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5节

  他立即跪倒在地,高声道:“儿臣替皇城司的全体官兵,拜谢父皇!父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明圣,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场的皇城司的所有官吏,纷纷再次跪下,诚心实意地向赵吉叩拜,面露开心的微笑,齐呼道:

  “拜谢陛下……”

  赵吉看到这一波对皇城司各部的主官们的收买人心之策,执行得不错啊!

  他心里,也是很满意的。

  毕竟,想让马儿跑得快,怎么能不给马儿喂饱草料呢?

  赵吉知道,这次给皇城司的官吏和兵丁涨了工资,这笔开销也不算太大,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宋来说,这点儿小钱,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在大宋,一千枚铜钱串成的一贯钱,等于一两白银。

  在宋代,白银不像明朝中期和清朝时那样,能从国外大量进口,现在的白银还很贵重,不是社会上的主要流通货币。

  作为大学历史系学霸的穿越者赵吉,而且还是把北宋末年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内容的他,当然知道,北宋的一贯钱相当于后世他生活的现代社会里的多少钱。

  一两白银或一贯钱,约等于后世赵吉生活的现代社会里的1425元左右。

  北宋时,宰相月俸是300贯钱,其它的各种朝廷给的补贴为600贯钱,折合成现代社会就是月薪128.3万元RMB。

  过万户大县的县令月俸是30贯钱,朝廷给的其它各种补贴为60贯钱,折合成现代社会就是月薪12.83万元。

  而这次,赵吉一声令下,让皇城司所有人,收入全部翻了一倍,他们能不乐吗?

  赵吉又道:“第二件事,从今日起,皇城司凡调动将兵超过十人及以上者,唯朕令是听!违者当斩!

  各位指挥,可直接向朕奏事。

  各位指挥,不需加强所部的军纪,有违法乱纪者,严加惩处。

  既然朕再次提高皇城司所有官吏兵丁的俸禄,那么尔等自然要刻苦练兵,以备不实之需,为朕、为国效力!”

  皇城司的官员,齐呼道:“臣等遵旨……”

  郓王赵楷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曾在十七岁就考中科举状元的他,智商极高。

  他通过父皇向皇城司的官员宣布完这两件事之后,他明白了,父皇已经通过增涨月俸收买下了皇城司官吏兵丁的人心!

  而且,父皇的旨意是,凡调动皇城司将兵超过十人及以上者,都要得到父皇的旨意后才行啊!

  那么,他这位提举皇城司的郓王,岂不是被父皇一下子就驾空了吗?

  可是,郓王赵楷面对着突然间转变得行事风格判若两人的父皇,他却不敢多说一句反对的话。

  赵吉微微一笑,对着低着不语,好像正想着心事的赵楷问道:

  “楷儿,你看朕这样做,如何啊?”

  赵楷急忙佯装高兴,努力地使自己的嘴角上扬,强挤出微笑,回道:

  “父皇圣明,儿臣赞同!”

  赵吉环视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敢提出反对意见后,他又道:

  “从今日起,朕亲掌皇城司!郓王赵楷,由提举皇城司,改为……皇城司参谋长!”

  此言一出,众官和赵楷皆是懵逼的状态!

  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过“参谋长”一职啊!

  赵吉早就想好了,把后世军队里参谋长一职,如何当着众官和赵楷的面,怎样才能解释清楚的言辞了。

  不仅如此,赵吉马上就要用到皇城司的兵将们了。所以,皇城司的权力必须由他直接掌握,这样才放心啊!

  ……

  【PS:感谢书友20201013112545241的打赏!】

第60章 蹭赵构气运,重用诸皇子

  “从今日起,朕亲掌皇城司!郓王赵楷,由提举皇城司,改为……皇城司参谋长!”

  此言一出,众官和赵楷皆是懵逼的状态!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过“参谋长”一职啊!

  赵吉解释道:“诸位,应该听过朝堂之上的参知政事一职吧?

  郓王赵楷任皇城司参谋长,就相当于皇城司里的参知政事。”

  听皇帝这一解释,皇城司的众官恍然大悟。而且,他们也知道,这当朝的赵官家在位这二十年间,总是喜欢乱改官名和先前就有的常用称呼。

  例如:在这位赵官家的政和年间,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就向赵官家奏请将尚书左、右仆射为改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赵官家竟然同意了,还夸赞了蔡京这邱复古的官名改得好。

  不仅如此,原主赵人佶还在全国之内.把尼姑改称“女德”,把皇家的公主改叫“帝姬”……

  所以,经过赵吉简单的解释后,早已习惯照了赵官家乱改官名的一众官员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皇城司的众官也都明白了,原来赵官家想要亲自统领皇城司啊,还把郓王赵楷降级使用,改叫参谋长,那就没有直接调动、指挥皇城司的权力了,只是给当今赵官家出出主意而已。

  只是,这时郓王赵楷心里却极其不乐意,父皇这分明是对他降级使用了啊!

  智商很高、情商也不错的赵楷,强挤出微笑,叩首道:“儿臣拜谢父皇,儿臣定会努力干好皇城司参谋长的。”

  赵吉也微笑地点头,他并没有被这种父慈子孝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他心里正想着,即便是三子赵楷的提举皇城司一职,被拿下来了,皇城司还由朕亲自统领,但是,朕的工作那么忙,还需要日理万姬……

  咳咳……

  是日理万机!

  那么,就容易形成让郓王赵楷当着皇城司参谋长一职,却形同与原本的提举皇城司时拥有一样的权力。这,可不行。

  赵吉暗自决定,一定还要将赵楷在皇城司的权力再分出一些。这种对于文臣武将进行分权的手段,大宋朝自开国以来就玩得贼遛!

  比如对宰相的分权,大宋朝设立一群宰相来分化相权,还用监察御史这种小官可以直接去弹宰相。

  赵吉想出了好办法,就是在这皇城司内除了设置参谋长一职之外,再设置几个副参谋长的职位。

  那由谁来担任呢?

  赵吉感觉先是由自己的这副身体的亲儿子们担任还是比较放心的。

  一来,毕竟是这股身体原主人的亲儿子吗?他们能对朕忠心,二来可以锻炼一,三来,可以真正地对郓王赵楷这位参谋长分权。

  赵吉搜索自己这副身体原主留下的记忆,知道自己的第二子赵柽,在建中靖国元年九月出生,第二天他就夭折去世了,追封为兖王,追加谥号为冲僖。第三子是面前的赵楷,封郓王。

  第四子叫赵楫,生于崇宁二年(即公元1103年)二月,去世于崇宁三年的四月,一岁多也夭折了,追封为荆王,追加谥号为悼敏。

  原主和王贵妃所生的第五子叫赵枢,封肃王。生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六月。这第五子没夭折,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可用。

  原主和乔贵妃所生的第六子叫赵杞,封景王。生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八月。这第五子也没夭折,现在也还活得好好的,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也可用。

  原主和乔贵妃所生的第七子叫赵栩,封济王。生于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二月。今天也已经十四岁了,勉强可用。

  原主的第八子益王赵棫和第九子康王赵构,今年才十三岁,还是小孩子,或者顶多能称之为少年。

  不过,朕的九子康王赵构,可以说是天选的气运之子,靖康之变前,赵构主动出使金营,以自己勇敢的表现赢得金军将领的尊重,野蛮的女真金兵将居然没有扣留他,竟然把他完好无损地放回来了。

  而且,靖康之难,宋太宗一脉,唯一不在京城者,就是康王赵构。因此,赵构幸免于被金兵抓去当俘虏运往北方苦寒之地的五国城。

  而且,后来赵构成称帝后,被金兵追赶得都乘大船逃到大海里漂泊了,金军下定决心和工夫“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居然也没有被金兵捉住……

  最终,赵构和秦桧等奸臣,十二道金牌召回抗金英雄岳飞,将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并与金议和,就这种自断肱骨的昏庸所为,居然还能保住大宋的半壁江山,建立历史上称之为南宋的朝庭,为大宋又苟延残喘了上百年。

  在历史上,这赵构若不是冥冥之中有气运加持,岂能这么幸运呢?

  赵吉决定,即便赵构现在才十三岁,那么也要把他带在身边,朕要沾一沾他的气运啊!

  ……

  【PS:本书剧情需要,在宣和二年赵吉身体的原主,已经册封赵构为康王了。

  正史里,赵构在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庚申日被封为广平郡王。宣和三年(1121年)十二月壬子日,才进封为康王。这本书里,让赵构成为康王早了一年。

  原因就是,现在宣和二年,赵构还没有被封为康王的话,那么穿越者赵吉绝对不会让历史上有“泥王渡康王”的典故存在了。可能就封赵构为“兔王”或“鹿王”了,因为兔子和鹿遇到危险时,逃跑得都很快啊!(开个玩笑)】

第61章 最佳贴身秘书

  赵吉决定,即便赵构现在才十三岁,那么也要把他带在身边,朕要沾一沾他的气运。

  赵吉清楚古代长幼有序的规矩,若是直接先封赵构在皇城司的要职,那么必然引起其他皇子的嫉妒,起于保护赵构,只能最后封皇九子赵构了。只要没有夭折、现在还健在的皇子、除了太子赵桓外,都让他们在皇城司内兼职吧!

  赵吉道:“楷儿在兄友弟恭方面,一向做得很好。”

  郓王赵楷一听父皇的夸赞后,立即又得意了起来,但是表面上还得装作谦虚的样子,绝对不对骄傲啊!

  赵楷佯装面露惭愧之色,道:“儿臣谢谢父皇的夸赞,先贤圣师孔夫的教导要‘兄友弟恭’,儿臣时刻不敢忘怀。

  然则,儿臣在‘兄友弟恭’上,还应该做得再好一些。”

  赵吉心里暗道:论玩套路,赵楷你个古代的皇子,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炼,怎么能玩过‘恁爹’朕?

  赵吉立即道:“楷儿谦虚了。为父现在给你一个绝好的机会,让你这位除了太子之外,在诸位皇子中最年长的你,可以好好带一带你的兄弟们。让你在‘兄友弟恭’上,做得尽善尽美,可名留青史。”

  赵楷心里感觉,不太好。听父皇的这话的意思,怎么好像是设了什么力圈套呢?

  皇城司的众官,听到赵官家的话后,他们也感觉到,可能赵官家又要有什么安排了吧?

  赵吉道:“楷儿,这两年,你在皇城司做得很好,皇城保卫得很好,朕也给亲从们保卫甚是安全。

  故此,楷儿你应该多教一教你的弟弟们,让他们也像你一样优秀!”

  赵楷心里大叫一声,父皇先夸赞儿臣,现在如果露出了圈套,不过他还敢反驳父皇不成?

  赵楷咬着牙,却强挤出笑颜,道:“儿臣定当听从父皇的教导,一定会好好地多带一带弟弟们,让他们也早日为父皇、为我大宋江山效力!”

  赵吉看着三皇子赵楷强颜欢笑的样子,心里就感觉得好笑。

  他拊掌大笑道:“不愧是我儿!楷儿,朕这就让你的弟弟们也来皇城司任职,这样你就可心有时间,多教一教你的皇弟们,如何早日成才为朕为国亲亲效力了!”

  赵楷心里“咯噔”一声,父皇先夸奖于我,现在果然把圈套抛出来了!

  赵楷违心地高声道:“儿臣,多教一教皇弟们,是分内之事,儿臣求之不得!

  儿臣拜谢父皇。”

  赵吉又道:“朕现在就把楷儿你那些稍微年长一些的皇弟们,都招入这皇城司内,封以官职,到时,楷儿你要多教一教他们。

  日后,你们兄弟之间,同在皇城司内共事,一定要‘兄友弟恭’啊!”

  “呵呵!”赵楷一听父皇的话后,他真的是被气笑了。这一笑,还真的比他刚才强颜欢笑时要好看得多。

首节 上一节 35/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