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第255节

  “啊!”

  “常大人,您就可怜可怜小的吧。”

  内侍急的径直跪下抱住了常升的腿求道:““小的从没见过太子殿下如今日这般恼过,陛下和冯太医也都吩咐过,太子殿下体有沉疴,不宜大喜大怒啊。”

  常升闻言顿时扶额。

  这事找的。

  明明他都建议把孔家埋了“肥田”,是小朱不乐意,觉得孔家牵连太大,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就连孔家牵扯的山东兼并的那许多影响朝廷清丈田亩,也都打算区别对待了。

  可偏偏人孔家不领情,闹出事来打了小朱的脸。

  这才把人小朱惹毛的。

  凭什么要让他凑上去给人擦屁股啊。

  罢了,看在他是个身体还没养好的病人的份上,让他一回。

  于是。

  好一路不情不愿的挪步,常升才终于回到御书房,推开了御书房的大门。

  就见小朱簇着眉头靠在自己那张摇椅上,身后的宫女正小心翼翼的给他揉着太阳穴。

  常升的目光在御书房里扫过一周。

  还好。

  没学老朱掀桌子。

  秘书团也不在,想来是自我疏导过一遭了。

  毕竟是治理一国的重任,问政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一个中立的情绪才好,免得决断中夹杂了个人情绪,就容易疏漏。

  可不能学老朱事前砍人一时爽,事后收尾火葬场的做派。

  “来了。”

  听见常升的脚步。

  朱标从摇椅上坐起,摆了摆手,将一干内侍和宫女驱离。

  这才将那封从苏州府发来的急奏从袖中取出,递给了常升。

  急奏的内容不少。

  看思路,大概是张亥和道衍的联笔密奏。

  上面除了苏州府内的谣传,和仵作提供的贺峻的死亡报告详细,还阐述了最近一段时间两人在苏州府各自的行动和思路,并附上了对苏州府局势的一些揣测。

  对比,常升看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尤其是张亥灵机一动的钓鱼执法,想引得秋闱举子冲击府衙,从学争之名变成谋反之徒的脏套路,更是让人叫绝。

  连道衍都略逊一筹。

  毕竟他们二人合谋,给孔家联手打造的剧本,还没正式入戏呢,就被人“撕了”主角。

  闹的功败垂成不说,

  人孔家都想趁机摘桃子,再给自己塑一尊金身了。

  但这也算误打误撞吧。

  闹到现在,任谁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

  只要朝廷这边能够破局,把谋害朝廷命官的罪责合理合法的扯到孔家头上,孔家是圆是扁,就全看朱标想怎么捏了。

  “苏州府的谣言,果真是孔府一手推动的么。”

  朱标的话中显然还抱着一丝希望。

  毕竟这谣言是苏州陆家传的,至于孔家与贺峻的联络,如今都死无对证了不是。

  常升咧嘴笑笑。

  合上奏书道:“姐夫,在大明,欲要造谣,可不是一件轻快事,陆家费人费力不为自己谋一点好,他们图什么呢?”

  “眼下你还是趁早决断的好,这孔家,到底要不要抓。”

  “如果不快刀斩乱麻。”

  “倘若孔家也死了人……这苏州府不死上几个大儒,只怕就没法消停了。

第289章 恐怖的设想

  “孔家也死人?!”

  “什么意思?”

  当常升抛出一个朱标从未有过的设想局面,小朱的心中也不由得咯噔一下。

  只是他今早方才决定要给孔家留一条出路。

  扭头苏州府闹出了这么大动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和孔家脱不开干系,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

  要不是这事的知情人只局限于自己和常升。

  (兴许还要加上某个“偷窥狂”。)

  盛怒之下,小朱说不定都能被气病喽。

  饶是如此,这会的朱标也是思如乱麻,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来。

  只觉得这事关系重大。

  一时却想不明白关窍在哪。

  常升放下奏本,看着愁眉紧皱的小朱,遂给朱标和自己斟了一杯茶,慢条斯理道:“先顺顺气吧。”

  “凡遇大事,必先静气。”

  “须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思虑全局时,必先站在高处,摒弃情绪影响,思考自己的目的,分析利弊,再去考虑其中亲疏利益之权衡。”

  “苏州府之事,超乎你我预料,更有思考和剖析的价值。“

  “所以更不要急。”

  “实在不行,先招一批能歌善舞的秀女来歌舞几曲,换换脑子也是可以的。”

  听着常升半开玩笑的安抚之语,小朱的情绪也稳定了几许。

  喝下一盏茶。

  嗅着特制的熏香,放空了一阵,朱标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

  当朱标睁开眼。

  看见的是常升静静站在书案旁,翻阅通政使司送来的奏书,心中更宽慰了几分。

  历经宋濂,老朱调教,还有朝廷一众重臣的倾囊相授,小朱不会看不出来,常升方才的刻意拖延,实则是恪守臣子本分。

  在他心绪大乱时。

  以常升的水平,定然是能够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给出圆满处理苏州府动乱的方案。

  而他也一定会采纳。

  因为他和常升都知道,即便常升在此时做决定,要将孔家扫进历史尘埃中,事后自己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常升没有。

  他没有趁机僭越朱标的决策权,甚至还设身处地的教导了他一个重要的道理。

  为君者,绝不能被情绪左右。

  冷静下来的朱标从摇椅上站起,迈着坚实的步伐坐回了龙椅上,看着书案对面尤自翻阅奏书的常升问道:“升弟说,孔家若死人,苏州府之事便难以收场,是为何意?”

  常升合上手中的奏书,垒回了奏书堆中,不慌不忙的说道:“姐夫不若想想,孔家去往苏州府校订官学,所求利益为何?对手是谁?为了打击对手使了什么手段?”

  这些问题的答案,苏州府的密奏中早有答案。

  孔家是为了争一个苏州代知府张亥抛出来的“假饵”,为竞争在官学校订集上署名,这才假已经死去的贺峻之手,走陆家的路子,散布了各地大儒与孔家南宗联手排挤孔家北宗的谣言。

  为的自然是名。

  竞争者是各地大儒们和孔家南宗。

  手段就是散步谣言。

  还有极大可能背地撺掇秋闱举子聚众冲击大儒府宅,背地刺杀了他们曾经的棋子贺峻,伪装成了被聚众的举子波及冲击至死的倒霉蛋。

  朱标一一作答。

  常升继而追问:“孔家使出这手段以后,能够保证达成他们既定的目的了么?”

  “八九不离十了罢。”

  “原本苏州代知府张亥所说也不过是一句空口白话的许诺,在此谣言下,已经由不得张亥不算数了。”

  朱标蹙了蹙眉,心里还夹杂着几分对张亥的不忿。

  要不是他自作主张,以至于玩火自焚。

  苏州府这场动乱压根就不会存在。

  (“张亥: ?(?д??; )?)

  “可是,一旦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的人抵达苏州府之后呢?”

  “这……他们敢!”

  听着常升若有所指的提问,小朱心头顿生一股无名火。

  按常升的设想。

  一旦三司抵达苏州府,追本溯源,平息谣传,不甘于所求出现变故的孔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会闹出更大的事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族人。

  常升摇头笑笑,感叹道:“朝廷命官死于意外了,这些自以为高高在上了的孔家族人有什么不敢的。”

  “苏州府那样的谣言动荡对张亥而言,已经够他和苏州府上下焦头烂额的了,孔家只是在等,等着张亥上门给他们保证,与他们妥协,让出足够的名来,抬高孔家的名誉与身价。”

  望向苏州府的方向,常升抬起官靴,踩了踩御书房的地面道:“之所以还有朝廷介入调查的余地。”

  “是因为孔家还不知道,真正算计他们的对手在这,在东宫,所以有所收敛,还不至于亲手害死自己的族人。”

首节 上一节 255/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