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73节

  常森外出练兵,常升也确实帮了忙。府里的一些老兵都跟着出去了,那都是当初跟着常遇春征战天下的老人,虽然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不少,可是眼力和本事不容怀疑。

  蓝玉也赶紧解释,“殿下,臣让数个义子跟着,应该是没事。”

  “应该没事?”朱允熥没好气说道,“是不能有事!不能出纰漏!”

  蓝玉就赶紧认错,“是臣疏忽了,殿下教训的对!”

  虽然是被抱怨、被批评,但是蓝玉和常升没有生气、恼火等等。说到底朱允熥有些不满,那还不是因为他在意、重视常森么,那是他的三舅,也是常遇春的小儿子。

  朱允熥说道,“过两天让长兴侯过去一趟,皇祖父有意让大姐下嫁长兴侯世子。这个事情你们两个知道就好,回头给我好好的考察一番。”

  耿炳文也是老将,他的父亲耿君用当年就是随老朱过长江、攻占应天府。而耿炳文本人战功卓著,当年死守长安州,镇守长兴十年,让张士诚难以寸进。

  开国后也征讨中原、随军北伐,南平云贵参与了,捕鱼儿海大捷也参与其中。

  蓝玉眉飞色舞的说道,“长兴侯向来谨慎,当年守长兴,功劳与中山王并列第一等!”

  常升随即又问道,“殿下,那咱们要示好长兴侯吗?”

  “用不着,你们只是看着点耿璿。”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我此前也是见过他几次,也算是一表人才、有些才智。凉国公就带着点,只是万万不可能让他为先锋。”

  蓝玉有点不以为意的,在他看来如果当了先锋,那才是又真本事。出身将门的,哪个不向往先登之功?哪个不想陷阵?

  不过这些也就是心里想想而已,他可不敢表露出来。

  朱允熥有些不放心,对蓝玉说道,“过些天,你去一趟太原。”

  蓝玉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说道,“殿下,臣这个时候离京怕是不太妥当吧?”

  “你!”朱允熥狠狠的一拍桌子,吼道,“凉国公,伱想做什么?”

  嘴比脑子快的蓝玉这些反应过来了,连忙跪下,“臣知罪!”

  “我说过多少次了,你那张嘴迟早要招祸端!”朱允熥那叫一个气啊,痛心疾首的说道,“就差耳提面命,你还是不记得!你是长辈,有些事情我不好说!别逼的我总是请外祖母管教你,别逼的我代外祖父管教你!”

  蓝玉连忙喊道,“殿下恕罪,臣知罪!”

  朱允熥确实给气的不轻,现在朝野上下都是在猜测老朱的身体状况。蓝玉这个时候不想离开应天府,那也是可以理解,无非就是作为朱允熥的靠山之一,觉得手里掌着兵权可以帮助到朱允熥稳住龙椅。

  可是有些话不该说出来,这一旦说出来了就是诅咒君父,那还了得!

  更何况真的要是只能依靠蓝玉这个凉国公,朱允熥心里就不安稳了,老朱心里更不安稳。

  “你去练兵,晋王在筑城、划分牧场。”朱允熥开口,说道,“你带着一些勋贵过去,准备好今年的秋猎。”

  蓝玉心里着急,勋贵要是一口气都离京了,太孙殿下可怎么办啊?

  不怪蓝玉这么急,前些天曹国公李景隆去了辽东,说是练兵、视察。而宋国公冯胜早就去关中练兵了,现在他这个凉国公再去准备练兵、秋猎,京中就剩下开国公常升以及魏国公徐辉祖了。

  几大国公都不在京也就罢了,魏国公徐辉祖这人只忠于皇帝。自家二外甥是什么样的本事,蓝玉实际上心里也清楚。

  看着欲言又止的蓝玉,朱允熥总算欣慰了点,“还好有点长进,话没说出来。没说出来就憋着,对你、对我,都没坏处!踏踏实实去秋猎,晋王挂帅,宗藩出兵。今年秋天势必要剿灭些蒙古部族,可明白了?”

  蓝玉一想,只能低头领命,“臣遵令。”

  看着常升,朱允熥说道,“二舅呢,寻常时候就多坐衙。在朝堂上不管发生了什么,二舅不要出头。我不授意、我不发话,二舅就装聋作哑。”

  常升立刻开心说道,“那是最好,臣愚钝,还是听殿下的旨意做事最好。”

  看着常升和蓝玉离开,朱允熥也忍不住期待起来了。

  这一盘大棋,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即将收盘的阶段了。老朱生病,太孙纨绔,这还不够。

  现在不只是要将锦衣卫的威风杀一杀,还要让勋贵离京,这样才能让文官们有恃无恐,让他们以为有着更多必胜的把握。

  不将一些事情做的绝一点,不让一些人看到真正的成功的可能性,他们是不愿意冒头的。

  烈火烹油,即将正式开始了,整顿一下内政,换取一个相对更加宽松的内部环境,这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了,也算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要继续坚持下去。

  将事情做的更加完善一些,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能够达成自己的一些目标,这就行了。

  “詹徽、赵勉,你们两个人还不够!”

第112章 持续丢脸

  洪武皇帝撑不住了,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而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些共识,甚至有胆大一点的都敢私下讨论了。

  别看皇帝似乎现在还是努力撑着在上朝,但是精力早就没有以前那么充沛了。

  文官们的一些试探,实际上也起了一定的效果。

  詹徽等人提出六部尚书空缺两位,如果是在以前,这样的事情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大明朝六部尚书不要说空缺两位,空缺一半以上都正常。

  一两年没有尚书也不要紧,连续三年没有尚书,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可是这一次明显能够感觉到皇帝的不一样,他开始犹豫了。

  一旦皇帝开始犹豫,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然也就是机会了,他们可以不断的尝试着去试探。

  似乎是在欺负皇帝年老精力不济,一些事务太多来不及处置,皇帝也终于松口了。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没问题,能力和出身都能够得到文官们的认可。

  而工部尚书严震直就有些令正经文官们抵触了,哪怕他在工部侍郎的任上表现的不错,可是依然难以让文官满意。

  僵持一两个月,皇帝还是强行令严震直出任工部尚书。

  皇帝赢了,起码从表面上来看,这一次的斗法是洪武皇帝大获全胜,他让自己认可的官员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可是不少文官感觉到有理由弹冠相庆了,皇帝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皇帝年老,精力大不如从前了!

  在洪武二十六年的下半年,再次发生了一桩大事。

  锦衣卫朱忠弹劾尚书赵勉收受赃物,这要是放在以前肯定是少不了被处死的。甚至到了他这个位置,一不小心就是掀起一场窝案、大案,很多官员也要跟着倒霉。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赵勉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上下串联、游说。他的岳父翰林学士,文名名满天下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也是在奔走。

  随即杨靖这个刑部尚书发现端倪,觉得锦衣卫可能是在构陷,因为线索当中出现纰漏。

  监察御史丁志方等人在练子宁的带领下疯狂弹劾朱忠。

  谁都知道朱忠是皇太孙朱允熥的人,可是这一次皇太孙没能保住他。

  无数大臣甚至摆出了一副要哭殿的架势,疯狂弹劾锦衣卫肆意妄为、构陷忠良,居心叵测的朱忠现在就是要重现缇骑四出、天下震动的恐怖景象。

  皇帝也是烦了、没办法了,下令杖则朱忠,直接贬官。

  如果不是皇太孙发怒,说不定这个朱忠可能就要被杀、以儆效尤了。

  而练子宁,也顺利的在这一场斗争当中升官,拿下了此前詹徽卸任后留下的左都御史的职位,成为了大明言官之首。

  洪武皇帝年老了,已经有些杀不动人了。

  而皇太孙到底是年少,面对满朝文官的集体施压就退却了,甚至只能以胡搅蛮缠的小儿手段来保下朱忠这个心腹。

  文官再次大获全胜,他们再也不是开国初期被皇帝随意诛杀、被勋贵肆意殴打凌辱的读书人了,他们现在要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朱允熥似乎是在朝堂上灰头土脸,可是他的心情还是不错,一切都是在按照计划在正确的实施着。

  眼看着到了冬天,朱允熥翻看着户部那边送来的一些奏章。

  大明人口刚刚突破六千万,相比起开国之初,近三十年的时间让人口暴涨,这让朱允熥比较满意。

  不过现在也不算是人口大爆炸,说到底就是粮食有限、生产力水平也有限,现在如果达到了一亿人口,大明的负担也会非常大。

  如果没有一些高产的粮食等,达到清朝时期的四亿人口,那也是想都不用多想。

  而在土地的面积上,也达到了接近四亿亩土地,税收达到了三千两百石。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大明在朝着治世快速发展。

  老朱走过来看了看,问道,“看出来什么了?”

  朱允熥指着文书说道,“南直隶一千万人,浙江一千万人,然后就是江西差不多九百万人,再者就是山东的五百万。河南空虚还不到两百万,云南是咱大明在籍的人口不到三十万。”

  老朱就叹了口气,说道,“说到底还是江南富庶,早些年北边又是在打仗,现在民少地贫也是正常。这些事情咱怕是有心无力,还是得你来做。”

  朱允熥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还是说道,“江南该发展的时候是要发展,只是也要加以限制。北边的地方,得好好的治理才行。”

  不怪朱允熥这么想,河南才一百九十万人,陕西两百三十万、山西好一点四百万,北平一百九十万,四川和广西都是一百四十万人。

  秦岭淮河以南约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三、秦岭淮河以北只占占四分之一。

  而南方人口又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这也意味着江南等地人多地少。

  也不怪老朱想要迁民,有些地方要是没有足够的人口和百姓,那就没办法控制在手里,那就没办法真正的去开发了。

  老朱继续说道,“南边现在咱是不太担心,外头都说咱在江南课以重税,咱不在这里征税,难不成去其他地方征税?”

  朱允熥笑着说道,“我肯定也是要在这边征税,其他地征不来多少税暂且不说,总不能是让世家大族收了粮食吧。他们得了银钱拿回家藏着,我得了税,还能用在其他地方。”

  老朱开玩笑说道,“你要是在朝上再被那些文官给挤兑,那也是应该。就你这样子,他们能喜欢你才有鬼!”

  朱允熥哑然失笑,说道,“再让他们猖狂两个月,等到了春闱之后,他们有的哭了。”

  老朱就问道,“开完年就是春闱,你觉得主考官是何人为好?”

  “赵勉。”朱允熥直接说道,“本就是二甲进士出身,又有个文坛翘楚的岳丈,现在风光着!”

  老朱哑然失笑,“你是怕他死的不够早、不够痛快!”

  “既然敢收赃,那就要做好死的准备。”朱允熥就说道,“这人和刘三吾一个德行,看着也是正直,只是拘泥于一地。”

  南方文官觉得量才取士,似乎是没什么过错。可是他们如果没有大局观,不将北方的大明百姓当做自家人,那也别怪朱允熥不客气。

  收回来的北方、直接纳入中央朝廷的云贵,都是要持续的开发,需要持续的收归民心。

  都说老朱收回燕云十六州、弥合南北是大功,可是收复云贵同样是大功,以前云南这些地方对中央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固有领土。

  老朱看着朱允熥,说道,“你举荐你大姑父任主考官,伱在朝堂上再丢一趟脸面。”

  看着老朱,朱允熥忍不住吐槽,“祖父,别人家里头的储君这时候就是要养望,就是该培植羽翼。到了我这里倒好,不是在丢脸就是在丢脸的路上。”

  老朱愣了一下,随即畅快大笑,“这还不是你自找的!你要是省点心,就是什么都不做,咱也能让你名声好起来。”

  好像还真的是这样,朱允熥要是不做事,老朱都要急着帮忙‘养望’。

  可是朱允熥开始折腾起来,那丢脸的事情也只是他自找的,这就怪不了别人了。

  朱允熥笑了起来,随即说道,“那明年春闱之后,这件事情的处置得我来做,现在丢的脸面还是要找回来才行。”

  老朱含笑点头,“是该你来办,丢了脸面不打紧。咱当年在滁阳王那里也是伏低做小,见着郭天叙也是毕恭毕敬,最终还不是咱坐了天下。”

首节 上一节 73/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宫太监:从后宫开始权倾朝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