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47节

  自从贾琮不断出头发迹,直到被皇帝赐封世袭罔替伯爵,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看他的笑话。

  贾赦虽然生性卑劣,但是做老子的体面还是要的,怎么也拉不下脸去东府分润好处。

  而且他也深知,东府那畜生可不是什么善茬,战场上带兵砍杀的主,老太太想往他府里加塞,都找不到半点缝隙。

  更不用说自己和他这么深的嫌隙,要是因此惹恼了他,不知道那畜生背地会做出什么事来。

  远的不说那个王善保家的,就说原先东府的贾珍父子,就因为图谋那家和他有关的香铺子,他就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去死,不肯帮一点忙。

  而且还连带弄死了家里一大帮老奴才,这手段和心思是够黑的,这些事情贾赦都在一旁看得真真的,所以他是万不敢去触那畜生的霉头。

  自从迎春和孙绍祖的婚事断了后,孙绍祖突然就离开了神京,贾赦那家皮货店和大同那边的生意也断了。

  他让店里掌柜特意跑了一趟大同,据说那边因九省统制巡查军中贪污之事,眼下牵连到许多人,孙家为保险起见,要暂时收拢生意。

  贾赦那家皮货店,这两个月已没什么进项,他过惯了荒淫奢侈日子,手头一下短缺这么多银子,自然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哪里都不得经。

  这些日子,贾赦正挖空心思,在外面找赚银子的路子……。

  ……

  自从荣国府开始缴纳新政夏赋,为了弥补亏空,王熙凤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同意,花了一些日子整顿裁撤家奴。

  府上人口虽少了,却并没有出现人手不足的窘迫,主要是王熙凤日常管惯了家,对府上奴才的优劣勤懒都心中有数。

  被王熙凤撵出府配人,或者打发府外田庄干活,都是原先或爱口舌搬弄,或做事惫懒的货色。

  府上少了这些人物,居然反而让剩下的人,做起事情来少了肘制和是非,竟比以前还顺畅许多。

  当然这些被撵之人中,也有无辜受冤的,不过毕竟是其中极少数。

  因此,除了那些被撵之人的亲眷,私下对凤姐有些恶言毒语,大多数人都赞二奶奶端是有好手段的。

  贾府在缴纳新政夏赋的压力下,除几个当家之人有些愁绪难展,府上其他人居然过得比往日还舒畅些,也是一桩怪事。

  可见历来大富豪门之家,如一贯风平浪静,安享尊荣,时间一长必定沉疴累积,只有出现跌宕压迫,反而会生出革弊历新的生气。

  嘉昭帝力行新政,或许都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附带效果。

  ……

  不过荣国府中也不是人人欢欣,比如阖府人人捧着的凤凰男宝玉,最近心性一直有些郁郁寡欢。

  那日他去黛玉房里找林妹妹说话,紫鹃却说姑娘去了梨香院找宝姑娘,宝玉便兴冲冲赶了过去。

  有府上两个最出色的姊妹作伴,自然是他心中最乐意的。

  可巧到了梨香院赶上晚点,薛姨妈便留了饭,只是酒桌上宝姐姐淡淡的,林妹妹懒懒的,一顿饭混完就散了。

  宝玉觉得如今园中的姊妹,不知怎么都生分得很,前面二姐姐搬去了东府,再也不回来了。

  日常姊妹们常去东府找二姐姐说笑玩耍,却经常单单落下了他,让他做了许多次孤零鬼。

  如今他心中最可心的两个姊妹,也都对他不冷不热,心中烦闷之下,便多吃了几杯酒。

  一肚子闷气夹着酒气的回了自己屋,本来要吃早上沏的一碗枫露茶,因那茶金贵些,需要三四次才能出色,宝玉是特意留着晚些喝的。

  没想到丫鬟茜雪却端了一杯新茶,问起才知,方才宝玉的奶娘李嬷嬷过来,看到这枫露茶稀罕,便执意要吃,茜雪没太在意便与她吃了。

  宝玉正觉得失了姊妹们眷顾,心中本就不爽利,又多喝了几杯,听了茜雪这话,借着酒气就摔了茶盅,

  还把茜雪骂了一通,质问茜雪那李嬷嬷算哪门子奶奶,凭她这么去孝顺,竟拿了他的茶与人吃。

  还口口声声要撵了李嬷嬷和茜雪。

  其实宝玉一贯和丫鬟们要好,况且那茜雪生得很是清秀,虽不及袭人、麝月等和宝玉亲近,平时还是很入宝玉的眼。

  他这一番撵人的话,想撵走倚老卖老的李嬷嬷是真意,至于撵走茜雪不过是酒后气话。

  可没想到他这边又摔茶盅又骂人,闹出了太大动静,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这两人惯常是把眼睛心思都放在宝玉身上的。

  王夫人也是知道这茜雪的,见她虽生得有几分妖娆,却是个半锯嘴的葫芦,几次她来宝玉房里,也不太殷勤讨喜,和袭人等差了不少。

  再加上家中又出了裁撤人口的话头,王夫人又想收服林之孝夫妇的心,便依此为借口撵走了茜雪,腾出空缺,补上了林之孝的女儿红玉。

  为了掩饰其中痕迹,又告老了宝玉的奶娘李嬷嬷,毕竟那枫露茶的事,李嬷嬷脱不了关系,表面上显了公平,别人也挑不出毛病。

  ……

  宝玉平时虽口口声声女儿是水做的,对丫鬟们也很是怜惜爱护,在府上确实一贯得了好名。

  但只要遇上他老子娘的嘴脸,说他房里那个丫头的不是,他便会立刻装了王八,缩了脖子,怜惜也没了,爱护也忘了,只管自己躲祸。

  所以,茜雪虽然一肚子委屈,本想自己这位爷能保一保她,最终却是没有的事情,只能被撵了出去。

  宝玉最多也就事情过去后,伤春悲秋一番。

  比如原先那个轨迹之中:晴雯病逝后,他只问人家姑娘咽气之前,有没有喊他的名字,如果没有喊,便是旁人没听清,便是蠢材……。

  有些时候,宝玉最关心的不是女儿家的荣辱生死,而是自己在她们心中到底有多重。

  ……

  茜雪撵走后,宝玉很是伤感了一回,好几日都是一脸烦闷忧愁的神情。

  他房中的那些丫鬟,除了最心腹的袭人之外,其他人看着他的目光中,凭空多了一丝畏惧。

  那日如果不是他酒后失矩,对着茜雪发邪火,人家怎么会被无辜撵出去。

  于是丫鬟们心中都生出兔死狐悲的忌惮,服侍宝玉愈发小心谨慎。

  宝玉见房里小丫头少了平时的妖娆无忌,心中更加闷气,愈发在屋里待不住,一得空就在府上乱逛找乐子。

  ……

  前几日,贾琮在荣庆堂中说那五名高官落罪的应由,让一贯只会衙堂枯坐、只知清谈诗文的贾政,颇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今朝廷屡屡推行新法新政,利弊因果,涉及万户千家,比如官绅降免纳赋新政,便是极大关联到荣国府。

  政局风雨起伏,竟让贾政沉浸诗书的迂直心胸,对的外头这些事务,生出未有过的探知之念。

  这日也正是各衙堂休沐之日,贾政知道贾琮必会在府中攻读经义备考,不过午食之后一个时辰,是贾琮的休憩时间。

  这么多年以来,贾政还是知道贾琮这个作息习惯的,便让丫鬟去东府叫贾琮过来说话。

  贾琮得了丫鬟的传信,便出了东府,临走还带了晴雯一起,因晴雯帮着鸳鸯描了个新绣样,刚巧要送过去。

  两人走到一半便分了手,贾琮一个人去了荣禧堂东廊的三间正房,那里是贾政和王夫人日常起居之地。

  等到贾琮进了贾政的起居书房,时间没过去多久,宝玉也趁着晌午的空闲,逛到荣禧堂东廊院子。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间,贾政都在梦坡斋书屋,那里是清客闲暇汇聚清谈的地方。

第346章 含辱难偷生

  荣国府,荣禧堂东廊书房。

  这个地方贾琮曾来过几次,他去辽东之前,贾政就是在这里赠了他那件青犀甲。

  贾琮在未去辽东之前,在贾政眼中是还需教益的晚辈,可现在却早没了这个心思。

  如今贾琮被封爵立府,在贾家门第之中,俨然已是能和荣国世传一脉,几可同日而语的存在。

  而贾琮虽年纪轻轻,不管是去年宁国府查抄时的应对,还是前日对时事新政的判断,却已显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老辣。

  贾政虽性子有些迂直古板,却也知道自家根底,比起这文华城府清峻不凡的子侄,还是多有不如的。

  等到丫鬟上了热茶,叔侄两个才随口聊了起来,贾政自问贾琮最近可曾有什么见闻。

  贾琮最近都在城北火器工坊忙碌,因嘉昭帝下了圣旨,要在年关之前,督造出五十门改进型红衣大炮。

  根据他在兵部观政接触到的消息,其中一批新型火炮,将会用在两浙沿海抗倭。

  当然此事涉及军国要秘,为了避免犯忌,他自然不会和贾政细说,只说自己最近忙于火器司公务,倒是没听到什么新奇见闻。

  贾政听了此话,抚须微笑,他在工部的职位清闲,不像贾琮那样整日忙于实务,自然有时间打听了解诸般见闻消息,作为清谈评议之资。

  说道:“最近工部的同僚有知事的,说大理寺眼下正审讯一名辽东押解的重犯,昨日大理寺卿韦观繇入宫请旨。

  听说圣上任命大理寺左寺正为巡案钦差,协同五军都督府要员,一同去往金陵公干,据说是金陵那边牵扯出大案。

  琮儿,前面半年你都在辽东,大理寺那名重犯便是从辽东押解而来,你可知其中根由?”

  贾琮听了这话心中猛一跳,这段时间,他都在工坊和东府两点一线跑,平时也没出去应酬,对外头的事还真不怎么关注。

  他想起那日和艾丽在显德门送两名鹰女南下,当时他遇到一辆风尘仆仆的囚车,由锦衣卫押送,看样子便是从北边而来。

  囚车去往的方向不是神京锦衣卫指挥司,而是大理寺衙门,八成就是贾政说的那名重犯。

  且贾政说那是名从辽东押解的重犯,岂不就是自己在鸦符官抓获的周素卿?

  贾琮当初在鸦符关抓获周素卿,只不过是恰逢其会,事后他将周素卿关入鸦符关兵务衙门,并交代要严密看护。

  他又让兵务衙门发文给神京锦衣卫指挥司,说明周素卿的来历和押送事宜。

  按照常理,周素卿犯案地点在金陵,他的罪属管辖在应天府和金陵锦衣卫千户所。

  但是当初金陵水监司大案虽告段落,但留下的疑点实在不少,金陵官场池小王八多。

  在贾琮的揣测中,周素卿押解回金陵,当初镇守太监汪恩暴毙锦衣卫大狱之事,谁能说得准,会不会再次出现。

  所以贾琮故意打了马虎眼,以鸦符关兵务衙门的名义,直接行文给神京锦衣卫指挥司。

  这也是他能为此事力所能及而为,等到兵务衙门发出公文之后,他便让自己完全抽身此事。

  当初他在金陵亲身经历水监司大案,目睹水监司千户邹怀义当场自杀,那时他便深知此案牵扯太深,也是及时抽身,如今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素卿撞到他面前,他不能坐视不理,但是也仅此而已,如今他无事一身轻,自然不想给自己多找麻烦。

  所以,贾政问起他是否知道那个来自辽东的重犯来历,贾琮自然推说自己一无所知。

  两人这边正聊着起劲,突然外头丫鬟来报,说前头有老爷的门生傅试上门拜见。

  贾政正和贾琮聊的有趣,突然有人拜访不免有些扫兴。

  不过这傅试对贾政十分恭敬诚恳,贾政也着实看待,与别的门生不同,既然上门还是要一见,只是吩咐贾琮稍待,他去去便回。

  ……

  等到贾政走后,丫鬟又来给贾琮续了茶水,贾琮正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

  突然听到院子对过传来一声喝骂:“玉钏,把你妈叫来,把伱姐姐带出去!”

  贾琮听出那是王夫人的声音,音调高亢,似乎很是愤怒,不然以她大家太太的身份,不会做此尖利之声。

  这话音中的意思,让贾琮心中一惊,突然想起记忆中的一段公案……。

首节 上一节 247/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