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00节

  “官家,臣刘麟年轻尚轻,为官之日也不多,绝对胜利不了这招安副左右使之职。

  臣刘麟恳请赵官家人收回成命,求官家另换适合之人来当这招安副使吧。”

  赵吉蔑视地一笑,心中暗道:“你们父子二人,真是秉性难移。若按历史发展,若干年后,刘豫被任济~南知府后,因怕被济~南城被金军破攻,也是接到任命旨意后,上表请辞、迟迟不肯上路。”

  赵吉一拍桌案,怒道:“刘豫、刘麟父子,难道要抗旨不遵吗?你可是抗旨不遵之罪是什么?”

  刘豫和刘麟皆愣在当场。这抗旨不遵,必然就是死罪了。

  至令,刘豫和刘麟都搞不明白,赵官家为何如此针对着他父子俩呢?

  赵吉根本不管刘豫和刘麟父子的是否同意,他便道:

  “为了保护好三位招安主副使在沿途上的安全,朕会派杨志领三百名骑兵沿途保保护,你三人就安心上路吧!”

  “呃?!”

  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人无语:……

  这三人心里,大体就是在想,吾是担心沿途之上能否发生危险吗?

  特么的,吾是担心进入反贼方腊军中大营后的安危啊!

  赵吉当然不会顾及到这三位的想法。

  可是,朕所实施的就是阳谋啊!光明正大地给你们三个未来的叛宋卖国投金的狗汉奸,设下的这个局。

  当然,赵吉也想到了把这三人送到方腊大营内,宣读这个招安诏书后的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方腊一气之下命人将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位招安使都,处以极刑。

  第二种可能,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位招安使中,可能有个别人甚至是全体,见到了自身性命要丢,便投降方腊部义军了。

  那样,等朕平定了方腊起义后,这三个狗汉奸,就相当于是提前曝光出了他们的叛国汉奸本性了,如此一来,朕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杀这三人,还可以牵连到他们的九族。

  当然,赵吉还是很仁慈的,不见得会灭他们的九族,但是该抄家、该充军流放的,绝对不会饶了他们的家人。

  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方腊看出了朕想借他之手除掉这三人,故而,方腊把他们三个招安主副使给安全地送回来。

  在赵吉看来,方腊还真的不见得有这样的谋略和远图,不然的话,其所部义军每打下一座县城或是州府,也不会纵容手下义军对当地官吏进行赶尽杀绝了。

  当然,赵吉也懂得,方腊如此实行于恐~怖式的杀戮所破城池的官吏,为的就是给当地受欺压盘剥的穷苦百姓们出气,以便吸引很多的贫民参加起义军。但是,如此行事,还真不是能夺天下的胸怀和头脑。

  至于,偷偷万一方腊将这三个招安使者给送回来,那么,朕也会在短时期之内,找到其它借口除掉这三人的。

  想到这里,赵吉下令,道:“招安主副使张邦昌、刘豫、刘麟,带上这三百份招安诏书,立即启程出发。

  你三人,到了反贼方腊军中大营后,未见方腊面之前,尔等一定要一边大声背诵招安诏书上的内容,一边将多余出来的招诏书扬散在方腊军中,让方腊匪军将士,皆知谁要能除掉首恶方腊谁就封三品官领万金悬赏。

  并且,即便杀不了方腊,能及早迷途知返,投降朝廷者不计前罪还可能赏钱。

  三位,一定要将命的交待办好了。

  可不要欺君哟!”

  张邦昌、刘豫、刘麟听到赵官家交待之事,三人立即愁眉不展,极不情愿。

  他们心里大体所思所虑相似:特么的,赵官家啊,这不是让我等去招安啊,这是让我等入方腊军营内去送死啊!

  他三人是极不愿意去的,

  但是,君令如山,违抗圣意也是死,他们三人只能硬着头皮,慢悠悠去数方才文官们抄写好的那数百张招安诏书……

  他们三人,不敢不遵从赵官家的圣意去办这九死一生的苦差事。

  张邦昌再次跪在赵吉面前,眼泪汪汪地启奏道:

  “臣认为向乱民反贼军兵,撒招安诏书,他们皆目不识丁,岂能看得懂?”

  赵吉微微一笑,道:“看不懂不要紧啊!朕不是让尔等一进入敌军中,便一边匪军发招安诏书,尔等一边高喊出招安诏书上的内容吗?

  乱民反贼军兵见到了盖上了玉玺的招安诏书,即便不认识上面的字,那也能认得上面盖着的玉玺红印,就会让他们深知朕要诚心招安他们之圣意了。

  再者,你怎么就知道反贼军兵,没有裹挟有各个州县的识字之人,例如秀才之类的呢?”

  赵吉的回答,令尚书左丞张邦昌无言以对。

  “报!”

  就在这时,传事宦官高声:道:“加紧军报——急脚递”

  赵吉暗道:“什么情况?”

  赵吉知道,大宋朝,因与辽或是西夏的边境,始终都有战争突然爆发的危险,故此,早在北宋早期,就建立了军事快递业务——急脚递。

  急脚递所用的传符是檄牌。金字牌为檄牌之一种,也是传递速度最快的一种。

  据《宋史·舆服志》载:“檄牌,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金字牌者,日行四百里,邮置之最速递也。凡赦书及军机要切则用之,由内侍省发遣焉。干道末,枢密院置雌黄青字牌,日行三百五十里,军期急速则用之。

  此时,赵吉看到传事宦官入殿后,跪下时手里捧着是雌黄色的【青字牌】。

  赵吉猜测出,应该是枢密院的加急军报。而最有可能的就应该是大宦官领枢密院事、新任江浙宣抚使的童贯,送来的加急军报。

  赵吉让梁师成接过军报,并念给他听……

  果然,赵吉猜得很准,正是童贯领西北军乘坐数百条大船,沿着几乎是和赵官家相同的水路,已经到了东南之地的水路的中转枢纽扬~州。

  并且,军报上军着,童贯并未在扬州个事,继续沿扬~州至苏~州再至杭~州的运河南下,预计明日辰时,将率领西北大军入杭州城护驾,并愿听从官家圣意,出兵剿灭反贼方腊的匪军……

  这加急军报上写的落款日期是昨日的,当然,这‘急脚递’的军报,在路上自然是要时间的。

  “哈哈哈……”赵吉大笑。

  其实,这一切的调兵遣将,包括让童贯带着能征善战的西北军南下准备平定方腊起义,这些都是穿越者赵吉早在京城时就谋划好了,并付诸实施了。

  赵吉的大笑,更多地是给身在如此危险的杭~州城内的官员们,吃一颗定心丸。

  果然,众官们皆高兴不已,由衷地高喊道:“官家圣明啊!官家能未卜先知,对方腊起义就有准备。

  童大人率领大军前来,方腊匪军必败无疑……”

  此时,张邦昌、刘豫、刘麟听到了童贯率领西北大军乘船已经南下,明早就应该能到杭州城,这可让他们看到了救命稻草。

  由于刘麟年纪轻官职又低,他没有敢进言,他只是一个劲地给父亲刘豫使眼色。

  刘豫心领神会地,立即跪奏道:“臣刘豫启奏陛下,即便西北大军明日即将来杭~州城增援,反贼方腊的匪军,何愁不破?

  故此,我等三人去反贼方腊所部,再朝廷招安,实乃多此一举。

  臣刘豫恳请官家出回成命!”

  尚书左丞张邦昌也跪下,帮忙附合地说道:

  “臣张邦昌为认,刘察访使所言极是……”

  还没有等张邦昌说完,赵吉怒拍桌案,训斥道: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如今,朕与众爱卿已经下了先行招安之策。

  这就是,用尔等去招安的外交方式招降敌人,一定是好过用童贯带来的西北军去用武力击败反贼方腊敌军。

  故此,朕命尔等三人,立即随之杨志及其部众,去往反贼方腊敌军大营朝廷招安。

  违令者立斩不饶!”

  而负责护送的杨志,已经得到赵官家秘密旨意,在护送的沿途一定要看紧了招安主使张邦昌以及副使唤刘豫和刘麟,若是让这三人中任何一跑了,就拿杨志是问……

  杨志接到了赵官家让其护送张邦昌、刘豫、刘麟的任务后,不敢怠慢,他让骑兵带足箭矢等物,三百名骑兵、六百余匹战马……

  准备如此充足,就是有多年实战经验的杨志,深知此次保护任务责任重大,沿途或许不太平。

  他做好了周全的准备,在去往五十余里外的正攻打富余县城外的方腊义军阵前,若在沿途有义军拦截打起来后,箭矢备足可远程还击。每名骑兵备两匹战马,可以在敌从我寡的情况下,换乘战马,保持骑兵速度,火速离开危险之地,把张邦昌、刘豫、刘麟这三位招安主副使安全送到方腊的大营中。

  梁师成领赵官家旨意,引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位招安使者,出了杭州府衙大堂,来到了府衙外,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了府衙大堂正门之外的街道上,已经列好了三队整齐的骑兵。每队一百名骑兵、二百匹战马,皆是人衔枚,马摘辔。

  梁师成笑呵呵地说道:“咱家传官家圣谕,希望三位招安使,此行方腊匪军大营,不辱使命平安归来,到时赵官家将为各位摆下庆功酒。

  官家让咱家传话给三位使者,若此行有辱使命,那后果三位招安使想必应该知道了”

  张邦昌、刘豫、刘麟皆是一副苦瓜脸,真特么的是欲哭无泪,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但是,三位招安使者,听到了大宦官梁师成传来了赵官家的口谕后,不必须得跪下谢恩。

  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人,跪下面朝如今赵官所在的杭州府衙临时改成的议事大殿方向,跪下三叩首,纷纷口称道:

  “臣张邦昌谢主隆恩,此行出使方腊匪军大营,定不辱使命。”

  “臣刘豫谢主隆恩,此行出使方腊匪军大营,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臣刘麟谢主隆恩,此行出使方腊匪军大营,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三人起身后,梁师成感叹一声,亲切地叫着张邦昌的字,说道:

  “子能,此行虽然凶险,然则,切莫忘记了刚刚所发的誓言,定不要有辱使命!”

  张邦昌难以抑制心中的五味杂陈,竟然鼻子一酸,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滑落了数滴热泪。

  他有些哽咽地说道:“梁大官,邦昌此行,不知还能看到的梁大官否。”

  梁师成感叹道:“请子能,牢记赵官家的嘱托,定然不可有使命。即便子能不能平安归来,那么,圣德仁慈的赵官家也一样会厚待子能的子嗣和家人的。”

  张邦昌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可是,闻听此言的刘豫和刘麟父子,一脸黑线,却心生怨念:梁师成你还说赵官家圣德仁慈?

第145章 赵官家口谕:定不辱使命

  第一百四十四章赵官家口谕:要不辱使命

  闻听此言的刘豫和刘麟父子,一脸黑线,却心生怨念:梁师成你还说赵官家圣德仁慈?

  让吾父子同为招安副使,一同去往甚是危险的方腊匪军大营中进行招安,这分明是想要吾父子的小命啊!

  而刘豫更是心中愤恨不平,感叹着自己的命运多舛。也开始怀疑了他早年找相士看相时,说他的命运是贵不可言。

  前半生的刘豫对自己的命格贵不可言,是深信不疑的。

  不过,如今的刘豫却知道,自己命犯官家赵佶。

  ‘八年前,是官家赵佶将吾贬出京城,来到这两浙路当个小小的察访使……’

  ‘如今,官家赵佶又派吾和吾唯一的儿子刘麟,共同出使那九死一生的方腊军中。这真是想让吾刘豫绝后吗?’

  刘豫心中的怨念很深,甚至,他在心中暗算盘算着,如果在出使方腊军中时,自己和儿子刘麟遇到生命危险之时,如何才能保命呢……

首节 上一节 100/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