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初唐:砥砺前行 第116节

  科举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在南朝齐时,就有了秀才科策试的说法,“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将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与第”,不予授官。

  南朝梁时,梁武帝在建康设立五经馆,考试及格就给官做,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就学,形成了考试取士之风气,甚至明确提出了对寒门庶族子弟不论出身,随才录用的规定。

  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杨坚整合了前朝的经验制度,创出了科举。然后隋炀帝杨广分科目而举士人,弄出了进士科。

  所以科举制度由隋朝诞生,有事实依据。

  可隋朝的科举将最精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核心给丢弃了,成为了一项取悦官僚系统的制度,只有得到一定级别高官的举荐才能参加科考,也不是规定时间考试。是皇帝心血来潮,兴致一来,说一句“今日风和日丽,宜办科举。”然后庙堂大员你举荐几个人,我举荐几个人,将人选一凑合,选个时间考试,挑出拔尖的人入仕。这就如九品中正制一样,完全就是取悦达官贵胄的游戏,比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取士都不如,失去了科举本质的意义。

  直到唐朝开始,科举迎来新生,允许读书人投牒自荐,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考试也是定期举行,为国选材。

  当然唐朝的科举也存在弊端,因为试卷不糊名,考官对考生的态度就非常重要,提前得到考官的喜爱欣赏,甚至于贿赂等手段,能够将自己的名次提前,甚至内定三甲。庶族寒门中进士及第不容易,但不管怎么说,考中进士还是可能的。

  陈青兕此番改了这个弊端,却也诞生新的漏洞。

  投牒自荐没有设置门槛,阿猫阿狗只要自诩读书人,愿意出路费都能参加考试,导致出现了如今考生泛滥以及考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应对这种情况并不难,在各地州府甚至于乡县设置考场,经过两轮筛选,便能有效控制考试人数以及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可是陈青兕临时临急的被李治推上考功员外郎的位子,受命负责来年科举。

  哪有时间逐步挑选生员……

  何况在天下各州府开设考场,还要官员负责,不管是修建费用,还是人员俸禄都是巨大的开支,也不是说干就干的,得一步步,慢慢来。

  但显然如此漏洞给有心人盯上了。

  他们甚至不需要出手,只要派人鼓动士人,煽动风气,自然会有一群没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天纵奇才,定能一举高中的蠢货,不远万里的入京赶考。

  李治知道这不是陈青兕的错,新的制度出来,肯定存在未知的风险与问题,这世上哪有万全的事情,将问题解决就好了。

  他真正在乎的是这背后是不是有猫腻。

  “爱卿,其中会不会有猫腻,那群人暗中搞鬼?”

  李治已经将陈青兕视为心腹,有些话也不藏着掖着,他这般重视科举,就是为了打破关东士族对朝廷基层官员的垄断。

  “十有八九!”陈青兕说道:“臣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测,他们不只是推波助澜,甚至还安排了人故意捣乱,企图破坏此次科举,让此次科举改制,成为一个笑话。”

  李治眼中闪过一丝厉声,说道:“他们真有这胆子?”

  陈青兕沉声道:“臣从不怀疑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利益会使出什么下作的手段。何况此事并不难,比如让某人受了刺激,大闹考场,扰乱次序。或者刻意制造事端,鼓动考生,煽动考生情绪。两万人,太多不稳定的因素。”

  李治手指在御桌上点了几下,道:“可有解决之法?”

  陈青兕道:“有,但需要陛下支持。”

  李治笑道:“直说无妨!”

  陈青兕道:“不能将两万考生聚在一起,人多易乱,不好控制。可设东南西北四处考场,将考生分割。此外,严明考场纪律,直接下发公文。于考场闹舞弊者,终身不能参加科举,甚至不能为官。于考场捣乱者,徒刑,视轻重而定,三代之中,不得参加科举,受人蛊惑者,蛊惑之人,罪加一等。此外需多派人手,应对突发情况,维护考场持续。”

  “阅卷官,抄录官需要增加……”

  “还有……”

  他一条一条说着,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做了提前筹备预防。

  李治看着口若悬河的陈青兕,眼中越发欣赏与期待。

第191章 风云际会在长安

  李治对于科举的事情一直都有关注,他不了解详细情况,却也知天下各州的考生统计会在这几日出来。

  看陈青兕这样子,连一份奏表都没有,想来也是刚刚收到消息,察觉到不对劲,便赶来汇报了,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半日功夫。

  只是半日,已经想好了解决之法。

  这份遇事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陈青兕将自己想到的可能发生的问题都一一说出来。

  “最好再安排一些人手,臣尽量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应对各种情况。只是难免会有疏漏之处,需要一些帮手,作应急之用。”

  李治认真听完,说道:“所有要求,朕都准了。还有什么需求,也可一一说明。你年纪资历尚浅,许多事情不好处理,可以进宫与朕说,朕为你撑腰。不管是谁,敢挡在爱卿面前,朕都帮你解决。总之这股势起了,那就抓住机会,随风而上。”

  陈青兕看着面前的年轻皇帝,高声道:“臣遵旨。”

  李治的手段有些过激,行事不讲规矩,不按常理出牌,显得有些不靠谱。但只要顺着他的心意,干着利于大唐的事情,他给的支持,不是随便说说的。

  从许敬宗直接出手儿戏一般的干掉礼部侍郎就可以看出来。

  就李治的性格,别说区区侍郎,便是尚书他都不眨一下眼睛。

  陈青兕正想告退,脑中真想到一事,忙说:“陛下,此次应考士子近乎两万,是不是可以扩招一些名额。从两万人中,选十几二十人,未免太少。”

  李治直起了身子,以往科举考生一两千不等,每次科举都入选在二十人上下。现在是两万人,还选十几二十人,确实有些过了。

  “爱卿觉得应该控制多少人为好?”

  李治饶有兴趣的看着陈青兕。

  陈青兕想了想,说道:“百人上下为佳。”

  李治皱眉道:“这是为何?”

  他觉得人数有些少了,多入选一些人,就多备选官员,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压缩士绅胥吏相互举荐入仕的份额。

  陈青兕道:“科举取士,非一朝一夕,是长久之事。倘若每次科举,入取名额过多,两三年或许看不出来,但时日一久,便会出现冗员冗官之危害,对朝廷反而不利。”

  宋朝的教训,在史上那是血淋淋的。

  为了养活其庞大的官僚士大夫集团,大宋的百姓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李治感慨道:“爱卿有马中书之风也!”

  马中书说的是马周,是赞陈青兕刚正不阿是个直臣。

  至于为什么不说魏征,因为在后世魏征确实是直臣的表率。然在李治乃至于李世民心中,魏征未必真当得上直臣二字。

  魏征的能力才学当然毋庸置疑,只是他临终前将自己前后的谏辞,拿给褚遂良看,让对方记录在史书中去,又因他是太子太师辅助李承乾,又举荐了侯君集、杜正伦为相,结果两人一个参与谋反,另一个也涉案其中,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两件事情齐发,气得李世民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还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

  尽管后来李世民扶起了魏征的墓碑,但在这对父子心中,魏征未必是直臣。

  反倒是马周,其才其能并不亚于魏征,临去世前,特地要回了他的一大帙书函陈事表章,亲手烧掉,不求身后之名,不让后人谈论君上之失。在李治的眼中,这样的臣子才是真正的直臣。

  科举入选的士人越多,对于主考官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

  但为了未来,陈青兕却拒绝了拿这个好处。

  李治显然也听进去了,但是……

  “那就一百五十人吧!”

  就是不听。

  李治心急,步步为营的方式,并不符合他的风格。

  若不是有陈青兕一百人打底,说了理由,他都有心选三百人出来。

  陈青兕自不会跟李治争这五十个名额,领命退去了。

  有了李治的全力支持,陈青兕行事方便许多。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考场问题。

  两万有脑子的读书人,这可不容易指挥。

  陈青兕有自知之明,所以将各地考生打乱分开。

  他在皇城四处选了吏部、礼部、工部、太常寺设置四个考场,务求做到考场相邻的考生非同州之人。

  吏部本身就有考场,礼部、工部、太常寺的一把手尚书与寺卿面对陈青兕征用他们场地的要求,一路开绿灯通行,没有半点犹豫。

  百官的配合,陈青兕应对近乎两万考生的各项举措得到了实施。

  随着春闱越来越近,长安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读书人。

  有的衣着艳丽,三五成群,做贵公子打扮,有的却风尘仆仆,身上的儒士长衫打着补丁甚至浆洗的掉色,眼神中的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长安东门灞桥。

  自从陈青兕的一首《别刘大》,这灞桥就成了长安最负盛名的游玩之地。

  迎客送别都在此处,是故人流涌动,拥堵异常。

  一个二十七八的青年儒士牵着一匹瘦弱的马匹,顺着拥挤的人流,来到了灞桥中央,左顾右盼。

  “怀英兄!”

  青年听见有人叫唤自己,挥手示意。

  对面也是一青年儒士,年纪更小一些,二十出头,穿着白衣儒士服,意气风发,他迎着人流,来到青年儒士面前,给了他一个拥抱:“怀英兄,可让我好等!早同伱说了,这里才是你我应该呆的地方。河阳何其之小,容不得你我二人。”

  叫怀英的年轻儒士很是老成稳重,眺望远处的长安笑道:“就当来见见世面。”

  白衣儒士道:“怀英兄,还是如此看轻自己……”

  年轻儒士却道:“这是人贵自知。在下早年也曾刻苦攻读,专心致学。想着圣人贤良皆在书中,世间庸俗之事,不值一提。后来跟着父亲为官一方,走南闯北,方才圣人贤良便在庸俗之事中,反而轻了攻读,落了课业,比不上始凝兄,二十出头,便为状元,亦不敢与天下俊杰争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向着辉煌的长安城走去。

第192章 细致毫厘

  相较于年轻儒士的沉稳,白衣儒士更多的是意气风发。

  当然他也有骄傲的资本。

  白衣儒士姓范,叫范履冰字始凝,祖籍邠州,长居河内,名臣范千兴之子,显庆元年,状元及第,高中那年,他不过二十出头,有得意的资本。

  而年轻儒士叫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父亲是狄知逊,官职不大,履历非常丰富,当过东宫内直郎掌管太子东宫的符玺,后又充任过郑州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任梁州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剡县令、华州郑县令、夔州都督府长史、孟州河阳县令等等,足迹遍布东南西北,最终在河阳县定居。

  范履冰家住孟州河内,与狄仁杰一地之隔。

  范履冰父亲范千兴跟狄知逊曾在一起共事,两人退休致仕于一州,时常来往。

  范履冰跟狄仁杰自然因此认识。

  狄仁杰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为人老成持重,重孝仁义,很有老大哥的风采。

  范履冰年少轻狂,很是仰慕,往来密切。

  范履冰家学渊源深厚,文采卓然,成功登顶进士。

首节 上一节 116/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