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336节

  再说京师城墙这么厚实,你再多火炮有什么用?

  陈珪还是很有信心的,和他交流一圈下来,太子也变的信心大增。

  朱高炽这时想了想:“危难关头,有些人喜欢偷鸡摸狗,私下窜连。”

  “传旨下去,俺父皇离京后,京师文武官员,不得有三人以上私下聚会碰头。”

  “减少两人以上的私下聚会碰头。”

  “有什么公务,都在衙门里面见面说,有什么事,在大庭广众下讲。”

  简单说,就是不要窜门了,省的你们私下窜通。

  历来的兵变和反水,都是有人私底下见面,勾对各路军将完成的。

  永州兵变也是如此。

  陈珪三将觉的这招虽然不讲理,但应该有点效果。

  朱高炽沉声道:“着锦衣卫多置密探,严加查处。”

  他说完后,突然回过神:“纪纲呢?”

  袁珙这时道:“纪纲亲自去江南和浙江没海,抓拿通敌的商人。”

  朱高炽开始没明白,听袁珙一说,感觉事情有点严重。

  朝廷缺粮了?

  朱高炽甚至觉的有点不可思议。

  靖难中燕军在后期兵马越来越多,终于开始缺粮,因为缺粮,朱棣在大胜后,曾解散了数万官军步骑降军,连骑兵和战马都没要。

  没办法,步兵都养不活了,战马更没办法养活,还不如送回去,消耗朝廷的豆料草料。

  朱棣最后直取京师,也是粮草不够所逼,拖不下去。

  但现在,他们是朝廷的一方,居然又开始缺粮了。

  要知道朝廷现在控制着粮食产量最高的省份。

  陈珪这时道,朝廷粮食大省湖广现在有一大半被叛军所占,官军这边地盘上的卫所还比叛军少,这意味着军田也比叛军少,所以在湖广,要么双方打仗,没收获,就算有收获,也肯定叛军比他们强。

  而且,叛军云南,交趾等地(包括占城、吴哥王朝朝廷目前还不知道)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物资往叛军地盘上送。

  叛军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都有大量卫所军士在屯田,没有加入战争。

  广东和福建据说屯田也囤的很好。

  相比之前,朝廷在北平,河南,山西,山东,直隶,浙江、湖广、江西,到处征调兵马,准备会战,几乎七八成的军田已经处于劳力严重缺失的状态。

  想想靖难中,南军最多一次也就征招了六十万兵马。

  而朱棣在即将开始的湖广会战,投入八十多万兵力,还有二十万民夫,号称一百万。

  这意味着,朝廷最少有几十万青壮没在屯田。

  当然,朱棣现在开始决战,也是在去年秋粮之后,时间也是刚刚好。

  但如果短时间不能取胜,一旦拉入持久战,到夏粮时,朝廷这边的产量,肯定要远远低于去年。

  “可这还不是关键。”袁珙这时道:“朱高煦在福建沿海以重金收粮,还用交趾,南洋等地的特产来换,据说现在有种白糖,十分珍贵,很受欢迎,也用来换粮。”

  “江南的商人,把白糖换到手上,卖到日本和朝鲜,能赚数倍,这些商人见利忘义,趋之若鹜的跑向福建,用粮去换糖。”

  “朱高煦很阴毒,凡是用粮换糖,比用白银买糖便宜很多,江南和浙江的商人还要再便宜,摆明就是故意换掉咱们的粮。”

  袁珙说到后,简直咬牙切齿:“浙江台州,有人敢把官仓里的粮偷出来去换糖,然后再卖,就能净赚一倍。”

  “现在朝廷在江南一带的征粮和税赋,已经出现大问题了。”

  所以朱棣再派纪纲亲自过去,一定要抓到走私勾结叛军的商人,然后抄家灭族。

  “岂有此理,高煦为何这么歹毒。”太子痛心疾首:“若是朝廷粮不够,苦的还是百姓啊。”

  陈珪诸将都暗赞太子仁厚。

  很久没说话的姚广孝这时说话了:“汉王很会搞事情。”

  “除了在战场上用阴谋诡计,还知道在战场之外,再下黑手,这点,我们在靖难中都没有他做的好。”

  姚广孝突然说朱高煦的好话,四周一片震惊。

  但所有人想想,姚广孝没有说错。

  古代人只知道打仗,但朱高煦知道,可以从经济,宣传,后勤,等各方面渗透,战场之外,或许会更加的惨烈,如果做的够好,甚至可以决定战场的胜负。

  这时谭忠看出太子心情不对,立马道:“汉王诡计多端,还在战场外用无耻的手段,但是只要陛下在湖广堂堂正正的打败叛军,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袁珙也道:“只要陛下打败叛军,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太子默不出声,估计已经在想,就怕父皇打不过高煦。

  议过事后,众文武纷纷离开。

  袁珙和姚广孝最后走,走的时候,袁珙不时打量太子面像,越看眉头锁的越紧,但他也没说什么,走出太子府后,袁珙看了看天空,哎,长长叹了口气。

  姚广孝缓步出现在他身边:“你刚刚一直盯着太子看,看出什么了?”

  袁珙眉毛一动,想了想后道:“不是说过,很久没看了,应是日渐生疏,看啥都不准了。”

  姚广孝心中一动,不可思议的看向袁珙。

  靖难前和靖难中,特别是靖难前,袁珙是何等的自信。

  却听袁珙又道:“要是忠彻在就好了。”(儿子袁忠彻看相比他还厉害)

  姚广孝默默看着他:“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输。”

  袁珙身体一震,扭头看向姚广孝,然后狠狠的点了点头。

第368章 举国之兵

  四月中旬,朱高煦在巴陵的消息传到了武昌。

  此时的朱棣,刚刚进入武昌府江夏城。

  巨大的龙船缓缓驶入,朱棣站在船头,表情严肃且充满自信。

  此次朝廷前后用了大半年时间,从陕西、山西、河南、江西、北平、山东、直隶、浙江加京营,八省一京征调了八十多万兵马,加二十万民夫,囤结粮草上百万石,几乎是举国之兵来打湖广决战。

  平汉布政使司已经设到武昌,金忠为布政使,全权负责筹备军械粮草一事。

  大战即将来临,朱棣却感觉手下将领不够用。

  靖难中他部下军将如云,几十员大将任他挑选,现在逆子起兵后,一年不到,他想用人,已经有点捉襟见肘。

  因为北平和京师方向留了一些重要将领,陕西宋晟和张武还在。

  现在跟随他在湖广的,只有大将朱能、火真、王聪、陈志、李浚、吴达、和允中等廖廖几个在靖难中留过名,其余都是靖难后提拨的,历史上也没啥名气。

  吴达在靖难前是北平七卫中,济阳卫指挥使,也算燕王老部下,靖难时,朱棣成立五军,朱高煦为前军左副将,吴达为前军右副将,两人算是搭档。

  但吴达一直算是燕王的人,靖难后徐忠、丘福等联名举朱高煦为太子时,吴达没有参加,还疏远了朱高煦,这也是朱棣要把他带出来的原因。

  和允中和他的情况差不多,靖难时也为后军左副将,与朱高煦没啥交集。

  两人在靖难中就是前军后军副将,地位比较高,当时薛禄、谭渊等都不如他们,原本靖难后都有机会封爵的。

  但靖难中东昌之战,北军被盛庸打的惨败,张玉战死,吴达和和允中都犯了大错。

  一个当时不能及时领兵冲上前支援张玉,一个在北军撤退时做断后没有守好,使的北军大败,损失惨重,算是靖难中北军最大的败仗。

  北军经此之败后,以后南下都不敢走山东,全由徐沛绕过来。

  而东昌之战,也是靖难中朱高煦没有参与的少数几场战役之一。

  往事徐徐浮现,此时朱棣脑海里全是靖难时的画面。

  逆子在靖难中是立下不少功劳,但这也不是你起兵造反的理由。

  俺能在靖难中获胜,是因为俺是真命天子,靖难中几次大风助俺,这才是俺胜利的缘由。

  你还真以为全是你打下来的天下?

  朱棣想到靖难中刮起的几次神秘之风,突然心情又兴奋起来,俺是真命天子,上天一定还会助俺。

  想到那些神风,朱棣心情好了很多,对此战的信心也变的更大。

  这几天陆续有消息从巴陵、长沙那边传来。

  逆子在湖广的兵马只有二十多万,三十万不到,还分守各地,因为逆子非常看重地盘,每打下一处,都要派兵固守。

  他举国之兵,百万之众,逆子就是以一敌千都没有用。

  上午,朱棣进入江夏城。

  然后召集各地守将议事。

  次日一大早,各处守将纷纷来到江夏。

  等人到齐后,众将参拜过皇帝,朱能告诉皇帝,朱高煦就在巴陵,居然没在长沙。

  朱能说他事先故意沉船,断叛军水上运输通道,原本以为朱高煦会带兵北上,带大量辎重和民夫走陆路,那种情况下,官军可以倚仗兵马之众,在野战中决胜叛军。

  但没想到朱高煦没上当,居然窝在巴陵不出,且派兵驻守四周府县,摆出一副静观其变的架势,这和朱高煦起兵之初,势如破竹的三路进攻,截然相反。

  朱能想了想:“俺觉的,朱高煦的叛军,火炮、回回炮(投石机)等重型兵器比较多,非常依靠水路。”

  “他从云南进广西,进四川,进贵州,全部都要利用水路才能快速推进,失去水路运输,他的火炮优势会荡然无存,能不能及时参与野战就是很大的问题。”

  边上王聪这时道:“很快要进入梅雨季节,到时湖广到处泥泞,叛军没有水路走,火炮会寸步难进,朱高煦是聪明人,可能还是指望我们去主动攻城。”

  朱能马上道:“咱们在广西吃过一次亏,不可能再去主动送上门,被他的火炮白打。”

  朱棣听着皱眉:“逆子的火炮真有哪么厉害?”严然有点不相信。

  毕竟他自己也用过洪武大炮,这玩意野战中没啥大作用啊,吓吓人提振士气而已。

  朱能闻言,顿时想到广西惨败,他涨红了脸:“陛下,叛军不但火炮比咱们的厉害,而且非常多,朱高煦那边最少几百门火炮,一打起来,众炮齐发,惊天动地,若是步营太过密集,一炮就是死伤一片呐--”

  朱棣半信半疑,感觉朱能在为广西惨败找借口,但毕竟是心腹重臣,也不好说什么。

  “俺这次随军带了两百多门洪武大炮,应该可以好好教训教训逆子。”朱棣道。

  朱能嘴角微张,想说咱们的火炮,好像没叛军的厉害,但又不想扫皇帝的兴,看朱棣很高兴的样子,只能咽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36/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