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91节

  刘海又说道:“金陵卫已在镇江将此人抓获,据他招供他是靠贩卖洋货为生,而他的洋货都来自一个叫周素卿的海商。”

  贾琮道:“此事,我在金陵时便得知,邹怀义抢掠的大笔洋货财富,至今下落不明,和这个周素卿有些关联,只是此人一直未落网。”

  刘海笑道:“锦衣卫对董老二用了酷刑,从他口中审出很多事情,其中有一件贾大人可能会感兴趣。

  董老二说,十几年前在姑苏就认识周素卿,那时他叫霍启,就是他在正月十五弄丢了甄家小姐。

  后来害怕被甄家追究,才携带钱财跟着海船逃去了东瀛,混了十多年后发家,才重新回到金陵做起洋货生意。

  董老二认识周素卿,但周素卿却不知他就是当年的拐子,董老二还以他当年的出身为要挟,从他手中低价赊了不少洋货。”

  贾琮听了刘海的话,也大吃一惊,周素卿居然就是当年甄家的仆人霍启,这的确出乎他的意料。

  刘海继续说道:“董老二还招供,周素卿在金陵是给一个大官做事,他之所以能逃脱,就是有人给他提供退路。

  至于这人是谁,董老二也不清楚,此次我奉葛千户之命运送火炮,另外一件要务就是沿途搜索周素卿的下落。

  此处北上经过四州之地,每到口岸我都会停靠半日,派人入港查探,却一无所获。”

  贾琮心中默然,周素卿是水监司大案唯一的漏网之鱼。

  在金陵锦衣卫、应天府官衙等布下天罗地网,却依然让此人逃之夭夭。

  没有位高权重者庇护,他是无法做到这般全身而退的。

  金陵锦衣卫对抓捕周素卿,如此郑重其事,必定是得到来自神京的授意。

  当初他离开金陵时,就想到过水监司大案必定另有内幕,绝不是一个邹怀义那么简单。

  神京大理寺和推事院,曾派许多精干人员,到金陵收拾水监司大案首尾,通过探查审讯,必然也会意识到这一点。

  或许只有周素卿落网,金陵水监司大案的真正内幕才会被揭开。

第279章 功业由此始

  就在贾琮带领两只战船,夜航渤海湾的同时。

  辽东镇鸦符关外二十里的地方,一场血腥的厮杀和追逐正在继续。

  在面临女真快骑突袭,郭志贵被逼无奈,抢先烧毁了一粮粮车,让骑兵管代熊校尉不得不就范。

  因为除了郭志贵提议的烧毁军粮,及时率军避敌锋芒,骑兵管代熊校尉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如果以二百骑兵对峙倍之己方的骑兵,在这等黑灯瞎火的环境里,后无增援,想以少胜多,不过是痴人说梦。

  他们唯一的结果就是被对方屠杀,并抢走粮草。

  郭志贵如法炮制,将另外两车的粮草也烧毁。

  而那三十多名火枪手组成的枪阵,已发出暴雨般的枪声。

  所有的骑兵上马,举弓向已跑进百步的女真骑兵射箭。

  密集枪弹和箭羽暂时减缓了女真骑兵的冲速,但这个过程只能支撑很短时间。

  郭志贵跳到最后一辆马车上,说道:“熊校尉,我会和十位火枪队兄弟,带着最后一车粮草将女真人引开,你带着其他人撤回兵堡。

  明晚你们再派一些人到鸦符关报信,以防万一。”

  熊校尉知道郭志贵这话的意思,那是防止十名火枪兵都死于女真人的追杀,无人活着返回报信,到时候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此刻正是十万火急之时,熊校尉知道没时间多说,但心中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火器队正,充满了惊佩之情。

  此人能于危急中如此急智和决断,虽手段有些不寻常,但确是个厉害人物。

  熊校尉对郭志贵说道:“兄弟,活着回来!”

  “所有人整队,冲击女真骑队左翼,不可恋战,然后往北向兵堡辞退。”

  郭志贵喊道:“蒋小四,带十个兄弟跟我走,其余人跟骑兵营撤回兵堡!”

  马蹄声轰鸣而起,两百大周骑兵一阵猛冲,从女真骑兵左翼插肩而过,引起女真骑阵一阵混乱。

  也给郭志贵争取了转瞬即逝的宝贵时间,一辆粮车和十名火器兵,向与大周骑兵相反方向飞奔而去。

  ……

  “将军,周人兵分两路,我们追那一边。”

  女真骑兵中为首一员将领,身材魁梧,头顶髡发,耳垂金环,穿鹿皮短袄,手中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刀,神情甚是凶悍。

  手中长刀一指那辆狂奔而去的粮草:“追那边,我们要的粮食!”

  郭志贵在荣国府就学了一身出色驾车本领,居然把一辆装满物资的马车驾的飞快。

  车速甚至不慢于身边单骑快马的火枪兵,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蒋小四,让兄弟们分成四队,分方向跑,跑掉一个算一个,不要聚在一起让人一网打尽,你跟着我的马车!”

  很快其他的火枪兵分成四队分散奔逃。

  而后面大队的女真只是紧紧跟在郭志贵的马车后面,对其他分散逃脱的火枪兵毫不理会。

  郭志贵驾着粮车,刚转过一个山坳,突然调转了车头。

  一旁蒋小四连忙勒住了战马:“志贵,伱怎么转头啦,不要命啦!”

  郭志贵嘿嘿一笑,飞快跳下马车,将手中点燃的火折子扔到马车上,整辆马车飞快燃烧起来,冒出一股浓重的桐油味。

  他又在拉车战马屁股上狠刺了一刀,剧痛加上着火的马车,那马儿立刻疯了一样,向刚追击而来的女真骑兵猛冲过去。

  郭志贵跳上蒋小四的战马,此时天上的乌云再一次遮蔽了圆月,大地重新陷入一片黑暗,两人一骑飞快的消失在夜色中。

  后方追赶的女真骑兵,发现那辆着火的粮车向他们冲来,队形大乱。

  那身材魁梧的女真将领喊道:“射死惊马,马上灭掉粮车上的火!”

  刚才他在后方看的分明,这辆粮车是刚被点燃的,只要救火及时,还能抢救下大部分粮食。

  要知道这么一大车粮食,足够百人精骑五天的口粮。

  他们出动了数百骑兵,在周人的兵堡附近巡弋,就是要抢掠周人运送的军粮。

  没想到这伙周军如此可恶,及时烧毁了大部分粮食,眼下这辆粮车可能是他们今晚唯一的收获。

  “将军,这车不是粮食,只是战马的草料。”

  女真将领脸色大变,耳上金环在火光中闪亮,怒声喝道:“你说什么!”

  他放跑了大周骑兵,就是为了这车粮食,哪成想车上装的只是草料,草料质轻,怪不得周兵能将车驾的如此快捷。

  充满杀气的叫嚣,在夜色中回荡,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奸诈的周人,给我追上刚才那些人,一个都不要放过,我要把他们碎尸万段!”

  只是夜色漆黑,原先的那些火枪骑兵,在郭志贵的安排下,已早一步分头奔逃。

  而郭志贵和蒋小四二人一马,也跑得不见踪影,哪里还找得回来。

  ……

  贾琮和魏勇胄带领五百火枪兵,以及大批火器,横渡渤海湾,在旅顺上岸。

  和押送火炮的锦衣卫百户刘勇道别后,又日夜兼程四日,终于抵达辽东镇总兵驻地广宁城。

  魏勇胄带领五百火枪兵,也比兵部规定的抵达换防时间,整整早了三天。

  贾琮一进入广宁城,就发现这里和一路上经过的城池完全不同。

  这是一座真正的兵城,城中的普通居民只占了小部分。

  城中四处可见游弋的哨兵,整队策马而过的骑兵,换防和待发的大批步卒。

  更有许多运送物资粮草的车辆,川流不息的驶入城中,这些物资都是兵部从大周各地征调而来。

  其中包括粮食、草料、蔬肉、棉衣、兵器、羽箭、皮甲、桐油等各种战事物资,被分类运往广宁城各处的军库。

  最后会根据辽东总兵官的安排,由辽东巡抚调集民夫,运送到边镇一线的各关隘。

  正是眼下辽东镇处于与女真的战事中,使这座兵城焕发出比寻常更大的活力,成为肉眼可以清晰感受的庞大战争机器。

  贾琮以前对大周的战事国力,并没有直观的了解,直到如今进入到广宁城,才算真正体会到大周强盛的国力底蕴。

  大周边军具备如此系统的战事统筹体系,最充足的战事物资供应。

  对比在漫长严冬中挣扎在生死饥馑中的女真各部。

  只要有一个正常有效的指挥系统,胜利几乎只是个时间问题,或者以哪种方式取得胜利。

  贾琮望了眼身后那些火炮、瓷雷、火枪等。

  他隐约感受到这些火器,将会改变许多人对战事的认知,或许能在辽东之地,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贾琮和魏勇胄到达总兵官府,根据军需官的要求,勘和清点运抵的火器数量,及换防火器兵花名典册校对。

  刚做完一应规制手续,便有军士过来和贾琮传话,说是九省统制顾大人、辽东镇总兵梁大人召见火器司监正。

第280章 辽镇平远侯

  贾琮被那军士带入总兵府节堂。

  进入堂中首先看到九省统制顾延魁。

  顾延魁的旁边,站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身材消瘦,双手粗大,身披甲胄,满脸的风霜之气,目光凛然生威。

  “下官贾琮拜见顾大人,此次押运八门佛朗机炮、瓷雷三千颗、改进型鲁密铳五百支,已经过军需查点入库。”

  顾延魁笑道:“此次押运大批火器,长途跋涉,没想到这么快能赶到,玉章辛苦了。

  这位是辽东总兵官梁大人,当年曾在先荣国公麾下为将,说起来你们还有些渊源,快来拜见。”

  贾琮在兵部观政时,就常在诋报上见辽东镇总兵梁成宗的名字,却是第一次知道他还曾是荣国公的部将。

  当年的部将如今却成为九边总镇之一,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否还有。

  由此可见,荣国贾家的军中底蕴,深厚到何种程度。

  ……

  梁成宗任镇守辽东十年,曾五次击退蒙古土蛮部大军侵边,使蒙古土蛮部从此一蹶不振,被嘉昭帝积功封为平远侯。

  梁成宗笑道:“老夫虽远在北地,却也听说过宏文惊世法,书词动江南的贾玉章,却没想到是这般年轻。

  火枪营所使用的改进型鲁密铳,甚为精妙,在对战女真骑兵时大显神威,据说也是贾监正研发,当真是后生可畏。”

首节 上一节 191/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