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453节
徐子陵沉默。
他是出自扬州市井的最底层之人,见惯了人世间的疾苦,知道最底层的平民为了几个铜板需要劳作多长时间,静念禅院用那么多的铜来修建铜殿,仅仅只是为了放置和氏璧,确实有问题。
苏玄看着沉默的徐子陵,又开口道:“正是因为佛门的存在宛若蛀虫,在天下苍生身上汲取养分供养己身,我才会说唯有灭佛,才可以拯救天下苍生。”
苏玄旋即说起了另一件事。
“约莫在五十多年前,天下还未一统的时候,当时周国的皇帝周武宗便曾下令灭佛,使得各地佛像悉毁,勒令各地僧人还俗,凡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庙,一共烧毁寺四万,强迫三百万僧、尼还俗。”
0 ········求鲜花···· ····
“这是极其恐怖的一件事,要知道,当今天下的人口也就那么多,却存在着三百万不事生产,不去劳作,不去生育的僧侣,若天下皆为僧侣,则天下,会一世而亡。”
这不是一件危言耸听的事,而是事实。
寇仲和徐子陵因为是社会最底层出生,虽然认识字,但对于这些典故一无所知,此刻听到苏玄这番话,不由心神摇曳,震撼无比。
又听苏玄接着道:“此次武周灭佛一事,持续了很长时间,就结果而言也起到了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甚至有人称赞灭佛之策,乃是复国强民之上策。”
“可惜的是,武周灭佛的成果,最终全部被杨坚给篡夺,在杨坚篡周之后,周国府库之中因为灭佛而得来的钱财,反倒是成为了杨坚一统天下的本钱。在统一天下之后,为了推广愚民之策,于是乎,被周国打压的佛门,便成为了杨坚手中的一柄利器,重新得到了重用,之后杨广继位,也重用起了佛门,不过杨广的心思终究还是和杨坚有些不同,这也是当下佛门放弃杨广,支持李世民,准备以和氏璧代天择主,选择李世民为新君的缘故所在!”
“原来是这样啊!”
寇仲听到苏玄的话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他对自己的好兄弟徐子陵很是了解,知道徐子陵以往的想法,于是乎又看向了徐子陵。
只见徐子陵的神情很是复杂,但出乎意料的,却没有继续反驳苏玄的灭佛之言,苏玄的这番言论,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将他给说服了一些。
当然,佛门的真实面目是否如苏玄所说的这般,他自会去探查清楚川
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下三害
在说完了佛门的问题之后,苏玄又谈论起了天下。
“天下有三害,一为皇帝,二为世家门阀,三为佛门,其实相较而言,佛门比起前两者还是要好上一些的,毕竟他们好歹打着普度世人的名头,就算为祸,也不敢大张旗鼓,只敢偷偷摸摸的进行,而前两者则不然,皇帝索取无度,世家门阀出则前呼后拥入则高朋满座,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利,他们巧取豪夺,最终受影响的始终是天下万民。”
“杨广修运河、设科举、三征高丽,从目的来看,其实是好的,可惜的是,他急功近利,加上麾下一群门阀不做人事,最终导致结果事与愿违,而杨广,也是彻底的沦为了昏君。”
“你认为杨广所做的“五九三”这些事是好的?”
徐子陵听到苏玄这句话,顿时有些惊讶,总算是找到了苏玄话语之中的一处漏洞了。
他和寇仲的干娘傅君婥便是高丽人,当初也是为了刺杀杨广才来到中原的,结果没有想到,在苏玄这里,苏玄竟然认为杨广征高丽,居然是一件好事?
“多年以来,高丽不断侵袭中原,野心勃勃,对于中原而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了守护中原大地,杨广征高丽,乃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且若是能够成功,杨广也可以将中原的内部矛盾化为,借助开疆拓土之功,成为一代明君。”
“可惜的是,他最终失败了,因为三征高丽,全部失败的缘故,虽然成功打击了高丽的野心,使得高丽放弃了侵袭中原,可中原也因为其穷兵黩武的缘故,导致民不聊生……最终,一步步演变成了当今这等乱世……”
“至于杨广所做的那些事?征高丽,乃是开疆拓土,守卫中原。设科举,打破了世家门阀对官职的垄断,令得寒门子弟也有机会为官,杨广的本心是好的,可惜,他却忽略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一直实行到现在,杨坚也是依靠这些士族的支持,才得以篡周成为皇帝,在杨广继位之后,四大门阀、五姓七望的威势更是达到了极致,朝中的诸多官员,全部出自士族之中,杨广准备打破士族对官位的统治,从根子上就触及了这些士族的利益,他们能够答应才怪。”
“至于最后的修运河,诚然,运河乃是杨广为了贪图享乐而修建的,但如果忽略到水殿龙舟一事,运河的作用,其实还可以用作沟通南北,自五胡乱华以来,汉人衣冠南渡,南北虽然产生了一定的交流沟通,但单靠陆路交通,想要完全沟通南北,还是有些困难,运河的存在,使得南北又多了一条沟通的道路。”
“这是你眼中的杨广?”徐子陵听着苏玄说完,还是很难接受这一切,在他和寇仲的心目中,最初的时候,杨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叫他们敬畏无比,后来知道了杨广的真实面目,他们又有些难受,同时,对于杨广也生出了厌恶之意,在他们看来,若不是杨广这个昏君的缘故,天下也不会陷入大乱,变成这副民不聊生的模样。
可今天,在苏玄的口中,他们又听到了另一个模样的杨广。
自从寇仲为了争一口气,决心争霸天下之后,他们就开始逐步了解起了天下大势,对于苏玄所说的这些话,也能够理解几分。
如果杨广真的按照苏玄所说那般,拥有着宏图壮志,那倒是他们污蔑杨广了。
可这,真的是杨广真实面目吗?
还是说,仅仅只是苏玄眼中的杨广?
“我只是在阐述事实罢了,或许这和你心目中杨广的形象有所出入,但如果抛去对现今杨广的某些看法,你不得不承认,杨广所做的事,每一件都所图甚大,可惜就是因为太急了,且他的运气不太好,如果杨广征伐高丽成功,借助覆灭高丽之功,倒是可以强行将这些政策给推行下去,可征高丽失败了,对内又因为得罪了门阀士族……而门阀士族,在意识到杨广的某些心思后,自然是不可能再让他在皇位之上坐下去……”
徐子陵再度沉思了起来0
寇仲则是想到了当初在东溟派盗取宇文阀账簿的事情,除了宇文阀的账簿,那一役,他和徐子陵还得到了别的账簿。
很多门阀私自从东溟派购买兵器,豢养私军。
可见,几大门阀,早就图谋不轨了。
此番师妃暄意欲借助和氏璧代天选帝,选择了李世民,不过是一场演给天下万民看的戏罢了。
李世民,出自四大门阀之中的李阀。
慈航静斋如果真的是想要选择天命之主,为了不选择其它的人?
“这就是这些门阀的真面目吗?”
“还真是让人鄙夷,有这些家伙的存在,实在是让最底层民众看不到丝毫希望啊!”
寇仲很不甘。
以往的他,以为最底层民众受苦受难,是因为杨广的缘故,眼下看来,杨广或许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门阀。
至少,杨广尝试推行过科举制,给了最底层民众一条出路。
而因为这条出路侵害了门阀的利益,所以,诸多门阀毫不犹豫的将其给斩断了。
“你想要为最底层民众寻一条生路吗?”
苏玄看着44寇仲,向着他问出了一个意味莫名的问题。
“你什么意思?”寇仲看向苏玄,虽然苏玄在他和徐子陵、跋锋寒面前说了许多,但老实说,到了现在,寇仲都不知道苏玄究竟是好还是坏。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你很有趣,你一没有钱,而没有兵,更是无权无势,但却想要争霸天下,你的野心很大,不过,如果是为了给最底层民众争一口气,我倒是能够理解你的想法,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些门阀之人高高在上惯了,天生就看不起最底层的平民。”
“因为我也是平民出生的缘故,所以,我不介意给你一些支持。”
苏玄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一样东西,“这东西,你拿去吧!”
第七百六十六章 长生诀之秘!
苏玄说话之间,递出了一样东西。
寇仲看到苏玄递来的东西,眸光顿时一凝,这是一方小巧的玉玺,其上五龙交纽,在玉玺之上,有一角是黄金所修补而成的。
“和氏璧!”
徐子陵沉声开口,道出了这方印玺的名字。
寇仲和跋锋寒听到这话,顿时眸光灼热了起来,死死的盯着苏玄递出的玉玺。
“这就是千古异宝和氏璧?这就是师妃暄拿来代天择主的宝物?”
寇仲乃是中原人,对于和氏璧的名头,自然是听说过,而跋锋寒虽然是突厥人,却也听说过这件异宝。
“你真的准备将这样东西送给我?”
寇仲没有第一时间去接和氏璧,而是惊疑不定的看向了苏玄。
这可是和氏璧啊!
在没有遇到干娘傅君婥之前,他就听说过和氏璧的名头,后来更是在宋鲁、宋师道那里,听说过更多关于和氏璧的事情。
杨坚昔年灭陈,没有找到和氏璧,因此一直耿耿于怀。08
也因为如此,隋朝在很多人看来得国不正,没有和氏璧,若谁能够得到和氏璧,谁就是天命之人。
苏玄直接将这样异宝递了出来,一时间,倒是让寇仲有些不明白苏玄的意思,苏玄的立场了。
苏玄乃是魔门之人。
“是因为慈航静斋选择了李世民,所以,魔门便选择了李世民的对手,也是就是我,准备投资于我吗?”
虽说此前也遇到了魔门之人,魔门对于他和子陵的态度不怎么好,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得清楚了,甚至于,苏玄对待他和子陵的态度,和其余魔门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也是可以解释的。
魔门不似白道,共分为两派六道,魔门内部也是如同一团浑水,争斗不休。
“当然不是白送给你的。”
苏玄看着寇仲,又说出了一句话。
“你想要什么?”
寇仲顿时明白,苏玄将和氏璧交给自己,是想做一场交易。
“我想要长生诀!”
苏玄直言不讳,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将和氏璧交给寇仲,不过是因为他很欣赏寇仲,但他不可能因为欣赏,就将这件异宝直接给寇仲,总归得拿回一些东西才行。
长生诀,就是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听到“长生诀”三个字,寇仲和徐子陵面色同时微变,他们的干娘傅君婥当初就是因为长生诀,死在了宇文化及手中,对于长生诀,他们可谓是爱恨交加。
一方面,他们能够有当下实力,确实是仰赖于长生诀,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比痛恨长生诀,如果没有长生诀的话,干娘也不会死。
对于在扬州市井长大的两人而言,干娘傅君婥的存在,宛若是黑暗之中的一点烛火,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初他们在埋葬了干娘之后,也是将长生诀这等很多人渴求无比的奇书埋了起来,没有想到过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还有人想要得到长生诀。
“长生诀已经被我们给毁了!”
徐子陵听到这话,当即向着苏玄说道。
“别傻了,如果你们真的有能力毁掉长生诀,你们早就毁了,长生诀乃是以以玄金线织成,水火不侵,这天下间或许有人能够将其毁掉,但绝对不包括你们。”
“你对长生诀很了解?”
寇仲也是看着苏玄。
苏玄道:“虽然你们修行了长生诀,但论及对长生诀的了解,你们绝对是不如我的。”
“哦?愿闻其详?”
“相传上古时期,黄帝曾经向素女请教房中术与养生之道,素女便传下《素女经》与《长生诀》。此书以甲骨文写成,深奥难解,先贤中曾阅此书者,虽不乏智能通天之辈,但从没有人能融会贯通,破译全书。全书共七千四百种字形,但只有三千多个字形算是被破译了出来。书内还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曾看过此书者的注译,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模不着头脑。犹幸书内有七副人形图,姿态无一相向,并以各项各样的符号例如红点,箭头等指引,似在述说某种修炼的法门,但不谙其意者不练犹可,若勉强依其中某种符号催动内气,立时气血翻腾,随着更会走火入魔,危险之极。”
“《素女经》讲得是男女行房时的禁忌与技巧,而《长生诀》传授的却是夺天地之精华,固本培元之术。”
“当然,这只是传闻,或许《素女经》的作者确实是素女,但《长生诀》的真正作者,乃是上古帝师广成子。”
“除此之外,此书的练法也是截然不同,首先修炼者不能有半点内力,其次需要修炼者以无意之意修习。若修炼者早已有内功傍身,两功相冲之下,是无法597修习成功的。而非练武之人得到此书,因为深知此书不同凡响,刻意用功也无法达到无意之意。加上修习《长生诀》的入门,是通过窍穴吸纳天地灵气,反补自身。直接修炼出先天真气。这过程中修炼者会出现种种像极了走火入魔的情况。一般人定会视之为走火入魔,不敢继续修炼。故虽代代相传,可得到的人由于早有成见,一试不妥下,便不敢再练下去。”
“不得不说,你们的运气很好,因为不懂武学,也不知道武学常识的缘故,就算遭遇到了走火入魔,也只当是正常情况,加上你们两人体质相反,如太极阴阳,相辅相成,这才使得你们练成了长生诀。”
苏玄侃侃而谈,言语之中,不乏对寇仲和徐子陵的欣赏之意。
上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下一篇: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