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16节

  梁师成听着赵官家的口述,他心中不禁佩服:赵官家真是才思敏捷啊!

  梁师成笔走龙蛇,按照赵官家的口述,快速地拟写起圣旨来……

  赵吉又道:“朕封童贯为【假海王】,

  若童爱卿完成朕之出海远航寻回‘三宝’之任务,

  归来之时,朕晋封童贯为【海王】!”

  梁师成听到赵官家这句话时,不禁心头也为之一动。

  他在心中更加佩服起赵官家来……

  方才,赵官家还跟九十位监船主副使小宦官们密谋,如果出海远航的童贯不听从圣旨,消极怠工、不真心意地去寻找‘三宝’,那么就当速速杀之……

  此时,赵官家却在圣旨中,直接把大宦官童贯封为【假海王】。

  梁师成自然知道,假为代理之意。

  当年楚汉相争之时,拥兵自重的韩信攻占了齐国之后,马上编了一个借口,派人给汉王刘邦带去一封书信,汇报道:

  齐人虚伪多诈,反复无常,而且又依仗着南边与楚为邻,所以很难摆平他们。敬请汉王封吾韩信为‘假齐王’,以便威镇齐地,让齐地之人不敢心生叛乱!

  刘邦听到使者的汇报后,他都快气炸了!

  “啪”地一声,刘邦狠拍案几,正欲发怒,恰好身边的谋士张良和陈平暗示提醒,刘邦才立即改口,怒道:

  “大丈夫,怎么能当假齐王呢?孤封韩信为齐王!”

  梁师成思虑至此,方觉得:

  当年的韩信讨封‘假齐王’,

  如今的大宦官童贯被赵官家封为‘假海王’,

  不知道童贯的人生结局,会不会像韩信那般悲惨呢?

  虽然,此时的梁师成内心活动复杂,

  但是,他还是依照赵官家的圣意,把圣旨写完了。

  赵吉接过梁师成递上来拟写好的圣旨。

  他缓缓展开,又仔细地观看了一遍,然后用玉玺盖好了印……

  赵吉道:“诸位监船主副使,带着朕的书信和圣旨,率领一百八十名皇城司亲卫,

  今日中午应出城坐船,走运河水路,尽快去往东南,登上童贯所部巨舰,准备出海远航吧!”

  “微臣遵旨……”

  到了中午,赵吉亲自把负责监督童贯出海远航寻找三宝的太监们和皇城司亲卫,送出了皇城。

  这令那九十名监船主副使宦官和一百八十名皇城司亲卫,倍感荣耀,临别之际,他们再次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要完成好赵官家交待给他们的重任……

  ……

  当日下午,赵吉按照昨日计划的行程,

  他由大宦官梁师成陪同,带上了太子赵桓、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由数百名皇城司亲从官护驾,御驾亲临,来到了京城之外的火器制造坊外面挺远的实弹试验场地内……

  赵吉并没有进入火器制造坊的大院内。

  因为他知道,现在大宋的火器研制生产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技术都不太成熟,安全保障也不太好。

  朕这位九王至尊,如果进入那不太安全的火器制造坊内,

  特么的,万一火药爆炸了,那岂不是让朕这位穿越者,当场就芭比Q了吗?!

  赵吉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穿越者的他知道:

  在明朝的天启六年农历五月初六巳时(即公元1626 年5 月 30 日上午9 时许),大明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就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

  史料上记载,这次‘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 米,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了约两万余人死伤……

  ‘天启大爆炸’的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

  赵吉在心中认定,历史上的‘天启大爆炸’,必然是王恭厂火药库里的火药因某种原因被引爆造成的。

  是什么原因把火药引爆了,终究成了史学界之迷……

  故此,赵吉绝对不会冒险进入火器制造坊内视察工作的。

  朕还有平定四海、一统中华、威震外夷的宏愿没有实现,怎么能冒险进入火器制造坊内这种危险的地方呢?

第228章 朕的枪法如神,技惊四座!(求订阅)

  赵吉绝对不会冒险进入火器制造坊内视察工作的。

  在火器制造坊外很远的空地上,火器制造使陈规、副使李季率领火器制造坊内的部分小吏和工匠代表,早早地列队等在那里,准备迎接圣驾。

  陈规、李季率领众人,见到赵官家的御驾到来后,他们立即跪拜。

  “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万岁。”

  走出御驾的赵吉,高声道:

  “众爱卿在此研制火器,辛苦了!卿等皆是我大宋之功臣!”

  陈规和李季立即带头高声回答道:

  “巨等谢陛下盛赞!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微微一笑,道:“众爱卿,免礼平身。”

  众人谢恩,站起身来。

  赵吉看到,陈规和李季足足率领了由二百多人组成的盛大欢迎队伍。

  赵吉眉头一皱,道:

  “朕观这二百多人中,应该有不少人是火器制造坊的工匠吧?

  他们不去研制生产火器,跑到这里来迎接朕,岂不是耽误生产火器的时间吗?

  下次,朕若再来视察,不要搞得如此之大的排场。”

  火器制造使陈规惭愧得老脸一红,他理亏地回奏道:

  “微臣陈规知错了,陛下若再次圣驾亲临,微臣定当一切从简来迎接圣驾。”

  赵吉微微地点了一下头,对身边的太子赵桓、郓王赵楷、康王赵构,说道:

  “今日,为父带领尔等开开眼界,让尔等见识一下火器的巨大威力!”

  赵桓、赵楷、赵构,立即俯身抱拳施礼,道:

  “儿臣谢父皇……”

  虽然,赵桓、赵楷、赵构听闻过父皇新增设了火器制造坊,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火器制造坊到底是研究生产什么物件的。

  毕竟,在此之前,赵吉是将火器制造坊,作为大宋的保密机构来对待的。

  不仅这些皇子不知道,就连朝中很多大臣也不知道火器制造坊到底是研制生产什么的。

  赵吉对火器制造坊使陈规问道:

  “陈爱卿,火器制造坊新研制出来的那些火器,都准备好了吗?”

  陈规回答道:“一切皆按官家交待的,都准备好了!”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准备实弹演练吧!”

  “微臣遵旨。”陈规又奏请道:

  “请陛下移步到安全之处,登临观战台。”

  赵吉点了一下头,一行人等在陈规的引路之下,登上了观战台。

  火器制造使陈规,下令道:

  “第一轮,微臣派人为陛下表演火枪试射。“

  “有请三十名火枪手,入场准备表演射击。”

  火器制造坊的传令兵,立即下去传令……

  站在赵吉身后的太子赵桓、郓王赵楷、康王少年赵构,以及大宦官梁师成是从来没有看到火枪为何物。

  如今,他们开了眼界。

  他们看到三十名火枪手,扛着接近他们身高那么长的火枪,列队步走入射击场。

  那射击场内,立了三十根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绑着一个拳头大小的瓷碗。

  三十名火枪手,排成了一横排,距离前方的横排木桩距离八十步远,他们纷纷地架起长枪,向木桩上的瓷碗瞄准,只等火器制造使陈规的一声“开枪射击”的命令……

  火器制造使陈规,来到观战台上,向坐在龙椅上的赵官跪拜启奏,道:

  “微臣陈规与火器制造副使李季,带领工匠们,按陛下所给出的火枪制作图纸,

  已经改进了需要点燃引火线的火绳枪,从而研制出了发射更为方便的新式火枪。”

  赵吉点了点头,道:“陈爱卿命人拿一把新式火枪上来,朕要观之。”

  陈规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官家还要亲自观赏一下他这位皇帝自己设计出来的新式火枪。

  陈规急忙跑下了观战台,从下面的三十名火枪手那里,借来了一把已经填装好了弹药的新式火枪。

  他又匆匆跑上了观战台。

  “微臣陈规,已经取来新式火枪。”

  陈规跪在赵官家面前,双手托着长长的新式火枪,奉于头上,不忘提醒道:

  “此枪已经装填了实弹,巨请陛下观其之时,多加小心,以防走火啊!”

  赵吉微微一笑,道:“朕早已知之!”

  赵吉接过了陈规递过来的新式火枪。

  只见这枪,长约后世的一米五多一点。

  赵吉用手掂量了一下这条新式火枪,感觉应该是按自己设计的那样,这种开历史先河的‘撞击式燧发滑膛枪’应该在十斤左右。

首节 上一节 216/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