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96节

  贬刘豫出京,谪任两浙察访使……

  ……

  此时,在群臣中官职排不上前列的刘豫,恭立于众官们的中间。

  不经意间,刘豫扬眉抬眼,想偷偷地窥探圣颜……

  卧槽!

  刘豫一惊!他却看到了依然显得很年轻俊秀的赵官家,用一双严峻的目光,正盯着他。

  四目相对,太尴尬了!

  刘豫心头一颤,急忙收回目光,埋头不语……

  刘豫不知道自己何时被赵官家如此注视着,这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更何况,在此之前,刘豫便接到了圣旨,要他及全家人莫要离开杭~州城……

  唉!刘豫在心中感叹:“吾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得中进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何等风光?!

  吾在政和二年,却由可‘登天子堂’的殿中侍御史,被贬出京城谪任了这两浙察访使。在这两浙之地,一干就是八年!

  苍天啊!吾何时才能出人头地?吾何时才能飞黄腾达,不负少年时之宏愿呢?”

  刘豫低着头,心里合计着:吾若想引起赵官家的重视甚至是重用,最好能当众提出平叛方腊匪军的妙计……

  可是,他这位进士出身的刘豫,自诩聪明无双、计谋多端;可是,如今的他,绞尽脑汁,却怎么想也想不出能比赵官家的计策更高明的。

  当然,刘豫绝对是一个聪明之人,他在读到赵官家对东南各州县颁布的诏书时,便能在心里解读出,赵官家是想以此收拢东南百姓的人心,同时还能瓦解方腊反贼们的军心……

  刘豫想在赵官家面前表现自己,却苦于无从下手,他急得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赵吉微微一笑,一指刘豫,叫着他的字,道:“朕,八年未见彦游,甚是想念啊……”

  刘豫吓得,一抖激灵……

第141章 连环妙计,开始实施

  第一百四十章连环妙计,开始实施

  赵吉微微一笑,一指刘豫,叫着他的字,道:“朕,八年未见彦游,甚是想念啊……”

  刘豫吓得一抖激灵,急忙从班列中走出,跪倒在地,叩首后,说道:

  “臣刘豫,拜见官家。臣豫,自京城一别官家,已有八年整。

  臣刘豫在京,当殿中侍御史时,受到官家厚待甚隆!

  然则,臣豫当年妄言礼制局之事,惹得圣怒,臣刘豫至令惭愧难当。

  官家却宽厚仁慈、厚待士大夫,命罪臣刘豫,任两浙察访使。

  臣刘豫,在这两浙之地,不敢忘怀官家圣德;

  兢兢业业,以报君恩,一干就是八年。

  漫漫八度春秋,臣豫已近‘知天命’之年。

  臣豫,每时每刻,皆想念着圣明仁德的官家啊!

  臣刘豫本以为回京叩拜天子,再度仰望天颜之日,今生不曾会再有了。

  万万没有想到,官家英明神武,御驾亲征方腊,让臣刘豫有幸能在此余生之年,再度得见天颜,再次面圣叩拜官家,臣刘豫倍感三生有幸啊!

  呜呜呜……”

  刘豫竟然恬不知耻地当众哽咽着、哭泣了起来,以表示出他的忠君、爱君之心。

  赵吉一皱眉头,盯着跪在面前的刘豫。

  刘豫的目光,微微躲闪开了赵官家的直视。

  今夜,刘豫是随新任两浙路制置使、宦官谭稹以及杭州知府等官员说,一起出城迎接赵官家的御驾,

  故此,刘豫头戴长翅乌纱官帽,上身穿崭新的方心曲领红色官服,衬以白花罗中单,革带系绯罗蔽膝,下身着朱裳,束以大带,挂以玉剑、玉佩锦绶,脚穿白绫袜,足登黑皮履。

  赵吉看着刘豫的整齐穿哉国,显然是其得到了朕御驾将至后,特意精心打扮的。

  刘豫不仅穿戴整齐漂亮,其说出的话也是周全漂亮。

  若朕不是穿越者,若朕不知道两宋这段历史,那么,朕可能还真的会相信你刘豫这演技绝佳的‘忠君爱国’般的表演。

  可是,朕这个熟悉两宋历史的穿越者,却知道,在历史上你这个少年时就偷同学白金盂和纱衣的刘豫,品德一直不好。

  你贬为两浙察访使后,若按历史的发展,在四年之后的宣和六年,你升官为河北西路提刑官。金国大军南下,兵至河北西路之时,你刘豫弃职逃走,特么的,你比兔子跑得还快……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夏,你被朝廷拜济~南知府。

  你却看到,由于金军南下北方早已大乱,山~东盗贼蜂起,那济~南府根本不能长久地守得住。

  你刘豫便非常不愿意去济~南当知府,你北上赴任时,你走得比蜗牛还慢。并在途中写奏书,请求改任你到东南任何一个州府去任职,朝廷不同意,驳回了你的请求。

  你刘豫没有办法,或是你心里早就萌生出了降金之心,你气愤地去济~南赴任知府了。

  同年冬天,金军攻打城池严固、重兵把守的济~南城,久攻而不下……

  金军改强攻为重重包围济~南城,副将张柬增兵来援,金军才撤退……

  金国见强攻和围困济~南城都没有成功,便趁机派密谍混入济南城,诱降你刘豫……

  刘豫,你这个曾经“唱名东华门”、进士出身的天子门生,享受着大宋给你的高官厚禄近三十年,你却想起先前从京官被贬到两浙之地、河北西路以及如今的受金军经常骚扰甚至强攻的济南,你心生忿恨,恨大宋的官家们待你不公……

  于是,你与金军的密使,达成了率部献城投降金军的协议。

  奈何当时,刘豫你手下还有忠勇为国的部将大刀关胜,你便一做二不休,对只防备着攻城的金军,却没有防备你这个顶头上司刘知府的关胜,大下杀手。

  扫除掉了抗金的大刀勇将关胜、以及关胜亲信之后的你刘豫,便献城投降于金军……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完颜宗弼(即完颜兀术)听说赵构已渡过长江,就派你刘豫,知东平府,任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节制大名、开德府、濮、滨、博、棣、德、沧等州。

  你的儿子刘麟,升任济~南知府,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都由你这个叛宋降金的狗汉奸刘豫统领了……

  刘豫,你比被金军以屠城相威胁才不得已当了大楚皇帝的张邦昌,还要卑鄙无耻百倍。叛宋降金的狗汉奸刘豫,你用通过搜刮大宋失地的民脂民膏所得到了大量金银,向金军将领、金国宰相行贿,请求金国像立张邦昌那样,立你刘豫当皇帝……

  宋,建炎四年,金国封你这个叛宋降金的狗汉奸刘豫,为“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你的“大齐国”却使用金朝的“天会”年号,恭奉金朝命令,俨然就是金国的傀儡……

  之后,叛宋降金的狗汉奸傀儡皇帝刘豫,征发中原大量民兵大举攻伐南宋,可是,你没有得到金军协助,导致大败溃退,伤亡极重,“伪齐”之地民怨沸腾……

  金国一天,你这个大齐皇帝就是一个废物啊,成事不足败事不余,便于南宋的绍兴七年,废你刘豫为蜀王,后又改封曹王……

  你么么了个皮的,你这个叛宋降金的狗汉奸刘豫,还挺能活的,赶上乌龟王~八了,你活到了七十多岁才病死……

  穿越者赵吉,想到这里,心里恨恨,下定决心,有朕这个穿越来到了这个平行世界里的大宋,刘豫你特么的,今年一定会是你的卒年!!!

  不过,赵吉知道,以现在的刘豫所表现出来的,你就使劲地费劲查处他有没有贪污行为,按大宋法律,都不能治刘豫死罪。

  而且,面对东南方腊起义这个乱摊子,赵吉暂时还没有工夫去查东南官员的腐败问题。

  别在因小失大,把东南那些贪官们逼得跳反了,那就不好玩了。至于东南的贪官们,完全可以在解决到了棘手的方腊起义之后,再去慢慢地查处并收拾他们。

  故此,收拾在刘豫及其儿子刘麟,现在不能用查贪之法去治其死罪……

  不过,赵吉早就想好了连环妙计:如何收拾以后会当上‘伪楚皇帝’、敢睡朕嫔妃的张邦昌;以及尽快掉杀未来会叛宋降金、卖国求荣的狗汉奸刘豫及其儿子刘麟……

  ……

  “刘爱卿,所言极是,朕知刘爱卿之‘忠心’,日月可‘践’!”赵吉感叹道。

  他表面上,却不露出一丁点儿痛恨刘豫的声色,反而,他也立即演技爆棚地装出了听到了刘豫那“忠君爱国”之言后,露出了对刘豫非常欣赏的神色。

  赵吉坐龙椅上站起了身,笑呵呵地向跪在下面的刘豫走去……

  这令在恭立于两侧的郓王赵楷,以及康王小赵构,甚是不解他们的父皇这是欲意何为。

  在这杭~州府衙大堂临时改成的议事大殿内,群臣们一看皇帝都站起身来,他们再站着显然就不合适了。

  “扑通”……

  “扑通”……

  以谭稹、张邦昌以及杭州知府等群官,纷纷跪倒在地……

  其实,大宋厚待士大夫,原本这群官员不必跪得这么勤快的。奈何,他们听闻:拜见这位赵官家了行完大礼后,便敢与赵官家平起平坐的林灵素、蔡京、高俅、王黼,皆被正法……

  故此,这些官员们心里都认为:面圣如今心性大变,强势无比的当今天子赵官家,一定要注重礼数,能站着就不坐着,能跪下就不站着。

  此时,群臣惊讶地看到,赵官家居然走到跪着的刘豫面前,笑呵呵地将刘豫搀扶起来,并和蔼可亲地说道:

  “朕,八年未见刘爱卿,甚是想念。众爱卿也都快快平身吧,见朕不必如此拘束。”

  “谢主隆恩。”

  刘豫是被赵吉给扶起来的,群臣也都在听到了圣谕后,纷纷地站起身来,微微地躬身低着头。

  群臣心中狐疑着:赵官家为何对年少时有偷盗行为的这位名声不太的刘豫,如此礼待呢?

  难道是赵官家,真的听信了刘豫,那富有煽情般的忠君爱国之言了吗?

  在场的很多心思活络者,在心中暗自唏嘘感叹:赵官家如此礼待重礼刘豫,看来刘豫高升被重用之日将近。

  奈何,自己之前没有看出来被贬至此的刘豫,还能有这般好命运,能得到赵官的垂青。

  若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当然,自己就应该想尽办法,交好刘豫才对啊!

  赵吉微笑着对刘豫,问道:“爱卿来东南之地八年,受苦了,朕心实不忍之。”

  刘豫被赵吉的精彩演技,给搞得懵逼了。

  他急忙表忠心地说道:“官家国事烦重,日理万机,还挂念着臣刘豫,让臣刘豫感激涕零啊!”

  刘豫还真的强挤出了眼泪……

  如此群臣和睦的场景,在场的不少官员都心生羡慕。

  可是,心机深沉的刘豫,却在心里狐疑着:

  虽然,八年前,吾担任了可以经常面见天子的京官殿中侍御史,掌管纠弹百官朝会失仪等事,但是,殿中侍御史的官阶很低,跟监察御史的品阶相同,唯一令人羡慕的就是可以经常面见皇帝。

  那会儿,本官好像并不太得赵官家的宠信啊!

  要不然,当年吾急于想立功升官,多次上书讲礼制局那些失仪之事,却被赵官家贬到了两浙之地当察访使,一当就是八年,升迁无望……

首节 上一节 96/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