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初唐:砥砺前行

初唐:砥砺前行 第88节

  栾玉明半晌才反应过来,说了一声:“继续书写!”

  一瞬间,就听翻书书写之声。

  栾玉明将手中戒尺轻轻放在案几上,清脆的声音,竟让一个个向来肆无忌惮的学生不敢抬头。

  陈青兕回到办公署,又写了一篇陈青兕版本的《曹刿论战》,吹着上面的墨迹,心想:不知那个混世魔王会有什么反应。

  到了放学的时候,程伯献拉着翟承休,委屈巴巴的来到了办公署。

  陈青兕一脸肃穆道:“你是惯犯,惩罚比常人重一些,明天再背《曹刿论战》与我听。背不出来,休怪我重罚。”

第146章 国子监改革提议

  “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旗帜倒下了,下令追击他……”

  程伯献紧绷着脸,再一次背出了《曹刿论战》,相比上一次背的磕磕绊绊,这一次明显熟练了许多。

  毕竟背过一次,记忆中有了一定的印象,再次回顾,自然容易许多。

  “知道这篇《曹刿论战》核心说的是什么?”

  很意外,陈青兕问出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程伯献想了想道:“士气?”

  这是他最开始的答案。

  陈青兕点了点头,问道:“还有呢?”

  程伯献道:“细节?”

  这是当时翟承休的答案,

  陈青兕继续颔首,说道:“继续想想?”

  程伯献细细思考了片刻,突然惊喜道:“是赏罚分明。”

  陈青兕鼓起了掌,笑道:“不错,士气是取胜的缘由,细节则决定是否能够战果。但赏罚分明才是论战的核心,是因为鲁国国君取信于军民,才有打这一战的资格。若非如此,以齐之强,鲁之弱,哪有取胜的希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基础,才有未来。”

  程伯献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复杂。

  陈青兕继续道:“你的出身,注定不可能让你们从小卒开始,如你们先祖一样,在生死历练中成长。”

  程伯献抿着唇,有些倔强。

  陈青兕笑道:“《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伱读了几遍?”

  程伯献道:“不知道。”

  他哪里会去记,只是一遍一遍的读,一遍遍的背,免得受罚。

  陈青兕继续道:“也就两个半夜吧?我可不信,你平时会拿出来读。”

  程伯献尴尬笑了笑,算是默认了。

  陈青兕道:“两个半夜,至多六个时辰。六个时辰,靠着自己就能读懂一篇文章。你看,也不是很难。”

  程伯献怔了怔,道:“天下文章,何止千万……”

  陈青兕错愕道:“你是准备考状元?真要做这美梦,那我反要劝你,将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多打几场马球……”

  程伯献听着这赤裸裸的鄙视,不服道:“如果早些遇到先生,还是有可能的。”

  陈青兕笑道:“这话我爱听!”他顿了顿,说道:“在课堂上左右是浪费时间,不如跟着先生学学。就跟你练功一样,一开始生涩,多练几次自然好了。”

  程伯献也不知听没听进去,作揖离开。

  陈青兕拿着自己制定的改革方略,找到了令狐德棻。

  这刚刚入内,令狐德棻忍不住笑道:“陈监丞果然了得,程蛮子都让你拿捏了。戒尺,此物寓意确实极好。”

  陈青兕将自己的改革方略献上,道:“下官来国子监多日,有许多看法。也不知对不对,还望令狐监正指点一二!”

  有程伯献的事情打底,令狐德棻对陈青兕的手段能力也有一定了解,接过改革方略细看。

  方略细数国子监存在的不足之处,改革的核心主要聚集在两个方面:其一、加强武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二、对于招收生员的管理规划。

  国子监的生员一部分是官宦子弟,一部分是庶民生徒。

  官宦子弟管理的到位,可庶民生徒的选择就有些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都是地方县令一言而决,很容易就存在内幕操控。

  这种内幕操控是没有办法杜绝的,但可以将地方州县的文教水平是与官员的政绩直接挂钩。

  陈青兕采用考核的方式,筛选生员甚至于淘汰不良生员。

  也就意味着地方官员如果靠着手中关系将不合格的生员送到国子监,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政绩,虽说不能完全杜绝内幕,却也能够限制这种情况。

  令狐德棻看的很是认真,有不懂的地方,还会细心问询。

  令狐德棻是当代的文儒领袖,他的学问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大唐的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身为国子监正,令狐德棻并不合格。他更适合教书育人做文章,而不是当国子监正。

  他当任监正多年,并未推动国子监的发展。

  国子监前进的脚步止步于李世民扩建国子监之时,十数年来都守着规矩。

  令狐德棻看着手中的改革方略,听着陈青兕的解释,不住颔首认同。

  他虽不懂改革,却也分得清好坏,兼之陈青兕改革方略写得清晰,描述又到位,深入浅出,很容易理解。

  令狐德棻是谦诚君子,忠厚长者,感慨道:“陈监丞的提议极好,对于生员的规划,这个需得朝廷同意。某这就上书天子,请他定夺。至于加强武课,某也觉得很有必要。京中现在的风气,老夫也不喜欢。可以做主调拨一些公廨钱,增加武课。”

  公廨钱就是后世经费的意思。

  令狐德棻口中的风气,指的是乘轿现象。

  唐朝尚武,立国之初,文人武将出行多骑马。随着贞观二十年发展,贵族兴起了乘轿的风气。

  他们将马车装饰的极为华丽,将此视为身份的象征,出入都坐着轿子。

  令狐德棻最看不上这种无用的跟风之气。

  陈青兕本以为令狐德棻上了年纪,思想顽固,自己得花费好一番心思才能说动他,却不想这般容易,赶忙道谢。

  令狐德棻却开怀笑道:“老夫一直都觉得国子监需要整改,奈何能力不足,不敢妄动。只能萧规曹随,陈监丞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可直接与老夫商议。”

  陈青兕躬身作揖。

  陈青兕得到令狐德棻的支持,在国子监的宿舍、学堂之间,选择了一块空地,修葺操场,然后又挑了两处地方,修建靶场与马场。

  消息传开,国子监上下生员,无不欢欣鼓舞,暗暗期待。

  但真正造成影响的还是国子监招收生员的改革规划。

  这将生员的成绩与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牵扯极大。至少负责升迁的吏部,掌管户籍的户部都得牵扯进来,无可避免的会带到庙堂讨论。

  但陈青兕更清楚,自己的提议一定会得到李治的支持。

  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是寒门,附合李治抬寒门对抗关东士族的大方略。

  就在陈青兕提出改革的第三日,陈青兕不出意外的得到了李治的召见。

第147章 满脸的问号

  陈青兕挂着弘文馆直学士的身份,这一次进宫就简单了许多。

  没有多余的查问,陈青兕在间隔十余日后,再次见到了大唐天子李治。

  李治还是一如既往地温和,真就如一只绵羊一样。

  若不是陈青兕熟知那段历史,真就会给他这副模样给蒙骗了。

  “见过陛下!”

  李治亲和的笑道:“一旁入座。”

  等陈青兕入座以后,方才道:“朕召见你来,是对你提出正对国子监的改制很有兴趣。朕发现,你的建议中有些事情点到为止,似乎有所保留,却不知为何。”

  陈青兕道:“回禀陛下,并非臣藏着掖着,是实际情况并不允许。”

  李治问道:“这是为何?”

  陈青兕道:“先皇有先见之明,扩建国子监,招揽天下英才,让天下寒门有机会入国子监接受名师指点,成为栋梁之材。只是将生员的选择职权下放,让地方县令、县丞来选,本就不太适宜。县令、县丞忙于县衙事务,哪里能够分心他顾?”

  陈青兕当然不会说,进入国子监便有机会攀龙附凤。那些家里有些权势地位金钱的庶族会以各种手段获取名额。

  这对县令、县丞是一大考验,很婉转的表示县务繁忙。

  李治当然明白,也不点明。

  水至清则无鱼,身为皇帝,只要不过分,李治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敛财行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只是皇帝,不是言出法随的神,没办法控制天下人都如圣人一样。只能自己以身作则,提倡廉洁。

  陈青兕继续道:“臣能够想到最合适办法是在各地修建县学、州学,让天下人都能感沐浴陛下恩典,依靠成绩来定资格。可大唐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无法做到如此规模的改变。故退求其次。先将生员的成绩与官员的政绩结合,以此鼓励乡县推行文教,为朝廷选择优秀人才。”

  陈青兕当然知道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只是这个时代并不适用。

  印刷术跟造纸术还未到位,书本的价格注定全面推行教育任重道远。

  陈青兕并不懂印刷术、造纸术,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百姓的识字率,让他们接触到知识,推动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

  总之路得一步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蛋。

  李治心下了然:“陈爱卿确实顾虑的周全!”

  他望向陈青兕的目光中也带着几分赞许,身为一国之君,他擅长画大饼,也会有人给他画大饼。

  但他画的饼是饼,给他画的饼却是空谈。

  陈青兕这种能够考虑国情行为,在李治看来确实有心了。

  李治一脸感叹:“朕也想如陈爱卿设想的那样,在天下三百六十州府,一千五百余县都开办县学、州学,奈何有心无力。我大唐立于万国之巅,万众瞩目,哪能有片刻懈怠?便如西突厥,朝只是小胜而归,他们便宣扬自己大胜。若不给他们教训,西域诸国真以为我大唐无力护卫西域安定。”

  陈青兕对此也是无言以对,也不知西突厥可汗的真实想法。

  程知节这一战确实没打好,但也凭借苏定方超神的发挥击溃了两万西突厥的骑兵队,斩获颇丰,打得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惊惧远遁。

  换作任何时代这都是唐军的一场胜利。

  结果没给打死的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见唐军退了,就跟喝了三斤美酒飘的一塌糊涂,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在西域耀武扬威。

  也导致了程知节的西征大军回师不足两月,苏定方再次西征。

  陈青兕知道苏定方此次西征的战果,这位华夏历史上外战战功最辉煌的大将将会大放异彩,将大唐的疆域扩张到咸海附近。

首节 上一节 88/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

下一篇:傀儡太子教你做万古暴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