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60节

  《大诰》中所记载刑法其酷烈古今未有。

  除了常见的族诛、凌迟、枭首等刑法外,洪武年间还复用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久废之刑,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古所未有之刑。

  又有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杀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科,则为前代所未有。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由于过于严酷,朱元璋全力推行的《大诰》在他死后,后面继承皇位的每一任皇帝都在不断淡化他的影响,可以说洪武之后便基本不再行用。

  当然《大诰》也不是一无是处。

  上面写的有一点,在杨宪看来就很有魄力。

  朱元璋规定,但凡是我大明子民,就可以头顶《大诰》直接进京告御状。

  路上沿途各级官吏不得阻拦。

  虽然还是免不了一顿杀威棒,但这已经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给予老百姓最大的权利。

  因此《大诰》又被称为史上第一通行证。

  事实上,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刁民告刁状的情况,可如果能够在当地便申明冤屈,谁又会不辞辛苦万里迢迢赶到京城来申冤。

  这个途径可以不常用,但不能完全没有。

  所幸这个时候咱老朱应该还没开始搞这个,为了避免《大诰》这种极端情况出现。

  就刑典一事,杨宪也与朱标聊了很多。

  其中提出一个十分关键的点,便是量刑。

  要根据官员所犯事情的轻重,分别设置不同的刑法。

  像朱元璋这样,贪污六十两银子是死,贪污六万两银子也是死,出发点是好的,可有时候反而会坏事。

  而且动不动就株连砍头的,在杨宪看来实在是太不人道了。

  这一点,朱标深以为然。

  因为这些日子里,他处死的贪官中,就有全族上下包括老人小孩,全部砍头的。

  “官员贪腐情节没那么严重的,除了罢免官职入狱外。我觉得再加上一条,同样能够起到震慑作用。”杨宪开口道。

  “杨卿快说。”朱标立马开口催促道。

  如果有好的刑法,能够取代现有的酷刑,同时还能起到震慑作用的,在朱标看来是再好不过了。

  “在科举之中加一个政审环节。”杨宪开口道。

  “政审?”对朱标来说,又是一个完全新奇的词汇。

  “就是政治审查,即对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进行直系亲属审查。”

  “我们到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将贪腐官员信息记录在册,整理发文至全国各地,但凡是贪腐官员直系亲属禁止其参加科举考试。这样一来,贪腐官员的压力就不仅仅来源于朝廷,同时还会产生于他们内部。”

  “至于牵连的亲属,可以按照贪腐的程度来决定,这一点具体就要殿下回去和陛下以及吏部大人们一同探讨了。”杨宪开口道。

  事实上杨宪讲的,在后世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正是公务员政审制度,别看这个制度简单,其中却蕴含着大智慧在里头。

  这一招在后世可以说是无往不利,尤其是针对公检法在内的特殊部门,政审尤其严苛。

  针对我国家长爱子心切的特点,有政审制度在,为人父母的在他们行为不当时也会顾忌到子女未来的前程。

  完全可以说,政审制度,就是悬挂在每一个家长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朱标仔细品了一下,越想便越觉得这一举措实在是太妙了。

  他抬起头,看着杨宪,眼里满是赞赏与佩服。

  能够想出这样政策的人,治国大才。

  可惜之前圣旨下了,让杨宪待在扬州,治理扬州三年。

  在朱标看来,杨宪提出的这个政审制度比起他父皇朱元璋最喜欢搞的那套连坐制度,更加人性化,也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第82章 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

  “杨卿所提的这个政审,实在是太妙了。”

  朱标何等聪明,杨宪只是稍加提点,他便是看到了这一举措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政审一出,可以说是直接断了贪官污吏整个家族的科举路。

  所谓富不过三代,就算家族还留有资产,可三代之后啥优势都没有了,完全沦为白丁。

  这种来自官员家族内部的压力才是最要命的。

  朱标来扬州原本只是为了散心,顺便找一个人倾诉他最近的苦闷。

  杨宪大脑里各种奇思妙想,各种神奇的发明,朱标自然是佩服的。

  可他没想到在吏治上,杨宪也能够拥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不应该说是前无古人的见解。

  提高官员俸禄,量化考核,严监管,量刑处罚,出台政审。

  在朱标看来,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敢说完全杜绝贪腐,但起码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贪腐的滋生。只要保证整体大部分清明即可。

  “杨卿还有什么可以教我的?”朱标站起身来,郑重朝着杨宪行了一个礼。

  还好是在马车内。

  要是给外头那些太子的从官、内侍看到这一幕,不得了。

  堂堂当朝太子,竟然给臣子行如此师生大礼。

  杨宪无奈只能是起身还礼。

  “基本上朝廷能够做到前面讲的几点,便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解决掉官员贪腐问题。当然了,想要完完全全杜绝贪腐,仍旧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太子殿下要做好心理准备。”

  杨宪看着朱标,接着开口道:“我认为反腐的最高境界,是让这些拥有公权力的人,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让贪腐成为一笔不划算的帐。”

  不过何其艰难。

  杨宪心中轻叹一声。

  即便是后世,这样的环境与制度,仍不时有贪腐新闻爆出。

  而这,就又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太子殿下,扬州知府府衙到了。”

  这时马车忽然停了下来,车外传来了太子内侍的声音。

  “知道了。”

  朱标淡淡回道,然后看着杨宪。

  “杨卿,府衙我下次有空再去坐,我现在得马上赶回京城去仔细研究你讲的政策了,我就送你到这了。”

  对于已经得到心中答案的朱标,自然已经没必要再去府衙了。

  对他来说,时间宝贵,早一日将相应的政策出台落地,就将早一日还大明官场清明。

  “太子殿下正事重要。”杨宪点了点头。

  在下车时,杨宪忽然回头。

  “太子殿下,见过我开办的扬州国立小学了吗?”

  朱标愣了一下,点了点头,不知道杨宪为什么会有此一问。

  “需要接受教育的不仅仅只是孩子,官员同样需要。”

  说完这句话后,杨宪便头也不回离开了。

  预防大于惩罚。

  官员教育培训,能够加大预防作用,同样是减少腐败发生的一种方式。

  可以给官员们讲讲各种警示案例嘛。

  ...................

  送别朱标后。

  杨宪回到府衙,如今扬州水泥厂已经步入正轨。

  用它来修建的第一座建筑便是扬州国立小学。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此刻在杨宪面前的,正是扬州州城布局图,他准备重新进行城市规划。

  真要这样做的话,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种问题。

  不过重新规划势在必行,因为杨宪心中清楚自己治下的扬州城只会越来越繁华,到时候如果是像现在杂乱无章的建筑排布,是无法容纳足够多的人口。

  杨宪目标,是将其打造为集经济、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大明第一城。

  “明义,这几个区域,如今是空闲地块吗?”杨宪伸手指了指地图上几个位置,开口问道。

  鲁明义上前仔细看了一下分布图,最后点了点头,开口道:“这些地块,曾经的地主死在逃荒中,后人也死绝了。如今已经收归国有。”

  非常好。

  杨宪看了一下地理位置,准备将这些区域全部规划成住宅区域。

  直接兴建住宅小区。

  离扬州城中心的区域,可以设计成高档住宅区,要求就一点,那就是看起来华丽气派、逼格要高,能够让那些有钱人心甘情愿花钱。

  远一些的偏远角落则划成商用普通住宅区。

  这样一来,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之后还可以推出各种各样的相关政策,可以利用房屋进行各式各样的人才引进,现在在自己工厂工坊工作的工匠也能给予购房优惠。

  甚至为了照顾那些实在是买不起房的人,杨宪还打算推出廉租房,不过这样一来酒楼客栈的生意就要受到一定冲击了。

  以扬州的繁华,可以预见到时候将有源源不断外来人口涌入扬州,杨宪这是未雨绸缪。

  古代礼制规定的建筑参数多属尊卑布局规范,这些规范严格指定了建筑物的等级、布局、用料以及装饰色彩等许多方面,却唯独没有对建筑高度做出过详细规定。

  如今有水泥的前提下,杨宪准备直接建现代高楼,五层以上。

  将一栋栋小高楼,按照特定的布局挨在一起,组成小区。

首节 上一节 60/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