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39节

  韩世忠趟着鲜血河流,疾步走到李仁仲的尸体前,检看了数眼,确定其已经死亡后,他急派传信兵下城,将这个令人喜悦的军报,回报给城外的赵官家。

  韩世忠转过身,一指他身后的一员小校,说道:

  “你率领本部百余名兵卒,留在此城上,打扫战场。确保没有一个装死的敌军兵将,以防赵官家登时遇到不测之险!”

  “等赵官家登城后,你再将李仁仲的遗言,传述给赵官家。”

  小校高兴地抱拳道:“末将遵令!”

  韩世忠大手一挥,率领其余将士跑下城,骑上战马,向城内冲杀而去,准备追杀弃城而逃的西夏残兵败将……

  当然,他的最终目标,是按赵官家事先的作战计划,率军杀向西京的北城,与种师道、种师中、郭成几路入城的宋军会师于敌军北城……

  ……

  当赵吉接到韩世忠派回来的传信兵的战报后,他对身边骑在战马上的老将姚古说道:

  “姚爱卿本部人马,可分兵一半,入城追击敌军残部!”

  姚古高兴道:“臣古,遵旨谢恩!”

  他又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数十步远外骑在战马上的姚平仲,这可是自己从小养大的亲侄儿,胜似亲生子。

  他在马上抱拳请奏道:

  “微臣姚古,举荐姚平仲率军入城,追杀敌军残部。”

  赵吉微微一笑,自然能看得出姚古的小心思。

  姚古,你不就是想让你的自家后辈,能抓住这个立战功的良机吗?

  ‘朕自然是知道,在历史上的靖康之变时,姚平仲成了‘长途逃跑’将军,他可不太中用啊!’

  ‘不过,好在历史上的姚平仲,去劫金营战败后,他只是不敢回京城,逃跑归隐山林了,他却并未降金。’

  ‘而姚平仲以往在对西夏的作战中,也挺英勇的,他多立有战功。’

  ‘从安稳姚家军的角度考虑,同意姚古的推荐请奏,并无不妥。’

  赵吉微笑着点头道:

  “朕准奏。令姚平仲率部一万,入城追击夏军残部!”

  “微臣姚古,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当姚平仲接到圣谕后,他也异常兴奋,心中不仅感谢仲父姚古的举荐,还更加感激赵官家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令他深感皇恩浩荡……

  跨在战马上的姚平仲斗志昂扬,提枪催马,率领兵将,嗷嗷直叫地冲杀进了夏国西京的东城……

  赵吉再次得到探马回报:夏国东城已经尽在宋军掌握中……

  他才率领郓王赵楷、康王赵构、枢密使宗泽,在皇城司亲从官和老将姚古统领的大军保护下,准备进城。

  清晨的西京东城,有淡淡的薄雾未散尽,空气中还弥漫着之前炮弹轰炸后的硝烟味。

  西京的东城门,早已被炸得支离破碎,高大而绵长的东城墙,也被炸出了多处巨大的豁口。

  赵吉在韩世忠留一下的那名小校的引路下,他率众来到东城城墙内侧的登城马道前。

  赵吉看到,西京的东城墙内侧的这条登城马道,突出于城体,大约是一个三十多度的斜坡,其主体由夯土筑成,路面铺设砖块,坚固耐压。

  赵吉看过自己汴京城内的多条登城马道,自然是知道这种登城马道的作用。它是上城的大道,为守城士兵与军需辎重上下城专门修筑的坡道,没有采用阶梯的形式,是为了方便马车上下。

  当然,为了给更多步兵上下城使用的梯道,是要远远多于这种登城马道的。

  “启奏官家,末将旨官家圣谕,并未挪动敌濮王李仁仲尸体。请官家登城察看。”

  赵吉点头,对韩世忠留下的这名接引的小校,道:

  “好!你前头带路。”

  “末将遵旨。”

  “驾!”

  那名小校催马,率先驱马在登城马道上前行。

  赵吉登城,只带上了郓王赵楷、康王赵构、枢密使宗泽、西军的熙河经略使姚古,以及数百皇城司亲作为护卫。

  当然,宋军之中的那位骑着毛驴的起居郞,没有被邀请,却自告奋勇,非要跟着赵官家登城,还口口声声高喊道:

  “官家马踏夏国龙兴之城,微臣身为起居郞,怎能不跟随前往呢?”

  “若微臣不跟随在官家身边,如何在《天子起居注》中,如实记载官家的一言一行呢?”

  赵吉微微颔首,扬起马鞭一指这位起居郞,道:

  “你愿意跟朕登城,那就跟上来吧!”

  “微臣谢主隆恩……”

  这位起居郞骑着小毛驴,跟随在赵官家所骑的那头高大马的后面。

  他使劲地扬鞭抽驴,才能勉强跟得上都骑着战马的赵官家一行人。

  赵吉在离汴京前,特意赐给这位从六品官的起居郞,一头毛驴当坐骑,就是为了恶搞一下他。

  谁让他那么正直,都不会用春秋笔法来记录朕这位皇帝的一言一行呢?

  …………

  赵吉对前面带路的小校问道:

  “韩良臣率部,也是从这条登城马道,攻上的东城吗?”

  “回奏官家,”小校立即回奏道:“吾等未走此条登城马道。”

  “韩将军看到李察哥独坐于城头,共手握宝剑架在脖子上,故此韩将军带领吾等兵将,弃马从城阶小道,疾跑上了城,为的就是想活捉李仁仲。”

  “唉!只可惜,韩将军登城后,苦口婆心地劝李仁仲归降,其却宁死不降,挥剑自刎了。”

  赵吉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不一会儿工夫,赵吉等一行人,便被那名小校带上了西京东城上。

  此时,旭日东升,赵吉骑着浑身雪白的照夜玉狮子战马,立马于夏国西京那高高的东城上。

  晨曦照射在赵吉那身锃亮的精良盔甲上,反射出万道金光,把本来就人高马大的赵吉,衬托得更加伟岸英武!

  城下,精神抖擞的数万宋军将士,仰望着立马于敌西京城头上的赵官家,他们看到了光芒万丈的大宋皇帝!!!

  他们深知,是谁研制出了大炮等火药武器,才能这么快地攻克敌西京城。

  他们还深知,若不是大宋赵官家御驾亲征,还征调来大炮轰城,他们或许在强攻此城的作战牺牲……

  此时,城上城下,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官家威武!”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立马,向城下齐声高呼“万岁”的大宋兵将,挥鞭致意……

  赵吉跨下的这匹照夜玉狮子战马,还很会配合主人,它在高大的西京东城上的甬道上,还将两只前蹄腾空立起,不停地嘶鸣咆哮……

  此时此刻,赵吉自己都觉得,自己在敌人的西京东城上,这番立马挥鞭的动作,属实逼格满满,足以载入史册。

  “官家威武!”

  “吾皇万岁万万岁……”

  “官家威武!”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此时,城上城下,共计数万的宋军兵将,又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山呼起万岁之声……

  赵吉身后骑在毛驴上的起居郞,看到威风凛凛的赵官家,倍受宋军将士爱戴这一幕;他也心潮澎湃。

  他立即双腿夹紧自己的坐骑毛驴,急忙掏出纸笔,在《起居注》上记录道:

  “官家御驾亲征,马踏夏国西京;立马城头挥鞭,宋军士气高昂……”

  此时,韩世忠部的那位引路的小校,看到赵官家如此英武,也为免得在启奏时,他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末……末将启奏官家,敌国濮王李仁仲的尸体,仍在东城的主城楼上,请官家下马观之。”

  赵吉点头道:“好!”

  他翻身下马,将‘照夜玉狮子’战马,交给身边一名皇城司亲从官看管。

  顶盔贯甲的赵吉,腰间佩剑,右手提着马鞭,背披一件绣着金丝龙纹的大红披风。

  此时,东风吹拂而过,在高高的东城上,赵吉身后的在红披风,飘在半空,激扬抖擞!

  跟随赵官家下马的还有赵楷、赵构、宗泽、姚古,以名百余名皇城司亲从官护卫。

  他们步行,踏上砖石台阶,跨过一个又一个夏军的尸体,登上了西京东城的主城楼。

  引路的小校回身,躬身抱拳,道:

  “启奏官家,城楼的太师椅前,倒地的那具死尸,便是敌国濮王李仁仲。”

  “嗯!朕看到了。”

  赵吉点了下头,提着马鞭,在众人的护卫下,他走到了血河几近干涸的主城上,来到了那把孤零零的太师近前。

  赵吉看到太师前,斜躺着一具身着蟒袍的尸体,正是西夏国的濮王李仁仲。

  李仁仲身上的蟒袍,已经被大片的鲜血染红了。

  赵吉提着马鞭,走到近前,只见李仁仲右手,还死死地握着剑柄。

  他那把用于自刎的宝剑的剑刃,只沾了少量的血丝。

  而李仁仲的脖子,被他生前用宝剑自割入刃,深约三分之一。

  “唉!”赵吉叹了一口气,道:

  “李仁仲对他自己,也真够狠的,他自刎时,差一点就把他自己的脑袋给割了下来。”

  被韩世忠留下的那名小校,立即附和着赵官家的话,道:

  “正如官家所言,当时李仁仲自刎时,末将就站在韩将军身后,距离李仁仲也很近,他自刎时,属实如官家所言,已抱必死之念,故而剑刃入其劲,甚是深也!”

  赵吉点了点头,又仔细地打量起了这位西夏国历史上的中兴之臣。

首节 上一节 33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