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泼皮

大宋泼皮 第705节

  走近才发现,村子很萧条,大多茅草屋都已经倒塌,只剩下二十余户有人居住。

  村民极为冷漠,一个个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他。

  赵佶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杵着木棍来到一户冒着炊烟的人家前,站在篱笆院子外,用刚学来的衢州方言喊道:“能否给口饭吃?”

  “赶紧滚!”

  一个面容黝黑的汉子手持锄头走出来,骂骂咧咧的驱赶。

  见状,赵佶只得转身离去。

  目视着他的背影,汉子啐了口唾沫,嘀咕道:“老子自个儿都没饭吃,哪有余粮给你这腌臜玩意儿。”

  一连问了几家,都被赶走,赵佶心灰意冷的坐在地上歇息。

  他如今身子虚的很,走一小段路就气喘吁吁,浑身发软。

  忽地,赵佶发现村子不远处有一条溪流。

  心念一动,立即起身朝溪流走去。

  溪流不深,只没过膝盖,赵佶小心翼翼地下了水,打算抓两条鱼吃。

  但他哪里知道,这溪流就在村口,平日里没少被村民摸,就算有鱼,还能等得到他?

  在河中摸了足足一刻钟,鱼没抓到,倒是摸了一些螺狮和几个河蚌。

  蚊子再小也是肉。

  赵佶捧着螺狮和河蚌,喜滋滋的上了岸,一番挑挑拣拣后,最后选了一户还算完好的草屋。

  在草屋里搜寻了一遍,最后只找到一片陶片,又找来一些干草和树枝,正准备生火做饭时,赵佶这才发现,没火折子。

  忙活了半天,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赵佶颓然的坐在地上,心情跌落谷底。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小院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通有一心,绾无他肠。鸟鹊识李,草木知张……”

  赵佶侧耳倾听,发现孩童读的是《十七史蒙求》。

  赵宋文风昌盛,孩童蒙学的书籍也比隋唐更加丰富。

  除开《百家姓》与《三字经》之外,还有《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神童诗》等诸多进阶启蒙读物。

  “洪武讽帝,方庆悟君。好礼卧马,申屠断鞅……”

  听到这句,赵佶忍不住出声笑道:“小娃你背错了,是好礼卧马,申屠轫轮,明日该被先生打掌心喽。”

  背书的孩童不干了,当即放下书本,反驳道:“俺没背错,俺娘教的就是断鞅,伱这叫花子懂个甚。”

  赵佶说道:“你娘学问稀疏,也敢教你,岂不是误人子弟?”

  “你放屁!”

  孩童气鼓鼓的瞪着他。

  赵佶也不恼,琢磨着该如何找这孩童借火。

  这时,一名小妇人从屋内走到院子里,看着不远处的赵佶,先是屈膝行了个万福礼,而后柔声问道:“敢问这位大官人,好礼卧马,申屠断鞅,错在哪里?”

  刚刚说人家坏话,人家就出来对峙了,赵佶有些尴尬拱手还礼,口中说道:“此句最早出自《后汉书.申屠刚传》,光武帝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后有郭宪谏光武帝,有‘拔佩刀以断靷’之事,唐人李瀚将这两件事混淆,因而才有了申屠断鞅之说,然则申屠轫轮才是正典。”

  闻言,小妇人面露恍然之色:“受教了。”

  见赵佶官话讲得极好,字正腔圆,且学识渊博,虽面容狼狈,却气度不凡。

  一时间,小妇人不由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问道:“这位大官人怎会流落至此?”

  赵佶心下一喜,赶忙答道:“不瞒小娘子,我本金陵人士,本想前往福建寻亲,却不曾想半途遭了匪寇劫道,九死一生才逃了出来。”

  “原来如此。”

  小妇人点了点头。

  如今这世道,匪寇横行,劫道属实寻常。

  赵佶趁势打蛇上棍,哀求道:“小娘子心地善良,可否给口饭吃?”

  小妇人犹豫了片刻,说道:“若大官人不嫌弃粗茶淡饭,便来吃一些罢。”

  “多谢小娘子!”

  赵佶立刻杵着木棍,强撑着发软的双腿快步走过去。

  进了院子后,赵佶识趣的没有进屋,站在那等着。

  那孩童瞪大眼睛看着他,问道:“金陵是哪里?”

  赵佶答道:“金陵在江南。”

  孩童满脸茫然,追问道:“江南又在哪?”

  “江南自然在长江之南。”

  赵佶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孩童的问题,目光却一直盯着厨房。

  片刻后,小妇人端着一个陶盆出来了。

  陶盆中装着麦饭和一些小菜,显然是娘俩吃剩下的。

  “家中贫苦,还望大官人莫要嫌弃。”

  “小娘子太客气了。”

  赵佶咽了口唾沫,接过陶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顷刻间的功夫,陶盆中的饭菜便被一扫而空。

  赵佶用手背擦了擦嘴角,感激道:“我眼下身无分文,无以为报,不知能否帮上些忙。”

  小妇人也不矫情:“倒是有一件事情想劳烦大官人。”

  赵佶答道:“但说无妨。”

  小妇人说道:“亡夫也是读书人,只可惜还未来得及考取功名便撒手人寰,在世时留下了一些手抄本,可惜有些抄本不全,大官人学识渊博,不知可否帮忙补全?”

  “这等小事儿,尽管取来,我帮你补全。”

  赵佶大手一挥,底气十足。

  他自问诗词歌赋,四书五经无不精通,对他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事儿。

  “大官人稍待。”

  小妇人面色欣喜,迈着小碎步进了屋内。

  不多时,便抱着几本书册与笔墨出来了。

  赵佶接过扫视了一眼,发现多为一些启蒙读物,外加一本《春秋新解》。

  撸起破破烂烂的袖子,赵佶磨墨提笔,开始一一补全。

  那小妇人显然也是读过几年书,只看了眼赵佶的字,便惊叹道:“大官人这字端的好看。”

  呵。

  赵佶心下得意,总算找回了一些自信。

  不得不说,他的一手瘦金体瘦硬疏朗,意趣盎然,哪怕是不懂书法之人,也能看出不凡。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小妇人从屋内取出油灯点上,在一旁为赵佶掌灯。

  一个时辰后,赵佶搁下笔,揉了揉手腕,欣赏着自己的书法。

  不曾想,这一番惨痛的经历,竟让他的笔力又精进了一些。

  笔锋之间更显遒劲。

  一时间,赵佶有些舍不得这些字。

  这年头,一本书可不便宜,虽然印刷术普及,可一本书怎地也需大几百文。

  赵佶帮忙补齐这几本书,省了小妇人不少钱。

  小妇人也很识趣,见赵佶身着破破烂烂的纸衣,柔声道:“如今虽是五月,可早晚还是有些凉,家中还有两件亡夫的旧衣裳,若不嫌弃,可送予大官人穿。”

  “多谢!”

  赵佶拱手道谢。

  又找小妇人借了一根火折子,赵佶心满意足的回到破落的茅草屋中。

  点上一堆篝火,换上干燥的衣裳,他不由发出一声舒爽的呻吟。

  那些螺狮与河蚌,赵佶也没浪费,趁机放在陶片上煮熟了吃掉。

  吃饱喝足,享受着篝火传来的温热,他缓缓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

  ……

  福建,建州。

  浦城县县衙。

  “甚么?”

  “童国公战死,陛下与一众大臣被俘,太上皇不知所踪?”

  辛兴宗率领一帮胜捷军残军,翻山越岭,好不容易赶到福建建州,结果刚到浦城县,就迎来当头一棒。

  这个消息太过惊人,让他愣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

  待回过神,辛兴宗忙问道:“果真?”

  浦城知县张万里答道:“这则战报是伪齐放出,本官也不知真假。”

  闻言,辛兴宗彷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自我安慰道:“这定是伪齐的攻心之计,当不得真。”

  张万里苦笑道:“按照辛都统所言,太上皇与陛下早该在数日前,就应抵达建州境内。可本官并未发现太上皇的踪迹,也未曾接到建州其他郡县传来接驾的邸报。”

首节 上一节 705/7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