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79节

  若如此,必然激怒西夏国主李乾顺,这对任何一个男人,皆是奇耻大辱啊!

  如此一来,微臣还怎么游说西夏国主李乾顺出兵跟随我大宋援辽抗金呢?

  微臣冒死,请官家收回成命!”

  张浚一边压着心头的愤怒,一边小心翼翼地劝说着赵官家,希望一时犯了糊涂的赵官家能够听进去他的劝谏,赶快收回强塞进他手里的这封要人家西夏国漂亮贤妃曹氏的书信。

  “唉!”赵吉看到年轻人张浚这么实大体顾大局地劝谏,他心里还有一点点欣慰的。

  看来,历史上的名臣张浚,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臣,即便是他在历史上的南宋时指挥作战不太行,但是文治方面还是不错的,张浚此人为人还算正直忠良。

  不过,赵吉叹息的是,张浚你能像朕这位穿越者那样知道未来的事情吗?

  朕没有穿越前,那可是对两宋的历史深有研究的。研究两宋历史,那就少不了要顺带着研究一下两宋的周边国家西夏、辽、金的历史。

  朕在没有穿越前读史所知:

  ‘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贤妃曹氏,汉族人,其祖父为西夏把关太尉曹勉。‘

  史书上记载的是:‘曹氏,曩霄(宋对西夏的别称),把关太尉曹勉孙也。年十四入宫,性温柔贞静,动以礼法。常侍(皇后)仁安公主(辽国公主耶律南仙),主素严肃,氏身承起居,顺适其意,因劝乾顺纳之。始命为才人,至是进位贤妃。

  《西夏书事》里记载:宣和二年、夏元德二年春三月,日承气,立妃曹氏。’

  作为穿越者的赵吉,每每回想着自己没有穿越前读的这些史书中的记载,结合着他来到这个世界,发现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怎么都跟他掌握的历史,能一一对得上呢?

  这不禁令赵吉这位穿越非常担忧。

  以大宋汉家王朝帝王的角度,赵吉对于这八十来年一直跟大宋时战时和担扰的西夏,最担扰的就是西夏变强盛了,别说一统中华了,到了那时,西夏就会趁机侵扰大宋……

  在赵吉没有穿越前,宋、金、辽、夏四国的皇帝中,两位雄才大略,两个窝囊废物!

  雄才大略者,金国开国皇帝供以完颜阿骨打,十六岁便能铲除把持朝政军务的母后外威集团的当今人过中年的西夏皇帝李乾顺。

  不过,赵吉这位熟知两宋历史的现代人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他自然不能像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赵佶那样,只在琴棋书画、骑射、蹴鞠等艺术和体育方面是个杰出人才,在治国理政和军事战略方面就是一个窝囊废物!

  当今,这个世界里,

  穿越者赵吉绝对不会当窝囊废物,他也绝对不会陪着辽国那个嗜好打猎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一起当窝囊废物的!

  赵吉不但熟知两宋的历史,能做到未卜先知,他还掌握了一些现代火药武器方面的理论知识,大宋已经批量生产制造火药武器了。

  穿越者赵吉早就发过誓:朕定要胜过完颜阿骨打和李乾顺这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而他知道,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虽然雄才大略,把西夏治理得还可以,对大宋的几场大战,西夏国都没有吃亏,反而是迫使大宋同意议和,给西夏的岁币也增多了一些……

  但是,赵吉担忧是:能真的能给西夏带来繁荣昌盛的人,并不是当今的西夏国主李乾顺。

  赵吉担忧者,乃是李乾顺的那位现在还没有出生的儿子——李仁孝。

  李仁孝,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夏仁宗,在位一共五十四年。

  西夏国也是在李仁孝统治时期,成为西夏最强盛的时代!

  敌人的强盛,自然会对自己的大宋国极其不利。

  赵吉知道,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生母,就是如今西夏国的贤妃曹氏!

  这也是赵吉挖空心思,想把西夏国的贤妃曹氏从李乾顺的身边弄到大宋京城,放到朕的眼皮底下看管起来。

  绝对不能让西夏国贤妃曹氏怀上李乾顺的龙种……

  幸好赵吉穿越来到这个世界,正是时候。

  通过赵吉的换算,现在是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2年。

  而他没有穿越前读史知道,西夏崇宗元德六年(即公元1124年),贤妃曹氏才为崇宗李乾顺生下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李乾顺的第二个儿李仁孝。

  李乾顺的第一个儿子,是他和下嫁来的辽国公主耶律南仙所生,名为李仁爱。

  赵吉算了一下,西夏国主李乾顺和贤妃曹氏,还要有两年的时间才能生西夏国的一代名君李仁孝,故此,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提前不能曹氏生出西夏国的真龙天子,要提前斩断西夏国的龙脉气运!!!

  赵吉还是有一点点的小迷信的。

  他越是读书多知道的历史知识多,越是发现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若是真的有真龙天子,那么其国再危险也不会灭亡。

  就拿他最为熟悉的两宋历史为例。历史上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面对碰上金军前后两次南下围困大宋国都东京开封城,这二帝昏招频出,终于变成了金军的俘虏,靖康之耻,堪称从古至今汉家王朝最为耻辱的历史。

  可是,正是因为大宋还有一条年轻的“真龙”康王赵构,才使大宋不至于被金军给灭,可使社稷残存,偏安江南,甚至他还把南宋发展得国富民强(文化、经济高度发展;军事上其实并不太弱,要不然何以抗得住金军铁骑)……

  在赵吉看来,历史上的赵构,就是一条真龙;除了他赵构之外,宋徽宗的所有皇子都在靖康之变中成了金军的俘虏,他却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幸运加持),即便是他赵构第一个被送去金军大营,却遭到了金人的怀疑如此箭法高超、英勇无畏的青年必然是大宋将门之子冒充大宋皇子来难骗俺们金人的。

  结果,赵构这条年轻的真龙,等于是入了贼窝,已经趴在了案板之上,等待金人宰杀烹饪:

  可是,金军主帅却鬼使神差地认为:你们大宋人狡猾得很,想骗俺们金人吗?送来一条‘泥鳅’,想糊弄俺们这是龙子,,俺们这么聪明的金人,岂能上了你们大宋皇帝的当?

  结果,赵构这条年轻的真龙,被金人当成了假货,给退货了……

  再之后,金军势大,铁蹄南踏,搜山检海捉赵构……

  金军费九牛二虎之力,再也捉不到赵构了。

  赵吉想到这里,同样道理,如果西夏的皇族中,生出一条像历史上的李仁孝这样一个真龙天子,

  等到朕把大宋发展强盛,可以一统中华之时,

  那么,西夏国有李仁孝这样的真龙天子存在,会不会也像历史上的赵构建立南宋那样,他李仁孝也可是偏某一地,建立一个可与大宋抗衡的夏国呢?

  赵吉感觉,这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西夏皇子李仁孝身上的幸运光环,不亚于大宋的康王赵构……

  ”《西夏书事》中记载:仁孝,曹妃所生。生时异光满室,成安公主见而爱之,请名‘仁孝’,令保母持至宫中,时抚摩不忍释。“

  赵吉知道,其实,李仁孝并非太子,也不是嫡出。

  当时西夏国的太子是李仁爱,他为李乾顺和皇后耶律南仙(即辽国的成安公主)所出。

  可是,西夏国的太子李仁爱,因看到金灭辽国,替外公之国担扰加上得了重病,于元德七年(公元1125年)9月病逝。

  不久耶律皇后也绝食身亡,

  如此一来,曹贤妃所生儿子的李仁孝,成了实际上的皇长子。

  即便在以后,历史上的西夏崇宗李乾顺立了宋朝降将任得敬的女儿任氏为皇后,

  可是,任皇后没有给他生出皇子,而且,李仁孝的生母曹妃的智谋和情商都很高,在后宫中很会左右逢源,把竞争对手任皇后处成了自己的干姊妹,曹氏依然受宠。

  子以母贵,李仁孝被立为西夏国太子。

  西夏崇宗大德五年(公元1139年)六月,五十七岁的崇宗李乾顺崩,其子李仁孝继承皇位,是为西夏仁宗,皇后任氏被尊为皇太后,作为皇帝生母的曹贤妃则被尊为国母。

  西夏仁宗李仁孝在位五十四年,是西夏最为强盛时期……

  ……………………

  想到这里的赵吉,看向跪在自己面前正在劝谏的名臣张浚。

  此时,张浚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谏着赵官家,千万不要打西夏国主李乾顺妃子曹贤妃的主意,不然定会影响宋夏两国邦交……

  赵吉因为是一个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他已经暗自谋划了这件事很长时间,岂能被张浚劝谏成功呢?

  赵吉对张浚道:“朕占卜推算,西夏有曹贤妃,其国运必会昌盛百年,对大宋不利。

  故此,朕才如此行事!

  具体细节,朕不愿泄露天机,尔要听之信之。”

  ‘我信个鬼啊?!’张浚心中暗道。

  跪在赵吉面前的中书舍人、拟定将要出使西夏的使臣张浚,不解地仰望赵官家,他根本不相信西夏多一个或少一个曹贤妃这样的女人,怎么就会影响到西夏国的国运呢?!

  张浚在心中还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赵官家一定是听闻出使西夏回来的宋使说,人家西夏国的贤妃曹氏长得天生丽质,咱们这位官家又色迷心窍了,想将人家西夏国堂堂的曹贤妃搞到他的后宫里……

  想到这里,张浚壮着胆子,启奏道:“微臣冒死进谏,此举不妥啊……”

  赵吉没有等张浚哔哔完,立即沉下脸来,严厉地问道:

  “张浚,朕提拔你,是看在你乃青年俊杰,何来得像老儒般迂腐?

  能完成朕交待出使西夏使命者,非你张浚一人?!

  你若不答应,朕更换他人出使西夏便是!

  张浚,朕问你,能否出使西夏?

  能否办成朕交待之事?”

  ……………………………………

第273章 杀不了她?知己,妙哉

  张浚面对赵官家的逼问,皱眉沉思三四个呼吸后,他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他回奏道:“官家,微臣甚是愿为国分忧,亦愿出使西夏劝说西夏国主李乾顺出兵协助大宋援辽抗金。

  至于,官家所托微臣将这封私信交于西夏国主……

  微臣…微臣愿遵圣意行事!

  若西夏国主真到了迫于我大宋兵力强盛,其敌不过我大宋西进之猛将雄兵,真的同意官家圣意,愿将其曹贤妃交给微臣带回大宋京城皇宫;

  微臣冒死进谏,为向世人表明清白,我大宋江天子赵官家并无贪恋西夏国曹贤妃美色之意;

  微臣……

  微臣冒死,请诛曹氏于半途!

  到了那时,微臣对外宣称:曹氏途中,身染恶疾,医治无效,死于半路。

  如此一来,官家既可除掉心头之患,又可不沾强抢西夏曹贤妃之恶名。

  如此,岂不两全其美乎?

  不知微臣之谏,官家可否接受?”

  张浚是用征询的口吻说的,他也不敢确定自己的谏言,能被赵官家采纳。

  毕竟,在张浚的脑海里,现在他认为的就是:赵官家是觊觎人家西夏国主李乾顺的那位年轻漂亮又贤良淑德的曹贤妃……

  他这个半路上除掉曹贤妃的建议,赵官家怎么可能会接受呢?

  那么,以张浚的聪明程度,为何要这般去说呢?

  他本打算用这个不可能行得通的办法,来增加自己与赵官家谈判的筹码。

  双方或许都可以再退一步。

首节 上一节 27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