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346节
“嬴政只要还活着,我们就很难寻觅到复仇、复国的机会,但如果能够借机杀死嬴政,秦国失去了嬴政,哪怕会有新君继位,但新君之威望,终究是不如嬴政,彼时,我等振臂一呼,山东六国遗民纷纷响应,则天下,会立时陷入大乱!”
范增想得很好。
只要能够杀死嬴政,则可以让天下陷入大乱。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能够杀死嬴政。
然而,对于范增身旁的项梁、项伯还有项羽而言,他们却没有去考虑过这件事的难度,他们只想着杀死嬴政,而后复国。
尤其是早些时候,蜃楼归来之后,天下之间更是谣传嬴政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一事。
若这件事是真的,嬴政真的得到了此物,正常(aiee)情况下,他们根本就无法熬死嬴政,更别说复国了。
所以,想要复国,只能够另辟蹊跷,比如,杀死嬴政。
长生不老药,最多也只能够让人的寿元变得无穷无尽,不会老死,想必,刀剑还是可以杀死的。
这次嬴政既然因为封禅,即将离开咸阳,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项梁当即开口道:“范先生说得不错,这或许是一个机会,我立即去联络旧部!”
楚国虽然灭亡了,但楚国还是有不少残留之人,他们散落在天下各地,项梁自忖,若他肯去联系的话,依旧是可以拉出一堆人马的。
项羽闻言,也是连忙向着叔父道:“叔父,我和你一起去!”
项梁原本想要劝阻项羽,但在看到项羽坚毅的目光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项氏一族,乃至楚国的大任,终究还是要落在羽儿的身上,提前带他去长长见识也无妨。
随着项氏一族几人,因为嬴政封禅一事,纷纷动起心思之后,他们也是向着当初收留他们的楚南公告别,离开了云梦泽。
楚南公知道他们为何离去,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幽幽叹了一口气。
终究还是好言难劝寻死之人。
他救了这几人一次,却无法一直救他们。
楚南公也没有说他们若行刺嬴政,会面对什么。
最大的危险,就是他们会直面那位国师苏玄。
恐怕,还未等到他们杀到嬴政跟前,那位国师,就会轻而易举的夺走他们的性命。
“或许,这就是事实吧!”
楚南公轻声自语道,“楚国,已经灭亡了,属于楚国的时代也早就结束了,我虽然救了他们,但终究是无法拯救整个楚国,他们这些人,从一开始,其实就应该跟随楚国一道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想到这里,楚南公突然就豁达了,觉得没有那么难受了。
说到底,当初他会救项羽几人,是因为自己也是楚国人,想要为楚国留上一些薪火,但既然项羽几人执迷不悟,自寻死路,楚南公也管不着了。
同时,这也证明了一件事。
楚国的时代结束了,眼下,乃是秦国的时代,嬴政封禅,他或许真的是天命之人。
楚国输给了天命,也算是输得不冤!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东巡
时间倏忽,自那日在咸阳宫主殿“四海归一殿”之中,嬴政为蒙恬设宴,庆祝其凯旋而归,封其为“九原侯”,借助那个机会又宣读了第二封圣旨,意欲封禅之后,又过去了两个月之久。
这两个月时间之中,儒家和其余学派争论不休,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争论封禅的礼仪问题,虽说不少史书之中有关于封禅的记载,但距离上古时代的那些圣皇们进行封禅一事,已经过去了太多太多年了,很多对应的礼节,已经消失在了岁月之中。
不止儒家在和其余学派争辩,甚至于,儒家内部,自己都争论不休。
须知,在儒家内部,派系颇多,虽然小圣贤庄是儒家圣地,伏念乃是当之无愧的儒家掌门,但这不过是因为伏念执掌了太阿,且比较能打而已,在制定礼仪这种事情之上,哪怕是儒家之人,也不见得异常认同伏念~的意见。
一时间,诸多在秦国效力的儒家经学博士,每日争辩不休,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很多散落在天下各地的大儒,他们原本是不大愿意为秦国效力的,但又不想秦国在封禅这种大事之上不讲礼仪,遂不远千里,向着秦国方向赶来,发表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件事,嬴政-也是有所耳闻。
他也不禁有些无语。
关于封禅一事,他是因为苏玄的话,才起意的,后来了解了封禅的意义,觉得,以自己的功绩,确实是有必要封禅一番,关于封禅之事,该用何等礼仪,嬴政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对于天地神明,他本身就没有什么畏惧之意。
尤其是在苏玄口中知道了那些上古先皇所做之事。
轩辕黄帝铸人道之剑,战胜了拥有神明所铸之剑的蚩尤,颛顼帝行绝地天通,斩断神人通道,而后到了禹皇时代,更是凝聚九州结界,使得这个世界,彻底的属于凡人。
若是依照这些往事,所谓之仙神,不过是拥有强大力量的另一种人类罢了。他们仰仗着强大的力量,肆意左右着凡俗的一切。
所以,因为这等原因,嬴政实在很难对他们生出敬畏之心。
同样的,对于封禅,祭祀天地,也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就算不进行封禅,不祭祀天地,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所谓之天命,终究是被他用强大的力量所掌控。
但架不住苏玄说了,封禅一事,会有好处,所以,嬴政最终还是决定进行一番。
关于封禅的礼仪,是他随意交代给儒家,让儒家操办的一件小事,结果,却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嬴政当即有些生气了,他准备训斥一番群儒,实在不行的话,就用秦国祭祀的礼仪来进行封禅算了。
虽说上古年间,也有不少圣皇封禅,但毕竟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相关的礼仪都已经失传了,若再讨论不出来,放弃那些古老的礼仪也可以。
不过,在嬴政即将发话之前,苏玄阻止了嬴政。
他言称,等到封禅开始之前,相关的礼仪会商讨而出的。
于是乎,嬴政也没有在意这件事了。
继而他将全部的注意力落在了另外一件事之上。
那是……东巡!
既然已经准备进行封禅了,且无论是泰山,还是梁父山,都在齐鲁之地,位于东方,与其白跑一趟东方,只为了进行封禅一事,倒不如借助这个机会,再做一件事,那就是东巡。
秦国的疆域实在太大了。
而咸阳,位于西方,对于山东六国的管理能力有限,自覆灭六国,统一天下以来,虽然秦国不断通过种种举措,加强对山东六国的管理,但在山东六国故地,依旧存留着不少反秦份子,尤其是,山东六国具体是怎么样子的,嬴政也很想亲眼目睹一番。
这回就是一个绝佳机会。
通过东巡,巡视一番天下,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天下具体模样,更可借助这个机会,彰显一番皇帝的威势,须知,他所修行的乃是气运之道,天下万民,对秦国越是忠诚,气运则是越发凝聚,他的实力也会越发强大,如果说,封禅,乃是苏玄告知于他的一种可以提升实力的方式,那么东巡,就是他切实验证过的一种增强实力的办法。
0 ········求鲜花···· ····
在苏玄乘坐蜃楼出海期间,嬴政就进行过一次东巡,如今,又是一次。
倒是对于群臣而言,得知嬴政即将再起东巡后的表现,则是各不相同。
盖因,东巡并非是简单的巡视天下那么简单,基本上,每次东巡,都会又很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以往的时候,嬴政坐镇咸阳宫,每每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之言,天下各地,尽皆风调雨顺,若真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天下各地,依旧是有不少弊端存在的。
早先一次东巡,嬴政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借机罢免了不少官员,本以为那次东巡之后,皇帝就算想要再度东巡,也得等上很长世界,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嬴政会这么玩,距离上次东巡,才过了两年时间野日,又起东巡,这不是在玩他们吗?
很多和地方勾结,有问题的官员纷纷惶恐不安,继而给山东六国一些地方之人写信,让他们收敛起来,最好别被皇帝陛下给撞上。
而对于李斯、冯去疾、韩非等人而言,对于嬴政东巡的事情,倒是不怎么意外。
毕竟都要封禅了,东巡,本就可以顺带而行。
国师府之中,苏玄继续时常神游天地,自嬴政先宣布封禅,又传出东巡的消息之后,这方天地的变化,他也是看在了眼中,对此,他只能说,一个国家,从建立到腐朽的速度,其实也是超乎常人预料的。
哪怕秦法严苛,但架不住财帛动人心,终究还是会滋生出很多法外狂徒。
若这些人给这个帝国所带来的影响不大的话,苏玄倒是不介意放任他们逍遥法外,反之,若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埋下莫大隐患的话,他不介意,亲自诛杀这些人。
反正死了一批人之后,很快又会滋生出一批新的人来顶替他们。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川
第五百九十章 博浪沙
又过了一段时间,关于封禅的礼仪问题,儒家之人还没有讨论出个究竟,只能说,儒家之人,做事能力不行,现在连嘴皮子能力都不行。
倒是嬴政准备东巡的依仗队伍,已经准备完毕了。
这也是因为在两年前,蜃楼出海之后不久,在秦国征伐百越之时,为了使得天下安定,震慑那些六国余孽,嬴政就进行过一次东巡。
有了那次的经验,再度进行东巡的事,也是显得轻车熟路了起来。
此次护送嬴政东巡的,依旧是蒙恬。
两年前,那次东巡的事,护送嬴政之人,就是蒙恬,但有所不同的是,眼下之蒙恬,已经因为覆灭匈奴,立下大功,被封为了九原侯,且他麾“四四七”下的亲兵,也是经历了和匈奴之间的大战,变得更加勇武了起来。
两年前,在蒙恬的护送之下,嬴政东巡的过程一路顺遂无比,没有遭遇任何的意外,眼下这次东巡,想必也是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
当然,和上次的东巡相比,这次东巡不同之处不止如此。
这次的东巡,还多了一个人。
国师……苏玄!
早先东巡之时,苏玄因为乘坐蜃楼出海未归,所以并未参与,这次有了他的参与之后,诸多大臣本以为苏玄就算身份再尊贵,也只是坐在寻常的马车之中。
结果,嬴政的表现出乎了群臣的意料。
在嬴政的安排之下,苏玄,登上了天子才能够乘坐的“六驾马车”之中。
六驾马车,乃是天子才能够乘坐的专属车驾,为了东巡的安全考虑,秦国方面,准备了多辆六驾马车,每辆‘六驾马车’不仅外表一模一样,且窗棂都为封闭的格状,还覆有一层薄纱,里面的人可以大致看到外面的景物,外面的人却无法看清里面。且这纱也不一般,是某种特别的蚕丝,细密而透明,寻常强弩之箭都穿不破。
按照礼仪,六驾马车,为天子专用,即使空着也是不允许他人坐的,就连长公子扶苏,都只能和丞相一道,乘坐四驾马车,结果,苏玄却坐上了六驾马车,这不由让诸多大臣们想到当初嬴政册封苏玄为国师之时的那封圣旨。
“地位与帝王等同,见驾不拜吗?”
很多人不由深思了起来,越发体会到了苏玄在嬴政心目中的分量,在秦国的地位。
嗯,值得一说的是,虽说长公子扶苏若参加东巡,也只能乘坐四驾马车,但现实却是,无论是上次东巡,还是这回的东巡,嬴政都没有带上扶苏。
原因?
当然是为了监国咯!
嬴政去往山东之地巡视,咸阳方面,总不可能没有人坐镇,长公子扶苏,就是监国之人,上回东巡的时候,他在韩非的协助之下,监国之事做的很好,眼下,嬴政决定再让他进行监国,也算是通过监国一事,为他日扶苏继位,积攒一些经验。
是的,嬴政虽然仰慕长生一道,渴求成仙,乃至统一世界,成为世界之王,却不打算一直霸占着皇帝之位,扶苏乃是他的长子,又是嫡出,且素有能力,他自然不介意多给扶苏一些机会。
且在苏玄的建议之下,这次的东巡,既然扶苏没有来,他索性连其余的公子都没有带,免得扶苏误会,生出一些别的想法。
上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下一篇: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