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64节

  本来只是个被生父厌弃,几不能活的庶子,却硬生生靠着科举中试,十几岁就有了官身。

  听说还能三天两头进宫面圣,连皇帝都器重的人物。

  还是个有名的大才子,这几年做得那些事,显露的那些手段能为,让赖大知道这不是个好惹的主子。

  所以赖大对贾琮一向是敬而远之,不接近,不得罪。

  可今天却让赖大有些意外,贾琮突然来找他,而且带来了二老爷的吩咐。

  说东府那边奉旨查抄,东府的一众家仆因涉及罪责,目前都已被锦衣卫拘禁。

  这事赖大自然是知道的,他兄弟前几日不是被大理寺拿问,其余的家仆只怕也被牵连到了。

  如今二老爷让他带西府的人过去帮忙打理善后,本来听起来也算寻常。

  只是让他带过去的人,听着有些古怪,竟都是吴新登、戴良、钱华这等管事之人。

  赖大脸上带着笑,贾琮今日不同往日,他也不敢轻易得罪,问道:

  “三爷,东府眼下被查抄,需要打理善后,我带些精明的小厮就行了,怎么还要过去这么些人?”

  贾琮听了他这话,脸就拉了下来:“这是二老爷吩咐下来的,东府那边家业大,几个小厮能顶什么用。

  赖管家如今好大的脸面,看来二老爷的话不算话,还指使不了你。

  不如我去回禀了老太太,看老祖宗能不能指使得动伱!”

  赖大一听这话就变了脸色,府上其他爷们见了他,哪个不给他赖大几分脸面,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

  唯独这琮三爷是个冷口冷心的,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自己只是稍微多问了一句,他就马上翻脸不认人。

  要这样告到老太太那里,事情就闹大了。

  二老爷平时虽然不怎么管事,可却是荣府名义上的家主。

  老太太平日不待见大老爷,对二老爷可是疼爱的很,要是觉得自己驳了二老爷的面子。

  老太太怪罪下来,自己可是吃罪不起。

  不过是带人过去料理,也不算什么大事,也没必要闹出事来。

  连忙赔笑道:“三爷瞧你这话说的,这点小事哪用惊动老太太,刚才赖大多嘴了,我这就去叫人。”

  贾琮皱着眉头,说道:“我在这里等着,你召齐了人,马上跟我去东府,不要让二老爷等久了。”

  赖大见贾琮一脸的不耐烦,似乎连正眼都懒得看自己,虽然心中不快,但原先仅有的一点疑虑也消散了。

  ……

  宁国府,丛绿堂。

  宫中负责查点的太监,将府中各类财货造册,再由锦衣卫将字画、古董、珍玩、库银等分类装车。

  因有中车司太监和大理寺监察,这些平时跋扈的锦衣卫校尉,谁也不敢在查抄之际发财。

  贾政看着数十辆大车从东府西角门驶出,运走宁国府中数代积攒的金银财货,心中说不出的凄凉。

  而宁荣街上聚集的贾家六房子弟,许多都聚集在街道两旁,亲眼看到宁国府被查抄一空景象。

  其中属于宁国一脉的偏房子弟,更是沮丧到极点。

  往日这些宁国分房子弟胡混过日,背后毕竟还有宁国主脉做靠山。

  每年四节年关,宁国府中都发放丰厚节礼,或是自用,或是变卖,都是一笔不小的财物,足够温饱。

  宁国府被除爵查抄,他们最大的依靠已失,再也无法以贵勋子孙身份招摇,和市井小民已毫无区别。

  对这些依靠祖宗余荫,无所事事,浪荡度日的宁国子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正当他们神思不宁之际,却见贾琮带着一帮荣国府的家仆,鱼贯进入宁国府,不少人都有些奇怪。

  人群中周瑞家的望着前面带路的贾琮,心中有一阵说不出的忧恐。

  当时赖大差人来叫时,周瑞家的正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只当是自家老爷安排,心中也不在意。

  可当周瑞家发现,传他们这些人去东府的是贾琮,便开始觉得有些不对,但哪里不对又说不清。

  一直到赖大将十多个荣国积年老仆带进葱绿堂,她才发现这里的气氛微微有些不对。

  除了府上二老爷在座,竟还有几位脸生的大官,而堂外林立着一帮凶神恶煞的锦衣校尉。

  而一向待人温厚的二老爷,正满脸怒容的盯着自己这些人。

  很多人都已感觉事情不对劲,周瑞家这样的妇人,连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赖大有些战战兢兢问道:“老爷,不知哪些事情需要我们料理,请老爷吩咐。”

  贾政怒道:“你们这些狗奴才,贾家世代荣养你们,不知回报也就罢了,竟然做下这等恶事!”

  一旁的贾琮对杨宏斌冷然说道:“大理寺审案宗卷涉及之人,都已在此处,一个不少!”

  杨宏斌对守在堂外的一名锦衣百户喝道:“全部拿下!”

  赖大一听这话,便瘫软在地,突然想到自己兄弟的下场,一下子似乎猜到了些什么。

  他一脸怨毒的望着贾琮,知道自己上了他的大当。

  自己在贾家筹谋了半辈子,好不容易过上主子般的富足日子,如今只怕要全完了。

  而目睹这一场面的北静王水溶、郭佑昌等人,都目光复杂的望着贾琮。

  其实要对付荣国府这些世家老仆,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但这些人在贾家世代为仆,牵连甚广,真要缉拿起来,也是件麻烦的事。

  消息放出,不排除这些耳目灵通的刁奴,会有人提前逃脱躲罪。

  像贾琮这样仓促之间,便想出这等瞒天过海伎俩,让这些刁钻老仆,一个不少,自动送上门。

  而且亲自入西府将人诓骗出来,举重若轻,丝毫不露破绽,没有一些心术手段,是没办法做到的。

  那些聚集在宁荣街上,观看东府查抄的子弟,正要心神黯然的离去时。

  突然见东府涌出大批锦衣卫,押着十几个神色颓败的男女。

  围观之人很多人认出,其中一个便是荣国府的大管家赖大,另外几个也是荣国有头面的奴才。

  人群中一片哗然,难道宁国府被抄家,连荣国府也出事了!

  早有心思灵敏的族人,跑去荣国府打听动静,而发生在眼前的这诡异景象,也飞快传进了荣国府。

第245章 除恶言枭然(恭贺新春)

  宁国府。

  随着赖大等一干人被押走,宁国府的资产查抄也接近尾声。

  贾琮又去了后院,将尤氏和可卿接走,如今府上到处乱糟糟的,谨慎些总是没错。

  宁国府西角门抬出十几只朱红描金的箱笼,这些是宁府两位夫人的嫁妆细软。

  守卫门户的锦衣校尉,早得了上官的吩咐,稍微查验了一番,便放行了。

  北静王水溶、礼部尚书郭佑昌等人,因宣旨查抄之事基本妥当,便与贾政告辞离开。

  这时从西角门旁边的轿房中,抬出两顶软轿。

  北静王水溶远远看到,一个身姿挺拔俊美的少年从西角门出来,正是贾琮。

  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姿容美艳的女子,其中一个年轻些的女子,生得艳如玫蕊,娉婷婀娜,芳华绝代。

  水溶出身世袭王族,身份高贵,一生不知见过多少佳丽,却从未见过如此惊人绝色,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她见贾琮分别扶两个女子上了软轿,看来应该是宁国的女眷,能让贾琮亲自关照,只怕就是宁国两位夫人。

  ……

  荣国府,荣庆堂。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那边赖大等荣国管事奴才,被锦衣卫堂而皇之押出宁国府。

  没过多久,消息就从荣国府二门外,传进了荣庆堂。

  贾母听到消息脸色都白了,这些被锦衣卫抓走的老仆,大都都是家生奴才,很多都是贾母从小看着长大。

  眼下掌管了荣国府的所有家业,其中很多人在贾母眼中,几乎和家人没什么区别。

  如今怎么一锅儿全部被锦衣卫抓走了。

  宁国府刚被除爵抄家,已经让贾母备受打击,如今荣国的一干心腹老仆一起出事,难道荣国也要像宁国一样遭殃吗?

  贾母急声问传信的婆子,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那婆子和吴新登有点沾亲带故的,当时亲眼见到贾琮将人带出了府。

  慌忙回道:“奴才见到是琮三爷带他们出的府,然后外头就传来消息,说赖管家他们在东府被锦衣卫抓了。”

  王夫人在一旁,脸色也十分难看,方才自己的陪房周瑞家的,不就是被老爷派人叫到了东府,一定也落到了锦衣卫手中。

  这些年,周瑞家可帮她做了几件,见不得光的事情,想到这些,王夫人心中七上八下,万一……。

  “又是这个孽障惹出来的事情,马上派人把他叫过来,我倒要问一问这畜生,是不是想把这个家给拆了!”

  那婆子正要出去叫人,刚出了正堂门口,正见贾琮转过那紫檀木架子的大理石插屏,往荣庆堂走来。

  而起来的还不是他一人,还有府上的二老爷。

  贾母见到贾政和贾琮进来,下意识将自己儿子略过,一脸的怒不可遏,老脸气得发抖,对着贾琮怒骂道:

  “你这个整日惹事的畜生,府上这些家养的老奴,到底哪里得罪了你,竟被你诓骗出去,让锦衣卫随意作践拿人。

  伱!你真是无法无天了!”

  王夫人脸色阴沉看着贾琮,周瑞夫妻是自己的陪嫁家奴,就这样被这小子弄去了锦衣卫大狱,不仅是打自己的脸,还不知会闹出什么其他事。

  一旁的鸳鸯也变了脸色,满眼担心的看着贾琮,她跟了贾母这么多年,老太太一向慈和,虽然有时也会发火。

  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暴怒,连跟了贾母这么多年的她,一时也被吓住了。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她知道赖大、吴新登、戴良这些老奴。

  是老太太多年亲手豢养提拔的心腹家人,如今一下子都被三爷断送了,老太太岂能不怒的。

  就算琮三爷再怎么出色,可老太太是他的亲祖母,大怒之下整治他,孝道大于天,旁人都不好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64/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