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73节

  群臣默不作声,低头望着鞋面,有些人甚至微微发抖,全部都无计可施,还都唯恐引火烧身。

  皇帝心中悲哀,脑子里面再一次想起那句话。

  国乱思良将。

  现在这个局面,良将也没有用了,甚至良臣也没用了,要天纵之才了。

  洋夷和其他任何敌人都不一样的,这个时候,还有谁能力挽狂澜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崇恩大人道:“皇上,臣请召苏曳进宫,他或许有挽救局面之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监成寿飞奔而入道:“皇上,苏曳阿哥求见!”

  皇帝猛地站起道:“快,快让他进来。”

  ………………………………………………

  注:第一更送上,又写到通宵了,啥时候能正常作息呀,呜呜!

  诸位恩公,赏赐我几张月票吗?真的太需要了,千万拜托了。

第122章 尘埃落定苏曳婚礼大清英雄

  此时,苏曳一身布衣,走入殿内。

  整个人显得非常平静,完全看不出最近正在经历大风大浪。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快快起来。”

  说来,自从风波之后,皇帝和苏曳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尽管苏曳也曾经不断上奏折,但只有两种内容,一个是不断地辞官,一个是关于洋夷修约之事。

  没有一个字为自己辩解,也没有一个字为自己求情,更没有一个字表功。

  所以皇帝内心真是感慨万千,这次是真的好在有了苏曳啊,否则他这个皇帝的丑闻已经彻底爆发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苏曳,现在英国军队占领了广州,抓捕了两广总督,广州知府等官员,而且舰队已经重新出现在大沽口,兵临城下,危如垒卵,你可有办法?”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内心真的是充满了万一的希望。

  苏曳平静道:“有!”

  皇帝一愕,一喜。

  群臣一惊,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办法?

  皇帝道:“什么法子?”

  苏曳道:“我去广州,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

  杜翰道:“就是你所谓的谈判吗?签订新条约吗?”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说谈判了。

  因为一说谈判,就会想起耆英和叶名琛。

  前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后者,只知道一味的蛮横,坐井观天式的谈判。

  所以谈判一次,在整个清朝,几乎都是耻辱的代名词。

  包括接下来的奕,再后来的李鸿章。

  签订的无一不是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我刚才说的很清楚,无条件退兵。”苏曳道:“不是谈判,而是像张仪苏秦那种,只身入敌营,直接说服英国人退兵。”

  换一种说法,就完全不一样了。

  张仪,苏秦那就是纵横家啊,利用三寸不烂之舌,直接力挽狂澜,改天换地。

  而这种纵横家,完全符合了现在清廷的文化审美。

  觉得这才是最高级的。

  杜翰道:“苏曳阿哥,现在世界变了,和列国争霸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当时不管秦国,楚国、赵国等等,都属于同文同种。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洋夷,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纵横家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你也知道世界变了啊。

  翁心存道:“苏曳,伱虽然是文解元,但是你的文章在英国人面前是毫无用处的。”

  载垣道:“苏曳,说来说去,你该不会是要和英国人签订新条约吧?”

  那意思很清楚,你该不会是要满足英国人修约要求吧,让英国人进入通商口岸城市,军舰自由在长江上游弋,并且多开通口岸城市,甚至赔款给英国人。

  苏曳道:“我说得很清楚,不修约,不赔款!”

  “只身入敌营,劝英国人退兵!”

  杜翰不敢置信道:“我大清,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苏曳道:“是的!”

  所有人哗然,这又如何可能?

  开什么玩笑啊。

  英国人有多么贪婪,大家都是知道的。

  人家已经出兵了,就一定会张口,狠狠咬下一口肉下来的。

  你想要让人家直接退兵?

  做梦吗?

  说真的,在满清这种落后国度做谈判使者是很恶心的。

  朝内的人,大多是没有逼数的。当时推你去谈判,算是为他们顶雷,签完条约之后,这些卖国条约朝廷也都认,但是会把卖国的锅全部推到签约者的头上。

  当然,很多签约者,更加愚蠢。

  一开始连讨价还价都不懂,只想着赶紧结束这件事,对方不管提出什么条件出来,就闭着眼签下去。

  到了后面,了解得渐渐多了,也开始讨价还价了,但是又利用和外国人签条约的机会,谋取私利。

  所以,苏曳坚决不说自己去谈判。

  只是说,临危受命,只身入敌营,劝退百万兵。

  如此一来,才能获得美名。

  才能获得巨大的功劳。

  用三寸不烂之舌,直接让洋夷退兵,这简直是苏秦张仪转世啊。

  甚至,这二人转世都办不到。

  但此时,满朝文武皆是不信。

  皇帝也不敢相信。

  但眼下这个局面,死马当作活马医。

  皇帝道:“苏曳,你有什么条件?”

  意思很清楚,你赶紧提条件,朕借机恢复你的官职。

  苏曳道:“为国分忧,不敢提条件。”

  皇帝道:“好,那你几时出发?”

  苏曳道:“事不宜迟,三日后便出发,前往广州。”

  皇帝道:“拟旨,封苏曳为钦差大臣,并署理广州知府一职,全权交涉洋夷诸国,钦此!”

  苏曳道:“臣领旨!”

  …………………………………………

  三希堂内。

  皇帝道:“苏曳,朕给你一个底线,赔款八百万。并且真正开放广州,让英国人入城。”

  其实,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让洋人入城,这是上一个条约就规定的。

  只不过清廷找各种理由拖延,尤其是广州,并没有履行。

  而这一次,英国人出兵把皇帝吓住了,赶紧妥协。

  “只要不高于这个条件谈下来,你就算有功。”皇帝道。

  显然,是没有把苏曳在朝堂上的吹牛逼当一回事。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皇帝说的这些条件,苏曳去签下来。

  那就算当时有功,以后也会被人骂丧权辱国。

  别说赔款八百万,就算赔款二百万,也会被骂卖国。

  但实际上,你真赔八百万,英国人是绝对不会满意的。

  所以这些东西,苏曳碰都不会碰!

  他这次去广州和英国人谈判,不仅是游说英国人退兵,而且还有更高的目标。

  苏曳道:“皇上放心,臣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此去,定力挽狂澜!”

  ………………………………………………

  苏曳走了之后,皇帝不由得后悔了。

  他不应该让苏曳去广州和英国人谈判的。

  这显然是一个脏活。

  不管怎么谈,最终肯定是要妥协的,事后肯定会被骂卖国的。

  看看耆英的下场就知道了,看看叶名琛的下场也知道了。

  和英国人谈判,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273/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少帅:多子多福,娶妻娶成列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