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第184节

  道衍没有再说话。

  只是看着随孔议一同而来的南宗大儒和年轻一辈的精英,在听闻了南宗遭遇的“不公”,以及与北宗孔家形成的强烈待遇对比时,面上或多或少流露的愤懑。

  还有那一个个握紧的拳头。

  他便知道,他造访南宗,随南宗车队一同归返苏州府。

  这几日的潜移默化。

  到这一刻,总算功成。

  随着草草结束的相迎,南宗的车队便在属官的引领下率先去往安置的宅邸。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校订四书五经的需要。

  安置孔家两宗的宅邸都坐落在了离钦差队伍不远的北城区,加之北上的路更远。

  当南宗的车队刚刚抵达给他们安置用宅邸前,正往宅邸中搬运书册,衣物时,另一支被众多儒生夹道一路护送而来的孔家车队,竟也同步的来到了同一条街道的另一头。

  看着敲锣打鼓欢迎。

  一路热情至胜的将北宗孔家车队送达安置的宅邸前,仍有不少人期盼着与之交流一二的北宗盛景。

  不少南宗子弟连搬书的心情都没有了。

  而当北宗孔家的车队上,下来一个年岁与孔议相仿的男子时,他也似乎心有所感。

  站到安置宅邸的台阶上时,偏头遥望。

  恰巧与一街两头,同样在观察着他们动向的孔议遥遥对视。

  道衍不发一言。

  却将两宗下代族长遥相对望,隔空下战贴,南宗上下同仇敌忾的反应尽收眼底。

  在短暂的沉默后,叮嘱了带路的属官一定要将南宗孔家族人的照顾妥当后,便与孔议寒暄几句,约定了明日的会晤后,便率先辞行。

  等到车队的东西全数搬完。

  苏州府衙的属官也带人告退之后,几个与孔议年龄相仿的男子便簇拥到了孔议身边。

  望着热情不减。

  要不是健仆阻挡,都有心想要上手替北宗搬书,甚至迫不及待想递拜帖,恨不能当日就登门造访的苏州府世子们,他们的眼神中都浮现了些许愤恨。

  “少族长,我们要不要…”

第205章 背水一战

  “要什么?”

  孔议面色沉着而肃穆。

  约莫三十岁的年纪,已然有了老学究的风骨,不论是年岁长于他的族老大儒,还是年轻一辈的族内才俊,就没有一个不对他服气的。

  望着喧闹的北宗车队,他的眼神中也有不甘。

  但他必须为自己,为此行的队伍,为家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是为了替家族正名而来的。

  族人的想法他门清。

  无非就是寻个由头找上门去,广而告之的来一场文斗,以此来为南宗孔家正名。

  争一份尊重。

  所以面对族人的询问,他的态度冷静而果决。

  “自古以来,山东曲阜就是孔家宗庙所在,这是天下仕林公认,乃至于族老们也无法反驳否认的事实。”

  “不管先辈在分宗时如何分歧。”

  “究竟哪一宗才算孔家正统,如今的衍圣公只有一个,且在北宗。”

  “这是无可分辩的事实。”

  “就算你们上门挑衅,广邀天下仕林都来参加了两宗文斗的盛会,甚至拿下了文斗的魁首,那又如何?”

  “若是容易能够取北宗而代之,自南宋起,两宗分立争斗二百多年,到最后也不会被迫将衍圣公位让出,致使如今世人都只知孔家北宗,而将南宗视若无睹了。”

  看着攥紧了拳头,愤愤不平的族中青壮。

  孔议最终还是低喝一声“回去”,将所有人都赶入了为他们挪腾出来的府邸。

  在好生安抚了一众族人的情绪,让他们尽快安稳下来,温习经史,做好在四书五经校订过程中稳扎稳打的准备,也便入房休息了。

  不多时。

  就在所有族人都安置下来之际,一个身着简朴,须发皆白,略有些跛脚的老者便如约敲响了房门。

  “族老!”

  孔议打开房门,将这位随行而来,平日藏身车队,替他坐镇兜底的族老扶进了房里落座。

  再斟上一杯茶。

  孔议便照例的聊起一路与道衍同乘马车时的所有交流。

  “今日抵达苏州府前,这位姚大人倒是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语,只是在我提及北宗时向我致歉,表示一事不应烦二主,只是四书五经校订实在紧要,故与两宗都发了邀帖,未曾想两家都应下了。”

  “他保证,此番四书五经的校订唯才是举。”

  “是谁的功劳,功劳的大小,他会一一记录在案,只等四书五经校订完全,统一向朝廷请功。”

  “抵达苏州府后,姚大人本欲追责苏州府接待失仪,被我拦下……”

  一路上的交谈内容,抵达苏州府后道衍的态度,以及族人与北宗会面之后,那极大的落差,以及南宗族人对北宗自发的敌对情绪等等。

  孔议全部合盘托出。

  以此请教个中深意,破局的方向,使劲的办法等。

  从这位姚大人抵达南宗,欲要说动南宗族长,也就是他父亲参与校订,他爹就全程将他带在身边,接受“人情世故”熏陶。

  他爹从一开始就明确告诉他,即便在这场校订中争取不到任何的好处,对南宗而言都算是一场磨砺和历练,只要他能够理清楚人与人之间那点门道,学会如何带领族人,能在校订中绽放光彩。

  其余一切即便争取不到,也绝不会吃亏了。

  故而即便是到了苏州府,都还派有族里的族老替他讲学,分析人情世故。

  南宗族老思虑片刻道:“老夫未曾与这位姚大人打过照面,故而至今也分辨不出,此人货卖两家究竟有无深意。”

  “但就凭这一路他与少族长的态度,老夫可以断言,其人并不待见孔家。”

  “准确的来说是不待见北宗。”

  “只是不知道是其自身与北宗结怨,还是朝廷,亦或是太子殿下,对北宗不待见。”

  孔议挑了挑眉。

  沉思片刻点头道:“族老所言甚是,若是朝廷仍对北宗信赖有加,四书五经校定的重任,打一开始就当派遣到北宗手中,而不是让太子殿下之师出面主持。”

  “这位姚大人邀请两宗同来,背后竟然有些我等不知道的缘由。”

  “邀南宗来,就是为了与北宗打擂台。”

  “或是制衡之用。”

  族老点点头,目光透过房屋的墙壁,遥望向北宗的宅地道:“故而我等此行,其实有不少的机遇可以争取,至少主持四书五经教定的主官对我们是友善的,即便民心在北宗,我们却也不是一无所有。”

  “从古至今,儒家最能兴盛的根由,就在于它能适应不同时期王朝和读书人的需要,不断作出适应和更迭。”

  “如汉朝的大一统,公羊学派。”

  “宋时的程朱理学。”

  “而到如今的大明朝,南宗若想复兴,也应当继承儒家这种古老的智慧,把握机会,积极求变。”

  “今岁朝廷的春闱,族内也有不少子弟参与,单从朝廷如今的试科举结果来看,族内中榜的子弟,论及经史的理解,有不少上榜者确实不如落榜之人。”

  “但他们都有一共性。”

  “他们所发部分,都将所学的部分吃透并衍生了自己的见解,做到了学以致用。”

  孔议原本还没察觉。

  听到族老提醒,脑中回档过那一个个上榜的族内子弟的名单,再综合一下他与这些族内子弟有限的交流中的表现。

  他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就听族老顺了一口茶汤,指引到:“如此,少族长带领族人接下来在四书五经校订之中方向便有了参考,那便是顺应朝廷所需,力求务实,致用。”

  “只要我们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该是我们的机会,就不会被旁人上下其手的暗中破坏。”

  “倘若真拿到了北宗的痛处。”

  “适时的替南宗正名,积累名望,不是坏事。”

  确定了接下来的目标,分析清楚了自身处境,孔议当即就给族里修书一封。

  一是告知他爹可在适当的时机发动人脉,摇旗呐喊,替南宗正一正名。

  二是请族里帮忙调查。

  确认北宗到底是做了什么手脚,致使触怒了朝廷。

  了解了其中的内情后,他们才更有把握获得朝廷的支持,借力打力,事半功倍。

第206章 煽风点火,搭台看戏

  而在另一旁。

  当宋濂结束了又一次的四书五经校订之后,一回宅邸,就看到了风尘仆仆从孔家南宗归来的道衍。

  “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宋师不必介怀,这是贫僧份内之事。”

  换下了一身官袍的道衍,将一路上对南宗态度的试探和孔议的交谈笔记都递给了宋濂。

  翻着这份“聊天记录”。

  宋濂的脸上浮现了些许凝重。

  “这孔家南宗竟衰落至斯?”

  道衍深深的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184/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