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41节

============

刺猬猫,菠萝包..全网小说资源共享,每月更新1500+,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

分享废鹿,刺猬猫,次元姬,菠萝包等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之前群没了,以下是新群)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312814139】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

  赵吉找到了混账玩意儿高俅后,他就觉得好办多了,该下手收拾祸国殃民的奸臣了!

  ………………

  【PS:感谢这个这个vv、OvO一a一a两位读者今天的打赏。

  受之有愧啊!

  本想着多写几章回报一下的,

  可是,我平常就喜欢正史,

  写历史小说时太较真了,查了挺多资料,手速再慢一点,码这一章,都用了三个来小时,熬夜到凌晨。惭愧啊!

  再次,感谢这个这个vv、OvO一a一a两位读者的打赏。

  我这虽然是兴趣写书,但我以后也尽量写快点,每天多更几章吧!】

第73章 逮捕高俅

  赵吉找到了混账玩意儿高俅后,他就觉得好办多了,该下手收拾祸国殃民的奸臣了!

  他微笑地向低头不语的高俅,态度和蔼可亲地问道:“高太尉,是同意王少宰的进言,还是同意蔡大学士的进言呢?”

  高俅被赵官家这一句,他便知自己躲是躲不过了。

  他立即叩拜,之后,抬头望向笑容可掬的赵官家。

  高俅迅速思考着,平时自己与王黼的私交很好,自己又与太师蔡京的关系极好。现在,王黼和蔡京的长子蔡攸针锋相对,赵官家让我站队。这可是真为难我了。

  蔡攸虽然是蔡太师的长子,然则,半年以前,这父子二人已经闹掰了,据听闻,蔡攸在搬出太师府时,蔡京大骂蔡攸道:“老夫,没有你这个逆子!”

  高俅又衡量了一下,如果按照赵官家所要求在场官员捐出家财的十分之一,那么,他身居高位近二十年,费心劳神地积攒下的千万贯家财,可就要白地损失掉上万百贯钱了。

  高俅的本意是想支持王黼的,最好就是赵官家收回成命,不要盘剥他们这官员的家财了。

  机灵的高俅,觉得这个时候,自己更应该站队在自己的主子赵官家这边。

  高俅历经三个主子,唯有赵官家对他最好了,他与赵官家也非常投缘。高俅在青年时,给苏轼当“小史”(小秘书),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字晋卿)。

  高俅为人乖巧,能说会道,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更是踢得一脚好毬。他还算比较得王诜的器重,一些重要的差事都交给高俅去办。

  元符三年(1100年),下朝后的王诜,对高俅道:“上朝前,端王忘带篦子刀,于是向吾借了一个,修理鬓角。端王,甚是喜欢这犀角篦子刀。

  吾府上有两把这种犀角篦子刀,你把这把还没用过的犀角篦子刀,送到端王府。”

  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端王赵佶正在园中踢毬,并被同邀一起踢毬。

  高俅那高超的毬技震惊四座,端王赵佶赞不绝口。之后,端王赵佶求王诜,把送蓖刀的高俅,也送给他。从此,高俅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更为凑巧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驾崩,端王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从此在官场中青云直上。

  高俅思来想去,自己最应该站在赵官家这边。

  可是,若是站队在赵官家这边,自己可就要损失数百万贯的家财了。

  毕竟,高俅知道自己的家财,大部分都用来占用禁军营盘的好地,广置私宅了,直接让他拿出数百万贯钱,等于是的掏空了他的大部分的现钱积蓄。

  高俅奏禀道:“臣高俅,对王少宰和蔡大学士的进言,皆不赞同。

  臣高俅,赞同官家的建议,让吾等臣属拿出家财的十分之一,捐献给国库。”

  “呃?!”赵吉没有想到,高俅居然能同意捐款。

  高俅又道:“然则,吾等臣属拿出家财的十分之一捐献给国库,应该刨除所有宅第。

  不然,吾等臣属,皆会负债!”

  群臣听到高俅的表态后,又议论起来,纷纷赞同高俅的提议。

  甚至有的文官,还说计算家财时不仅要除宅第,还要把各种开销用度统统刨除掉,再计算家财……

  场面乱哄哄的。

  赵吉大怒,回想着自己出宫时,看到京城的多处禁军的军营,正在用禁军当力役,施工建大宅子。他也私下打听了一来,原来是太尉高俅侵夺军营,私自给自己建私宅!

  赵吉结合着自己这个穿越者对北宋末年历史的熟知:太尉高俅是当朝最高的军事长官,只会百般讨好皇帝,迎合官家的好名贪功,在军队训练上玩了花架子。

  而且,高俅“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导致禁军“纪律废弛”、“军政不修”,以至于金兵来袭之时,禁军一哄而散……

  想到这里,怒火憋在心中的赵吉,大怒道:“好个高太尉,怪得不你要将穿宅第刨除在家财以外,是因你侵夺军营广置私第太多了的缘故吧?

  来人,将高俅绑起来,押送到大理寺。

  让大理寺,好好审一审高太尉侵夺军营,用禁军当以力役,为其修建私宅的事吧!”

第74章 王少宰落马

  赵官家的命令下达,皇城司的亲从军立即上来四个壮汉,将位高权臣的太尉高俅,摁肩头拢二臂,用早已准备好的绳子给五花大绑起来。

  这一突发状况,令在场的所有官员,皆大惊失色,瞠目结舌……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昨夜还高高兴兴地接到赵官家所派的传旨宦官让他们今日辰时来游已经竣工的艮岳,可是,这怎么变成了抓捕一品大员太尉高俅的现场了呢?

  就连高俅一时间也不知所措,他隐隐地感觉到,如今正在微笑着的赵官家,好像不是他所相逢相知二十多年的赵官家了。

  高俅急呼道:“官家,臣高俅何罪之有?无凭无据,就抓捕臣高俅,臣冤枉啊!”

  赵吉冷笑道:“朕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又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抓捕你这位当朝一品的太尉呢?”

  他说完,便从怀内掏出挺约有三寸厚的十来封奏折。

  群臣已经被吓得不敢出声了,只是瞠目结舌地看着赵官家。

  赵吉从这十来封奏折里,挑出一封,微笑着说道:

  “这是御史呈给朕的奏折,里面列举出了高俅你的罪证,而且,人证物证皆有。”

  赵官家此言一出,

  虽然是想保护一下这位正直的御史,没有指出这御史的姓和名;

  但是,下面那群文官们,也都是人精,他们在心里琢磨着,出猜到了敢弹劾高太尉的御史,应该是谁。

  之前的那六位形同虚设和御史,都很懂人情世故的,身在御史之位上,也不敢弹劾朝中大员;

  唯独在此之前因进谏赵官家不要微服出宫、不要夜宿某娼之家的那位‘愣头青’曹辅,被赵官家贬御史之位,应该是如鱼得水了。

  若不是新任御史曹辅,还能是谁呢?

  曹辅都敢毫无顾忌皇帝颜面地进谏‘弹劾’,那他上疏弹劾当朝一品太尉高俅,也就不足为奇了!

  令在场的百余位在京六品以上文官,心惊胆战的是,他们都看到了赵官家拿出来的那位御史所上书的奏折,可是足足有十余封啊!他们都非常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那位‘愣头青’御史写进弹劾的奏折里呢?

  赵吉对着随行的皇子赵楷道:“楷儿,将这封检举揭发高俅罪行的奏折,当众宣读!”

  以为被父皇从提举皇城司之位,暗贬为参谋长的郓王赵楷,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露脸的机会了。这次,父皇又给了他一次在群臣中树立自己是父皇宠儿的机会。

  科举状元郎郓王赵楷,激动地接过父皇递给他的奏折,展开后,高声念道:

  “太尉高俅,官居高位,不修军政,军律废弛,克扣兵饷,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人证物证皆有,恳请陛下裁决……”

  群臣闻听,皆胆战心惊,高俅利用太尉管禁军的职权,侵夺京城禁军多处军营,并在那里圈地建了多处私宅,就连建安私宅的工匠也是从京城禁军中选出来白给他干活的,这事做得太明目张胆了,以至于京官们都是知道,也在途经军营前看到过的。

  可谓是铁证如山!

  只不过是在以前,赵官家对此事难道一点耳闻也没有吗?

  在场的京官们,心生狐疑,以前赵官家对高太尉那是恩宠有加,对其所犯之错,那绝对是故意袒护的,可是,现在如今,官家为何行霹雳手段,将高俅给五花大绑起来还要送到大理寺审案定罪呢?

  他们也听说了,之前受赵官家无比宠信的道士林灵素,不也是突然间被赵官家送到大理寺的吗?听说,妖道林灵素被判死刑了。

  这些京官们想到这处,心里就害怕,现在赵官家手里拿着十几封御史弹劾官员的奏折里,千万别有自己的名字……

  这时,赵吉大手一挥,根本不听高俅的叫屈喊冤,命令道:“将高俅押赴大理寺送审!”

  ……

  高俅被押送走后,王黼也早就乖乖地退回到了群臣之列。

  他再也不敢反驳赵官家提出的让所有在京六品以上官员捐献出家财的十分之一以充国库的建议了。

  赵吉微笑地看着被吓得浑身哆嗦的少宰王黼,柔声问道:

  “王少宰,可还想再对朕最后说些什么呢?”

  “扑通”一声,王黼吓得跪倒在地,连连地磕头道:

  “臣王黼,方才确实是唐突了!

  臣王黼,方才妄诽圣意,罪该万死!

  臣王黼愿为朝廷做出一点山洪绵薄之力,

  臣王黼愿意捐出家财的十分之三以充国库。

  陛下仁慈圣明,请陛下饶臣进言妄诽之罪!”

  “哈哈哈……”赵吉大笑,道:“王少宰要知道,在我大宋朝,进言是无罪的……”

  少宰王黼提出嗓子眼的心,只落下了一半。

  他依然还心存侥幸。

  王黼泪眼汪汪。

  他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昔日宠他、惯他、提拔重用他的赵官家。

  王黼方才见到,赵官家行霹雳手段,将太尉高俅送大理寺受审,他真的害怕自己是下一个被赵官家送去大理寺的人。

  王黼心中还存有侥幸,他回想起就是面前这位笑得风轻云淡的赵官家,在此之前经常召他王黼入皇宫对饮、还能请允许他王黼在酒酣之时,不顾君臣之礼脱光上衣赤膊爬树、还能一起跳宫墙微服出宫逛青楼……

  想到这里的王黼,自认为,太尉高俅虽然得宠二十余年,但是,也做不到像他王黼这般被赵官家宠溺……

首节 上一节 4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