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34节

  方腊看到这位跟随自己一起揭竿而起的本家兄弟方肥,如今看到宋军势大都催马先逃了,他恨得咬碎钢牙,紧紧地握着朴刀,恨不得追上方肥将他的人头斩落马下。

  “冲啊!”

  “杀啊!”

  “匪军抵抗者皆死”

  “弃兵器投降者生!”

  “杀啊!活捉贼首方腊!”

  此时,方腊看到周围的义军亲卫不过三百人,而即将杀到面前的那三路浩浩荡荡的宋兵骑兵,少说也有三千来骑,他们后面还跟着数以万计的大宋步兵……

  方腊已经知道,他率领的这近十万义军来攻打东南重地杭~州城,因有那大宋狗皇帝赵佶的御驾亲征,他属实是败了,而且是惨败……

  方腊扬起朴刀,

  刀尖指向上天,

  声嘶力竭吼道:

  “苍天不佑我方腊,

  九州万古如长夜!”

  方腊双腿夹牢战马,双手握紧朴刀,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或,战死,

  或,逃生……

第173章 韩世忠力擒方腊

  方腊看到势如破竹的大宋官兵,从三个方向,向他这里冲杀了过来,他仰天长叹道:“苍天不佑我方腊,九州万古如长夜!”

  方腊看到了自己所部溃败的数万名义军,以及跟在他身边不到三百人的死士,他知道,以寡敌众,战则死。

  逃,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方腊急忙一带缰绳,调转马头,他双腿夹牢战马,双手握紧朴刀,对其身边的近三百人骑兵,高喝一声道:“随朕撤退!”

  “驾!”

  方腊的战马,嘶鸣一声,奋起四蹄,飞奔而去。

  保护方腊的骑兵,紧随其后。

  此时,方腊所部的骑兵,也不管前方徒步溃逃的义军步兵了,遇到有挡路者,皆挥动手中兵器,进行斩杀,只为上万逃兵的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逃出大宋官军追杀的活路……

  方腊所部溃逃的骑兵,马蹄践踏着他们义军的尸体,向南飞奔而去……

  此时,西军左路军统制刘延庆,看到方腊及所部骑兵已经溃逃,立即对其子刘光世道:

  “吾儿,速速带领五百骑,追杀那贼首方腊,若射杀或活捉贼首,此乃首功一件,足可光耀我刘家门楣,亦可让你在西北战场少拼死十年!”

  骑在玉兰白龙驹战马上的刘光世,等的就是这个立首功的大好机会。

  刘光世对其父为他精挑细选出来的那五百名骑兵精锐,高吼一声道:

  “随吾冲杀向前,追上方腊溃部,活捉贼首方腊!本将定有重赏。冲啊!”

  “驾!”

  “驾……”

  刘光世所部五百骑兵精锐,跟随着刘光世,纵马向前追去。

  刘光世骑在玉兰白龙驹战马,并没有敢完全地放开马速。

  毕竟,作为将门二代的刘光世,特别惜命。

  若是他放开了胯下战马的速度,那么,他的这匹从西域弄来的玉兰白龙驹,其奔跑速度足可以是他手下那些骑兵战马速度的一点五倍左右。

  刘光世在五百名骑兵精锐的保护之下,一边追击着溃逃的方腊所部骑兵,一边在战马上放箭,向前射杀……

  其部遇到路途中有敢抵抗的匪军步兵,也都毫不留情地挥起马刀,斩杀干净……

  “冲啊,杀啊!”

  突然,刘光世听到不远处又起喊杀声。

  他扭头一看,原来是是西军中的大将王渊,及其所领的四百余骑,落后于几十丈远之外,也向溃败的方腊所部骑兵,追击而来……

  本来,王渊最初所领的骑兵是整整的五百骑,可是,在战场上先是跟方百花所部的大军厮杀,又负责进攻了方腊匪军的这个营盘……

  即使方腊匪军战斗力差,两军交锋之中,王渊所部还是有所折损的。

  其实,刘光世所部的五百骑兵,在对付方百花所部的匪军时,战死和负伤者也有一百多人,只不过是其父西军左路统制刘延庆在战场上,又临时给他的二儿子刘光世补充了骑兵,让刘光世率领五百骑兵精锐去追击方腊。

  “冲啊,杀啊!”

  西军右路统制杨惟忠,亲率上千骑,与刘光世所部几乎是并驾齐驱的数丈之外,沿着方腊匪军骑兵溃逃的路线,进行着追击……

  骑在玉兰白龙驹战马上的刘光世,手提亮银长枪,看到今年四十八岁的杨惟忠,还如此亲帅所部骑兵追击着方腊,他狠狠地啐了一口,心里骂道:

  “杨惟忠,你这老匹夫!

  你还要不要老脸了?

  你身为西北军中的左路军统制,还要跟吾等年轻将领抢夺擒拿贼首方腊之功?!

  老匹夫,厚颜无耻!

  杨惟忠,何不学吾父坐镇后军指挥全局?

  活捉首方腊之事,交于吾等年轻将领便好!”

  可是,刘光世知道,自己心中虽有不愤,但也没有办法,这等捉拿贼首方腊的大功,谁都想得到。

  何况,刘光世也清楚,正是西路军的左右两路,以及禁军王禀所部的骑兵,这三路大军合力追击着方腊匪军,才能让匪军见到宋军势大而不敢在此恋战,才向南飞奔而逃的。

  刘光世自我安慰着,心中暗道:

  “旁人参战,去追击方腊溃部,本将倒不太担心,到时多数亦是本将能活捉住方腊。

  只要那个不畏生死的泼韩五,不来搅局,追击并活捉方腊者,便是吾刘光世也!”

  思自此处,刘光世高喊道:

  “吾部骑兵再快些,定要捉拿住贼首方腊。”

  “遵命!”

  “驾……”

  “驾……”

  可是,骑在飞奔战马之上的刘光世,话音刚落,他回首想看身后所部骑兵有没有跟上。

  突然,刘光世脸色一沉,如布阴云。

  他看到,在其部右后方的二百余步远,韩世忠率领三十名骑兵,还带栓牵着六十余匹无人骑乘的战马,向他这里冲杀了过来。

  刘光世气愤……

  心里怕啥,咋就来啥呢?

  刘光世狐疑:

  韩世忠不是被吾父以休整疲备之师,押送匪军女元帅方百花的名义,令其率部回城了吗?

  之前,刘光世率部与方百花所部交战过后,他回归本部与其父刘延庆在一处了。

  他通过打探往返于战场和南城互通军情的探马,得知韩世忠已经被赵官家留在了身边,与皇城司的亲从官们一起保护圣驾。

  这会儿,韩世忠怎么也来参加追击方腊之战了呢?

  莫非是赵官家允许韩世忠,再度上战场,前来追击方腊的吗?

  刘光世的猜想没错。

  半刻钟之前,在王禀所部禁军保护中的赵吉,看到方腊设在杭~州南城之外一里多地的那座有数万匪军的营盘,如此不堪宋军一击后,他看了一眼距离自己不远处骑在乌骓战的韩世忠。

  那时,韩世忠使劲地伸长脖子,向往地望向前方的战场……

  赵吉知道,韩世忠这样勇冠三军的猛将向往战场,就犹如饥饿的猛虎向往扑向羊群一般。

  只是韩世忠领圣谕要护架,故此,无法带领所部骑兵冲锋陷阵。

  作为穿越者的赵吉,他知道在历史上,活捉方腊的人,

  根本就不是像《水浒传》所编的那样是“武松单臂擒方腊”……

  活捉住了方腊的英雄,却是这西军左路统制刘延庆手下的一员那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偏将韩世忠。

  历史上,方腊兵败后,携其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躲进其老家的梓桐峒的石涧(洞)中,宋军一时无法搜捕到。

  韩世忠率领手下不到百人的宋军,由熟悉当地地形的方庚带路,从山上抄荆棘丛生的小路,还爬过一段陡峭的采药绝壁,才犹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杀时方腊及其家眷、亲卫所藏身的梓桐峒石涧中,将其全部俘获……

  可惜,当时奸臣当道,历史上的韩世忠活捉了方腊后,当时还被其上级将领,冒领了此等大功……

  即便,朕所穿越来的这个大宋,因为朕的到来后,产生的了蝴蝶效应,改变了很多事情原本的进展。

  比如说,东南的方腊起义,若按历史的发展,应该是明年的宣和三年,朝廷调来了数十万大军才将其平定的。

  可是,朕这个穿越者到来后,因为对方腊起义的提前有预判,才能提前调兵遣将,不仅没有让方腊率部攻打下东南最重要的城市杭~州,而且还在杭~州的城南,大败了方腊匪军主力。

  此役,几乎是将方腊的全部匪军主力,歼灭掉和俘获者已经达匪军的四分之三了。

  方腊匪军的元气大伤。

  若此役能或杀掉、或活捉贼首方腊,那么,就可以宣告东南的方腊已经彻底失败了。

  赵吉看着勇冠三军的韩世忠,他相信冥冥之中的自有天意!

  在历史上真正能活捉到方腊的英雄,如今换了一个地点,应该也差不多能活捉到方腊吧?

  故此,赵吉一指韩世忠,道:

  “朕令良臣出战,力争活捉贼首!”

  韩世忠领命后,只抽调其部最能战的三十名骑兵,并让未选中者将战马献出,供他及其精选出这三十名骑兵在追击方腊时换乘。

  韩世忠审时度势地看出,方腊率领着溃败的匪军逃跑,其后多路大宋骑兵进行追击,捉拿方腊不在于骑兵的多少,而在于速度要快。

  然而,一匹战马驼着上百斤重的骑兵,奔跑一段路以后,必然因负重累得降速,

首节 上一节 134/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