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35节

  一身银竹纹月白箭袖,外罩石青团花穗褂,腰系莲纹缎面腰带,脚登青缎粉底朝靴,举手投足皆有清卷之气。

  虽衣饰没有宝玉那样华彩绚烂,但器宇清峻,文华风姿,却是宝玉不能比的。

  看他一衣一履,针脚细腻,妥帖合体,更增俊秀,定有针线极好的屋里人伺候,他在府上位份应是不差,怎么刚才老太太和姨妈那种表情?

  贾琮又和薛姨妈和宝钗见过礼,薛姨妈又顺口说起金陵的事情。

  黛玉探春等姊妹才知道,原来三哥哥和这位宝姐姐,在金陵就认识,却从没听他说过。

  三哥那首满江红就是写了送她,才因缘际会,在金陵传开词名。

  宝玉听了不禁有些眼红,只恨自己没有写词的能为,不然送了这位姿容绝世的宝姐姐,岂不得意。

  探春等心中多少都有些羡慕之情,三哥虽然善写词,却从没听说他专门给谁而写。

  只有黛玉心细,这些日子常找芷芍五儿说话解闷,却是知道三哥给芷芍写过一首“不负如来不负卿”,读来很是缠绵动人,当可传世。

  不过芷芍是和三哥一起长大的丫鬟,当年三哥在东路院过得何等窘困,只有芷芍陪他一起吃苦,她为了三哥甚至连死都不怕。

  有了这番情义,三哥对她再怎么好,都是应该的,他们又有那样的经历,三哥能给她写那样的诗,自然是有这个缘法的。

  可是三哥和宝钗在金陵才认识几次,怎么还专门给她写词,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且宝钗看三哥的眼神很是不对,黛玉想起那日自己在牟尼院说的那句顽话,果然是没错的。

  ……

  自此之后薛家人便住进了梨香院,又和王夫人私下说了,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王夫人知道薛门是大富之家,不缺这些日常嚼用,自然无有不可。

  梨香院有一门通街,供薛蟠这些外男出入,只有西南有一角门通内宅,供薛姨妈和宝钗出入内宅。

  清芷斋和梨香院比邻而处,宝钗见贾琮每日天明即起,白天都闭门读书,因为今年中便是秋闱之期。

  贾琮每日只在饭后才会出门,去姊妹房中说话,或者姊妹们联袂去清芷斋串门。

  又见他隔些日子便带着丫鬟去洛苍山上课,常常一去就是四五天才回,因为那位有名的柳宗师就住在洛苍山。

  进了贾府一段时间,宝钗自然从他人口中听说了贾琮的旧事,知道他生母微贱,从小在贾家过得极苦,几不能活。

  愣是靠着一味苦读,取了案首功名,才能在贾家立足,又靠着在金陵立下莫大功勋,生生给亡母争得了诰命。

  宝钗这才明白,那日在荣庆堂中,老太太和姨妈听到母亲夸奖他,为何会是那种表情,那是慧眼不识珠的尴尬。

  想起金陵老宅中第一次见他的情景。

  隽美似玉,风华无双。

  可如此轩朗的背后,却隐藏了这么多辛酸苦难,心中泛起难言的柔情和感佩。

  只是他从来不会独自来梨香院串门,只是和姊妹们一起来过两次,心中多少有些失望。

  宝玉倒是常来梨香院找她说话,一副悠然富贵闲适,和清芷斋那位苦行僧般读书自律,天差地别。

第201章 未雨先绸缪

  天色微亮,清芷斋书房已灯火通亮。

  自正月十五后,新春氛围褪去,各项年节应酬来往终了,东西两府重新归于平静。

  贾琮每日天明即起,练半时辰刀法,活动开筋骨,又在丫鬟服侍下洗漱过,便开始一天读书功课。

  上午都复读揣摩四书五经,并按柳静庵梳理的截文题录,拟写四书程文一篇,五经程文两篇。

  午休之后,整个下午都研读柳静庵列出的各类兵书、农书、律法、政论书籍,到了晚上依题拟写策论。

  每五日会去一次洛苍山柳宅,将写好的程文策论给恩师点评。

  由柳静庵传授解答,纠正偏差之后,重新回府研读,如此周而复始,反复磨砺积累,滴水之功,穿石之力。

  因为拜在柳静庵这样的宗师门下,教授学问比青山书院的大课堂,其教益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知会了山长赵崇礼之后,青山书院日常课业不再参加,功课以柳静庵的授业安排为主,

  赵崇礼自然无有不可,有小灶可开,自然不用吃大锅饭。

  且贾琮被点雍州院试案首,其科场功底已高出同年普通学子,还在大课上蹉跎时间,并无意义。

  但书院的月考和季考,贾琮依旧去参加,以检验自己所学。

  年后他已参加过一次青山书院的月考,考绩依旧名列前茅。

  赵崇礼对他的程文策论很是满意,认为所写程文,比院试时又多了几分老辣。

  勉励他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如此秋闱可期。

  ……

  这日清晨,贾琮照例在院子中练刀,额角的汗水被风吹过,被激得异常清醒。

  等芷芍五儿服侍梳洗过,进书房时发现英莲早已磨墨铺纸,并将他今日要读的书都整理摆好。

  她自己却趴在桌角打盹,小丫头还是嗜睡的年纪,每日都跟着贾琮早起,常要迷糊半个时辰才会清醒,贾琮劝过几次,让她尽管去睡足。

  她只是执拗的不肯,把看管书房的差事看得很重,少爷都起床读书了,自己没有还赖床的道理。

  贾琮知道即便叫她去补觉,她也会赖着不走,也不叫醒她,任她趴在桌角打盹补觉。

  英莲自从在金陵跟了贾琮,不像以前被拐子挟持着过日子,吃睡无忧,这半年来越发长得好了,已显出几分艳如玫蕊的标致。

  倒是真的有些像,当初安定寺中的那个人,那香房中的温馨旖旎,宗法礼教之下,终究是留不住。

  这时外头传来晴雯的声音:“这一大早,赵妈妈怎么来了。”

  “我好久没见哥儿了,过来瞧瞧,我院子里柿子树年底结了新果,我做了新鲜的桂花柿子糕,琮哥儿和芷芍小时都爱这口勒。”

  贾琮也笑着迎了出来,对这个从小真心待他的奶娘,贾琮心里一直尊重。

  见赵嬷嬷带来的食盒中,一片片桂花柿子糕,摆得整整齐齐,透着金黄甜润,卖相极佳,让人看了就起食欲。

  前几年他在书院读书,在府上日子极少,便央贾政给赵嬷嬷分配个轻松的差事,不用一直在内宅伺候,过得也省心轻松些。

  “我正想这一口呢,可巧妈妈的送来了,志贵最近可有信,他在营里都好吗?”

  赵嬷嬷笑道:“他还能有什么不好的,遇上琮哥儿这样的主子,也算他的大福缘,哥儿不仅求二老爷放了这小子的奴籍。

  还引荐了他去火器营从军,满府的奴才哪个有他这样的福分,如今他脱了籍,进不得府门,让我给哥儿带话呢。

  说忠靖侯看得起他,还让他做了侯爷的亲兵,不过这多半是侯爷看在哥儿的份上。”

  郭志贵是赵嬷嬷的独子,自做了贾琮的随身小厮,跟着他去了几趟军营,贾琮看出他有向往军伍之意。

  在贾家除了那几个姊妹,贾琮最亲近信任的,就是院子里那几个丫头,还有自小爱护自己的赵嬷嬷,及她的独子郭志贵。

  郭志贵生性质朴忠厚,但脑子却也灵光,不然不可能小小年纪,就学了一手驾车马的好把式。

  虽然和贾琮同岁,却长得比平常少年要健壮,很有些军勇之气,贾琮不希望自己亲近之人,一辈子只做个架马车的小厮。

  自己秋闱在即,一旦过了秋闱,便有了选官的资格,虽然恩师柳静庵不建议自己过早涉足官场,但计划不一定赶上变化。

  自上次上奏火器强军方略,兵部尚书顾延魁和忠靖侯史鼎,都向皇帝提出过让自己观政协理,就是因为自己只是秀才之身才搁置。

  即便如此,最近不管是五军营改造火器试射,还是工部新成立火器监,主持寻访西海名士等事,都因自己是首倡之人,邀请自己参议事务。

  因此,一旦自己顺利过了秋闱,有了选官资格,不是没有旧事重提的可能。

  历来官场凶险,方寸便见生死,耳目鼻塞之辈,独木终难成林。

  贾家这样自身子弟凋敝之家,为了保住自身安危荣华,都要培植王子腾、贾雨村这样的外援,也就是这个原因。

  像郭志贵这样自己亲近信任之人,有了一个好前程,将来未必不是自己的助力,虽然他目前只是个亲兵,但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

  具体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和能为了。

  郭志贵脱籍之后,贾琮从曲泓秀身边要了个叫江流的少年。

  当年曲泓秀曾收养了五个孤儿,他和曲泓秀刚开始做香水铺生意,初衷就是给这些孩子找个营生。

  其中两个管着城郊隐秘的香水作坊。

  另外三个跟着封氏打理店铺,这个江流就是其中一个,从小熟悉市井,为人聪明机灵,贾琮便要来做了自己的长随。

  自己闭门读书期间,也让江流帮他多盯着外面的消息。

  等吃过了午饭,便出门遛弯,顺便去园中姊妹房里说话,又让五儿送一些桂花柿子糕去梨香院,女孩子应该喜欢吃这些甜食。

  昨日宝钗送了些南边的螃蟹到清芷斋,左右就是个来往的礼数。

第202章 芳心蕴书香

  黛玉房中,紫鹃端了杯热茶进来,又在香炉中加了宁神香片。

  书案上堆着四五本书,黛玉正在凝神翻阅,还拿毛笔在书上点画批注。

  今天她穿了件白绸竹叶竖领偏襟中衣,浅紫绣梅花糯裙,满头秀发简单挽成纂儿,清雅秀丽,楚楚动人。

  紫鹃道:“姑娘都看了一个时辰了,小心伤了眼睛,先歇一歇吧。”

  就听门口传来声音:“妹妹如今怎么也用功起来,都在看什么书。”

  黛玉抬头一看,见是宝玉,便笑道:“只是一些闲书罢了,今日舅舅没让你温书吗?”

  宝玉一听这话,脸就垮了下来。

  自从知道贾琮闭门苦读,以待秋闱,贾政见了宝玉就没了好脸色,虽然也一直督促他读书,终究没什么长进。

  其实贾政有些死心了,但是口径却没松,每日宝玉去荣禧堂请安,贾政必问功课诸事,让宝玉生不如死。

  宝玉只盼贾琮能快快过了秋闱春闱,从此不在家中做出读书样子,也好让他从此得以解脱。

  方才听清客说,父亲在梦坡斋书屋午睡,便松了心思,到黛玉屋里说话,没想到黛玉一见他,便哪壶没开提哪壶。

  却不知贾琮最近苦读,连黛玉心中都满是读书的事,见到宝玉不免脱口而出。

  宝玉见黛玉桌上好几本书,和平时常看的都不一样,竟是些兵策、史论、农书这类经济实书,心中便有些不自在起来。

  他自己只爱读野史、人物通考、杂戏之类的轻趣之书,最讨厌这种实务之学。

  林妹妹这么清雅之人,怎么也喜好仕途经济的东西,这些岂是娇贵的女儿家读的,没的污了妹妹这样的钟灵毓秀,心中不禁有些失望。

  这几年林妹妹还是像往常那样,看起来并没变化,但两人能谈得融洽的话题,几乎都没了,愈发显得生分,想到这些宝玉心痛得透不过气来。

  黛玉毫无所觉,让雪雁上了茶,两人又随便说了几句话,便有些索然无味,宝玉还舍不得走,黛玉只想着那书还有几页没看完。

首节 上一节 135/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