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45节
便因一杯枫露茶的借口,撵走了宝玉房里的茜雪,告老了宝玉的奶娘李嬷嬷。
又以手脚不干净的由头,撵走了宝玉的粗使丫头良儿。
空出来的缺额,却把林之孝的女儿红玉,调进宝玉房里做二等丫鬟,借此拉拢做了贾府大管家的林之孝。
也算是摆出当家太太以身作则、裁度节流的姿态。
这边王熙凤得了贾母的口令,让平儿和旺儿媳妇办理夏税的事,一箱箱银子被抬了出去,让王熙凤很是肉疼。
那边府上夜间查问酒赌之事,结果被她揪出四五个半老的婆子,其中就有迎春的乳母。
王熙凤借力发力,迎春乳母和儿媳王助儿媳妇,还有没被迎春带到东府的丫鬟莲花儿,都被王熙凤找了由头,撵出府到城外田庄干活。
王熙凤一肚子鬼精明,知道贾琮没让这些人跟着迎春入东府,就是看不上这些人的德行。
迎春的乳母和儿媳妇,曾几次偷拿迎春的累丝金凤去典当作为赌金,虽然事后赎回才没闹出事,但听到风声的人可不少。
至于那个莲花儿,年纪虽小,却也是个惹是生非的主,平日里也多讨人嫌。
后来这几人曾想去东府找迎春求情,结果连东府的门都没进去,王熙凤便知道贾琮的心思,因此发作这些人半点没手软。
如此一番风波过去,有人摆了姿态,拉拢了人心,有人捏了烂柿子,节省了用度,各自安好。
而相比起西府的人心惶惶,鸡飞狗跳,东府这边却显得岁月静好。
贾琮手中除了爵产,便是免税田,而且他的免税田还在新法未推行的辽东。
神京城中像贾家那样,因新政而弄的焦头烂额的贵勋,不知有多少。
但这一切波动和难处,对贾琮的伯爵府没有半点影响。
……
伯爵府,贾琮院。
这天是七月初七。
前院一片莺声笑语,屋檐下摆着两个大铜盆,一个铜盆中盛满清水,一个铜盆中盛了用柏叶、桃枝煎熬的香汤。
前院向阳的地方,铺着几张草席。
英莲一头秀发刚刚洗过,披散在那里,在早晨的阳光中放射乌亮水润的光泽。
她跪在草席上,弯曲的腰肢交叠着,已脱去几分青涩,开始彰显少女诱人的曲线。
她将手上的书依次摆在草席上,又细心翻开每本书,用梅花裸子压住,在阳光下晾晒。
风儿吹动她鬓边微湿的秀发,小脸映着醉人的娇红,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让贾琮看得颇为赏心悦目。
七月初七,乞巧节,又叫女儿节,是一年中女儿家要紧的节日,贾府中女眷也有过乞巧节的习惯。
晒书便是乞巧节的要紧礼节。
英莲管着贾琮的书房,晾晒图书自然是她今天必做的事。
女儿节,贾琮本想给房里的姑娘每人备一份礼物,只是问她们想要什么时,个个都笑嘻嘻不说话。
后来还是英莲说了出来,初七那天不用少爷买什么礼物,只要帮她洗一次头,那就比什么礼都贵重。
只是晴雯笑骂了一句:“毛丫头,平时看着挺憨的,其实心里也不老实,可是开窍了。”
这话把贾琮听的一头雾水,不过看到英莲说话时涨红的脸,好像有些古怪,左右也不算什么事,也图个好玩。
只是贾琮帮英莲洗完了头,芷芍便去换了水,让贾琮也帮她洗一次,紧接着便是五儿和晴雯。
身姿各有娇俏,垂首裙衫带香,水流生光,青丝润滑,肤光盈芳,说不尽旖旎温馨。
贾琮实实在在做了一次洗头工,引得满堂娇声笑语。
……
今天是乞巧节,迎春在自己院子请了姊妹们过来喝茶闲坐,还请贾琮待会一起过来。
这时,贾琮院子外响起脚步声,却是鸳鸯带着琥珀、紫鹃、翠墨、金钏、彩霞等丫鬟进了院子。
笑嫣各异,梅兰菊竹,丽色缤纷。
她们有些是跟着自己姑娘过来的,有些却是晴雯请来穿针乞巧作乐的。
当年晴雯也是贾母房里的丫鬟,自然和她们一群人混得极熟。
鸳鸯等进了院子,见到芷芍、五儿、晴雯、英莲等都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贾琮两手卷起袖子,两手湿漉漉的,连袍子上都溅了水痕。
各人都是一阵脸红,都忍不住一阵笑,只是都不好意思说话。
其中一个穿绿衣红袄的丫鬟,眉眼俏丽,声音脆生生的,有种异样的爽朗无忌。
笑骂道:“晴雯,伱可好大胆子,今天竟是这么个巧宗,哄了琮三爷给你洗头,真是做得好梦!”
鸳鸯等本来只是红着脸憋笑,听这丫鬟叫破了话,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晴雯被人叫破了心思,红了一张俏脸,跑过去一边堵那丫鬟的嘴,一边推着鸳鸯等人出门。
一群人渐渐走远了,贾琮还听到阵阵银铃般笑闹声。
贾琮好奇的问五儿:“刚才说话的丫鬟是那个,好像见过,就是不知道名字。”
五儿挽了挽未干的秀发,脸色有些红润,说道:“三爷不知她名字,也是正常,因为她以前没来清芷斋走动过。
她是二太太的丫鬟金钏,性子爽利爱笑,就是说话没个分寸顾忌,其实心地很好的,三爷不要见怪。”
贾琮微微一愣,这丫鬟就是金钏……。
贾琮又问道:“五儿,为什么我给你们洗头,金钏怎么说是做好梦?”
五儿一听这话,脸一下羞得通红,并没回话就逃回了屋。
她自然没脸和贾琮说,苏扬两地过乞巧节的习俗,这天未婚女子用液浆兑水洗发,不仅能青春靓丽,还能如愿得心意郎君。
不然干嘛个个都让贾琮给她们洗头……。
英莲便是苏州人,这法子八成便是封氏说的,晴雯也是苏州人,自幼学了一手出色的苏绣之功,所以她才能一口叫破英莲的用意。
芷芍曾在扬州修行两年,当然也是知道这个习俗的,所以五儿也就知道了。
姑娘七夕洗发,江浙特别的习俗。七夕节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发,传说可让女性青春美丽,且还可让未婚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项习俗,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第344章 刑狱大理寺
伯爵府。
贾琮换过衣裳,便往迎春院子里去。
路过院子前面的池塘,碧波清漪之中,碧莲红荷娇艳盛放,水榭边有游廊绣亭,亭子中摆了圆案绣墩。
晴雯、鸳鸯等丫鬟正围桌而坐,一帮人笑声银铃,手中彩线殷红,银针闪烁,正在一起穿针赛巧。
赛巧是七夕节固有的习俗,最受妙龄女子喜爱推崇。
穿针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结红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银针越多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得俊巧越多,穿针最慢的女子称为“输巧”。
在座的这些丫鬟多是出自贾母和王夫人房中,这两房的丫鬟教条规矩多,平时不敢学其他丫鬟婆子赌钱吃酒。
多余的精力都花在针线功夫上,因此,这种针线上的斗赛游戏,也是她们无事时聚在一起常玩,更不用说今天还是乞巧之日。
阖府之中,晴雯的针线活是出名的好,针线手段也最是拔尖。
别人才穿了七八针,她手上的彩线上却已穿了十几针,嘴上虽笑话别人太慢,小手却上下翻飞,一点也没停下速度。
众人见到贾琮过来,那金钏看到贾琮新换的衣服,忍不住一笑,就想要调笑晴雯几句。
没想到晴雯见了贾琮过来,便有些不自在,还料敌先机的瞪了金钏一眼,让对方想要调笑的话咽了回去。
贾琮进了迎春的院子,就见黛玉、探春、宝钗等姊妹都在。
翠墨、紫鹃在旁伺候,看见他进来就笑。
探春笑着打趣:“听说三哥哥今天帮别人洗头了,而且还一洗好几个。”
贾琮一听这话,就知道方才自己院子里那一幕,必定是紫鹃等人说了,想到金钏那句玩笑话,哪里还不知这洗头竟大有文章。
不过他也不怎么在乎,笑道:“你们要是稀罕,我也替你们洗去。”
探春一听这话,俏脸一红,忍不住噗嗤一笑。
迎春却笑道:“琮弟尽胡说,乞巧节之日,姑娘家的头哪里是随便洗的。”
一旁的黛玉却对他皱皱眉头,嘴巴还微微一扁。
不过黛玉出身世家,见多了大家子女眷之事,也有些司空见惯,黛玉母亲在世时,为了繁茂林家子嗣,他父亲身边也不缺侍妾服侍。
听了贾琮的荒唐举动,虽心中有些吃味,却也不太放心上,再说贾琮房里的芷芍和英莲,本来身份就有些不同,贾府哪个不知。
口中却还打趣道:“原还以为三哥哥是个精明的,哼,原来也是只呆雁,被你那些宝贝丫头哄了还不知呢。”
迎春和探春听出黛玉有些不服气,都在一旁莞尔忍笑,一旁的宝钗虽也笑了,神情却有些落寞。
即便黛玉言语有些小性儿,但透着的那股亲密娇嗔,却是其他姊妹没有的……。
……
神京,大理寺。
阴森的牢狱中弥散着潮湿霉气,夹杂着刺鼻的血腥味,还有虚弱人体无力的喘息声。
一旁的火盆烧的通红,将牢狱中的潮气驱散了一些。
火盆中的烙铁被炙烧成紫红色,散出一股金属焦热的残忍味道。
榆木的刑架子上捆绑着一个男子,一身小衣被鞭子抽得稀烂,浑身血迹斑斑,看起来十分凄惨狼狈。
大理寺正杨宏斌走入刑室,一旁的牢吏连忙迎了上来。
“大人,属下等盘问了几日,此人左右顾而言他,不肯吐露实情,属下只能对他用刑了,如果还不招只能上大刑了。”
杨宏斌在大理寺任评事多年,精通侦缉断案,刑狱问询,一向受大理寺上官看重。
当初他和贾琮在金陵联手侦破水监司大案,才被提拔至大理寺左寺正,如今是大理寺卿韦观繇倚重的干练之人。
他进入刑室时手上还拿了一张文牍,望着刑架上的一片狼藉的犯人。
说道:“周素卿,当初邹怀义伏法,多少人难逃其咎,伱却能全身而退,隐遁不出,应天府和锦衣卫的人翻遍金陵,都拿不住你。
如果不是金陵权势之人庇佑于你,你绝无这等本事!
你以为逃到辽东这等荒僻之地,就能万事大吉,可惜天网恢恢,你终究还是撞到了威远伯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