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97节

  当年董善的父亲是女真左卫首领,董善的父亲死后,凡尔察和董善叔侄,曾为夺取左卫都督之位,大打出手。

  那时刚登基几年的嘉昭帝,行驱狼吞虎之计,另置女真右卫,任命凡尔察为右卫都督同知。

  因为这个原因,近十年来这对叔侄一直没停止过明争暗斗,而老奸巨猾的李蛮铸却一直做壁上观。

  如果不是去岁,高丽为压制女真各部彻底倒向大周,关闭建州和高丽边境的清元集,让女真各部失去重要物资获取渠道。

  而大周对女真各部关贸又持续严控,如果不是这些外因作祟,面和心不和的女真三卫,可能不会就此拧成合势。

  但他们之间的矛盾,却不会因此完全消亡,只不过隐而不发罢了。

  ……

  此次女真三卫几乎倾巢而出,集结了四千精骑,三千步卒,还有一千辅兵。

  随行的还有大群的作为军粮的牛羊,这也是女真三卫东拼西凑的最后家底。

  李蛮铸派出的探子回报,从广宁城送往鸦符关的粮草物资堆积如山,而鸦符关驻兵不到三千。

  且女真近一月都未有攻掠,周人必定有所放松懈怠,正可以兵出险境,出其不意……。

  如果此战无功,他们退兵回程就要杀马充饥,等待他们的将是比漫长冬季更艰难的窘迫。

  ……

  贾琮带着艾丽从城外返回后,便将敌踪消息通报给了关隘参将刘永正。

  刘永正久在辽东,也听过关于海东青的传说,但传说只是传说,他对于一只飞禽能查探敌踪,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不过他对贾琮还是颇为信服的,这少年满腹才学,精通火器,深通韬略,为人处事也很是勤勉。

  后撤兵堡的主意就是他向梁帅提出,且取得极好的成效,梁帅对此人颇为器重,甚至从九省统制顾大人那里,将他调来做火器幕僚。

  而今日一早他主动出城查探消息,刘永正也是知道的,甚至还给他派了二十名骑兵护卫,他相信贾琮绝不会无的放矢。

  且自兵堡撤回,女真陷于严冬生计窘迫,辽东战事正处于微妙紧迫之际,为了以防万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鸦符关虽地理位置重要,是沟通关内外的必经之路,但不是广宁那样可屯兵十万的雄城。

  这里屯兵三千已是极限,万一女真大举来访,如果不早做后备兵员和粮草准备,隐含的风险将是难以预料的。

  于是刘永正永即刻令鸦符关守军备战待敌,又派人以快马将今晨前往云顶关巡查的梁成宗追回。

  ……

  鸦符关,城楼上,贾琮、刘永正等人,陪着梁成宗查看城防军备布置。

  对于贾琮传回来的女真来访信息,梁成宗和刘永正抱着一样的态度,以防万一。

  梁成宗甚至从临近的庸兰关调集部分兵马驰援。

  而且今晨数队斥候骑兵回城,虽然没查探到敌情,但有两只斥候小队却没按时返回。

  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路途中出现耽搁,一种就是遭遇敌骑被歼灭。

  而这些精锐老道的斥候,一般不会出现第一种情况,更多的可能是与敌遭遇,这也能侧面印证贾琮信息的准确性。

  城楼之上,八尊佛朗机炮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城墙外广袤的荒原,弥散一股无言的杀伐之气。

  佛朗机火炮教习玛德仑,正在为每一尊火炮调整最佳的发射角度,同时指点炮营士兵相关的技巧和窍门。

  贾琮看到玛德仑脸上露出少有的兴奋神情,似乎即将到来的大战,半点都没有让他感到紧张。

  或许对一个火炮专家来说,只有当炮火被精准发射,才是他人生中最华丽的高光时刻。

  贾琮平日里与玛德仑经过充分的沟通,他对自己在城外设置标尺距离的用意,也十分清楚。

  他相信就只要自己给他提供最佳时机,玛德仑就能将火炮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这并不是玛德仑想帮大周打赢这场战,而是出于一个佛朗机火炮专家的技术本能。

  此时,贾琮的目光投注在城墙东侧两台小型的投石机上,他问过刘永正,这两台投石机最远可以投掷五百米。

  梁成宗抚摸着冰冷的炮身,那日他在广宁城郊,亲眼见识佛朗机炮三发连射的威力。

  这种速射火炮,对大队骑兵步卒的压制,几乎是颠覆性的,他对即将迎来的战果,已有了不小的信心。

  他对贾琮说道:“玉章是大周火器第一人,女真来犯能否歼敌于城下,本帅就看你的火器之威了!”

  贾琮说道:“大帅,女真人已经历火枪阵的犀利,所以此次来犯必定有所防备,在靠近火枪阵两百步内,必定会越发谨慎。

  此战要想大挫女真,火炮的威力至关重要,火炮虽然射程可至千步之外,但杀伤力最强却在千步之内。

  如女真大队来犯,必须引一军迎敌佯攻,引女真做城下之战,届时才能发挥火炮、瓷雷、火枪等火器的威力。

  另外还需另引一军,包抄其进犯后翼,击其中流,并能克其全功……。”

  ……

  火器营中,数百名火枪兵列队,这些都是贾琮任命火器幕僚后,挑选出的臂力强劲的士兵,并加以掷弹训练。

  郭志贵和蒋小四正的身边堆满许多木箱,里面放置的都是这次运到辽东的瓷雷……。

第287章 血战鸦符关

  一轮血红朝阳,从远处地平线升起。

  无垠荒原上弥散的冰寒,却没因此减弱半分。

  鸦符关上的守军,几乎彻夜未眠。

  因为昨晚,最后一组迟迟未归的斥候小队,狂奔至城下,并带来女真大军侵犯的消息。

  整个鸦符关都处在高度戒备的状态,人人枕戈待旦,刀枪磨砺,只待来敌。

  随着朝阳的光路,铺满整片荒原,城楼上哨望的军士,终于发现大地尽头的异样。

  苍凉呜咽的号角声响起,带着无尽的紧迫和凝重,惊动了鸦符关所有的军民。

  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线,并以嚣然之势,飞快的向前蔓延,扬起漫天烟尘。

  马蹄如雷,杀声震天,响彻天地!

  无数衣甲胄俱全的大周军士涌上城头,离队站位,取弓搭箭,和弦待张。

  火炮教习玛德仑早就让火炮营士兵,给二十四个子炮装填好火药。

  昨夜贾琮出发之前,已和他详细交代火炮压制的相关要点,并把郭志贵留下给他做助手。

  城头上,辽东镇总兵官梁成宗全身甲胄,眺望着远方遮蔽视野的的女真大军,粗略估计有六七千之众。

  这对只有只有万户的女真各部来说,几乎是倾巢而出,而且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骑兵,看得人头皮发麻。

  而鸦符关守军还不到三千,驰援的兵马,需要半日才能抵达……。

  ……

  现在梁成宗深刻体会到,贾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整整提前了一天半时间,传递了女真来犯的敌情。

  让鸦符关有了充分的时间备战,甚至可以提前调集后备兵员。

  如果靠半个时辰前,那些斥候送到的敌情战报,仓促应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梁成宗想到了贾琮出发前,对火器使用的诸般安排,缜密细致之处,奇思妙用之法,令人心折。

  贾琮自到了辽东之后,从他提出回撤兵堡、坚壁清野的计谋开始,他所作的每一件事,都让梁成宗感到惊讶。

  这少年不过十四岁,就已享有盛名,绝不是什么侥幸,而是真有令人称奇的天纵之资。

  这让梁成宗对他离开之前,提出的诸般谋划,不得不给予充分重视。

  他对身边的传令官说道:“看清贾监正事先设好的标尺,女真进入既定位置,立即发出口令,不得有误!”

  ……

  董善、李蛮铸、凡尔察等帅女真各部兵马,在距离鸦符关半里之处,便停住了冲锋的步伐。

  在李蛮铸的提议下,先派出前锋骑兵探听虚实。

  毕竟周人的千人火枪队十分犀利,女真数次与周军对战,在火枪齐射之下,折损了不少人马。

  很快就从女真大军中冲出五百精骑,策马狂奔向鸦符关发起冲锋。

  这五百前锋骑兵是董善手下的精锐。

  在三卫首领中董善最具统兵才能,且骁勇善战,能被他视为精锐,自然都不是等闲之军。

  等到五百女真先锋骑兵冲到离城墙四百步时,便勒停了马速。

  按以往与周军交战的经验,周军都会在城下百步列队火枪阵。

  而火枪的有效射程在两百步以内,他们在这个距离驻马,可以防止火枪突发齐射。

  只是临近城门时,并没有发现令他们的忌惮的千人火枪队,整个城门口空荡荡的。

  甚至连城头都没有向他们抛射箭雨,显得有些诡异。

  就在这五百女真精骑有些举棋不定时,突然看到鸦符关城门大开,无数骑兵刀枪雪亮,蜂拥而出,正对他们发起了冲锋!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带队的女真将领吓了一跳,心中不由自主生出一股无力感。

  如今他们正在驻马,而对方却突然发起冲锋,经过数百步冲刺,马势将强于他们数倍,

  就算他们现在策马,也已处于明显弱势。

  双军骑兵冲锋厮杀,那方积蓄到马势冲力优势,就能掌握对方骑兵的生死!

  带队的女真将领内心悚然,没想到周军如此狡诈,骤然交兵,就靠这种方式来占据优势。

  不过如今他已退无可退,一咬牙便领军冲刺迎敌。

  两支骑兵在离城门不到三百步远的地方,狠狠撞在了一起。

  只是周军从城门突然杀出,经过了两百多步的冲锋蓄势,马力已达到顶峰。

  而五百女真骑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促冲锋,还没跑过百步就和周军骑兵冲撞。

  马势强劲、杀气腾腾的大周骑兵,如同滚烫的利刃,狠狠刺入行动迟滞的女真骑兵中,交战伊始就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而且从城门口冲出的骑兵源源不断,人数不下于千骑,是五百女真骑兵的两倍有余。

  周军骑兵的领队将官正是鸦符关参将刘永正。

  此刻他正策马狂冲,手中长刀平举,靠着巨大的马势冲刺,将迎面一名女真骑兵的胸腹,轻松切开大半。

  转而又杀向另一名女真骑兵,只是顷刻时间,便连杀三人,浑身都被鲜血染红。

首节 上一节 197/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