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96节

  “轰…………”

  …………

  城楼上的军旗下方,是吴玠指挥火炮轰击的重点地方。

  六枚巨大的炽热铁球,几乎是一齐轰击向了这里。

  “砰!”刚刚还趾高气扬的那位萌井主将,幸运地挨中一颗炮弹。

  瞬间,他的身体就被炮弹给轰碎了!

  城楼上的其他西夏军兵和那几个被宋军放回来的俘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大部分被轰死,少部分被震伤,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啊?!”

  “啊!“

  ”啊啊、啊啊啊……”

  萌井城厚实的高大城门,也被赵官家带到大宋的红衣大炮给轰开了。

  此时,很多西夏士兵和小校,真的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声和杀伤力巨大的炮弹给吓破胆了。

  让西夏军兵绝望的是,宋军‘引天雷’后从天而降的炮弹能打到他们,可是,他们想用弓箭和抛石机去还击,一里地之外的宋军却远超出了他们的射程……

  现在,守卫萌井的西夏军主将在宋军的第一波炮击中就被炸死了,守城的西夏军无主帅指挥,陷入了慌乱中,都拿不准主意,是死守还是撤退呢……

  很多城上的西夏守军都惊慌无比,不少人胆战心惊地从垛口探出半个脑袋,向城远处的宋军阵地张望。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之前,宋军阵前不是有十门能“引天雷”的大铁筒状巨物吗?现在,怎么又多出了三十多门能“引天雷”的巨物呢?

  萌井城上的西夏守军更加惊慌无比了,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宋军后推上来的三十多门火炮是假的,都是样子货。

  正是郭成按赵官家在京城教给他的疑兵之计,只用一些木料和铁皮筒做成的红衣大炮的模型,反正在敌我距离那么远,现在的西夏军兵也没有望远镜,远远地望向宋军阵地的模型大炮,就跟真的一样,把他们的胆都吓破了。

  穿越者赵吉知道战争讲求诡道。疑兵之计就是使用手段骗敌人的方法,使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争取更大的胜利。

  疑兵之计,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都有过应用,而且都能起到奇效。

  比如,赵吉所知道的二战的战争史中,在1941年爆发的著名“昔兰尼加战役”中,德国的隆美尔所部只有1个坦克团,他在阅兵之前,便命令士兵用大量的木板搭建成“坦克”的样子,放在汽车底盘上让它动起来,制造出德军坦克部队规模宏大的假象。

  这招,还真的骗过了飞到的黎波里上空“观礼”的英国人派出侦察机,上报回去的情报是“德军绝对不是一个坦克团,德国人至少有一个装甲师的配置”。之后,隆美尔用假坦克正面佯攻,追着优势的英军装甲部队跑,主力侧翼包抄大胜10万英军……

  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打败了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军,在短短的10天里,如风卷残云般地收复了意大利军丢掉的地盘。隆美尔此战封神,“沙漠之狐”的名号不胫而走。

  而赵吉在京城与郭成密谈之时,正是受到了历史上隆美尔使用疑兵之计的启发,现在的大宋生产出来的火炮不可能全都发放给西北军打西夏,那么也可以尝试着用十门真的红衣大炮,再配合上几十门假的红衣大炮使用疑兵之计。

  此时,赵官家所用的疑兵之计起到了作用,在第一波炮击之后,萌井城上的守军在痛失主帅后,又看到了宋军阵地上多出来的好几十门能“引天雷”的大炮筒,先是有四五百个贪生怕死的西夏兵和小校弃城而后逃……

  此时,萌井东城上的还有不到两千个正在犹豫是逃还是死守的西夏兵将,正大举棋不定。

  “轰!”

  “轰……”

  宋军的第二波炮击开始,大地轰鸣震动,爆炸声在城池内回响,整座萌井城都似因害怕而在颤抖……

  随着大炮的轰鸣,城墙上的好几个城垛被炸碎,垛口后面的上百个西夏弓箭手被炮弹炸死炸弹者甚多。

  现在,萌井东城上的大部分西夏军兵,争抢着下城,他们弃东城而逃……

  宋军主帅郭成看到,吴玠指挥火炮轰城的已经起到震慑敌军和轰开东城门的目的,便道:

  “火炮掩护,我军搭浮桥。”

  “遵令!”

  宋军阵中,推出十辆人力浮桥车,在宋军炮火的掩护下,他们几乎没有遭城敌军的箭射,他们很快冲到萌井东城的护城河前,搭好了十座浮桥……

  老将郭成高喊道:“赵官家赐给咱们的炮弹和火药才十几箱,省着点用!

  敌已无守城之心,此时正是攻城之机!

  先锋杨再兴听令,你率三千人马攻城!”

  顶盔贯甲的杨再兴,早已经按照郭成的命令做好了准备,此时,他听到主帅的将令后,立即在战马上遵令道:

  “末将得令!”

  杨再兴提长抢在手,高喊道:

  “随吾攻城,斩敌得赏!”

  “杀啊!”

  “冲啊!”

  郭成拨给杨再兴的三千先锋军,都是当兵五年以上的精锐老兵,他们在三年前宋夏没有议和时,也时常跟西夏党项军作战,都是有经验的老兵,他们不仅作战勇敢,更会打顺风仗!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自家的宋军用赵官家研制出来的十门火炮对萌井东城炮轰了几波后,敌军已经全无斗志;虽然距离有一里来地远,但是他们已经看到了东城上很多敌军人头攒动,还转身露出后脑,再之后就纷纷向下跑,消息不见人影了。

  这些宋军的老兵们,根据经验已经猜到了守卫萌井东城的西夏军,现在正争抢着下城,回逃进城内了……

  这个时间,主将郭成已经下达了攻城命令,先锋官武进士杨再兴已经一马当先冲杀出阵,他们不跟着攻城,去收割乱军的首级来换军功和赏钱,那岂不是傻吗?

  宋军的先锋军三千人,个个奋勇争先,跟随杨再兴冲过浮桥,涌进了破碎的城门,冲杀进城……

  果然,萌井东城上大部分西夏兵将已经逃走了,留下的只是几百个被炮击负伤后无法逃走的西夏兵将。

  敌军的负伤者,不停地发出惨叫……

  杨再兴手下的先锋军将士,听着萌井东城楼和各处城垛那里,发出的西夏负伤兵将的惨叫声,他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收割敌军人头后换来的一吊吊铜钱撞击发出的美妙的叮当响声。

  杨再兴骑马挺抢,高呼道:“这东城上的敌军残兵人头,由我军后续进城者收割,我部先锋军随我冲杀进城,攻击敌溃逃主力人马,违令者立斩!”

  十名传令骑兵将先锋官杨再兴的军令,回转马头,迅速地将他的军令传达至三千人的先锋部队的每一队每一人。

  杨再兴又下达军令道:“尔等建功立业得重赏之机就眼前,随吾追杀敌军溃逃进城的主力大军,杀啊!”

  “杀啊!”三千宋军先锋勇士,随杨再兴冲杀进城……

  他们很快追上了一部五六百人的西夏军溃逃部队,就在萌井的街道上,杨再兴率领手下人马,展开了杀戮……

  宋军挥舞着手中锋利无比的弯刀和锐不可当的长枪,迅速对准这队五六百人的西夏军溃兵展开了攻势。

  这是一场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杀戮……

  大约一刻过后,杨再兴率领的三千人宋军全歼敌军五百八十一名溃逃兵将,宋军这边战死五十余人,负伤六十余人。

  杨再兴命令道:“传我军令,分兵一百人原地留下,保护好负重伤者在原地等待后续进城的我军大部,其余者随我从城内攻击敌军西城门!”

  “遵令……”

  “杀啊……”

  “杀啊……”

  与此同时,郭成率领宋军主力也进城了……

  郭成命令吴玠率三千人马,从城内攻占萌井的南城;吴璘领兵三千,从城内攻占萌井的北城……

  不到半天的时间,西夏经营了数十年的萌井城全部陷落……

  此战,郭成所部宋军共计歼敌五千余人,俘敌六百余人,得战马三千余匹,得兵器铠甲三千余套,得钱粮甚多一时无法统计出具体数值;

  另外,萌井城内的残兵败将骑着战马逃出城远遁者,约有三千余人……

  西夏的整条萌井防线,共计有一百八十多里长,都是以由重兵把守的坚固萌井城为中心,向左右延伸布防的。

  整条萌井防线,每隔一里地远,就有一个由近百名西夏军驻守的小据点。

  萌井防线,共计有一百八十大大小小的据点,都是以萌井城为中心,为他们调运粮草、换防兵马的。

  现在,萌井主城陷落在宋军的手上,整条萌井防线也失去了后勤保障,以及遇敌时的援兵支援……

  郭成下令,手下十员偏将各率本部千余人兵马,清除萌井防线的据点……

  十员偏将得令,率领本部人马出击……

  郭成来到了萌井城内的将军府,想到的第一件事,将萌井之战宋军大捷之事,写奏书,其中他如实地写出了今日之胜,微臣皆用到了赵官家在京城为微臣谋划的战略进行的……

  他在奏书上,也如实地写出了赵官家增设武举恩科选拔出来的武进士吴玠、吴璘、杨再兴都是杰出的将领,在萌井之战中,他们作战英勇杀敌甚多,赵官家真乃天子慧眼识英雄……

  他在捷报奏折上,还用了大量笔墨,着重地描述出了赵官家天纵奇才,发明出来的红衣大炮,在攻打由西夏重兵把守的坚固萌井城时,所起到的摧枯拉朽般、众炮齐后破城轰敌的神奇战功……

  虽然,郭成是一代名将,

  但是,他在写奏书时,他对自己心中所崇拜的大变心性后英明神武的赵官家,也不免一番歌功颂德……

  郭成觉得自己不像奸臣那样,只会拍马屁,自己是如实地写捷报奏折,自己对赵官家的溢美之词,那是自己忠君爱国的心声。

  郭成写完了萌进捷报的奏折后,他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认为自己写得没有什么疏漏,把应该写到的重点都写清楚了,奈何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如那些文进士们出身的朝廷文官,能写到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郭成之所以没用手下的有文化幕僚代笔,是因他在赴京与赵官家接触那段时间里,他大约已摸清了大变心性后的赵官家是一个追求实事求是的圣君明主。

  郭成亲手将萌井大捷的奏折,小心翼翼地装入信封中,封好后盖上印,交由亲卫骑兵十人,送信回渭城驿站,那里有的数十百皇城司骑兵入驻,专门负责给御驾亲临西北的赵官家送战报……

第291章 十万火急

  西夏的萌井城已被宋军全部占领。郭成亲手将萌井大捷的奏折,小心翼翼地装入信封中,封好后盖上印,交由亲卫骑兵十人,送信回渭城驿站。

  渭城那里,有赵吉派去的数十名皇城司骑兵入驻,专门负责给御驾亲临西北的赵官家转送战报、以及向各路西军传达圣旨……

  此时,赵吉已经离开了种师道所部西军大营,他率领着一众人马正赶往秦州。他要去见一见秦州知州、秦州知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种师中,并视察其部。

  种师中,是种师道的亲弟弟,他世居大宋的西北,也是大宋的名将。他的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大宋名将。种师中成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

  赵吉知道,在历史上,金兵入侵北宋时,种师中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诏赠少师,谥号庄愍。

  赵吉在去往秦州的路上,接到了从渭城追赶而来的皇城司数名骑兵送来的军报。

  赵吉打开军报奏折,对身边的郓王赵楷、康王赵构、宗泽等人,高兴道:

  “郭成所部攻克了西夏萌井城……”

  赵楷、赵构、宗泽等人,纷纷祝贺道:

  “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萌井一线,郭成指挥手下兵将,不出两天时间,便把以萌井为中心的西夏萌井上百里防线,全部突破。

首节 上一节 296/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