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85节

  站在老将郭成身后的使臣张浚,以及岳飞、吴玠、吴璘、王贵、杨再兴、张宪、牛皋几位武进士,在震惊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郭成和韩世忠二人等赞佩的目光。

  他们赞佩老将郭成身为高级将领,居然如此礼贤下士,给三十二岁的韩世忠施礼!

  他们也赞佩从军十四年的青壮派将领韩世忠,之前在对西夏战争中勇猛无比,在随赵官家平定东南之乱时,还能活捉住方腊,如今倍受赵官家器重的韩世忠居然还愿以身冒险,甘愿率领奇兵暗渡横山,迂回西夏荒漠,深入敌方腹地,奇袭夏国西京西平府。这也属实值得老将郭成为之施礼送行!

  韩世忠看到岳飞等深受赵官家器重的武进士,皆纷纷向他施礼,他诚惶诚恐,赶紧回礼。

  郭成看到:岳飞等七位倍受赵官家器重的武进士,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走的是武科举这条通天之梯,而瞧不起大头兵出身历经十几年才成长为一员将领的韩世忠;

  同样,人军十四年之久的三十二岁韩世忠,也没有瞧不起没有实战经验的岳飞、王贵、杨再兴、张宪和牛皋。

  郭成作为这些人的临时主帅,他能很清楚地看出,无论是韩世忠,还是岳飞等七名倍受赵官家器重的武进士,他们终非池中物,一朝得雨化蛟龙!

  郭成对韩世忠说道:“良臣,老朽离京之时,赵官家特意将本届新科进士中最为优秀的百余人,让吾带在身边。

  赵官家嘱托:这百余武进士,吾带一半在身边历练,另一半入韩良臣所部朝廷历练。”

  “这……”韩世忠露出了为难表情,吞吞吐吐地推迟:

  “吾此次率部乃是出奇兵,深入西夏国腹地进行偷袭,正如郭老将军所言‘败恐全军覆没’。

  诸位武进士,乃天子门生,亦是我大宋未来保境安民之良将。

  吾率奇兵入西夏,九死一生,不忍带领未经实战的这些天子门生赴死啊!”

  还没有老将郭成开口劝说,

  岳飞皱起眉头,拱手,郑重道:

  “若想天下太平,武将应不怕死!

  吾等武进士,既然已经按官家圣旨,被编入西军,自然不会怕死。

  吾愿随韩将军所部,兵出横山,奇袭夏国腹地……”

  在武状元岳飞的带领下,他的同乡王贵率先跟着岳飞一起请命道:

  “吾亦不怕死,吾愿随韩将军所部,兵出横山,奇袭夏国腹地。”

  牛皋、杨再兴、张宪争先恐后地请命道:

  “吾亦不怕死,吾愿随韩将军所部,兵出横山……”

  吴玠和吴璘这对亲兄弟,互视一眼后,在另外五位武进士的带动下,不得已也抱拳,请命道:

  “吾亦不怕死,吾愿随韩将军所部,兵出横山……”

  其实,吴玠和吴璘没有参加赵官家的武举恩科之前,便已经大宋西军里的小校了,他们也参加过很多次宋西两国的战争,他们是真的不怕死,也因此他们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死立功,能从小兵升到小校。

  然而,这次他们最后才表态,并不是这俩兄弟贪生怕死,而是因为他们俩认为若能追随在老将郭成的麾下,则是进入了不败之局。

  而随韩世忠所部兵出横山,奇袭西夏腹地则是跟着走了一步险棋。

  只是在武状元岳飞带动之下,一起跟在老将郭成身后的七位武进士中的五人都表态自己不怕死敢跟着韩世忠所部进行奇袭西夏腹地,那么,他们兄弟俩也只能无奈地主动请缨了。

  “这……”韩世忠看到跟在老将郭成身后的岳飞等七名武进士,全都主动要求跟着他冒险出奇兵,他为难万分。

  韩世忠知道这些新科武进士身披着光环,倍受赵官家器重,把他们带在身边执行这么危险的奇袭任务,简直是给自己带了一群缺乏实战经验的小爷。

  韩世忠向郭成拱手,道:“诸位天子门生,还是在郭老将军麾下,参加正面进攻西夏之战,历练的机会更多!

  还请郭老将收回成命吧?!”

  “呵呵……”老将郭成笑呵呵地对韩世忠,说道:

  “不可!”

  韩世忠:“………………”

  ………………

第278章 韩世忠、岳飞一见如故

  韩世忠看到老将郭成的态度坚决,再加上有赵官家的口谕,他也只好同意郭成分给他一半武进士,跟随其部一起兵出横山,偷袭西夏国的腹地。

  郭成立即将自己更为看重的岳飞,推荐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拍了拍岳飞的肩膀,说道:

  “此次兵出横山,奇袭夏国腹地,凶险万分!

  鹏举,你这位新科武状元,第一个敢站出来请战,愿跟随韩某人为国冒此险,令韩某敬重!”

  年轻的岳飞对面年长了他一轮的青壮派名将韩世忠,目光之中流露出了敬佩之色,抱拳头道:

  “在下岳飞,在京城参加武科举考试之时,便听闻了韩将军在乱军之中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生擒匪首方腊,在下甚是敬重韩将军!”

  “哈哈哈!”韩世忠爽朗大笑,握住岳飞的双手,由衷道:“你我一见如故,以后你我便是共同上阵杀敌的弟兄!”

  岳飞感动得重重地点了点头。他见到韩世忠真的有种一见如故,英雄相惜的感觉。

  ……

  郭成又将王贵、张宪、牛皋跟随岳飞,一起派给了韩世忠,

  而吴玠、吴璘、杨再兴三人,则留在他自己身边。

  老将郭成这样分派被赵官家所器重的这七位新科武进士,他是依据自己从军多年以来积累成的察人识才的经验,来分派的。

  郭成跟岳飞、吴玠等七位武进士接触的这段时间内,他发现岳飞擅攻,吴玠擅守。

  有资格进入赵官家开设的将领学院学习的武进士中,围绕在岳飞身边以其为首的有王贵、张宪、牛皋等武进士。

  而围绕在吴玠身边的武进士有吴璘和杨再兴等人。

  郭成从军四十多年以来,深知偌大的军营之中,即便是同一营里也会分出派别,更别说这群谁都不太服谁的新科武进士们了。他们之中分成了两个派别,也是正常不过了。

  ……

  此时,郭成将赵官家赐给他的和韩世忠的数个锦囊掏出,放在了韩世忠面前的桌案上。

  韩世忠看到这十个小巧而精致的锦囊后,他不解的问道:

  “郭老将军,这锦囊之中,装着的是何物?”

  郭成答道:“此乃赵官家送老夫离京时,赠给老夫和韩将军的。”

  韩世忠听后双眼放光,兴奋而激动道:

  “吾听闻听不久,海州知州张叔夜能够成功围剿梁山流寇,逼宋江一伙强盗掊受招安,皆仰仗赵官家提前送给他的锦囊妙计啊!”

  郭成点头道:“正是如此,吾在京时,亦有听闻。”

  韩世忠问道:“这些锦囊何时拆开?”

  老将郭成将赵官家嘱托于他如何使用这些锦囊妙计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一一地告诉了韩世忠。

  韩世忠看着分给了他的五个锦囊,上面还用彩绣了序号【一、二、三、四、五】。

  此锦囊的用法是,遇到某复杂且难以解决的军事情况时,打开对应某种编号的锦囊,里面自有妙计。

  郭成拉过韩世忠的手,说道:“赵官家特意叮嘱老夫,让老夫转告于你,这些锦囊妙计,只作为你我在遇至军事难题之时的参考,具体战情具体分析,切莫用死这些锦囊妙计。”

  韩世忠赞佩道:“官家所虑甚是周全。令末将赞服不已。”

  郭成又道:“赵官家除了赠给你我锦囊妙计、派来优秀的新科武进士为部将之外,还送了你我很多新式火药武器。”

  “呃?!”韩世忠不解地问道:“何为新式火药武器?”

  老将郭成将自己在京城郊外的火器制造坊试射场所见所闻,挑重点内容告诉了韩世忠。

  韩世忠没有亲眼见识到火药武器的厉害,他还有点狐疑,他问道:

  “郭老将军所说,那火药武器是赵官家研制出来,交给火器制造坊批量生产出来的?”

  郭成点头道:“正是。”

  他又一指有资格随行进入中军大帐内的岳飞等七名武进士,说道:

  “他们七人,以及老夫带来的在帐外等候的百余武进士和四十名火器教头,皆学会使用了火药武器。

  这也是赵官家为何让你我分带这些新科武进士的原因。

  一方面,这些新科武进士缺少实战经验,跟在你我身边对西夏出战,而在战斗中积累实战经验。

  另一方面,这些武进士和火器教头们,也可为你我在对西夏之战中,用那些杀伤力巨大的火药武器在生死之战中奠定胜局!”

  韩世忠听着老将郭成的话,他有些心花怒放,不过他还是十分谨慎的。

  他这次军事行动是出奇兵偷袭西夏腹地,按理来说应该是少带辎重为妙,而听着老将郭成口中的火炮,好像是很巨大很重的样子。

  故此,韩世忠对郭成抱拳,请求道:

  “郭老将军,能否将河中停泊着的你部数条大船中的火药武器,运上岸来一两件,让末将开开眼界,试一下其威力。

  如此一来,也能让未将对赵官家新研制出来的火药武器心中有数,对西夏党项人作战时,末将才能适时用之。”

  “哈哈哈……”老将郭成笑道:“良臣不说,老夫自然也要向你展示火药武器……”

  ………………

  一个时辰后,韩世忠在老将的郭成陪同下,亲眼目睹了岳飞、吴玠等武进士在他们面前展示,赵官家发明出来的红衣大炮、山炮、火枪、手榴弹和火药包的使用……

  “甚是厉害啊!”震惊和惊喜的表情交织在韩世忠的脸上,久久不能散去。

  韩世忠被震惊得犹如梦呓般小声嘟囔道:

  “赵官家真乃天才啊!竟然能发明出如此威力巨大又好用的战争神器!”

  郭成虽然在京城那十余天之内,天天见识到赵官家发明出来的这种火药武器中的厉害,但他陪着韩世忠再次见到时,心中依然震憾,他悠悠说道:

  “赵官家圣明!官家对老夫言说,带到西北这批火药武器,以及会使用此武器的武进士和教头,老夫与良臣一人一半,共同分之。”

  韩世忠高兴道:“未将遥谢赵官家,亦谢郭老将军。然则,未将此次负责奇袭西夏国腹地,辎重不宜过多。

  故此,十门红衣大炮全部留给郭老将军正面攻城用。

  未将要带上较为轻便的山炮十门、六十条火枪、三箱手榴弹和数十个火药包,以及会使用它们的六七十名武进士。

  郭老将军,意下如何?”

  …………………

第279章 师出有名,最靓的仔

首节 上一节 285/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