是没有想到,魏国最厉害的不是曾经名动天下的魏武卒,也不是那位已经死去的信陵君,而是……大梁城!”

第二百七十章 大梁城坚,破城之法!

  听到苏玄的评价之后,嬴政不由一愣,旋即甚以为然。

  曾几何时,魏国是秦国最大的对手,因为两国比邻的缘故,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前,魏国时常欺凌秦国,那个时候秦国既贫穷又落后,正是因为在魏国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才使得秦孝公下定决心变法图强,随着秦国商鞅变法完成,国力强盛之后。

  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攻守之势顿时逆转,先是将河西之地重新占据回来,而后秦国不断的征伐魏国,魏国的国力,也是不断的衰落,连带着一些曾使得魏国名动天下的东西,也逐渐凋敝在岁月之中。

  首先是吴起替魏国练出的魏武卒,魏武卒曾给秦国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吴起以五万魏武卒,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以一敌十,更是攻下了秦国的函谷关,将秦国的河西之地全部占领。

  可惜的是,在马陵道一役之中,因为孙膑的算计,庞涓身死,魏武卒也是就此凋敝,之后,魏国虽然意欲效仿吴起、庞涓,重新练起魏武卒,但终究是没有达到当初魏武卒的那种高度,那种训练量,还有供养一个魏武卒所需要的资源,对于如今的魏国而言,已-经逐渐拿不出来了。

  在魏武卒衰落之后,魏国又涌现出了一位传奇-人物,信陵君。

  在战国四公子之中,信陵君可位居首位,他曾率五国联军,合纵攻秦,若非秦国在紧要关头施展反间计,离间了他和魏王之间的关系,促使魏王夺走了他的兵权,那一战谁胜谁负,犹未可知,饶是如此,信陵君这个人依旧叫秦国上下忌惮无比。

  这也使得信陵君被魏王夺权,蜗居于信陵之地醉生梦死,饮酒作乐后,秦国依旧派出罗网杀手刺杀于他,就是因为此人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最终,信陵君死于刺杀之下。

  魏武卒,信陵君,这些秦国坚实的城墙已经先后失去了,本以为覆灭魏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有想到,魏国还有大梁城。

  “大梁城,确实是天下一等一的坚城!”

  嬴政称赞了一声,又道:“不过,寡人坚信,只剩下一座孤城的情况下,魏国依旧是坚持不了太久,这世上,没有牢不可摧的城池,王贲将军,一定可以找到破城之法!”

  嬴政对王贲很是信任,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将门虎子,是王翦的儿子,更是因为魏国只剩下大梁这么一座孤城,就算其内的物资充沛,足以让里面的人坚持个一年半载,但在秦国猛烈的进攻之下,大梁城迟早会露出破绽,继而被秦国攻打下来的。

  “想要攻破大梁城,其实并不困难!”苏玄淡淡开口道。

  嬴政有些惊讶的看着苏玄,“苏先生有何高见?”

  今天苏玄来这里,是来检查嬴政的修炼进度的,并对他进行指点,因为最近大梁城的事引起了嬴政的在意,所以他便随口和苏玄说了一声,倒是没有想到,苏玄竟然有攻破大梁城的方法。

  鉴于以往苏玄给嬴政留下的印象,既然苏玄说可以攻下大梁城,那么显然是有其办法的。

  嬴政静静的聆听了起来。

  “大梁城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想要从正面将他攻破,乃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这座城坐落的地方,却大有问题。”

  “有何问题?”嬴政问道。

  “大梁城四周乃是一片平原,整座城池说是处在平原地区,但实际上,城池所在之地,比起周围要低上不少,寻常下雨之时,城中就有很厚的积水,若是能够引来大水灌溉大梁城,就算城中粮食充足,在无法将大水排出的情况下,整个大梁,将会变成一处泽国……”

  苏玄寥寥数言,已经说出了攻破大梁城的方法。

  嬴政当即在一旁翻阅了起来,最终找到了一张大梁城的地图,如苏玄所说,大梁城位于平原地区,更重要的是,在旁边还有一条赫赫有名的大河“鸿沟”,鸿沟距离大梁城并不远,看地势,还是位于大梁城的上游。

0 ········求鲜花···· ····

  “魏国和秦国气候差不多,去年秦国雨水充沛,魏国想必也是差不多的,这意味着鸿沟之水是溢出的,若是能够引鸿沟之水直下席卷大梁城,就算大梁城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在天地之伟力下,依旧只有被攻破一途……”

  嬴政脑海之中回荡着苏玄提出的办法,并结合魏国的地图,当即知道该如何攻破大梁城了。

  不过,想到这个方法可能带来的后果之后。

  嬴政又眉头一凝,“若引鸿沟之水,水淹大梁城,则大梁城之中,将再无幸存之人……这个方法,有伤天和,若不顾后果的施展,恐怕会引起魏国之人的仇恨之心。”

0

  如果是以往之时的嬴政,显然是不会在意是否会带来严重后果,是否会使得魏国之人对秦国生出仇恨之心,毕竟他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只有覆灭六国,统一天下,就算六国之人再不服,只要秦国兵锋依旧强大,区区叛乱,瞬息便可镇压。

  但似乎是因为灭韩那次的事开了个好头,嬴政更想将六国之人,彻底的化为秦国之人,唯有如此,统一之后的天下才不会有内患,继而,秦国才可以放心的向着外界更加广大的天地进行征伐。

  孔雀王朝、罗马帝国,这些苏玄口中的境外王朝,让嬴政颇为向往。

  但就算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嬴政依旧向着苏玄称赞道道:“不愧是苏先生,这么快就想出了具体可行的计策。”

  “这只能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计策,王上也说了此计施展的后果!”苏玄神情平静。

  “但若是迟迟无法攻下大梁城,这不失为一个良计!”嬴政沉声道。

  对于覆灭魏国一事,嬴政并不想拖。

  “其实,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攻破大梁城……”川

第二百七十一章 苏玄亲往,意欲破城!

  大梁城前的旷野之中,秦国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营帐之中,主将王贲看着大梁城的地图,眉头紧锁。

  在章台宫中,苏玄向着嬴政提起“水淹大梁城”这个策略的时候,他其实也想到了类似的策略,因为原本历史上,水淹大梁城这个策略,本就是出自王贲之手,而王贲其人,也因为这件事,被后世很多人指责不已,但无论过程如何,至少,就结果而言,他确实是利用此计攻下了大梁城。

  这段时间以来,他每隔一阵子,就派兵攻打大梁城,妄图攻破大梁城,可惜的是成效甚微,大梁城之坚固,实乃王贲生平仅见。

  更让他惊讶的还有大梁城中的人。

  “零九七”大梁城之中的士卒,当然不可能任由秦军一直进攻大梁城,而自己据城而守,那样会令己方陷入被动之中,所以,在王贲攻城的时候,大梁城的城门也会打开,有士卒前来与秦军交战,虽然他们的人数不及秦军,但悍勇程度却有过之而不及。

  王贲至今还记得,他亲眼目睹的一件事。

  在魏军之中,有一名千夫长,他生得人高马大,壮硕异常,更是身怀异术,可刀枪不入,一连阻挡了十三辆战车的正面冲击而毫发无损。

  只能说,在灭国之战之中,各种奇人异士都先后冒了出来。

  也是因为这名奇人的缘故,魏军士气大震,竟是硬生生的击退了秦国的进攻。

  攻城的话,大梁城城高墙厚,难以攻破,进行正面交战的话,大梁城之中的魏军悍勇,又让王贲惊叹,他甚至一度想起了曾经名动天下的魏武卒。

  王贲若想迅速的攻破大梁城,只能够兵行诡道,但就算如此,王贲依旧是没有下定决心,施展水攻之策。

  嬴政所能够猜到的后果,他当然也能够猜到。

  慈不掌兵,对于他来说,其实倒不是很在意这个后果,反正只要能够攻下大梁,覆灭魏国就足够了,这个过程之中死多少人,他并不在乎。

  但问题在于,伐魏之前,嬴政和他说过,征伐魏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再结合秦国覆灭其余几个国家之后所做的事情,秦王是什么心思,已经不言而喻了,他是想要让魏国的子民全部归心啊!

  这也就给他们出征在外的将领们带来了一些麻烦,那就是不能过分的去行阴诡之策,那样会使得魏国民众对秦国离心离德,心生怨憎,不利于后续统治魏国子民。

  “王上啊,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脑海之中,关于水攻之策再度闪逝而过,王贲叹息道。

  他决定再尝试攻打一番大梁城,若依旧没有收获的话,就算引得魏国之人仇恨秦国,他也一定要攻下大梁,对于将领而言,灭国之功,实在是太过诱人了。

  尤其是,他的父亲王翦,已经先后覆灭了韩国、赵国、燕国,三个国家,王贲作为王翦的儿子,此番更是第一次作为主将征伐魏国,都已经打到了大梁城下,他当然也想如父亲一般,完成灭国之事。

  “将军!”

  一名王贲的亲卫走进了营帐之中,向着王贲拱手行了一礼。

  王贲从思索之中回过神来,“何事?”

  “咸阳来信!”

  亲卫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卷轴递给了王贲。

  王贲接过卷轴,将其打开,直接阅览起了上面的内容,看清里面的内容之后,王贲眉头微微皱起,但还是没有说什么。

  数日之后,一辆马车悄然来到了王贲大军营帐之前,马车帘子拨开,一名身着黑色衣衫的身影从其中走出。

  “苏先生,将军已经等候你多时了!”

  见到苏玄之后,当即有身着甲胄的士卒向着苏玄说道。

  苏玄点了点头,“带我去见王将军吧!”

  营帐之中,一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一张悬挂起来的地图之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59/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下一篇: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