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17节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墓坐北朝南,面对钟山。相距不远的是歧阳王李文忠墓。

  而常遇春的陵墓在钟山北麓,原址为六朝古刹草堂寺。和徐达墓、李文忠墓相隔不远。

  老朱既以功臣配享太庙,又命别立庙于鸡笼山,死者塑像,生者虚其位。

  正殿当中是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可能会加上汤和、沐英,因为他们现在还在世。

  至于李善长等人未能善终,自然会被排除在功臣庙之外。

  如果朱允熥夺嫡成功,或许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也可以有机会进入功臣庙。就算是不能在正殿,也可以在东西两序。

  赐葬钟山,配享太庙,肖像入功臣庙。

  这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的梦想,而常遇春一直以来都是被认为排名仅次于徐达。

  中山王徐达是老朱的‘万里长城’,他这一生身经百战、戎马一生,唯一一次败仗是在洪武五年北征扩廓帖木儿,当时死了万余人。

  常遇春则是大明开国功臣当中公认的天下第一猛将,号称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

  当年鄱阳湖大胜陈友谅,常遇春是首功。作为副将军,他与徐达攻灭张士诚。平定山东、占领河南,攻取山西,北伐成功一举攻破元大都,将蒙古人赶回草原。

  老朱大封功臣,除了追封的外外,一开始只是封了公爵六位、侯爵二十八位、伯爵二位,合称开国六公二十八侯二伯。

  傅友德这个颍国公、汤和这个信国公等,都是后期有了军功从侯爵升为国公。

  蓝玉则是在征讨西蕃时大胜被封为永昌侯,又在捕鱼儿海大捷晋升为凉国公,他一开始都不在侯爵、伯爵之列。

  可是当年的开国六国公,活着的只有被猜忌、闲置的宋国公冯胜。

  李善长卷入胡惟庸案被诛杀,爵位自然被收回。郑国公常茂犯下大错客死他乡,好在爵位让常升继承。

  徐达、李文忠、邓愈,他们的离世和老朱可没有什么关系。

  历史上的老朱留下了杀功臣的恶名。

  胡惟庸案还在继续,一公二十一侯卷入其中。

  甚至当初诛杀胡惟庸的时候,更多的是废黜丞相制、加强皇权。

  不过在捕鱼儿海大捷后,胡惟庸谋反、通倭、通虏的证据确凿。

  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以及南雄侯赵庸等人被诛杀,这也是两年前的事情。

  至于收受他人贿赂、勾结当地豪强、诬告陷害同僚的永嘉侯朱亮祖父子被老朱活活打死,那是咎由自取。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的德庆侯廖永忠,也是不知进退。

  杀功臣,老朱确实杀了一些功臣,可是很多功臣居功自傲、嚣张跋扈,那也怪不得其他人。

  而现在太子死、皇孙幼,到时候老朱说不定就要发动将有一公、十三侯、二伯卷入其中的蓝玉案。这还不算被赐死的傅友德,要不然就是二公、十三侯。

  “我要是不能夺嫡成功,这么一个超一流的武将班底就要被削弱了。”朱允熥喃喃自语,“蓝玉居功自傲、嚣张跋扈,允炆根本镇不住。还是不要浪费人才了,我来当皇储,蓝玉案就不用发生了。”

  朱允熥忽然有些出神,有些浮想联翩,“要是蓝玉为大将军,傅友德为副将,再加上定远侯王弼、会宁侯张温这些人,不知道四叔怎么应对?”

  反正肯定轮不到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更轮不到曹国公李景隆。

  承袭了袭爵魏国公爵位的徐允恭应该值得期待一下,能够在李景隆大败的情况下殿后掩撤回、全师而还。更能在南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抵挡住燕军,要不是朱允炆那个蠢货猜忌临阵换将,说不定徐允恭能让燕军陷入窘境。

  “我要是当了皇太孙,应该不会朝中无大将,我到时候要担心大将军的人选太多,猛将如云。”朱允熥想想都不可思议,“燕王八百人起兵,不断有武将、武勋归附。几十万大军说没了就没了,允炆真的是人才!”

  “我要是当了太孙,这些勋贵属于我的基本盘。”朱允熥继续分析着,“不过我到底只有十三,还是年少了。要是不立威,单纯靠出身也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

  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岂能是轻易被收服的。没有点强硬的手腕、没有恩威并施,岂能让那些人服服帖帖。

  一些勋贵连老朱的三令五申都敢枉顾,更何况朱允熥这个皇孙呢。

  这些勋贵对老朱服服帖帖,对太子也忠心,可是对于朱允熥这个皇孙还比较陌生。

  得和这些人更多的接触才行,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一个单纯的纨绔、庸才!

  这不只是要得到勋贵的支持,更是向老朱证明自己有能力震慑住勋贵,有能力守好江山社稷!

  在朱允熥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忽然车架外传来声音,“殿下,到了陵前。”

  朱允熥掀开车帘,说道,“知道了,我下来吧。”

  已经到了神道,朱允熥自然会对常遇春表示尊重,不可能乘坐车架直接到墓冢前。

  常遇春的墓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为神道,有石刻碑一、望柱二、石马一,及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二。中为享殿;后为墓冢。神道石刻雕凿精美、线条流畅、神态逼真。

  常蓝氏早就在神道碑前等着了,看到朱允熥走下车架,神情难掩激动。

  朱允熥也快步向前,露出笑容,“王妃,可还康健?”

  常蓝氏想要行礼,朱允熥直接伸手扶住,“王妃,这就折煞我了。我到底是孙辈,朝廷礼制我不敢违背。只是我娘的生养之恩,时刻不敢忘。”

  常蓝氏要抹泪了,她的女儿太苦了,还没有享福就走了。好在现在留下的这个子嗣,有出息!

  扶着常蓝氏的胳膊,朱允熥转身朝着一众站好的勋贵或者他们的子弟说道,“汝等还不拜见王妃!”

第27章 勋贵

  今天来祭拜开平王常遇春的,确实有不少武勋人家的。

  可是除了常升这个开国公之外,没有一个是身上有爵位的。

  这些大家也都能够理解,有爵位的要么是在上朝,要么是在坐衙,或者是在外镇守。

  这一点大家完全都可以理解,也都不认为这是对常遇春的轻视、对开平王府的轻视。

  甚至能够来这么多的人,大家更加清楚缘由。在这样并非特殊日子的时刻来祭拜,单纯的就是因为朱允熥过来了。

  一个少年上前,恭恭敬敬行礼,“臣长兴侯世子耿璿,拜见殿下。”

  朱允熥忍不住打量着眼前这个少年,这个耿炳文世子,也是驸马都尉。就是娶了朱允熥胞姐朱有容的,在靖难之役期间随父讨伐燕王朱棣时,曾劝父直捣北平。

  不过最终还是被朱棣处死。

  另一个魁梧少年向前,定远侯王弼的长子王德。

  朱允熥仔细的看着,有些人觉得陌生,有些人似乎见过。

  这些身上有着世子名头的,基本上都是有机会在以后承袭爵位,是那些勋贵的嫡长子,地位自然不同了。

  忽然间一个面容严肃的青年上前,“臣徐增寿,拜见殿下。”

  朱允熥瞬间乐了起来,这个是熟人了。

  徐增寿,中山王徐达的幼子。最初被老朱选为勋卫带刀侍从,仕途可谓比较顺利。虽然正常情况下很难有爵位,不过也是一般普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历史上的徐增寿名气不小,被认为是在朱棣起兵后,徐增寿对姐夫朱棣十分积极效力,为其通报消息,屡次向朱棣密告京中部署。结果在燕军渡过长江后,被朱允炆亲手诛杀。

  最终徐增寿被朱棣追封为武阳侯,首个被封赠的功臣。然后追赠定国公,世袭罔替。

  徐家一下子有了两个国公,长子徐允恭,幼子徐增寿。不过徐允恭效忠建文,被朱棣圈禁至死,魏国公一脉以后一直留守应天府。定国公一脉的被朱棣爱惜不已,迁都后带到北平,共历九世九代,至明亡而绝。

  又一个熟人出现了,李文忠的次子李增枝。这也是勋卫,然后在都督府任职。这都人到中年了,三十出头了。

  颍国公幼子傅让也来了,规规矩矩的行礼,当年他也曾随傅友德平定云南。

  朱允熥不动声色,只是在接受着这些勋贵人家子弟的行礼。常蓝氏和常升偶尔帮忙介绍一下,朱允熥最多就是随口问两句。

  他基本比较满意,亲近一点的人家直接派出世子过来。

  而有些身份敏感的,或者是有所犹豫的,也会派出核心子弟。

  在朱允熥观察着这些勋贵人家子弟的时候,他们其实也都在悄悄的观察着这个皇孙。

  徐增寿这些人都是勋卫出身,虽然不能如同他们兄长一样身上有爵位。但是这些人只要不犯大错,以后身上有个一二品的官职并不难。

  而他们以前也基本都有在宫里担任侍卫的经历,多少也见过朱允熥等皇孙,或者听说过一些事。

  前几天就听说这个皇孙不可小觑,此前的纨绔之名可能是因为藏拙。

  而现在看着这个少年待人接物等等,哪里像十三岁的少年。甚至有些错觉,在他面前会有压力。

  朱允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认识一下,记住哪些勋贵人家来了人,派的是什么人过来就行了。

  勋贵人家来没来人,是什么人过来的,这都是一种态度!

  就算是派了核心子弟过来的,也不代表就是完全效忠朱允熥,不代表着他们会毫无保留的支持。

  可是如果连个人都不派、或者随意打发一个人过来,态度都不够端正,自然也就别指望朱允熥以后信任了。

  常蓝氏和常升都觉得欢喜,包括旁边的朱有容和朱有龄,脸上的笑容都是眼藏不住。

  能够来这么多的武勋子弟,而且基本上都是比较核心的子弟,这就说明了他们的态度,代表着他们更愿意支持朱允熥。

  魏国公徐允恭和曹国公李景隆特意派出弟弟过来,这也是有些令人没有想到的。

  傅友德也让他的小儿子过来了,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国公,在朝堂的声势地位不比蓝玉低,此前和开平王一脉也没有太多往来,但是依然派人来了。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这就是朱允熥可以去争夺皇储的底气之一。

  站在常遇春的墓前,朱允熥没有行大礼。哪怕他是常遇春的外孙,可是最重要的是朱允熥是皇孙。

  他如果行大礼,常家人会激动万分。

  但是转过身,朝堂之上言官弹劾,老朱更要担心外戚干政。

  朱允熥在常遇春的墓前站了许久,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常家,本来是该与国同休的。作为开国第二功臣,常家本该是地位超然。

  可是常茂因为犯事死在了龙州,常升在靖难之役当中不明不白的没了。而作为常遇春的孙子、常升的儿子,常继祖在七岁的时候被朱棣迁云南之临安卫。

  直到常遇春的第七代孙子常玄振,才续封怀远侯。

  甚至是在大明亡国的时候,常遇春十二世孙常延龄身自灌园,萧然布衣终老。

  而徐达魏国公一脉的徐文爵迫不及待的降清,定国公一脉的徐允祯被大顺军所杀。

  看到朱允熥不说话,常升等人也只是在祭拜后安静的在旁边看着、等着。

  许久后常升在张福生的提醒下上前,“殿下,该回去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又对常升说道,“二舅,替我点柱香。”

  常升自然照办。

  在常升行完礼后,朱允熥看了看孝陵的方向。这一次就没办法祭拜他的母亲了,也不能去祭拜他的兄长。

  离开常遇春的墓后,朱允熥在登上车架前忽然说道,“今日朝廷当祭祀吾兄,你们几个回去也准备准备。不管朝廷之后会不会委派礼部官员、勋贵陪祭,你们几个能去。”

  王德这些和常家、蓝家深度绑定的自然不会拒绝,也会觉得惊喜。

  而徐增寿、李增枝这些人有些意外,随即心里也忍不住浮想联翩了。

首节 上一节 1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宫太监:从后宫开始权倾朝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