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23节

  她杏木圆睁,怒瞪着这个随军老郎中。

  方百花那张本来白皙好看的俏脸,因方才失血过多,此时,显得惨白可怖。

  方百花冷冷地对老郎中,质问道:“何时要由你这老朽,教本帅做事了?”

  随军老郎中吓得一下子便跪倒在地,直给方百花磕头认错……

  如同冰山美人般冷艳的方百花,用左手握了握腰间宝剑的剑柄,顿时心生杀意。

  只有死人才不会乱讲话,才不会把本帅负伤的坏消息,传出去使军心动摇……

第164章 朕安排伏兵,左右突袭敌军

  第一百六十三章朕安排伏兵,左右突袭敌军

  如同冰山美人般冷艳的方百花,用左手握了握腰间宝剑的剑柄,顿时心生杀意。只有死人才不会乱讲话,才不会把本帅负伤的坏消息,传出去使军心动摇……

  随军郎中张景,看到义军女元帅方百花的目光不善,他顿时心中惊骇无比。

  张景是从方腊义军攻破青溪县后,被义军强行抓来成为随军郎中的,他随义军这一路中,看到了方腊和方百花兄妹太多的凶残暴行……

  六十多岁的随军郎中张景,立即计上心头,说道:

  “元帅所伤右臂,因被巨箭刮掉了皮肉,虽未伤及骨头,但射断了筋。

  唉!很难复原如初了,势必会影响元帅日后战场征战拼杀。”

  方百花大怒,恶狠狠地问道:“张郎中,可有救治之法?”

  张景立即谎称,道:“老朽从医四十余年,倒是学过如何接好断筋之法。”

  方百花听后,心中大喜,立即说道:

  “既然张郎中有治愈本帅右臂之伤,何不此时就为本帅动手治疗呢?”

  “唉!”张景故作感叹一声,道:“老朽何尝又不相早日为元帅将断筋接好,让巾帼不让须眉的方元帅,又返战场英勇杀敌呢?

  奈何,要接好方元帅右臂之断筋,必须要等到等到三日之后,元帅右臂伤口不再流血之时,老朽再用上祖传的金创药,再用针钱将元帅断筋缝连接好……”

  方百花狐疑地看着随军郎中张景。

  方百花冷冷地对张景说道:“如果三日后,张郎中若能当好本帅右臂之伤,那么本帅将重重有赏。

  三日后,若不能如你所言,本帅将杀你问罪!”

  张景吓得一身日冷汗,连忙道:

  “老朽定当不奂元帅信任,三日后必当为元帅缝好接活元帅右臂的断筋。”

  方百花因还要用这位随军郎中张景,故此,她松开了握着剑柄的左手。

  她叮嘱道:“张景,本帅受的这点皮肉之伤,万万不可在义军中乱讲,一定要守口如瓶。若违此军令,本帅绝对会军法处置。”

  张景立即保证道:“老朽张景对于发誓,绝不敢在军中说出元帅负伤之事。”

  方百花调来两名亲兵,看押着随行郎中张景归入军中。

  张景心中暗道:“好险啊!若非吾反应及时,恐怕已成方百花剑下之鬼了。”

  张景望了一眼三百余步远的杭~州南城处的义军攻城不利,不断地有义军兵卒的尸体从云梯上摔落而下,心中暗想:老朽赌定了大宋天子赵官家御驾亲征东南,由大军禁军镇守的这杭~州城,一定不会被残暴无比的方腊和方百花兄弟率领的这帮土匪给攻破。

  说不定,此役之后,方腊匪军遭到重挫后,赵官家调来的禁军便能剿灭方腊匪军,还东南一个太平世界。

  没有方腊起义之前,东南百姓觉得被奸臣朱勔大搞花石纲给盘剥得没有了活路,但是,方腊起义之后,却对像郎中张景这样原本不愁吃穿的中产以上的百姓们,几乎是带来了灭顶之灾。

  张景被方腊义军征调为随行郎中,他开在青溪县的医馆也被义军给抢了。

  还因张景同意参入义军,才使家中的女眷幸免于义军的摧残。而他随义军一路攻打下了不少州县,方腊义军之暴行,他都历历在目。

  两相比较之下,他张景反而觉得,即便有朱冲和朱勔父子这两个大祸害利用花石纲盘剥东南的百姓,也没有方腊义军带给东南的创伤大。

  何况,如今突然圣明起来的赵官家御驾亲征东南,已将朱冲和朱勔父子正法了。。

  张景是一心向往着能脱离方腊义军,重回到家乡清溪县开个小医馆,治病救人挣钱养家,过着衣粮无忧的日子……

  张景看了看前方腊匪军在攻城时,连连受挫,心里盼望着赵官家率领来的大宋官军能日将方腊义军剿灭干净,还东南一个朗朗乾坤。

  ……

  当南城城楼之上的赵吉,看到四架八牛弩射出了四支巨箭时;

  他睁大了双眼,想看看这次距离敌军女元帅三百步远如此之远时,能否与射杀敌军先锋方七佛有一样的效果。

  可是,赵吉看到,八牛弩射出的四支巨箭,很遗憾有三支射击偏了,只穿死了方腊匪军的数名士兵,只是有一支巨箭好像是射中了,但更像是擦着方百花的右臂而过。

  毕竟,当时赵吉距离那方百花的距离有些远,看的也不可能特别清楚。

  不过,他却能看到三百余步远,那“帅”字大旗下面,身材窈窕、英姿飒爽的女元帅方百花从白色战马掉摔落了下来。

  然后,就是很多执盾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了起来。

  赵吉综合判断,这会儿,方腊匪军的女元帅方百花,应该是被巨箭射伤了右臂,或是飞去的巨箭擦伤了其右臂。

  不过,赵吉之前见识到了只要方腊匪军的主将被射死后,一群参加起义不足一个月的乌合之众,便会立即失去斗志,甚至会立即溃败。

  故此,赵吉为了在这攻守南城的大战中,少死点朕的子民,他立即装作兴奋的样子,高声大喊道:

  “八牛弩射出的巨箭,已经击毙女元帅方百花!”

  “呃?!”就连四架八牛弩周围的数十个弩手们,也都难以相信自己双耳听到的赵官家的叫好声!

  毕竟,他们是八牛弩的操作者,他们发射完如标枪般的巨箭后,便一直睁大了双眼,盼着能击毙敌军女元帅。可是,他们失望了,他们看得比较清楚,只有一只巨箭擦伤了敌军女元帅方百花的右臂……

  他们不解,赵官家为何会给他们谎报战功呢?

  不过,名相王导的后人、将门出身的王禀,以他那从军二十多年的经验,当然知道赵官家这是在用计策来瓦解攻城匪军的军心。

  守城主帅王禀心中赞佩着赵官家这般儒雅风~骚的皇帝,居然也深谙兵法之道。

  王禀立即传令道:“守城将士,一边击敌,一边按官家口谕,随本将军一句句给城下攻城匪军喊话听。”

  “遵令。”

  当然,统制王禀的喊话,基本是先以点带线,在以线带面,最后,基本上南城之上的守兵,都能学着喊出王禀所喊之话。

  王禀高声道:

  “大宋皇帝御前禁军用八牛弩,射死了匪军女帅方百花。”

  “尔等匪军速速扔掉武器,四散逃命可免一死。”

  “待平叛后,尔等皆算‘改过自新’受招安者!朝廷还会有所封赏。”

  “若尔等顽固不化,依然与朝廷做对,尔等便是欲想谋害大宋皇帝的反贼,不仅尔等会成为这尸山血海中一员,也必将牵连尔等九族!”

  统制王禀高声喊一句后,便略一停顿,以便让城下的兵重复高喊……

  城下那些正在攻城却屡屡所挫、伤亡惨重的方腊匪军,一听城上兵将的齐声高喊后,他们下意识地扭回头,望着三百步多远的“帅”字大旗之下,果然看不到自家义军的女元帅方百花了。

  他们真的慌了,他们能如此士气高涨地来攻城,原因是不奋力拼死攻城会被方百花派来的后队给斩杀,拼死攻城还有一线生机,甚至能活捉大宋皇帝赵佶,还可以迎娶圣公胞妹,如花似玉、英姿飒爽的女元帅方百花为妻。

  这会儿,攻城的匪军一听城上所喊,自家女元帅元方百花都被八牛弩射杀死,那还拼死个什么劲呢?

  此时,南城下面,方百花所部第一、二、三批原本九千人的攻城兵将,战到此时只有四千多人了。

  这四千余人,其中有一部分人,当初是诚心跟着圣公者举事造反,却只是以“诛杀为祸东南的朱勔”为口号,并没有敢打着反对朝廷诛杀皇帝的口号。

  更多的义军士兵,则是被圣公所部义军抓壮丁似的强征进入义军中……

  他们望着固若金汤的杭~州南城,

  看着城上武器装备和战斗力都要强于他们数倍的大宋禁军,

  再瞧一瞧自己身边的攻城义军的尸山血海,

  再回首望上一眼,“帅”字大旗下已经无督战的女元帅方百花了,

  再仰望一下高大城墙的上侧城楼,那里正有大宋的皇帝赵官家坐镇……

  根深蒂固的皇帝受命于天的思想,他们这些义军兵将敢打州县杀狗官,却真不是大部分人都敢杀皇帝的……

  “铛啷啷……”有一名方腊匪军的兵卒,先将手中的刀和盾牌,扔到了地上,转过头便撒腿跑过护城河上搭着的壕桥,并没有向着方百花那正后面的军阵跑去,而是向左向空旷野地跑去……

  方百花所部出现了第一个逃兵,城上的禁军在赵官家圣谕之下,并没有射杀扔掉武器逃跑的匪军;

  而城下所谓后队的匪军虽然看着有逃兵出现,他们也没有去击杀他,毕竟,他们听到城楼之上的招安式高喊声,觉得大宋官军喊话内容是正确的,也是对他们有利的,他们也正思考着要不要当义军的逃兵呢?

  赵吉看到,方腊匪军中有一个当逃兵的,起到了带头作用后,其它的匪军一看,这当逃兵者反而无事,越跑越远,还活着好好的;

  他们再看看周围先前没有当逃兵,却已经成身上插着箭矢或是用乱石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他们在求生本能的作用下,立即有了正确的选择……

  城下的方腊匪军,纷纷扔掉了手里的兵器,加入到了转头后逃的大队伍之中……

  此时,在义军“帅”字大旗下的已经包扎好了右臂伤口的方百花,不顾亲从的劝阻,她再次翻身上马……

  可是,方百花却看到了,只是这片刻的工夫,她前后派出的一、二、三批共计九千多名攻城的兵将,除了攻城时战死战伤不过逃跑的除外,剩下的大约四千余名兵将,绝大部分人都扔掉了兵器,溃败着四散而逃……

  方百花简直难以置信,居然没有一名后将向她所在的军阵方向败逃而回。

  她看了左右一眼,皆露出了怯战之色。

  方百花本想亲自带上剩下的两万大军,一齐攻城,可是此时的义军士气低落,她并没有把握能攻下南城。

  方百花的右臂箭伤处,疼得她非常厉害,她狠咬银牙,强行硬挺。

  此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和圣公哥哥方腊,或许是一路攻城拔寨、畅通无阻、凯歌猛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使得他们兄妹俩,真的是低估了那狗皇帝赵佶御驾亲征东南的巨大影响力;

  同时,他俩也低估了不能跟东南厢军同日而语的禁军的战斗力了。

  不过,义军女元帅方百花坚信,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杭~州城攻不下,狗皇帝赵佶难抓,那么,就先不攻打杭~州城,也不先活捉狗皇帝以令诸侯了,自己和圣公兄长绝对可以带着剩下的合计七八万义军,在东南的其它州县横行无阻!

  等到义军发展壮大以后,兵将经过严格训练以及战斗的历练以后,荡平东南之地,杀遍朝廷狗官,甚至杀进大宋的东京汴梁城内都是有可能的。

  思至此处,方百花高声下令,道:

  “鸣金收兵,回见圣公!”

  “咣铛啷啷……”

  “咣铛啷啷……”

  铜锣响起,方百花所部剩下二万一千名义军,这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落下了一些。

首节 上一节 12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