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10节

  梁师成那表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听着赵官家的教导,他只好不停地点着头,表示赞同赵官家之言。

  赵吉又道:“五十贯钱,也不是个小数目,梁大官速速回府,趁早准备去吧!

  今夜皇宫当差,就不劳烦梁大官了!”

  梁师成硬着头皮,感谢道:“老奴多谢陛下!”

  梁师成出宫回府……

  他立即叫来梁府的管家,命其火速筹集五十万贯铜钱,务必要在明早就捐入赵官家的左藏库……

  ……

  赵吉看看了窗外的夜色,时间尚早。

  赵吉准备充分利用好时间,先要操劳完国事之后,再入后宫操劳家事……

  赵吉传旨给当值两名小宦官,

  出城去召火器制造坊陈规面圣、

  出宫召中书舍人张浚等三人面圣。

  ……

  赵吉从延福宫起驾,来到了皇宫前院的垂拱殿。

  此时,赵吉看到,被新提拔上的未来名臣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已经跪在了大殿之下。

  赵吉直接问道:“诸位爱卿,可知今日太傅杨戬病逝否?”

  以张浚为首的三名中书舍人,皆回答道:

  “微臣已知……”

  太傅杨戬之死的消息,迅速在京城权贵圈中传开了。

  而杨戬死后没有隆重的葬礼,可谓是草草入葬了,文武百官皆为之惊愕不已,观望者此事后续者颇多。

  故此,这三位中书舍人虽然品阶不高,但是相当于皇帝秘书一样的他们,自然也听闻到了杨戬已逝并当天就按七品宦官之礼给下葬一事。

  赵吉知道,杨戬生前虽然是一个宦官,但是他却官至太傅这样的高位,如今杨戬病死后如此薄葬,并且,朕还让梁师成带人接收了杨戬的全部房宅、财产、田契;

  此事,若不给天下人一个解释,恐怕有些人要怀疑朕是趁着杨戬之死而打劫其家产呢!

  赵吉对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简要地说了一下来龙去脉之后,又道:

  “朕夺杨戬太傅之位,皆因其在开垦西护所之际,逼迫百姓租佃废弃的堤堰、荒山退滩、河水淤积之地,又增收租赋,水旱之灾害也不进行蠲免,当地百姓深受其害。

  故此,朕贬夺太傅杨戬之官,以示天下人,大宋之法度严明。

  让其死后按七品小宦官之礼下葬,已是对其优待了!”

  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叩拜道:“陛下圣明,此事处治得当,臣等拜服……”

  赵吉微微一笑,又道:“杨戬经营京西等地,盘剥积攒下良田上千顷。

  杨戬名下良田,本应充公,

  然则,朕爱民如子!

  朕决定,将杨戬所拥有的千顷良田,均分给当地贫苦百姓。

  此事,由各州县主官负责,再由朕之前派往各地的太学生监察御史监督执行,万万不可再出徇私舞弊、让百姓受损之事了!”

  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跪拜,称贺道:“陛下爱民如子,天下百姓之幸!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道:“三位爱卿平身,速速按朕之意,起草诏书吧。

  注意,莫要用让百姓听起不懂的晦涩之词书写诏书。”

  三位中书舍人遵旨后,

  由张浚主笔,其他两名中书舍人校正,很快起草好了诏书,交由赵官家审视。

  赵吉接过张浚主笔起草的诏书后,看到用的都是百姓能听懂的词句。

  诏书的内容,不仅有对他这位大宋天子爱民如子的颂扬,也有天子对贪腐之臣痛斥的内容……

  最后,诏书里写的是,要将杨戬所敛聚来的那上千顷良田,均分当地贫苦百姓之家的具体内容……

  赵吉看到张浚用普通百姓也能听懂的词句,却写出了一篇陈述清楚、风采也不错、又顺便对他这位大宋天子歌功颂德的诏书后,他甚是高兴。

  赵吉立即用玉玺,在张浚主笔拟写好的诏书之上,盖上了大红印。

  赵吉宣布道:

  “《谪贬罪臣杨戬,均其田与贫民》的诏书,明日颁布天下。”

  “臣等遵旨!”

  中书舍人张浚等三人,仿佛看到,数日之后,被杨戬盘剥过的上百万的穷苦百姓,得知了赵官家下达这封诏书后,他们会有多么欢欣鼓舞……

  受杨戬盘剥过的上百万百姓,一定会一边痛骂着杨戬死得好,一边大加赞扬当今赵官家爱民如子……

  赵吉目送走了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后,他立即诏见早已等候在大殿之外的火器制造使陈规。

  赵官家在垂拱殿之中,召见张浚等三名中书舍人时,陈规在小传旨小宦官的带领下,带到殿外等候。

  此时,陈规俯首趋步,按君臣之礼,步入垂拱殿,他目不敢斜视、亦不敢仰视天颜。

  “扑通”一声,陈规叩首见礼,道:

  “微臣陈规,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出乎陈规意见之外的是,他听到了赵官家从龙椅之上离座起身的响动;

  他又听到了从龙书案后面缓缓地走下一个人的脚步声,正向他这里踱步而来……

  由于礼制,陈规叩拜之时,没有听到了赵官家让其‘平身’的圣谕,他是绝对还要保持着跪伏不能抬头的姿势。

  此时,陈规感觉到了一双有用力的大手,扶握在了他的双臂之上。

  然后,陈规听到了赵官家那亲切的语声:

  “陈爱卿,平身。”

  赵官家将他搀扶起来

  陈规惊恐万分!

  陈规依然不敢抬头,他看到了面前赵官身上龙袍的花纹。

  陈规感激涕零道:

  “微臣陈规,何德何能?敢劳烦陛下对臣如此礼待?!”

  “哈哈哈!”赵吉爽朗地大笑,道:

  “陈爱卿发明出了竹筒火枪,乃我大宋军器制造之奇才也!当受此礼待!”

  陈规俯身而拜道:“微臣发明制造出的竹筒火枪,经实验射击后,其威力甚小,

  不及陛下为火器制造坊设计制造出的火炮威力的万分之一啊!

  还有,微臣带领火器制造坊工匠,按陛下所画出的火药包、手雷设计图,亦做出了二百余个火药包,五百余枚手雷。”

  赵吉对陈规所言并不惊讶,毕竟,今夜能单独召见陈规,也正是因为赵吉看到了陈规上书的奏折。

  在陈规上书的奏书中,不仅有陈规向赵官家汇报其已研制出来了火炮、火药包和手雷之事,

  还有,他陈规叫惨哭穷,要研究经费……

  故此,在今夜,赵吉特意把火器制造使陈规召来,当面询问。

  赵吉问道:“火炮、火药包、手雷皆研制出来了,陈爱卿带领你手下人,为了验证其威力,做了多少次实验啊?”

  陈规如实回答道:“用火药包爆破,做了三十余次实验,威力甚大!

  若用其炸敌国之城墙,足可爆破出一个大窟窿来;

  手雷之引燃、投掷实验,共做了五十余次实验……

  火炮发射实验,只做了十次。已验证了官家发明出的大炮,其威力巨大啊!

  只是火炮移动不便,略显笨重而已。”

  赵吉一皱眉头,问道:“大炮实弹发射,怎么才做了区区十次实验呢?”

  陈规无奈道:“

  手雷一掷,费钱上万!

  大炮一响,耗银千两!

  如今,火器制造坊缺钱啊!

  而微臣早已经知道,在去年年底时,国库便不再给火器制造坊拨付研制经费了。

  而吾所在的火器制造坊所需钱财,从今年正月至今,皆是出自陛下的左藏库。”

  赵吉了点了点头,道:“陈爱卿说言,情况属实。”

  陈规又启奏道:

  “微臣万分荣幸,能遇到明主!

  陛下为大宋武器制作而愿花内库钱财,此乃圣主明君之所为!

  故此,微臣在火器制造坊研制火器时,能节省些钱财时,便一定要节省的!”

  赵吉听到了陈规的话后,立即板起脸来,微怒,严肃道:

  “陈爱卿,为我大宋研究火器,事关我大宋未来对敌国之战能否取胜而不受侮辱,

  不要为了节钱,而不去做足应该做的实弹试验!

  唯有通过实弹试验,才能摸索出火药武器的改良之法!”

  陈规叩拜道:“陛下教导得甚是!”

  赵吉高声慷慨道:

  “钱不问题!”

  “只要火器制造坊,能将钱用在火器研制试验之实处,花费多少钱,不用尔等操心!

  朕这会给尔等筹集到足够的研制经费!”

首节 上一节 210/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