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军火商到战争之王

从军火商到战争之王 第695节

  十几个调度员手里拿着无线电和大喇叭,指挥只码头的交通和河道的交通,凡是不听话的……都会有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伙冲过去帮忙把位置腾出来。

  乔加能看出来,码头被精心收拾过,但是犄角旮旯的脏乱差依然存在。

  码头上的工人身上的工作服无论怎么洗都洗不出来,但是工人的精神状态却格外的高昂。

  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劳动人民身上就干净不了……但是河水肉眼可见的污染却让乔老板有点忧心。

  僧伽镇的人口经过统计已经超过了60万人……

  当然,他们分部在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些「乌贼」触须尽头的工厂和社区承载了60万人中的一半左右。

  而被触须环绕的大片区域,也就是适合耕种的地方,被规划出了农业区,吸纳了10万左右的农民。

  而不适合耕种的地方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准备等那些闲着没事儿的老头老太太们过来看看怎么设计公园。

  这是巨头老朱做出了重要妥协,那些公园将会以那些老头老太太的名字来命名,换取他们对僧伽镇的整体设计做妥协。

  这帮规划局退休的老头老太太非常的难伺候……因为他们不要钱,所以对规划施工的要求格外的高。

  巨头朱这个一线施工巨头不堪其扰,只能想办法分化拉拢挑动群众斗群众,连拉着老头儿逛窑子的事情都干出来了,最后才妥协出了公园计划。

  规划可以按照你们的图纸来,甚至下水道和排污系统还能提高一点标准。

  但是规划出来的区域上的建筑结构啥的,真的不能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建。

  现在已经成型的僧伽镇主城区居住着将近20万人,这些人的生活污染……还有上游焦炭发电厂的污染已经开始出现蔓延的趋势了。

  负责规划的老头老太太们是真正懂行的……他们在设计之初就把那些高污染钢铁厂一杆子支到了几十公里之外。

  专门为他们寻找了地势较高的位置,然后预留了污水处理厂的位置。

  就等法兰西人的资金到位,去建设几座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然后通过天然水道进行污水排放。

  现在法兰西人消极怠工,第一座污水厂还是僧伽镇自己筹钱建设的。

  但是僧伽镇的发展太快了!

  本地人反而无所谓,相比环境损失,能赚到钱养活自己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河里没有鱼了有什么关系,过去有鱼吃也经常饿死人。

  那些老人帮忙规划的排污水道附近无法种植粮食……但是有专门的植物隔离,离开那些排污水道的范围,土地还是能够耕种的。

  粮食有保证,又能挣到钱,这是中非人过去难以企及的生活。

  谁会在意那一点点污染?

  本地人无所谓,准备彻底扎根的乔老板就不行了。

  他是经历过国内阵痛期的,以环境换发展是穷困国家的必经阶段。

  但是有条件的情况下,乔加还是觉得得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保持下去。

  大自然拥有强大的代谢能力,中非的自然环境更是得天独厚。

  只要能人为的介入其中,就能控制住污染的蔓延。

  乔加外挂升级后获得的「净水器」,就是他想到的最好办法!

  没有那种「超级电池」,无法制造小型化的净水器也不要紧,设备大型化刚好符合僧伽镇的需要。

  现在那些小型的钢铁厂都有自己的焦炭发电机组……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能满足工厂社区的用电需求。

  当然老百姓的用电量也不大,家里有个灯亮着大家就满意的不行。

  把净水器安装在工厂排污的水道前端,就能解决大部分的水污染。

  前期先用焦炭发电厂的电力顶着,未来北边的油气资源被开采出来……使用天然气发电就能满足乔老板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需要。

  到时候僧伽镇的居民10万人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有个三五座就能解决生活污水的问题。

  解决了水的的问题之后,中非的气候和植物就能对冲一部分空气污染,给乔老板说服那些土鳖升级设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人家投了几十万美元,现在刚看到回头钱,乔加也不能让他们推倒重来。

  只有在天然气的运用被他们理解和认可之后,才能说服他们升级自家的设备,放弃煤炭焦炭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

  乔加蹲在码头边缘,看着水面上肉眼可见的油污和生活垃圾……他站起来对着不远处的僧伽镇镇长莲诺尔勾了勾手指……

  “这里的情况还不错,比我预想的都要好,不过有些事情伱们还是要注意一点。

  城市垃圾、污水、油料污染这些都要想办法解决。

  光修路盖房子没用,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得有一套自己的运转体系。

  打电话给老朱,联系那些老头老太太,他们都是专业的规划人员,设计之初就应该对城市的功能有想法。

  人家又不要钱,该学习就得去学习。

  记得带点土特产过去,那些老头老太太的能量很大,面子给足了什么都好说。”

  看到莲诺尔记录了自己的话,并且表示马上就派人去华国进行学习……

  乔老板转身找到了乔梁,搂着他的肩膀,指着那些水泥船笑着说道:“这是你的手笔,还是北方工业的手笔。”

  乔梁一听,笑嘻嘻的说道:“刚果那里正在闹骚乱,北方工业的人去那儿的时候碰了一个钉子,人还被困住了。”

  他们不方便跟你联系,所以给我打了电话。

  那时候你在中东那边忙活,我也没有办法处理这种问题……所以干脆找了一艘船,把北方工业的人都拉到了中非的首都班吉。

  我让他们先对沿途的水道进行了测绘,把适合建立码头的地点在地图上标记了出来。

  测绘是一个大工程,我们的人对阿菲卡的气候了解有限……所以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没有一两年都结束不了。

  不过我觉得建设码头的事情可以慢慢来,造船可以先进行。

  所以我就跟中非的总统弗朗索瓦沟通了一下,跟北方工业合作,投钱在班吉那里搞了一个造船厂。

  前期都是这种200吨左右的水泥船,发动机之类的东西都是从国内空运过来的。

  后期我想找人去找僧伽镇的人谈谈,他们现在有能力生产船用钢板,只要肯掏钱升级设备,就能给造船厂提供原材料。

  到时候造船厂就能生产500-800吨的内河运输船,还可以帮你生产武装巡逻艇。有船了,码头才有意义!”

  说着乔梁表情崇拜的看着自家老哥,说道:“哥,我看过僧伽镇的发展历程,其实与其主动去找刚果人谈,不如等河流运输规模上来了,让他们主动来找我们。”

第九百零五章 士别三日

  乔加听完乔梁的讲述,忍不住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

  这小子现在长大了,也不用什么事情都找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了。

  把造船厂建设在班吉,不仅能够拿到足够多的优惠,而且班吉的位置更方便造船厂扩张和发展。

  班吉的位置摆在那里,乌班吉河属于刚果河的上游。

  通过大力发展船运业,就能建立一条从刚果金沙萨到班吉的货运通道。

  这条主动脉一旦畅通,从刚果登岸的货物就能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中非。

  如果码头计划能够顺利的推进,那么货物就能通过那一个又一个的码头节点,送入刚果和刚果布的境内。

  其实造船厂的选址最好是在刚果金沙萨,可惜刚果那帮人因为总统卡比拉连任的事情,正陷入严重的内耗和骚乱中不可自拔,这就错失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乔梁的想法很好,反正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就先紧着眼前,先把造船厂弄起来,让刚果人看到成果。

  到时候河上跑的运输船多起来,他们自然就会眼红。

  顺势而为,永远都比用强硬的手段去改变现状要温和有效。

  到了那个时候,刚果人看到了利益,码头计划的推进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乔梁摸到了加梁贸易的正确打开方式……

  卖货,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需求,有时候也要学会创造需求。

  码头计划能够把刚果境内连接起来,到时候只要握住了码头,就能握住中部阿菲卡的运输命脉。

  这就跟乔老板的伊拉克人道主义通道是一个道理!

  区别就是人家伊拉克人有现成的油田,开工就能换成钱。

  刚果人没有这种便利,但是他们有大量的矿产……只不过过去开采出来也运不出去,所以他们绝大部分地区的人没钱。

  乔梁的计划如果能够成功,就能利用河流运输让刚果人把资源先卖出去,然后给他们提供商品。

  乔梁的计划非常的庞大,不过他比哥哥乔加更加有耐心。

  而且因为有北方工业在后面给他提供技术和资金托底,再加上哥哥乔加对中部阿菲卡的统治力,他做事可以更加的自如一些。

  比如金沙萨局势不好,我就来班吉,不用通过老哥的军威硬顶,而是选择成本更低的方式,不做无谓的人力和资金浪费。

  相比乔老板的急性子,乔梁更稳,也更温和!

  乔加对于老弟的成长很是欣慰,原本乔老板觉得「加梁贸易」的寿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收缩,他甚至做好了5-8年内关门歇业的准备。

  但是现在看起来,乔老板小看了国内对开发新市场的需求和决心,也小看了乔梁的能力。

  乔梁有着跟他身价完全不相符的谨慎,相比乔老板的强势推进,然后快速收拢资源整合利益,乔梁更喜欢慢慢来……

  乔加总是从上向下看,抓住大局核心利益,让大多数人妥协并受益。

  而乔梁总是从下往上看,以局部利益做核心向上推进。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吃一口算一口,积小胜为大胜。

  加梁贸易在国内整合出来的物资渠道,庞大的难以想象。

  小乔老板不插手具体的事物,但是却对供货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乔梁干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花钱买车救活了一家卡车生产厂,然后建立了一家拥有2000辆货车……而且这个数字还一直在扩大的超级物流公司。

  接着拉上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搞定了一套物流管理系统。

  然后他利用加梁贸易的订单,救活了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地方产业和乡村产业。

  利用订单预付款帮他们升级设备,升级供应链,升级产品质量。

  然后利用「神秘力量」申请到了物流补贴,打穿了成本高昂的运输线路。

  反正加梁贸易的货运车辆走哪儿都是免费的,加油都能打八折。

  大批因为市场环境而滞销的农产品和水果之类的东西被从产地打包拉走,就近送去选好的代工工厂,经过包装加工之后,一起装船发到了中东和阿菲卡。

  加梁贸易的水果罐头和脱水蔬菜,因为价格合适的原因,在伊拉克畅销的一塌糊涂。

首节 上一节 695/13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下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